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制新方向:省管县
东莞区划调整,还有没有必要?
昨天公布的《纲要》中提到,珠三角将试行省直管县体制,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强镇扩权的原则,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与县级政府驻地联系紧密的乡镇,在条件成熟时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规模较大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特大型乡镇,整合设立地级市的市辖区。
问题随之而来,酝酿多年的东莞区划调整,到底还该不该调?为何而调?
区划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东莞官方曾表示,东莞城市中心规模狭小,带动能力不强,各镇(街)各自为政,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工业布局不合理、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建设整体推进以及文化设施的合理布局,希望通过大调整来促进大发展。这也是东莞为何而调的原因。
然而,自2002年起,区划调整风声放出后,一些镇(街)担心被“吞”掉,已纷纷上马相关配套的公共设施,希望能在调整前,及时将自身的门面做大做全。
特别是在借助“五年见新城”的创建后,不少镇街的公共设施,也已进一步完善。那么,在公共设施已然定局的前提下,期望借助区划调整达到整合目的,意义还在否?
东莞市委党校副教授王学敏认为,东莞区划调整囊括以下四方面的目的:一、资源的整合,包括镇(街)间的土地、公共设施等资源;二、先进帮后进,借此带动东莞整体发展;三、提高镇(街)的规模与档次;四、执法权的落实与行政效率的提升。
2007年7月11日,东莞市市长李毓全曾公开表示,东莞最多还有10%的土地可以利用,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只能保障6年左右的用地。
去年6月25日第18个全国土地日上,东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信息显示,莞城、石龙、石碣等镇,已面临无地可用的窘境!在土地资源方面,目前东莞可用土地已经不多。那么,企图通过镇街整合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意义,还有多大?
“很多镇街都建起大面积、超豪华的展览馆。”王学敏调研发现,很多镇街的展览馆都是在歌功颂德,讲述镇里是如何由农村慢慢发展起来的,具有雷同性。他认为,其实,市里有一个展览馆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