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83阅读
  • 10回复

[旅游资讯]徐霞客两上黄山游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3-03
徐霞客(1586——1641),江苏江阴人,字振之,名宏祖。是我国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初三至十一日,是年30岁的徐霞客游览黄山九天。初春严寒,“雪且没趾”,冒雪登山,浴于汤泉。当时汤池别无设备,仅“三面石 ,上环石如桥。”“汤深三尺”。“凝寒未解,而汤气郁然。”浴后游赏汤泉附近白龙潭及白云溪中丹井,药臼诸胜,宿于祥符寺。此后数日,浓雾大雨,山上雪溜,无法登山。天色略有晴意,徐霞客即游慈光寺,一路“泉光云气,撩绕衣裾。”慈光寺,旧时是茅庵,位于朱砂峰下,名为朱砂庵。明神宗赐额“慈光寺”。二月初六雨霁,徐霞客直上前山。路上积雪未消,“级愈峻、雪愈深”、“坚滑不容着趾”。途中观望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绝 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愈小愈奇。”过天都峰侧,经天门之间,但见“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当晚至北海,宿狮子林庵。在北海三日,游狮子峰、石笋峰、仙人榜等地,曾去后山松谷庵,然后循原路下前山,仍至汤泉。徐霞客初游黄山,为雨雪所阻,未能尽瞻名胜。

  明万历四十六年秋,徐霞客重游黄山。当时他32岁,已历游名山大川十年,虽然见多识广,仍然眷恋黄山绝胜。九月初旬,秋高气爽,黄山秋色,“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火山若图绣。”与以前游雪景完全不同。“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直至文殊院见“一庵翼然”,“昔年欲登未登,”此次如愿以偿。在文殊院  望,左天都,右莲花,两峰秀色,俱可手擎。“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妙处!非再此,焉知其奇若此!”文殊院胜景,素称黄山之冠。《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云:“光明顶之旷,桃花源之幽,石笋峰之奇,各擅其异,惟文殊院兼收之”。欲识黄山之美,非至文殊院不可,故有谚语云: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徐霞客至文殊院时已过午,仍“决意游天都”。险径陡削,一路“攀草牵棘”至峰顶,有石“壁起犹数十丈”(即鲫鱼背),登其上“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直至日暮,才依依下天都,宿于文殊院。

       次日清晨,再登莲花峰。“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迭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 尤其是“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且舞”,黄山日出奇观,游客难得一见,见者无不叹为观止。徐霞客重游三日,得以补偿夙原。

       徐霞客两上黄山后,留下两句绝语:一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二是清代闵麟嗣著《黄山志》载,当时有人问徐霞客:“你游历了四海,何处最奇呢?”他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3-03
此人较有钱,也有专门的爱好。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3-03
《徐霞客游记》非常著名,也很先进。满清时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人的。
欧盟俄罗斯→叶尼塞河-西萨彦岭-天山-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口←中国→国际日期变更线←美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3-04
引用第1楼九寨沟亚龙湾于2010-03-03 23:31发表的  :
此人较有钱,也有专门的爱好。

以前游览山川是不需要钱的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3-04
徐霞客旅游的经费和时间是如何解决的?他非常有钱吗?要不要上班?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3-04
古人旅游,比现在普通人花费更多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3-04
古代没有门票
名山上非僧即道,找到主持胡侃一番,住宿费也省了
当时的地方官又多文士,进城也不愁吃住,要是家里带的旅费不够了,卖卖诗文人家也会给点面子吧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3-04
在电影里确实是这样,好像走遍中国不花钱似的
在现实中,如果你是一介草民,又没有大把的钱,衙门差役都懒得搭理你,别说蹭吃蹭住了
名刹古寺也不是收容所,各行有各行的规矩,你不是来修行的,就谢绝参观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3-04
引用第3楼dping于2010-03-04 00:51发表的  :
以前游览山川是不需要钱的

但食宿,交通要钱。


李白与其类似。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3-04
引用第4楼大唐总理于2010-03-04 11:13发表的  :
徐霞客旅游的经费和时间是如何解决的?他非常有钱吗?要不要上班?

嘿嘿,公款消费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0-03-05
徐霞客可不是什么平民

古代士人不是标榜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那些偏僻地方的官员、山顶的僧道,其实平时也寂寞的很,有一个既读过书又游览过名山大川的人来访,招待住宿几日,一起喝喝酒、吹吹牛、吟诗作赋、对弈作画,岂不快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