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田家坝镇更名为上庸镇
--------------------------------------------------------------------------------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竹山县田家坝镇更名为上庸镇。《省民政厅关于竹山县田家坝镇更名为上庸镇的批复》(鄂民政发【2009】74号)。
上庸镇(原田家坝镇)位于竹山县西南部,东与深河乡、九华林场连畔,西与竹溪县新洲乡相邻,南与官渡交界,北与潘口乡、溢水镇接壤。辖12个村,2.4万人。
该镇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城市之一。公元前1600年左右,就被定为上庸国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其东接楚国,西连秦国,地势非常险要,水路交通便利,上通陕西、四川,下达武汉、襄樊。明清时期,此处集市密布,商贾云集,现存的黄州庙、王三盛大院就是其古时繁华富庶的见证。
竹山,商代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史称庸国(《辞海》云:庸,古国名),约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据《竹山县志》记载,古庸国遗址在长江之北、汉江之南、堵水之滨,竹山县西南——田家坝镇。据《水经注》记载,古庸国国都位于今竹山西南部的堵河南北两大支流交汇口。田家坝镇地官渡河和泗河汇聚的堵河干流上,与《水经注》记载的古庸国国都地理位置吻合。从考古上看,田家坝镇分南、北坝,“北坝窑场遗址”处苦桃河与堵河交汇处——二级台上,此处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物,其中发掘的一把庸国王子的铜戈上刻有“庸公之大元凡子羽戈”铭文,经专家考证,为庸国太子“子羽”所有,子羽封地为“凡”。《庄子》中记载有凡君与楚王交往的故事,以此也可确认古庸国故址在田家坝镇,田家坝镇历史上是上庸国国都所在地。
同时, “上庸”一词,庸者,中而平也。守中持平,是中华文化的真谛。居中而庸,是生命直趋升华的捷径。惟有中庸,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和合通变、直人大乐的境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用“上庸”一词命名田家坝移民新的家园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上庸镇着力打造古镇风情、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名镇。该镇的九华林场已建成省级森林公园,自然风光旖旎,气候独特宜人,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是旅游观光、休闲避署、寻芳探幽、揽胜猎奇的理想场所。随着潘口水电站建设,集镇整体迁建,由南坝村一组迁至南坝村二组黄金梁子。新集镇按照徽派风格进行建设,依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将建设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水产养殖、农家美食娱乐为主导产业的新兴文化旅游名镇。
田家坝镇更名为上庸镇,可充分利用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名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弘扬移民群众面对现实、乐于奉献、重建美好家园的精神,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名镇,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 陈娟娟)
http://mzj.shiyan.gov.cn/E_ReadNews.asp?NewsID=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