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22阅读
  • 21回复

[地名由来]北京地名历史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yz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7-08
[hide=3,rvrc]
北京王府之那王府

    国祥胡同属东城区安定门地区,是宝钞胡同路西从北往南数的第二条胡同。胡同自西向东沟通赵府街与宝钞胡同,长220多米。明代,称“锅腔胡同”,清宣统时改称“国祥胡同”。
  国祥胡同甲2号在胡同东段南侧,街门面北,原为“那王府”一部分,现为并列两个院落的“四合院”。1984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按照《王府生活实录》说法:“那王府,是外蒙古亲王在北京仅有的一处王府。”第一代亲王策凌的封号为“蒙古喀尔喀大扎萨克和硕赛音诺颜亲王”,因有“超勇”赐号,王府亦称“超勇亲王府”;又因最后一代亲王名叫那彦图,王府遂有“那王府”的俗称。
  《燕都丛考》载:“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案:王讳策凌,尚纯悫(que)公主,圣祖十女额附也,谥曰‘襄’,配享太庙。按:今其后人那彦图袭爵,府曰那王府。”
  那王府在宝钞胡同西侧,坐北朝南,南北贯通国兴胡同和国祥胡同。原来大致的建筑格局是:府门(宫门)三间面南,府门东、西两侧各有角门(阿司门)一座。府门外照例对面是一座影壁,两侧设置石狮、灯柱、拴马桩和辖禾木①。府门内有一座木质影壁,银安殿建筑宏伟、结构紧凑,殿宇均按皇宫形式建筑,只是规模小一些。那王府与京城内的满洲王府、内蒙古王府相比,蒙古习俗明显。如:每年腊月二十三,都在府中佛堂院内架设一座蒙古包,中间生一个大火炉,府内的喇嘛和其他人员在亲王的率领下,围着火炉高声念经。如今,那王府已大部分改建,只有国祥胡同甲2号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国祥胡同甲2号原来是那王府中路最北面的两个并排的院落,现在是街门面北的独立院落。东院南墙是一座一殿一卷式垂花门②,北端有7间后罩房;正房5间,为带廊起脊瓦房,举架高大、灰筒瓦屋面,两侧各有耳房1间;东、西厢房各3间,西厢房与西院东厢房为两卷勾连搭过厅;院子四周有回廊环绕,中间有两座放置在雕有海水江涯石座上的太湖石。西院亦有回廊环绕,南房3间,顶为大式歇山筒瓦调大脊,四周带围廊;东、西厢房各3间;正房5间,两侧各有耳房1间,正房顶为大式硬山筒瓦箍头脊,前出轩,轩为悬山卷棚顶,面阔三间,前有月台三出陛,即月台的东、西、南三面有台阶;西跨院有一座西式二层小楼。

  策凌(?——1750),亦写作策棱或策稜,清喀尔喀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
  康熙三十年(1691年),“夏四月,帝巡边。五月至多伦泊(今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郭勒),受喀尔喀诸部之朝。外蒙古平。”康熙三十一年,策凌随其祖母格楚勒哈屯进京,赐居京师,入内廷教养;康熙四十五年,与和硕纯悫公主结婚,招为额驸,封贝子。
  策凌在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多罗郡王,雍正三年又分得土谢图汗部西面的20个旗,建立赛音诺颜部。赛音诺颜部亦称“三音诺颜部”,乾隆时加“汗”号,成为赛音诺颜汗部,是喀尔喀蒙古四部(赛音诺颜汗部、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扎萨克图汗部)之一。所部24旗,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牧地在今蒙古国境内。雍正五年,策凌率四格、图理琛与沙俄政府议定中俄边界,先后签订了《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和《中俄恰克图界约》。雍正九年,领兵大破掠夺喀尔喀的准噶尔部大策零敦多卜的军队,进封和硕亲王、喀尔喀大扎萨克,成为喀尔喀蒙古四部的最高行政长官。雍正十年,准噶尔部的小策零敦多卜率军攻打喀尔喀,又被策凌击败,雍正皇帝龙颜大悦,进封策凌为固伦额驸,赐号“超勇”,并赏“黄带”。清制规定: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称“大宗”,其直系子孙称“宗室”,束黄带,俗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共兄弟六人,俗称“六祖”,对塔克世的伯、叔、兄、弟的后裔称“觉罗”,束红带,俗称“红带子”。策凌被赏“黄带”,等同“宗室”,用句俗话说就是“和皇上攀上了本家”。这在当时实为殊荣。
  乾隆初年,策凌率军队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汗省省会),统辖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两个区。乾隆十五年(1750年),超勇亲王策凌病逝,乾隆皇帝亲临致祭,命配享太庙,谥号“襄”。
  策凌自康熙三十一年入京至乾隆十五年病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适逢“康乾盛世”,多年效力边疆、征战漠北,为巩固和稳定中国北部边疆建立了卓越功勋。谥曰“襄”,说明朝廷认可“康乾盛世”有策凌的相助之功。
  策凌死后,其子袭爵,仍效力边疆,为平定叛乱立过战功。其孙拉旺多尔济为乾隆第七女固伦和静公主额驸,官至领侍卫内大臣、都统,亦声名显赫。其后,便逐渐衰微,及至第七代亲王那彦图,几近倾家荡产。
  那彦图(1867-1938),同治十三年(1874年)袭爵,封号为“蒙古喀尔喀扎萨克和硕车臣亲王”。因为其先祖策凌被赏“黄带”、等同“宗室”,那彦图袭爵后自是近支王公,为朝廷所倚重。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避难,那彦图随銮西行。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南北议和之时,那彦图是反对共和的主战派,有逆历史潮流。清帝逊位后,那彦图当过蒙古联合会会长和北洋政府的国会议员。袁世凯为了当上所谓的洪宪皇帝,授意成立“全国请愿会”,叫沈元沛做会长,那彦图、张镇芳做副会长。该会成立于1915年9月19日,他们用请吃饭、请看戏或送钱、送物的方式,发动上自前清王公遗老,各省将军、巡按使,下至各行业的把头、三教九流请愿,要求变更国体,拥护袁世凯当皇帝。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使其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在那场“恢复帝制”的闹剧中,那彦图又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
  睿亲王多尔衮的末代世子③金寄水,以自己在清帝逊位后王府生活实践的切身体会认为:“由于清王朝已丧失了对我国的统治权,事实上已不可能再同往昔一样,无非苟延残喘而已。但对当事者来说,却毫无‘舆图换稿’之感,依旧昏昏然地醉生梦死,踵事增华。”仅举1923年那王府的一次祝寿堂会④的戏码为例,便可知道当年王府生活的奢华程度。戏码是:余叔岩主演《盗宗卷》,尚小云、王长林、王又宸合演《打渔杀家》,程砚秋主演《玉堂春》,时慧宝、侯喜瑞、尚小云、王长林合演《法门寺大审》,茹富兰、韩富信、侯喜瑞合演《战濮阳》,茹富兰加演《武文华》、《清风寨》,大轴是九阵风、侯喜瑞合演的《扈家庄》。可谓洋洋大观,千金散尽。
  那彦图又因赌场失利,一夜之间将王府以两万元押给西什库天主教堂用于抵债,到期无力还款反而再向教堂神甫包世杰借款7万元。1931年,包世杰为讨债将那彦图诉至法院,两年后,那彦图败诉,迁出了那王府,租住在豆腐池4号。20世纪40年代,教堂将“那王府”转给金城银行、精神病院。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注:①辖禾木,即:行马,俗称“木叉子”,用以拦阻行人的木架。
  ②垂花门,在底邸、宅院建筑群中常作为二门,起着联系分隔内宅和外宅的作用。
  ③世子,清制,亲王之嫡子得封为世子。
  ④堂会,旧时私家有喜庆事,延请艺人在家演唱,招待宾客,称为“堂会”。

[/hide]
pyz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7-08
[hide=3,rvrc]
北京古村落不完全纪录


    爨底下:距北京90公里处的京西古道上, 70余座灵巧多变的山地四合院,沿山势高低分台而筑,层层叠叠,鳞次栉比。
    灵水:门头沟区军响乡辖村,是一座千年古村,以中国北方明清时期乡村民居建筑为特色。
    琉璃渠:琉璃渠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内,该村以琉璃闻名,被称为“中国琉璃之乡”。
    千军台:位于门头沟区清水涧沟西端的千军台,史称千人台,有着上千年历史,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古幡会”的传承之地。
    三家店:位于永定河三家店水闸东侧,属龙泉镇。明清时期,吸引了大批山西人来此地定居、经商,并在村里建了山西会馆。村里还有十多座古寺庙、白衣观音庵、古刹龙王庙、关帝庙铁锚寺等。
    沿河城:是京西崇山峻岭中的一座边塞小城。属斋堂镇。城内保存古居、古树和古戏台。
    沿河口:属斋堂镇。作为古代内长城一道重要关隘,沿河口村至今仍傲然耸立着三座敌台。
    东胡林:属斋堂镇。坐落于百花山下,清水河畔。万年之前就有“东胡林人”生活于此。有元朝时期蒙古人的“鞑子寨”遗址。有古民居古寺及600多年的古树。
    西胡林:属斋堂镇。村内保存古民居四合院50多处。砖雕石刻上百处。至今还保存着中华民国八年三月大总统黎元洪亲题的“节励竹筠”贞节匾。
    燕家台:属清水镇。有东西龙门涧自然景区。曾出土商代贝币。元代道观“通仙观”碑刻今铸在村过街楼下。1230年,清河大师尹志平隐居于此。村人传承有400年历史的山梆子戏。
    柏峪:属斋堂镇。元代建村。有古长城砖窑遗址,有各时期遗留的标语口号,秧歌戏是柏峪村独有的地方戏剧种,2005年,柏峪秧歌戏被列为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桑峪:属斋堂镇。村过街楼为清代建筑。村东还现存明代所建小过街楼。1993年曾在该村发现十一万年前人类古化石。
    杨家峪:属斋堂镇。村内保存多种古旧器物,千年古树,五眼古井,古碾坊与回文联,民国时期的贞节牌匾。最为称道的是特色古民居。古民居有20多个院落。
    斋堂:属斋堂镇。唐贞观年间,在北侧白铁山上创建了灵岳寺,寺中僧人施粥行善,取名斋堂。现仍保存部分城垣和庙宇以及古戏台。有元代熊梦祥斋堂故居遗址。
    黄岭西:属斋堂镇。这里漫山古柏,现存古街古桥,古民居108处,旧时器物家家皆存。有独具特色的山村庙宇。
    马栏:属斋堂镇。保存有古民居、古戏台、古桥。并有八路军挺进军司令部遗址纪念馆。是北京市唯一的村办纪念馆。
    齐家庄:属清水镇。于唐初成村,明万历年间,设“顺天府宛平县齐家庄巡检司”,有部分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唐初建的灵严寺等庙宇以及金代窑藏遗址。
    杜家庄:属清水镇。村内长街古宅整齐,多是民国时期建筑。最好的房子是“总统府”,建于1921年,是具有山西风味的民国式建筑。
    张家庄:属清水镇。明代成村。古民居古戏台保存完好。
    韭园:属王平镇,是“京西古道”重要路段。至今路石光滑如镜,蹄窝清晰可见。多古寺古洞,古道之上设牛角岭关城。有古桥数十座,家家门前小桥流水,山上老树枯藤,充满元代词人马致远“天净沙”的意境。并有马家古坟。村人修建了马致远故居。
    石古岩:属王平镇。这里是石窟崖汉代遗址。石佛岭古道保存完好。有明万历等年的修路摩崖碑四块。
    王平村:属王平镇。保存区内最早的“武定刻石”多座古庙遗址。古道西山大道穿村而过。并有古渡口。
    碣石:属雁翅镇。明代成村。这里是石头的世界,巨石如碣,村以碣名。村内多古井,有“72眼井”之说。村内古民居保存完好,共59个院落,村中老人多长寿。
    青白口:属于雁翅镇。金代成村。现存古民居多为民国时期四合院。村东有古栈道遗址。此地是著名关口要塞,并有军队驻防。明代设巡检司。
    涧沟:属妙峰山镇。村内不仅有多座民间神庙,还有数座香会茶棚。妙峰山庙会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香客数十万,民间香会700多档。
    石门营:属永定镇。成村不晚于明代。民国时期国大代表、北京名人刘鸿瑞的故里。

[/hide]
pyz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7-08
[hide=3,rvrc]
"北宫"名称的来历
   
            最近,“‘北宫彩叶节’在北宫森林公园召开”、“一万五千平方米龙形湿地在北宫森林公园建成”等消息不断见诸报端。北宫位于丰台西北部,东邻卢沟桥,南接青龙湖,西连房山区,北靠戒台寺,现已建成距离市中心最近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为京城增添了又一处彩叶最佳观赏区。
        谈到“北宫”名称的来历,还要从我的七世祖荣恪郡王绵亿(1764—1815)说起。
        荣恪郡王,名绵亿,字镜轩,号南韵斋。是清高宗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1741-1766)的第五子。永琪年仅二十六岁时便病逝在宫中,绵亿便成为荣亲王的世子了。绵亿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二十岁时,封为多罗贝勒,分府出宫后,府邸在太平湖(即后来的醇亲王府,现址为中央音乐学院)。嘉庆四年(1799),绵亿进封郡王。“恪”是他死后的谥号。这便是荣恪郡王这一称号的由来。
        荣恪郡王绵亿自幼生活、学习在宫中,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善背经史如瓶泻水(见《啸亭杂录》。书法以行草见长,善学王羲之,又擅画白描仙佛,得王维、吴道子之遗风(见《写春精舍词》),满蒙语文、骑射、算法乃为所长,又喜音乐,集包衣子弟为“南十番乐”,因自号南韵斋。
        荣恪郡王曾任正红旗蒙古都统、镶黄旗汉军都统、管纛大臣、管园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并曾受恩赐金黄蟒袍。赐金黄蟒袍,即在近支亲王郡王中也是少有的殊典。
       荣恪郡王有子二人,长子即清代著名的宗室文学家、《明善堂集》著者奕绘贝勒。被文学界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天游阁集》的著者顾太清便是奕绘贝勒的侧福晋。
        嘉庆二十年(1815)郡王因病辞世,年五十二。
        荣恪郡王园寝就建在丰台大灰厂村迤北三里,原地名为樱桃园,是清江西羲宁州州同张彭龄之地,共一顷十亩。嘉庆九年(1804)荣恪郡王命人采访坟地,因地师(风水先生)说:“该地吉!”乃用府中通县小东格地四顷五十四亩、房二十间与张彭龄换得。张地原四至为:东至横水沟,西至石头大道,南至大沟底,北至官分水。这也就是后来园寝的四至。
        当时荣郡王园寝工程是官工,即是由工部兴建。民间相传“官工活,慢慢磨”。荣恪郡王园寝从嘉庆九年(1804)换得大灰厂樱桃园地后不久即兴工,到嘉庆二十年(1815)郡王去世时工程还没有完,全部六十余间房却盖了十年以上,真的是太慢了。盖的过程中樱桃园却已形成了一处很大的工地。因当时南边也有一处工地。当地人称南工地为“南工上”,称樱桃园工地为“北工上”。后来由“北工上”略作“北工”,又讹写成“北宫”。于是“北宫”之名,遂代替了樱桃园,直到今天。
        在北宫园寝工程没全部完成以前,荣恪郡王的“金棺”(当时王之棺称“金棺”)暂停灵于王佐村。嘉庆皇帝赐奠时,也在王佐,而非北宫。
        值得一提的是,荣恪郡王之子奕绘贝勒与太清夫人的园寝就在北宫西南方向房山大南峪,在修建大南峪园寝时,贝勒贺舍里夫人已去世。是奕绘贝勒与太清夫人共同设计的,虽是园寝规模,却先修成了一座别墅,工程完竣后,构成了著名的“杨树关”、“霏云馆”、“清风阁”等大南峪十景,所幸此建筑群今日尚存,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其正中暖阁中端坐着娘娘,娘娘身后有打扇的侍女。娘娘座前有香案,香案两侧排列着两行侍女,直达殿门。侍女有的捧巾、有的捧衣、有的奏乐:笙、管、笛、箫等俱全,衣衫颜色、面目表情,无一相同。娘娘及侍女耳上均戴“点翠”耳坠,据苏拉(满语,散差的意思)和村中人告诉我父亲,这是太清夫人许愿时进献的。太清夫人生卒年系嘉庆四年(1799)至光绪三年(1877),那么这座娘娘庙起码是咸丰、同治甚至更早时期建造的。
        如今这些极具价值的文物已不复存在,可惜至极。惟有“北宫”一名沿用至今,并且能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建造起供后人休闲游览的风景区,也是一大幸事。如果开发者能将位于北宫森林公园中曾经的皇室别墅、园寝背景增加进去,岂不又多了一些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hide]
pyz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7-08
[hide=3,rvrc]
南礼士路地名的由来
        南礼士路是地铁1号线上的一站,东临复兴门,现在听起来这名子挺文雅,但早年间这“礼士路”却叫“驴市路”。驴市路的得名源于驴市。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阜成门附近曾设有驴市。那时候去往京西门头沟等地,交通十分不便,骑驴就是一种比较方便而经济的交通方式。驴市上的驴贩子守在城门西侧,见有雇主走过来,就主动搭话,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雇主交完租金就可以骑驴上路了,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在驴市南面不远就是著名的白云观,每年春节要办庙会,于是骑驴逛白云观便成为很受人欢迎的活动,所以一到庙会期间,到阜成门驴市骑驴逛庙会的人很多,特别是初一和十五两天,驴市上的毛驴甚至供不应求。此外,在复兴门等处也有好几处“驴市”,日久天长,从西直门经阜成门直到复兴门,这条南北绵长数里的小街被人们称为“驴市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北京城市交通的发展,公交车日益增多,于是驴市就逐渐地消失了。没有驴市了,再叫“驴市路”即不名副其实,更不雅观,于是在调整地名时,依照“驴市路”的谐音更名为“礼士路”,其典由“礼贤下士”而来。后又将该路北段称为“北礼士路”,南段称“南礼士路”。

[/hide]
pyz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7-08
望京地名的由来
        地铁13号线上有“望京西”站,因位于望京小区的西部而得名。
       “望京”之名由来已久,有的说是因望京墩而得。望京墩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当时的明朝正处在战乱年代,北方蒙古族瓦剌部不断进犯,战事频繁。兵部尚书于谦为了加强北京城防,在奏请皇上并得到恩准后,在京城的周边地区筑起多座瞭望敌情的墩台。“墩高三丈,阔十二丈”,日夜有重兵看守。其中在京城的东北处设置了一个据说天气晴好时站在高台上能够望见东直门的城楼,所以也称望京墩。明朝灭亡后,望京墩逐渐荒废。明代以前望京墩附近曾有一个小村子,明后期逐渐扩大,并分为南北两个村子,北面的村子较大,叫“大望京”,南面的村子较小,叫“小望京”。此后“望京”之名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望京”二字为乾隆皇帝所赐。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到承德避暑山庄时路过此处,当时天气炎热,他便走到路边一个高坡处的茶摊上喝茶。当他站在高坡上朝西南方瞭望时,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城楼,便问随行的太监那是什么城。那太监看了看,便说是东直门的城楼。乾隆皇帝一听很高兴,想不到此地离京城这样远还能看到,可见京城城楼之高大,于是即兴赐名此地为“望京”,从此附近的村落被称为“望京”。

pyz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7-08
崇文门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以瓮 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此外崇文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 商望门生畏。“崇文铁龟”名遍响京都。走酒车,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清朝那时候京城卖酒的招牌得写“南路烧酒”,意思就是说,我上过税了,我的酒不是盗版,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产权一说呢,呵呵。清末的杨柳青年画,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画面上画着酒幌,上面写着“南路”、“于酒”等字样,反映的就是这种全民纳税的良好风尚。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乌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
  北京四大城区之一的崇文区,无疑是由崇文门而得名的。崇文门原为元大都的十一个城门之一(当时名文明门),是南城三个门最东的一个。明朝改建北京城,将十一门改为九门;文明门的位置虽然未动,但改名为崇文门。清朝沿用此名,直到今天。这中间有许多遗闻铁事。
  元大都城是用土夯成的(上古叫做"版筑"),下宽上窄,巍然屹立。开始建筑于1267年(元至元四年),完成于1276年(至元十三年),整整十个年头。因为是用土夯成的,于是产生了如何防止雨水冲刷城土的问题,后来用千户(官名)王庆瑞建议,"以苇排编,自下彻上"。就是用苇帘子自下往上覆盖,像人穿蓑衣一样,简称苇城或蓑城,并在文明门外设立了阴场。《析津志》载:每年都要"收苇以蓑城",达"百万"(担)之多。今天崇文区内的草厂头条到十条,南、北、中芦草园(原名芦苇园)等地名,都与元朝的收苇场有关。后来由于元朝发生皇位之争,守城一方恐怕对方用火攻城,乃撤去苇帘。
  元大都为什么开十一个门,南三北二,东西各三?正史上无记载。元末明初写成的《农田余话》(著者不详)说,"燕城系刘太保定制,凡十一门,作哪吒城三头六臂两足"的形状。稍后的张昱也写道:"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似此,十一门是采用传说中哪吒形象的象征了。进城三门是"三头",北城二门是"双足",东西各三门是"六臂"。"幢幢十一门,车马如云烟"(清乃贤著《金台集》),可见大都是非常热闹的。至于把大都设计为十一个城门的"刘太保"就是刘秉忠。他当过和尚,法号子聪,做官后改名刘秉忠。元朝最高统治者是信佛教的。刘由一个叫海云的和尚介绍,见到了还未继承皇位的忽必烈。刘跟着忽必烈打云南,伐南宋,很受忽必烈重视。忽必烈夺得皇位后,封刘为太保,参与国家大事。刘秉忠虽是佛教徒,但精心研究道家的学说,对于《易经》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宋代邵雍《经世书》中的"先天象数"都津津乐道。建筑大都城时,尤其在规划设计方面,他是主要负责人之一。所以,他为迎合元朝最高统治者"国运绵长"的狂妄、迷信心理,为发挥自己的理论,施展自己的抱负,从城门数目的设计上,来宣扬毫无根据的"神道设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刘死后葬在卢沟桥。
  元朝的文明门,在当时又叫哈达门。《日下旧闻考》引晰津志》说:"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哈达大王为何许人,已不可考。"哈达"又讹传谐音为"哈大"、"哈德",直到解放前还有哈德门牌香烟。在元朝,哈达门这种称呼,已超过了文明门。一些知识分子在写作时,认为"哈达"、"哈大"不够文雅,一方面利用它的谐音,一方面利用文明门在南城东端的地理位置,写成"海岱门"。明朝人蒋一葵写的《长安客话》说:"泰山、渤海俱都城东尽境,元时以'海岱'名门取此。"海,即渤海、东海;岱,即岱宗,岱宗即泰山。唐大诗人杜甫《望岳》就有"伤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这两个地方都在东方,解释的较有道理。到了清乾隆时,杨从清著的《北京形势大略》又说:(崇文门)"又曰海岱,言山陬海皆梯航纳贡,税课司在焉。"这只是从明朝人史玄《旧京遗事》上"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一语而来。由于祟文门有个总课税司,就把"海岱"解释为"山陬海耀",这是极为牵强的。但不管对"海岱"二字的解释如何,明清的文人雅士,甚至最高统治者都往往不用"文明"、"崇文、而用"海岱"。如明人卓明卿《登崇文楼》诗:"城头初夜净氛埃,海岱分明望眼开,紫气半空时入座,秋声万里此登台。"登上海岱门,秋高气爽,紫气东来,眼开万里,何等雄壮!清人著的《白华堂诗录》:"海岱瞻门高,风尘苦身贱。"以自己的"身贱"衬托、歌颂海伤门的高耸。因而从元到清不断有达官名士,居住在崇文门一带。如《宸垣识略》载:元朝御史王俨在文明门外东南里许,筑有别墅,"园地构筑,甲诸邸第",更有一座"水木清华亭",尤为出众。当时人许有壬记云:登上此亭"北瞻闉?(城门),五云杳霭;西望舳舻(指通惠河上船只),泛泛于烟波浩渺、云树参差之间"。可见当时文明门附近的盛况。死后被赐溢为"文正"的雍正进士、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的刘统勋(按清朝的溢法,"文正"最难、最少),雍正赐他御制诗是"海岱高门第",意思说刘是住在海岱门的一户高贵人家。《水曹清暇录》又记有名书法家张照(字得天)也住在崇文门外,"展宇宏深,有楠木厅",极为讲究。不过,清朝时代的崇文门,已不是元大都的南城城址和明朝初期的都城最南端,而是变成较为热闹的内城了。
  经过是这样的:明燕王朱橡原来封在北京,在夺取了他的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以后,年号永乐,决定把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于是从1406年(永乐四年)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北京城。1420年(永乐十八年)建成。改建后的北京城,第一,把元大都的南城城址,向南移了0.8公里。原来大都南城城址,约在今天天安门广场北段,南移后成为现在的样子。同时把北城拆去,东西城也拆了一部分,另建了北城。现在的安定门外和蓟门桥附近,还有元大都土城的遗迹。第二,把土城改为砖城。元大都的土城虽然披上"蓑衣",但苇帘子终不能抵挡雨水,所以在元朝一代,部分"城崩"的事经常发生,只在忽必烈时代的至元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内,就"城崩"八次。每次修理,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所费不货。明朝改建的砖城也略呈梯形,下宽上窄,每行砖与每行砖之间,往上稍有凹进,以利雨水下流。第三,把元大都的十一门改为九门,南城三个门照旧,只把城门的名称改了,如文明门改为崇文门,直到今天。
  到了公元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为了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计划在整个北京城外,再建筑一道外城,结果困于财力物力,只在南城外筑成一条东西狭长的城墙,就是今天的东起广渠门、西到广宁门的外城,又叫罗城。这样一来,昔日北京城最南面的崇文门,就成为内城。街道店铺,住户人家,出人此门的官吏商人,日益增多。
  清朝人关以后,在城建上沿袭明制。它为了调剂在京满人官吏的收入,"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见明史玄《旧京遗事》)。起初在《户部税则》中规定,行李不在纳税之列,"然而外吏人都,往往有应纳税之物,如续绸缎布等"。于是"征私钱以为免税之资",甚至"虽无货亦征之矣"。关吏"又四出巡逻,得之指为漏税,加倍罚之"(以上均见《天咫偶闻》)。清朝陈康棋《郎潜纪闻》载:"吴江陆中丞以山东布政使陛见,关吏(指崇文门税局)所索过奢,公实不能与,乃置衣被于外,携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税为!'既入,从故人借衾褥,事竣还之而去。"课税时,手续繁多,盘问备至,延误时日。一般小商贩,也须排队等候。天长日久,小商贩想出一个办法;根据自己货物多少,把税款插在帽沿上,走到关口,关吏取下银钱,立即放行。清人查嗣瑮曾有一首诗说:"九门征课一门专,马迹车尘互接连。内使自取花担税,朝朝插鬓掠双钱。"这钱即归关吏私有。崇文门税局收入甚多,为了防止其他官吏忌妒,以"献鲜"为名,每年三月。向皇帝及大臣送黄花鱼,十月送冬笋和银鱼,成为变相的分赃。当时又规定城内不许开"烧锅",凡外来酒类皆由官方指定的酒商出售,在祟文门指定了十八家,由它们统一收售,统一纳税,俗称"十八家酒店"。酒税是很重的,一般酿酒小作坊,为了维持生计,往往在夜间胸前挂着装满酒的猪尿脖,偷偷爬过城墙,以避交高税。这就是"背私酒"的。背私酒是非常辛苦和危险的。他们用脊背贴着城墙,用双脚和双手紧紧蹬着和扒着每行城砖微凸出的地方,一点一点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绳子把身体系下去。封建统治者的严重剥削,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谋取生路。所以当时称祟文税局是"鬼门关。
  明末以来,崇文门外是比较热闹的,大小商贩,车水马龙。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木花草。绿柳迎风,红花邀月,秀丽非常。明人董喧有《夏日出文明门》诗:"文明城外柳荫荫,百啭黄鹏送好音。行过御沟(护城河)回望处,凤凰楼阁五云深。"过桥不远为花儿市,"每月逢四日有市,日用及农器为多。其北四条胡同,则皆闺阁装饰所需,翠羽明珰,假花义髻之属,累累肆间"(见《天咫偶闻》)。沿护城河往东,为太平宫,俗称蟠桃宫,每年三月,"都人治酌呼从,联镳飞鞚,游览于此","人眠芳草地","箭洒(投壶游戏)绿杨坡"(见清初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末人震钩也说"太平宫庙市最盛","地近河埂,了无市聒,春波泻绿,软土铺红,百戏竞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摇扬春风,凡三里许"。冬天,护城河上又是一番风景:"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积雪残云,景更如画。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还亦以拖床代步。更将拖床连接一处,治酌陈看于上,欢饮高歌,两三人牵引,便捷如飞。较之坐骥乘车,远胜多矣"(见《帝京岁时纪胜》)。后来护城河水日渐淤塞,清政府及民国军阀又不加倍浚,往日胜景,一去不返。崇文门到蟠桃宫的交通,则改为骑驴;驴识道,不乱走,不用人牵,到目的地自有驴将行人接去,绝无差误。这种情况,一直到解放前夕。
  今天,崇文门城墙已经拆除,护城河水改为暗沟流通。沿着城墙墙址,地面上铺成宽阔清洁的柏油马路,车马行人,昼夜不息;马路两旁,高楼耸立,绣帘翠幕中住着万户人家。地下筑有环城铁路,四通八达,电掣风驰,每天吞吐着几十万人次。这里与七百年前的元大都时相比,那是天壤之别了。
pyz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7-08
朝阳门

     朝阳门: 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 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朝阳 谷穗“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
  朝阳门形制与崇文门略同,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同,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5米。
pyz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7-08
[hide=1,rvrc]
安定门

     元称安贞门。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内建真武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从1924年拍摄的照片看,建筑整洁,布局精练。"安定真武"在诸门中颇有独特风格。 安定门走什么车呢?北京的说法是兵车回城走安定门——出兵得胜,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败仗呢?瞧瞧,您又抬杠。打败仗也得回安定门。这次没胜,下次再安定也不迟。还有种说法儿是清朝八旗精兵全扎营在安定门,所以回兵走这里。实际上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清朝在北京实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一共是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属进驻北京以后,清廷下令圈占内城的房舍给旗人居住。以前在内城的汉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祟文门内。那儿用得着收兵全走安定门啊。实际上,安定门走的是粪车,因为以前地坛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粪场。之所以说成兵车回城,其实是一种名称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厂改成寿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题胡同,粪厂大院改成奋章大院是一个意思。
[/hide]
pyz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7-08
健德门地名的由来
        地铁10号线上的健德门站,因地处老北京元大都的健德门旧址附近而得名。
  说到健德门的历史,已有700多年。元朝修建大都城时,在北城垣上设了两个城门,其中西北面的叫健德门,取意于《易经》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该城门是元军出征北上的必经之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大将徐达率军攻打元大都时,元顺帝一见不妙,夜半时打开健德门北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朝灭亡后,徐达将元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推了2.5公里,在今天的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建城垣。元大都旧城墙被废弃后,健德门也就逐渐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地名。
  1998年修建八达岭高速公路南段时,在此修建了一座立交桥,因紧邻健德门旧址而称健德门桥,从而使这一老地名得以恢复。10号线修建时又在此设站,最初称八达岭高速站,后经广泛征求各方建议后,更名为健德门站,由此也唤起人们对一段历史的记忆。

pyz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7-08
安贞门地名的由来
        地铁10号线上设有安贞门站,因地处老北京元大都的安贞门旧址附近而得名。
  安贞门与健德门一样,也是建于700多年前的元朝,是北城垣东面的城门。其得名于《易经》讼卦的“乾上坎下,九四不克讼,复命谕,安贞吉。”元朝被明朝推翻后,明将徐达将元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推了五里重建,并在与安贞门相对应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城门,叫安定门,为“天下安定”之意。随着元大都北城墙的废弃,安贞门也就逐渐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地名。到了清末民初,这个老地名也在北京的地图上消失了。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修建北三环路时,在安定门与安贞门旧址南北一线与三环路交叉处修建了一座立交桥,因桥所处的位置就在安贞门旧址南侧,故称“安贞桥”,从此,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老地名得以恢复。2003年底开始修建地铁10号线后,又在安贞门旧址附近设站,最初称“安定路站”,因车站正处在安定路(安贞桥至安慧桥段)上,后来在站名公示时,被更名为“安贞门”。

pyz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7-08
前门地名的由来
        前门站是北京众多地铁站中客流量最多的一座,因临近老北京城的正阳门(前门)而得站名。
        老北京城内外共有16座城门,正阳门是内城的正南门。因北京城坐北朝南,所以老北京人习惯上将南面称“前”,北面称“后”,于是将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俗称为“前门”。其实在元代和明初期,京城的正南门称“丽正门”。
        老北京有“前门楼子是九丈九”的说法,其实并不确切,这只是对正阳门高度的泛称。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于是用“九丈九”来说明前门楼子特别高大。
        明清以来,前门地区一直是北京最为繁华的商业区,特别是前门外大街,更是店铺密集,著名的“大栅栏”就在这里。而今的前门地区仍是北京的繁华街区,特别是随着前门大街逐步恢复了明清风貌,使这里成为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pyz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7-08
北京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的来历


  明清遗留的老北京城,本由平面呈“凸”字形的内、外两城所组成,开有“内九外七”共16座城门。除正阳门城楼、箭楼及德胜门箭楼尚存,其他城门均不复存在,只是保留了原城门的名称作为地名标志。但在这16个老城门之外,还多出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这三个听起来也像是城门名称的地名混杂其间。这三处地方以前有过城门吗?

  明清时期,老北京城的城门不是简单的出入通道,而是设计周密的整套城防要塞。每座城门,均由城楼、箭楼及连接二者的瓮城所组成,瓮城之中,形成封闭的空间,敌军一旦闯入,即被“瓮中捉鳖”。

  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都不曾具备上述设施,它们只是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了交通方便,陆续在老城墙上开辟的通道而已。
  和平门开辟于1926年,其目的是沟通被内城南城墙阻隔的北新华街和南新华街。

  北新华街在清代曾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排水沟。1913年,袁世凯政府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将这条排水沟改建为暗沟,在其地上兴建了一条北起西长安街,南抵内城南城墙的街道,命名为北新华街。朱启钤原拟将该处城墙打通,使北新华街与外城新建的南新华街连成一线,再接上中南海袁总统府西墙外新建的府右街,共同形成一条新增的沟通内外城的南北干道。但因正阳门外的富商担心此举会导致行人分流,影响正阳门外商业区的生意,遂行贿权要,游说当局,说是打通城墙会泄漏风水,不利于总统。迷信风水的袁世凯信以为真,阻止了打通城墙的计划。

  1926年4月,冯玉祥国民军将领鹿钟麟出任北京警卫司令以后,下令将南北新华街阻隔处的城墙打通,开辟了两个门洞,分为上、下行通道,并安装了铁门,命名为和平门。1958年,为改善交通,将和平门门洞拆除,形成更为宽阔的城墙缺口。

  复兴门和建国门则是日寇侵占北京时,在内城东西城墙上扒开的两处缺口。
  看过北京地图就可知道,老北京城内城东面的朝阳门、东直门及西面的阜成门、西直门,位置都偏北,内城南部确实缺少横贯东西的干道。但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谁也不敢轻易将城墙扒开口子。

  据北京市档案馆1999年第四期《北京档案史料》所载《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日寇于1939年起,就开始在北京西郊筹建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并在东郊筹建用于工业区的“东街市”。为沟通“两新街市区域与城内之交通,特就东西两面城垣各辟一新城门(东称‘启明’、西称‘长安’)……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扇与门洞,因陋就简,迄未修饰,是其物力不济之象征”。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按照当时流行的“复兴、建国”的政治口号,将日寇命名的“长安门”改为“复兴门”,“启明门”改为“建国门”。1946年11月何思源接任市长之后,曾“修建复兴门等城防工程共十三处”,在复兴门缺口处增建了一座10米宽的拱券门洞,并加装了铁门。1955年,为展宽道路,将复兴门的门洞拆除,拓宽了缺口。而建国门则从未建造门洞,一直是缺口状态。

  解放后,为改善交通,将老北京城墙扒开了多处缺口,即未建门洞,也未命名为“某某门”,只是依据附近地名,称作“十条豁口”、“北小街豁口”等名称。老北京人则称其为“城豁子”。

  再后来,老城墙被拆除,有豁口的地方,大都兴建了立交桥,昔日的“十条豁口”变成了“东四十条桥”,“北小街”豁口变成了“小街桥”。残留的少数“豁口”,已成为标注在公交线路站牌上的车站名称。

  “文革”期间造反派破“四旧”,将许多带有所谓“封、资、修”色彩的地名废除更改,如“王府井大街”改为“人民路”,“东交民巷”改为“反帝路”。但造反派们可能并不知道“复兴”、“建国”这样听起来无甚不妥的地名,却是当年由国民党北平市政府命名的,因此未做更改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7-08
图文并茂,不过好像不太系统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pyz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7-08
谢谢提醒,本来想系统一些,北京地名太多了,故事也太多了
pyz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7-08
三元桥地名的由来
        三元桥站是地铁10号线与地铁机场线的平行换乘站,因地处朝阳区西部的三元桥附近而得名。
        三元桥位于三环路东北部转弯处,初建时曾称牛王庙桥,建成于1984年,是北京市第一个荣获国家银质奖的立交桥工程,也是三环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关于三元桥的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因临近三元庵而得名,此地曾有一座叫三元庵的古刹,始建于清代,毁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三元庵的“三元”是根据天官赐福、地官消灾、水官解祸而来。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或“三元大帝”。二是因临近水源八厂而得名,该厂位于三元桥南侧不远处,是北京市的大型供水企业,同时该桥位于三环路上,又是三条交通干道的交会处,以“元”代替“源”字,得名三元桥。三是由“三源里”转换而得名,三源里小区位于三元桥南面,始建于1979年,因北有三元庵,南有水源八厂,1982年为小区命名时,各取一字,得名“三源里”。
pyz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07-08
八里桥地名的由来
        地铁八通线上的八里桥站,位于朝阳区与通州区交界处,因临近著名的八里桥而得站名。
        八里桥本名“永通桥”,因东距通州城八华里而称“八里桥”或“八里庄桥”。它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横跨于古老的通惠河上。桥两侧望柱上所雕刻的33对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该桥不仅解决了交通,控制了洪水,还为古老的通惠河增加了一个美丽壮观的景点,被列为“通州八景”之一,称长桥映月”。
        八里桥不仅是风景名胜,还是古战场,历史上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战役。第一次为清咸丰十年(1860),清军曾在这里英勇阻击英法侵略军,史称“八里桥之战”。第二次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义和团在此狠狠的打击了侵略者。由此,“八里桥”之名便被载入史册。

pyz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07-08
北新桥地名的由来
        北新桥站在地铁5号线上,因临近传说中的北新桥而得名。
它位于东直门内大街西侧,元朝时称兴桥,明代叫绒家务角头,清宣统年间改称北新桥。关于这一地名的来历,在北京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那是燕王朱棣修北京城时,把苦海幽州的老龙王赶出了北京。为此老龙王怀恨在心,等到北京城建好后,又回到北京城,想发大水,淹了北京城,于是燕王派降龙罗汉姚广孝去捉拿这条孽龙。那老龙王斗不过姚广孝,便钻进一口井里,姚广孝追上来就用一条长铁链锁住,接着在井上修了一座桥,把龙王压在了桥下,并说等桥旧了再放他出来。龙王一听挺高兴,心想,桥总是有旧的时候,于是就耐心等待。谁知姚广孝又给这桥起了个名字叫“北新桥”,无论过多长时间,提起这座桥,总是“新桥”,旧不了,龙王就一直被压在桥下,再也没有出来。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奇故事,但在修建北新桥站时,还真挖出一口直径1.2米的古井,里面还有渗水,但是不是传说中锁住老龙王的那口水井,难以考证。

pyz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07-08
立水桥地名的由来
        地铁5号线有“立水桥”和“立水桥南”两站,而立水桥站是与13号的换乘站,其站名因临近京北著名的立水桥而得。
        明代的时候,发源于西山的清河便流经此地,为了通行方便,人们在河上修了一座木桥。但因过往的人员,车辆较多,没多久,这座木桥就被压坏了,随后在原址上重修了一座小石桥。因用的都是十分坚硬的花岗岩,坚固的桥墩立于水中,故称“立水桥”。
        到了清康熙年间,皇家在桥的正北面数十里远的地方修建了汤泉行宫(今小汤山),立水桥是必经之地。为了便于皇帝出行,便将小石桥拆掉,重新修建了一座宽大而更加牢固的石桥,仍称“立水桥”。随后离桥不远的无名小村也被称为立水桥村。此后经过立水桥的道路越变越宽,于是将安定门到立水桥的路段称为“安立路”。
        如今古老的石桥已变成钢筋混凝土大桥,并在其西侧建成了亚洲第一座跨河城市地铁斜拉桥——立水西桥,称为立水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如今“立水桥”已不是一座桥梁的名称,而成为北京的一个地域之名。

pyz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07-08
白石桥的故事


白石桥这个地名,始于明代初年。因桥而得名。明代此处又名白石庄,有万驸马园,《帝京景物略》称之为:“万驸马庄”。   1987年12月7日,北京图书馆施工,出土一明代墓志铭。墓主人叫彭喜,生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卒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他十四岁进宫当太监,先后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供职五十余年。《墓志铭》曰:“卜以是年三月初九日,葬于顺天府宛平县香山乡广源闸镇国寺东之原”。说明此处在明正德年间还称广源闸,在此以西有镇国寺,即今之万寿寺。广源闸是高梁河上的一座水闸,并有桥梁,现有闸址陈迹可考。   清代,此处称郑亲王坟,又称王爷坟,坟主人是清顺治皇帝之叔济尔哈朗,被封为郑亲王,后代世袭,最后一位郑亲王叫端华,即清光绪年间军机大臣肃顺的哥哥,后来被慈禧太后赐死。在郑王坟旁边有看坟人居住的地方,叫胡家楼,后来展宽西颐路,胡家楼地名遂取消。直到现在,当地老人们还习惯称此处为王爷坟、胡家楼。然而大厦拔地而起,绿树林荫举目皆是。唯有白石桥依旧保留了五百年前的名字。
pyz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07-08
草桥是怎么来的

北京的南边有一条河流,叫凉水河。现在是条臭水沟,市政府正在治理。但这条河在古代可是条风景优美的河,流水潺潺、碧波荡漾,浅的地方清澈透亮、鱼翔浅底。水面上不时有打鱼的船儿划过,岸边杨柳依依,微风飗飗、鸟语花香。好一派"唉乃一声山水绿"的江南风景画。

但就是这么一个好地方也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凉水河的南边有一座庙叫镇国寺,住着十几个和尚。河的北边有几户人家,其中有一户仇姓人家,,父亲已去世多年了,只剩下母子二人艰难度日,但日子过的倒也平淡温馨。有一天,儿子发现母亲和庙里的主持和尚好上了,他们频繁往来。由于有河的阻隔母亲很是不方便过河,水浅的时候就躺水过河,涨水的时候就只有绕行很远的路。看着母亲很辛苦,儿子就设法用木头、草,修了一座简易的桥,人们就把这座桥叫草桥,这就是现在草桥的来历。
pyz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07-08
北京:安翔桥名落定
      北京市规划委近日发布消息,日前经请示市政府批准,上跨八达岭高速路的又一座分离式立交桥―――安翔桥正式命名。   安翔桥地处海淀区与朝阳区交界处,西接志新路,东与安翔北路连接,再与慧忠路连接后直达奥林匹克中心区。安翔桥是奥林匹克公园周边道路路网的重要节点和奥运场馆道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规划委表示,安翔桥的命名采取了在网站公示,公开征集规划地名、征求专家意见等方式,公开征集社会公众、专家学者对地名命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安翔桥命名方案意见公示后,公众同意率为80%。
pyz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07-08
虎坊桥

在明朝是宫廷圈养老虎的地方。明朝饲养老虎有好几个地方,主要是皇宫内部的虎城——太液池之西北隅。老虎养在地下井里,上面筑有小墙,老虎在下面咆哮跳跃。
除虎城外,虎坊桥就是最大的养虎地方(今魏染胡同一带)。附近的铁门胡同就是当年虎圈西边铁栅栏所在。老虎也要参加朝会活动,所以有些老虎也是驯服了的。《明史·江彬传》记载正德皇帝经常“搏虎为戏”,老虎未经驯服,皇帝当然不会去接近它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