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耀新谈“宜商宜居”新规划 未来上海将形成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的双引擎格局
www.jfdaily.com 2009-06-05 07:05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虹桥机场新航站楼雏形初现 张海峰 资料图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长宁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耀新与网民互动
曹 磊 现场图片
[宜商]:望聚人气
□晨报记者 毛 懿
延安路一头连接大浦东,另一头直通“大虹桥”,上海将形成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的“双引擎”格局。昨天,在东方网与本报联合举办的区县领导与网民互动中,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耀新围绕 “聚焦虹桥发展战略建设宜商宜居新长宁”等话题与网民开展互动交流。
李耀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建成,有理由相信,包括长宁、闵行、嘉定、普陀、青浦、松江等区将围绕枢纽这个中心点形成真正的 “大虹桥”地区,中心城区的概念也将随之“西移”。
但李耀新表示,只有企业满意、市民满意,才真正称得上是“宜商宜居”。
大虹桥:上海西区新引擎
重点布局:虹桥枢纽东广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和虹桥涉外贸易中心
“如果将一张上海地图四角对折,中心点就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李耀新说,未来的虹桥枢纽将集聚虹桥机场新航站楼、京沪高速铁路车站、沪杭快线、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长途高速大巴等多种现代化交通功能,每天客流量达百万人次。今后,上海到昆山、苏州、杭州等将被纳入一小时的城市生活半径内,形成同城效应,如同“大伦敦”、“大巴黎”一样。“未来的上海城市格局可能也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上海大都市经济圈必将崛起。”
今后,长三角地区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将汇集于此。李耀新说,未来的大虹桥地区将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点,形成“东、南、西、北、中”的格局,其“中心”主要指26.26平方公里的综合商务区,包括长宁在内,上海西部各区将在此“聚首”,借力发展。他表示,长宁位于“大虹桥”地区东翼,将从“东虹桥”的角度积极参与大虹桥建设,重点是加快发展虹桥枢纽东广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和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形成“三点一线”的空间发展布局。
根据权威专家的预测,“大虹桥”将成为上海“后世博”阶段重要的经济亮点,上海将形成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的“双引擎”格局。李耀新坚定地表示:“我们要跳出长宁看长宁,要站在整个上海发展的大局中考虑自身发展。”
大商圈:改变东重西弱格局
五大板块:虹桥、中山公园、曹家渡、临空总部、轨交商业
李耀新告诉记者,长宁区新一轮的商业发展将紧紧抓住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展开,枢纽的建成将把长宁推向上海连接长三角城市圈的前沿地带,也使得长宁区的商业商务成为上海面向长三角的“第一站”。
尽管长宁区已经形成了不少商圈,但在李耀新看来,商圈过于分散,商业的集聚效应还有待提升。
李耀新说,长期以来,长宁的商业呈现“东重西弱”的格局,这两年,长宁区加快提升商业能级,虹桥商圈目前已汇聚了虹桥友谊商城、虹桥百盛、汇金百货等一批知名商业企业,商圈建设已颇具规模。不过,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商业氛围不够浓厚。
中山公园商圈比起徐家汇商圈起步晚,目前,与人民广场周边商圈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李耀新表示,未来几年,中山公园商圈将进一步凸显“商业型、休闲式、数字化”的功能特征,加快推进原东华大学长宁分校地块、三泾北宅地块项目的开工建设,推进华宁国际广场项目开业,打造定西路商业街和愚园路文化艺术休闲街。
随着未来尚嘉大厦、金虹桥国际中心、高岛屋、黄金城道等中高端商业设施的建成和轨交10号线通车,将大大改善交通不便、人流不通、商业布局较分散等问题,虹桥地区的商业设施将连成一片,能够有效吸引人气,营造繁荣繁华的都市景观。
到2011年,长宁区商业设施总量将达到200万平方米左右,将形成虹桥商圈、中山公园商圈、曹家渡商业、临空总部经济园区商业、轨道交通商业等五个板块的商业布局。
[宜居]:望享安宁
洋房改造: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
长宁区历史上素以优雅的环境闻名,新华路、愚园路以及虹桥路沿线有900多幢具有百年历史的花园洋房,占全市总数的30%。然而,不少老式花园洋房居住条件跟不上时代发展,拆了不舍得,不搬环境又实在太差。
“对花园洋房的保护性改造,难度不亚于棚户区改造。”李耀新表示,花园洋房是长宁区宝贵的资源,然而,一部分老洋房、老别墅仍然存在“72家房客”的问题,居住条件很差,可以说成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他表示,加强老洋房的保护性改造和开发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保护’必须有规划、有标准,总体思路是抓两头,带中间。”李耀新表示,一类是高端花园洋房,可以采用市场化办法,通过政府的国资公司运作,加强保护性开发,回购好、保护好,运作好,把它们变成财富,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另一类是老百姓居住环境很差、改造呼声很高的老别墅,要加大改造的力度。总的来说,老别墅改造要把继承历史文脉、老洋房商业开发和旧区改造结合起来。
旧区改造:棚户区“硬骨头”多
在网友互动中,大量的问题抛向了旧区改造。长宁区共有旧区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二级以下旧里(棚户区)36.7万平方米,本届政府计划完成改造25万平方米,其中二级以下旧里19万平方米,截至2008年年底,已累计拆除16.41万平方米。“总的来说,在上海中心城区里,长宁区旧区改造的数量比重不大,但是改造的难度大、资金压力大,剩下的硬骨头多。有不少动迁难度特别大,一个是限制条件多,还有就是涉及三跨,即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他表示,有些旧区虽然已有规划,但是在“十一五”可能来不及完成,要列入“十二五”规划。
同时,还有一些旧住房不属于旧区改造范围,但是这些小区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施破旧,已无法满足居民居住需求。为了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长宁区提出了以“穿衣、戴帽、换胆、改水、整区”为主要内容的旧居住小区综合整治。“去年,长宁区共完成71万平方米旧居住小区综合整治,今年任务是70万平方米,同时,为了迎接世博会的召开,明年90万平方米的任务也已经提前启动。”
为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有效解决住户合用煤卫设备问题,长宁区正在积极探索通过“一平方米改造”的方式解决煤、卫合用问题,今年将加大推进力度。李耀新说:“业主要统一意见,如果这中间达不到统一,我们好事也没办法做。改造煤卫合用的问题或者今后的其他试点都需要居民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