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68阅读
  • 5回复

[元]元朝有个陵州行省,管辖的范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9-12
据说元朝一度设立了陵州行省,陵州应该就是现在山东的德州市区,明朝之后陵德易位,改为德州,
但是具体管辖那些地区不知道,谁知道?还有个般阳行省?也不知道具体的管辖范围。
You don't believe in heaven cause we're livin in hell----Raekwon,1995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9-12
元朝陵州高止于州,低不过县,从来都没有什么行省设置。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9-12
元至正十一年设济宁行省,十八年废;元至正十五年设胶东行省,十六年废,二十三年复置,二十六年又废;元至正十七年设陵州行省,同年废;同年又置山东行省,等等。
You don't believe in heaven cause we're livin in hell----Raekwon,1995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9-12
行省制度的确立

    行省制度渊源于魏晋的行台。作为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行中书省,与古代旧制――尚书掌执行发生了迥异的变化。但是,由于元代三设三废尚书省后,一省制代替了三省制,地方也三易其名,到至大三年(1310年),中央第三次废除尚书省后,地方的行中书省之名才最后确立。

    元代除大都周围的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中部、东部地区,邻近京师的“腹里”之地和吐蕃等少数民族地区直隶于中书省不设行省外,全国计设行省11个,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此外,还在边疆地区设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四个行省。

    元代的行中书省设置之初,往往与军事征伐紧密结合,有行军则有行省,如元征伐交趾,则设“征交趾行省”。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省才逐渐演化为地方行政的最高机关。行省之外,又设济宁、彰德、陵州、冀宁、保定、山东、大同、真宁、建宁、泉州等ll个分省。有的分省直隶于中书省,有的受各行省辖制。分省地位较省低,管辖范围也较省小。

    行省的职掌范围很广,各行省机构内设置丞相l员,平章政事2员,左右丞相各1人,以及参知政事、郎中、员外郎等职位。元初,行省长官本以“中书省宰执行某处省事”。至元二十年(1283年)刑部尚书崔或提议,为避免外重内轻,“在外行省,不必置丞相平章,止设左右丞以下,庶几内重,不致势均",而反对派则认为“非隆其名,不足镇压”,结果未被采纳。所以行省所设丞相、平章等官到终元之世未曾罢废。丞相、平章大多由蒙古亲王充当,权力极大,除中央任命的官吏外,有权自选其他官吏。行省这一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确立,是对我国秦汉以来的地方机构建置的重大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地方机构设置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是我国省制的正式开端,为明清乃至现行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同时,这种“意在镇压”的机构裹挟着浓厚的军事封建主义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二、形承宋制实则变化的路的机构元代在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路隶属于省,内设有总管府。元初用兵,每征服一地,州设安抚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郡县”。待政治稳定,战事平息,遂改安抚司为路。至元二十年(1283 年),定十万户之上的为上等路,十万户之下的为下等路,如果其地理位置重要,也视为上等路。此外,元代还在不宜设安抚司而又不足设路的地方,设散府、散州。散府、散州的地位和全力仅次于路。路领府州,府州领县。除属于府州的县外,还有路直辖县,及路的治所临近地区的院、司机构。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9-13
至正十七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以伯顏禿古思為大司徒。辛卯,命山東分省團結義兵,每州添設判官一員,每縣添設主簿一員,專率義兵以事守禦,仍命各路達魯花赤提調,聽宣慰使司節制。

元史顺帝本纪第八记本年山东郡邑皆陷,也未见陵州、山东行省设立,只有山东分省于此年一见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9-13
为军事而临时设立的。基本上已经无法考证了。
傻子偷乞丐的钱袋,被瞎子看到了。哑巴大吼一声,把聋子吓了一跳。驼子挺身而出,瘸子飞起一脚。麻子说:“看我的面子就算了吧。”疯子说:“就是,人要有理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