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18阅读
  • 21回复

[首都]首都应近于战略重心,处形胜之地,而非中国之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7-13
迁都是论坛的一大热门,围绕该问题,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见仁见智。

而迁都于国家的某个“中心”又颇为盛行,讨论甚至争吵,沸沸扬扬。

 

粗读历史,历代的建都选址均发人深省,国都的选址关乎国运盛衰,还没有哪个统一朝代建都于国家的“中心”位置,而国运长盛。

盛世汉唐,其国家“中心”应在中原河南一带,但是汉高祖刘邦和唐王李世民均采取对东部诸侯的“高屋建瓴”之势,建都长安,从而能有效的应对东部内忧和西北边患,从容经营起一代盛世。

元、明、清三代建都于北京,也非建都于国家“中心”位置,元的“中心”应在蒙古大漠南北、明的“中心”应在中原江淮、清的“中心”应在关东内外。定都于北京均是占据有利地势,采取一种进取、巩固天下,攻守均衡的战略态势。

时至近现代,新中国之所以定都于北京而非南京,大多数了解历史的人都会明白,应对当时的内忧外患和稳固经营,没有比北京更合适的地方。
[ 此帖被天地人和在2009-08-14 14:09重新编辑 ]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7-13
“迁都国家中心说”的一个重要论据是说,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条件已不具备了,其环境也逐步恶化、发展受限,而且位置过偏,不利于全国更好、更均衡的发展。

虽然“胡尘已已”,建设和谐社会、致力于和平崛起、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迁都于国家中心位置的各种优越性似乎俯拾皆是。

但是我还是认为,天下形势未定,世界远未大同,中华民族也还远未强大到仅以和平发展、文化辐射,即可消弭内忧外患的“守成阶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还应采取一种进取或积极防御的战略态势。作为国之根本的首都,还应处于“形胜之地”。

首都迁移国家“中心”与否,兹事体大,还应从战略高度多加考虑。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7-13
而今天,我认为,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条件仍还存在,中国的战略重心仍偏重于东北亚,相对于包括环境在内的某些负面影响,北京作为首都,其背北面南的地理优势和兼控内外的战略价值仍然巨大。在国家完全统一和东北亚大势已定前后的较长时间大约百年内外,其历史使命还未完成。

如果把中国的海岸线比作一张弓,把从西北天山到台湾太平洋的连线比作箭,很巧合,北京正处在这张弓的上弓角处,正好控领整张弓箭。

在国家完全统一和东北亚大势已定后,中国下一个战略重心应该是向西中亚,甚至是贯通亚太争衡世界。这张弓似应从箭在弦上引而不发,到拉启、张满、蓄势,而西安正好在这个方位。

何时迁都于西安了,中华民族才算是真正的复兴了。我个人预计的时间是在百年之后。

一家之谈,难免偏重,欢迎拍砖。

 

总之,迁都于国家中心位置的论点,只是一些仁人志士的某种情怀寄托。而从战略安全、国家命脉考虑,迁都与否、迁都何处,应慎之又慎。

 

而迁都于国家的“中心”是否合适?还请大家认真讨论。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7-13
人和兄:
看来老兄对西安情有独钟。
恢复西安、洛阳的历史地位,这样古典的情怀我也有过。
不过越来越觉得这种想法有着乞灵于祖宗保佑、周秦汉唐附体的唯心色彩,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
一说长安,一说洛阳,每每使历史感深厚的国人魂梦齐飞,青衫沾湿,不过真要再做首都怕就是把原本汉唐的好梦给弄碎了。
周秦汉唐可法者是心胸气度,天子当以四海为家。。
在新的人文地理环境下,西安洛阳,还是把遗迹保护好吧。


说明一点,我的ab线理论中的a线如我所想并没有经过西安,而是将渭河平原和四川盆地对称地置于a线两侧,地位相等。
a线对应的关系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7-13
当然,ab线也是辅助线,并无定论,各人体会8了。
我觉得渭河流域做西北,四川盆地为西南,两者文化含量相当,地理环境相通,可以为一对。

这里搞地理上的轴对称不是为了找龙脉、画符咒,而是从自然中找规律,从规律中找办法。看官不要给我戴帽子。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7-14
引用第3楼散发弄扁舟于2009-07-13 18:46发表的 :
人和兄:
看来老兄对西安情有独钟。
恢复西安、洛阳的历史地位,这样古典的情怀我也有过。
不过越来越觉得这种想法有着乞灵于祖宗保佑、周秦汉唐附体的唯心色彩,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
一说长安,一说洛阳,每每使历史感深厚的国人魂梦齐飞,青衫沾湿,不过真要再做首都怕就是把原本汉唐的好梦给弄碎了。
.......

对西安的古典情怀我确实有,但更多的是以史为鉴,而并非是对西安情有独钟。
西北中亚,是我对未来中国战略重心的猜测和举例,而西安也正大体在此方位,而非非西安不取。
首都选址在战略偏重的方向,而非国家的中心位置,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进取或有针对性的取向,怎么说是“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呢?只是因为他是古都西安吗?
 
我的主旨是,各个历史时期国家的战略重心各有偏向,以史为鉴首都选址应靠近这个重心,而非阈与国家的中心。

另外,我的“国家完全统一”感情上应包括外蒙古。箭线在您的理论上是对称线,而我把它理解为一条战略走廊,应经过河西、关陇、武关、南阳。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7-14
另外,再补充一点,扁舟兄的首都选址以人文地理及其中心为理论核心。
我不否认您所选定中心的正确性。
但我不同意以此中心为建都的选址。
因为在我的理念里,首都的选址应偏重于国家战略重心,这关乎国家的安危命脉。
虽然时代不同了,历史条件改变了。
但国家的安危命脉仍不容忽视。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7-14
引用第4楼散发弄扁舟于2009-07-13 18:50发表的  :
当然,ab线也是辅助线,并无定论,各人体会8了。
我觉得渭河流域做西北,四川盆地为西南,两者文化含量相当,地理环境相通,可以为一对。
这里搞地理上的轴对称不是为了找龙脉、画符咒,而是从自然中找规律,从规律中找办法。看官不要给我戴帽子。

这位同学的论述除了“找龙脉、画符咒”之外,我还真没看出有任何自然规律。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7-14
我也同意迁都南阳盆地~~~
气候相对湿润,也没怎么大规模开发~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7-14
引用第3楼散发弄扁舟于2009-07-13 18:46发表的  :
人和兄:
看来老兄对西安情有独钟。
恢复西安、洛阳的历史地位,这样古典的情怀我也有过。
不过越来越觉得这种想法有着乞灵于祖宗保佑、周秦汉唐附体的唯心色彩,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
一说长安,一说洛阳,每每使历史感深厚的国人魂梦齐飞,青衫沾湿,不过真要再做首都怕就是把原本汉唐的好梦给弄碎了。
.......

为什么要以一二级台阶线作为“B线”?
如果改为“人口线”——黑河-腾冲线,再看看结果!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7-14
您的意思是汉中吗?是另一个“中心”吗?

本文主旨是,首都关乎国运盛衰、安危命脉,应处于“形胜之地”;
首都选址或迁都是否应该偏重于国家战略重心,而非地理中心呢?

请对此发表一下高见。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7-15
引用第10楼天地人和于2009-07-14 16:26发表的  :
您的意思是汉中吗?是另一个“中心”吗?
本文主旨是,首都关乎国运盛衰、安危命脉,应处于“形胜之地”;
首都选址或迁都是否应该偏重于国家战略重心,而非地理中心呢?
.......

汉中在AB线的交叉点吗?没有!所以不是汉中,且汉中的腹地还是太小。
交叉点在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

“首都关乎国运盛衰、安危命脉,应处于形胜之地”,这点我很赞同。
什么叫“形胜”?《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

“首都选址或迁都是否应该偏重于国家战略重心”?回答是肯定的。中国未来的战略重心在哪?西部!没有西部的强盛与稳定,就没有中国的强盛与稳定!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7-15
回 11楼(hand) 的帖子
终于有了同道!握手!

您的解释很经典、很到位。
再说一点,首都选址,不一定要附会什么中心,什么AB线交叉点,而首先要考虑战略利益的攸关,考虑战略重点、优先方向的选择。
我们对中国未来的下一个战略重心判断一致,是西部!
中亚一直是近现代世界大国角力博弈的一个焦点,包括现在的阿富汗反恐,美国已经反恐到我们的后院。

但现在中国的战略重心、核心利益仍偏重于东北亚,不知您是否也这样判断?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7-15
西安就是西部?
迁都西安新疆就定了?
下一个重点是西部就迁都西部去?

全球化最终的圣杯是文化。

转我另文的段落表达一下这层意思:“值得一说的是,民族如同家庭、国家一样自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有的民族是被铁骑踏成碎片,连渣都没剩下;有的民族是被历史地罡风吹散,依稀留下点回响;而在大同世界来临的那一天,最后入席的必然是几支对人类文明做出最大奉献,也是取得最大收获的文明代表。我衷心祝福中华文明能够风骨、魂魄、神韵、肌体俱全地走到那一天,且以主人的身份招待各方巨头,和平走向最后的融合。文明之间的竞争,或者从属于某个文明的个体经常会表现出来的爱与恨的执拗,恐怕深意全在于此吧。”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7-15
回 13楼(散发弄扁舟) 的帖子
首都迁移,兹事体大,还应从战略高度多加考虑,应慎之又慎。没有您说的“下一个重点是西部就迁都西部去?”那么轻松简单。
我不否认您“全球化最终的圣杯是文化”的观点。但中华民族确是古代四大文明中民族仅存的一个,其它的文明和民族确实如您所述“被铁骑踏成碎片,被历史的罡风吹散”。要“中华文明能够风骨、魂魄、神韵、肌体俱全地走到那一天”,还应从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不好战,但古训是“忘战必危”!
前面提到过,虽然“胡尘已已”,建设和谐社会、致力于和平崛起、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迁都于国家中心位置的各种优越性似乎俯拾皆是。但是我还是认为,天下形势未定,世界远未大同,中华民族也还远未强大到仅以和平发展、文化辐射,即可消弭内忧外患的“守成阶段”。国家还应采取一种进取或积极防御的战略态势。作为国之根本的首都,还应处于“形胜之地”。
我不否认您宏扬中华文明“和平走向最后的融合”的观点,但是文化宏扬的职责不必全由首都来承担,中华文化圣地和中心又何止一处?
首都的首要角色是承担国家民族安危命脉的司令部、战略本部。
再声明一点,西北中亚,是我对未来中国战略重心的猜测和举例,而不是现在。
而现在,我认为,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条件仍还存在,中国的战略重心仍偏重于东北亚,相对于包括环境在内的某些负面影响,北京作为首都,其背北面南的地理优势和兼控内外的战略价值仍然巨大。在国家完全统一和东北亚大势已定前后的较长时间大约百年内外,其历史使命还未完成。

而迁都于国家的“中心”是否合适?真的需要大家转换思考角度来认真思考。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07-15
很奇怪,人和兄自己说是看过我的文章的。
看来是我的表达或是您的理解力的问题了。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07-15
您的表达和我的理解力均没有问题。

您的文章绝对是难得好文,您的理论绝对是新颖可取,在一些基本理论理解上我很认同。

问题在于,在首都选址的取向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的视角侧重不同、观点相左。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07-15
迁都于国家的地理或文化“中心”是否合适?

首都选址或迁移是否应偏重于国家战略重心?

现在是否应该迁都,北京作为首都过时了吗?

请更多网友积极参与这个讨论,客观的评价。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07-16
本帖的主旨是:

各个历史时期国家的战略重心各有偏向,以史为鉴首都选址应靠近这个重心,而非阈于国家的中心。

反对不考虑国家的战略需要,而以迁都于国家的中心为命题的各种方案。

目前中国的战略重心仍在东北亚,北京仍是合适的首都,没有必要迁移。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07-20
现在很多迁都观点,往往局限于经济优先、或某种人文情怀寄托,更甚至于地域偏好。

很少有从国家安全、战略重心偏重方向,这个实际上更重要的方面,来考虑应否迁都。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08-14
又见关于迁都的讨论,将我的帖子再顶出来,供大家讨论。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08-21
迁都:汉水中下游.
0主任公署;1省、大区和直辖市;2县市自治(下设区办事处,边远设乡镇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