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67阅读
  • 5回复

[游记]龟兹——文明冲突与聚集之地(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7-21
第二天,我们前往久仰胜名的克孜尔千佛洞。一路上我们穿峡谷,越丘陵,渡盆地,翻高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各种地貌尽收眼底。而那些因长年风蚀而形成的遍体千沟万壑的土山和奇形怪状的丹雅地貌则能给人极其深刻的视觉冲击。汽车向西行进70多公里,转上克孜尔专用公路。不一会儿,拐了90度的大弯之后,一条美丽的河谷跃入眼帘。

河流维语名叫木扎提,汉语意为“冰雪之河”,发源于天山主脉。河水系天山积雪融化汇流而成,水量充沛。河两岸分别是“克孜尔山”和“明屋塔格山”,地势开阔,在木扎提河河水的滋润下,形成了大片绿地。“明屋塔格山”因山中石窟众多而得名。克孜尔山又叫雀尔塔格山,是天山的一条支脉。二者都是维语的叫法。克孜尔,意为“红色”;雀尔,意为“戈壁”;塔格是山的意思。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明屋塔格山山谷,却因对面的克孜尔山而得名。克孜尔千佛洞依明屋塔格山山势分为谷东区、谷西区、谷内区和后山区四部分。

从正门进入景区,迎面而来的是一尊青铜铸像。走进一看“鸠摩罗什,Kumārajiva,公元344413年”。鸠摩罗什端座在莲花台上,右脚盘着,右手搭在右腿的膝盖上,头微微下垂,祥和地望着地面。似乎鸠摩罗什正在冥思普渡之法,又似乎在端详从远方而来的我们。遥想当年千万人围聚在鸠摩罗什身边聆听他讲法布道,佛教之盛大,无与伦比。如今星辰寥落,物非人更非,只有了了数人前来游览,不知孤坐于此的鸠摩罗什做何感想?千佛洞就在右边的崖壁上,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洞窟距地面二十几米高,我们需要爬宛转的台阶才能到达洞口,在烈日的暴晒下,好不容易到达洞口的我们不仅都已是气喘吁吁。我问解说员,是不是当初将洞窟凿得这样高,就是为了考验善男信女的意志?解说员笑道:“不是的。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洞口和地面是差不多高的。但是在木扎提河千百年来的冲刷下,土壤流失,河床逐渐降低,洞窟也就慢慢升高了。”是啊,滴水尚能穿石,又何况奔流的木扎提河呢?

克孜尔千佛洞现存236个石窟,其中窟形完整的只有70余个,保存着近1万平方米形象生动、色彩绚丽的壁画,以及一些塑像残躯,同时还保存着几处寺塔的残垣断壁。可见千百年前,这里曾是僧尼群集、香烟缭绕的佛教胜地。克孜尔千佛洞石窟的形制种类较多,主要有(1)支提窟,专供僧侣瞻仰、礼佛之用。(2)毗诃罗窟,专供僧侣起居之用,多呈方形,长宽不及2米,没有窗户。(3)禅窟,呈方形,多修二层台,专供僧尼苦修之用。(4)罗汉窟,埋放僧尼骨灰用。(5)仓库窟,储藏食物。在石窟修凿前期,禅窟较多,这在内地石窟寺中较少,是上座部佛教重视苦修的特点。到了石窟修凿后期,禅窟渐少,毗诃罗窟逐渐增多,这是大乘佛教注重行、性双修思想的影响结果。在这些窟形中,以支提窟为主。所谓“支提”,在佛教典籍中与塔对称,有舍利称塔,无舍利称支提。支提窟又可分大像窟、中心柱窟和方形平面窟。而克孜尔千佛洞尤以中心柱窟为多。这种石窟多为长方形、纵券顶,前后有两室,中心有柱,柱前有佛龛供奉佛像,左右开甬道通向后室。前室敞亮,壁画多绘佛生前故事;后室昏暗,多绘塑佛涅槃的情景。

出于保护洞窟壁画的目的,解说员只能按规定带领我们参观十个洞窟。在其中的一个中心柱窟中我们看到:前室正壁的中心柱佛龛周围绘制的是供养人,两侧洞壁和入口上方绘制的是以说法为中心的佛教故事,在券顶上以自然山形将壁画分为许多菱形方格,分别绘有佛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在左右甬道上绘着护法像和分舍利图;后室土台上有一尊涅槃卧佛,佛周围绘有涅槃变和焚棺图。这些精妙的壁画,以形象的语言告诉人们,生前积德行善,生后就能升入西天极乐世界。当我们一进入窟内,便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佛教思想的熏陶和感染。我们发现,在参观的洞窟中,几乎所有的壁画均以冷色调为主,西域文化风格非常明显。多数造像早已被毁,不知去处,壁画上贴的金箔也早被人扒光,每一个佛像都被人涂污甚至损毁,尤其是佛像的眼睛都被人刻意挖去。据解说员介绍,这些基本都是异教徒所为。眼睛是最有灵性的地方,挖去眼睛其用意不言而喻。公元8世纪,阿拉伯势力向东扩张至中亚,与唐朝军队在怛逻斯发生大战,唐朝战败。阿拉伯势力随即进入新疆地区。之后吐蕃兴起,取代唐朝,开始与阿拉伯在新疆地区进行激烈斗争。在政治斗争的背后,则是影响深远的伊斯兰教与佛教的宗教冲突。宋元时期,伊斯兰势力的统治在新疆地区进一步扩展。而当地的佛教徒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和信仰,与伊斯兰势力继续着殊死的战斗和争夺。在连绵几个世纪的宗教战争中,佛教势力被彻底摧毁,伊斯兰教取得完全胜利,新疆地区伊斯兰化了。与此同时,遍布新疆各地的佛教胜地和文化也就成为惨烈斗争失败后的陪葬品。在今天的新疆,不仅拥有绚烂的伊斯兰文化,也拥有像克孜尔千佛洞这样的历史伤痕。由此,我不仅想到前不久毁于阿富汗塔利班的巴米扬大佛。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所说,“这是人类自己对自己的罪行”。

在克孜尔千佛洞深处有一山泉,人称“千泪泉”。我们从千佛洞景区往里走,渐渐走入一道深邃、幽静的山谷。山谷中野草丛生,两边陡崖如削,高十几米,头顶晴天一角,宛如置身井中。再往里走,一条小溪从身旁流过,溪水清冽。走上一堵小坡,就到了山谷尽头。在对面布满苍苔的悬崖上,泉水淅淅沥沥滴流成音。这就是千泪泉。据说唐代宫廷乐伎演奏的西域名曲《耶婆瑟鸡》就创制于此。

为什么叫千泪泉呢?这里有一个——在库车,乃至在整个丝绸之路上——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凄婉的爱情故事。据说古代龟兹有个公主,与一个民间青年相爱。这个青年向国王求亲,但国王嫌他穷,于是故意刁难。国王说:“你只有在山上凿出一千个佛洞,表示诚心,我才能把女儿嫁给你。”于是那个青年在此努力凿洞,用尽了全力,最终在凿完九百九十九个洞时,力竭而死。公主问讯赶来,抱尸痛苦,泪枯而亡。四周的顽石受此感动,竟也为这对苦命的情侣垂泪,至今滴流不绝。

从克孜尔千佛洞出来的时候,差不多就是我得离开库车的时候。汽车在塔里木盆地的戈壁公路上狂飙,车外的景物在迅速飞逝,库车的风物和历史也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对于我们而言,库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历史的悠久、文明的多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魅力不仅不会消退,反而更为巨大。希望有机会再来库车,再来这文明冲突与聚集之地。

历史使人明智,现实让人迷失,未来令人痴狂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7-23
佛教在新疆已经停留在历史的遗迹中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7-23
引用第1楼海棠血泪于2009-07-23 09:54发表的 :
佛教在新疆已经停留在历史的遗迹中了


嗯,至晚到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哈密地区还存在佛教僧徒
历史使人明智,现实让人迷失,未来令人痴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7-23
引用第2楼seanyork于2009-07-23 11:29发表的  :
嗯,至晚到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哈密地区还存在佛教僧徒

佛教一直到18世纪的准噶尔汗国。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7-23
我记不清是哪一年看的一部电视剧了,里面反映的就是西汉与西域交往的情节。可能拍摄时间在90年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7-23
引用第3楼九寨沟亚龙湾于2009-07-23 19:40发表的 :
佛教一直到18世纪的准噶尔汗国。


馕,对于去过新疆的人来说,最有意义的还是“好吃”。 准噶尔统治吐鲁番、哈密地区后,信仰藏传佛教的也基本上市上层,老百姓还是都信伊斯兰教了。可能是《大汉天子》之类的反映过吧。
历史使人明智,现实让人迷失,未来令人痴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