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242阅读
  • 35回复

[经济]中国政府的真实债务水平到底多高(更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4-06
中国政府的真实债务水平到底多高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煜辉 2010年03月31日10:48
 
       中金总是能获得一些比较精确地内部信息的,据他们最新的报告,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除票据外)约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额为3万亿元。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续贷款约为2-3万亿元,如此到2011年末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10万亿元地方政府负债约占我国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相当于国家外汇储备的70%。
  也是中金认为,现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言过其实,过于夸大。
  2009年,中国国债余额大约为6.2万亿(考虑了中央代发的地方债),外债余额3868亿美元,合计相当于当年GDP的26%,处于国际较低水平。即便加上这7.2万亿的平台负债,合计占当年GDP的47%。仍处于国际上最稳健水平之列。这离主要经济体的普遍高企的政府债务水平还相差甚远。美国、欧盟、英国都在80%~90%之间,希腊到了130%,日本接近200%。
  似乎中国未来的财政举债的空间还很大,平台债务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为什么上上下下都如此紧张。
  是因为中国并没有一张透明、真实的国家资产负债表。我们很难对各级政府真实负债进行盘底。我们过去隐性的、没有暴露的真实负债或许太高,平台一下子上来几万亿,就把我们财政的未来腾挪空间逼到了墙角。
  我们可以简单清点一下中国那些高悬的、没有进入统计的政府隐性债务。
  如果去年新开工的政府项目需要继续而不想成为“半截子”工程的话,预计今明两年平台贷款可能要达到10万亿。也就是说,在2009年的基数上还需要增加2~3万亿的负债。
  1998年以来,为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财务重组而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当时是接收了1.4万剥离的坏账。购买资金来源于两方面:6041亿元的人民银行再贷款,以及AMC向银行发行金额为8110亿的债券,均由财政部担保。
  2004年和2005年政府先后又对中行建行工行实施了第二次财务救助,从中国外汇储备中先后拿出600亿美元注入三家银行,总共剥离7300多亿元可疑类贷款和核销4500亿元损失类贷款。2008年以同样的方式从农行剥离不良资产8000亿。
  2003年开始,花费大量资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1378亿元专项央行票据。
  这些坏账回收率极低(乐观估计也就在20%左右),亏损是被挂起来了,我们看到,商业银行又一次延长了所持有AMC发行债券的期限(一期是10年),但负债并没有消失。
  这部分我们保守估算连本带息累计应该在3万亿以上。
  国立高校近年累积的债务约2000亿,这些都是政府背书的借下来。
  历年的国企亏损挂账,粮食棉花收购系统的亏损挂账,这一块不知道总量大概有多少。有些省高达三、四百亿元。
  养老金空帐,目前社会上对空账缺口的具体数字说法不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任部长郑斯林2004年曾给出2.5万亿元的数字。又过去了五年,现在不知道是多少。用每年1千亿的递增,也应该在3万亿以上。如果把公积金、医保等存在的空账计算在内呢?
  光可以盘算的隐性负债这一块可能在10万亿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政府的真实负债水平跟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相比,其实并不低,我个人的保守估算应该在70%-80%。
  而这样的政府负债率,是建立在相对较低的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基础上的。也就是讲,某种程度上政府还存在相当水平的“道义”负债。
  如政府承担的教育投入应达到GDP4%,但近些年平均只有3%,只算5年,在万亿以上。按正常国家应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即使是低水平的,也应该惠及最需要保障的弱势群体,但在中国恰恰实行负保障,广大农民、非正式就业群体与养、医疗、失业等保障缺口很大,如果要实现全民保障,按现有保障水平,将各项基本社会保障覆盖全,至少5万亿。按每年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的损失计算,仅算5年,也在万亿以上。所以中国的政府债务率与当下已经建立了高福利的发达国家的政府负债率相比,显得问题更严重。坦率地讲,中国政府未来财政的腾挪空间相当窘迫。好在中国有高达35万亿的国有资产,为政府将来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化解债务问题预留了想象空间。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10-04-09 11: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0-04-15
今年第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34%
不知道这个增长是不是有印钞机的功劳
如果没有的话这个数字很恐怖
政府的钱多得都花不出去 能花出去的地方(比如说社保 教育)不想花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0-04-11
Re:Re:Re:Re: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引用第33楼燕山雪于2010-04-10 14:30发表的 Re:Re:Re: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
社保帐户转持上市国企股份通过国有企业盈利弥补社保帐户的亏空,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国有企业发生经营性亏损怎么办?这个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或者说分红不能满足社保帐户(我国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大有人在)的资金缺口怎么办?是不是就要出售股份变现?这就是一种曲线的国有资产私有化。社保账户亏空是一个流动性的问题,不应该通过经营性收入来解决。同时,即使国有企业有足够的利润,但将国有股份无偿的划到社保帐户,这等于是继续让国有企业“企业办社会”,以前的“企业办社会”是一个厂用自己的经营盈余承担自己职工的社会福利。国有股份划归社会保险帐户,这意味着国有企业不仅要承担自己职工的社会福利,而且要承担整个社会的社会福利,这对国有企业是不公平竞争,本来国有企业税负已经较重了再加上每年将净收入的10%上缴社保账户后,更不利于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而且当前以及10-20年来中国的社保账户并不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社保账户为什么不可能成为战略投资者,因为企业对社保账户而言只有义务没有权力,股份的转移并不能改善企业的流动性。比如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但却无法向社保帐户融资。谁敢动用社保帐户资金用于企业经营,估计是要准备进监狱的。
提出这个设想的,估计有意无意的想要本来应该由资本承担的社会责任转嫁给国家以及国有企业。目前国内是存在着大量的剩余资本但是不是在国有企业里。一方面社保账户存在亏空,另一方面存在着剩余的投机资本,这只能说明我国的分配体制出了问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分配中企业盈余所占的比例较大,如果10%的国有股份转给社保帐户,还不如恢复对建国初期企业盈余的“四马分肥”原则,强制性将一部分企业利润划归公积金(用于基本建设)与公益金(用于社会福利)。


2009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和社保基金会联合印发了《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明确从即日起在我国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
  该办法比较直观的看点,综合媒体的分析有三:
  1、追溯到2006年6月。该办法追溯到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之时,因此据现有资料初步核定,自新老划断的2006年6月起至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公司共131家,涉及国有股东826家,应转持股份约83.94亿股,发行市值约639.33亿元,相关涉及的应转持股份自今日起予以冻结。这意味着社保基金又可增加640亿的储备,老百姓的社会保险系数又多了一点。
  2、IPO发行股份的10% 。自2006年6月起,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社保基金会持有。国有股东持股数量少于应转持股份数量的,按实际持股数量转持。这意味着,如果国有股东并非控股股东,持股量较小,并少于IPO发行股份数量的10%,则需全部划转至社保基金。
  3、再延长三年禁售期 。相关股份转至社保基金后,社保将承继原国有股东关于禁售期的义务,并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禁售期的基础上再延长三年禁售期。这可以理解为目的是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0-04-10
Re:Re:Re: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引用第32楼北极星301于2010-04-10 13:18发表的 Re:Re: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
"热炒国家债务问题只不过是为更大规模的出售国有资产做舆论准备"不知道指的是谁, 本人一直赞成国企做大做强的, 我并不赞同片面的私有化,尤其是化公为私的私有化. 但我也赞成国企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 "把上市国企的10%化入社会保障基金"的作法是利国利民之举, 相当于引进战略投资者, 我对当初低价引入所谓的战略投资者也是反对的.

社保帐户转持上市国企股份通过国有企业盈利弥补社保帐户的亏空,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国有企业发生经营性亏损怎么办?这个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或者说分红不能满足社保帐户(我国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大有人在)的资金缺口怎么办?是不是就要出售股份变现?这就是一种曲线的国有资产私有化。社保账户亏空是一个流动性的问题,不应该通过经营性收入来解决。同时,即使国有企业有足够的利润,但将国有股份无偿的划到社保帐户,这等于是继续让国有企业“企业办社会”,以前的“企业办社会”是一个厂用自己的经营盈余承担自己职工的社会福利。国有股份划归社会保险帐户,这意味着国有企业不仅要承担自己职工的社会福利,而且要承担整个社会的社会福利,这对国有企业是不公平竞争,本来国有企业税负已经较重了再加上每年将净收入的10%上缴社保账户后,更不利于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而且当前以及10-20年来中国的社保账户并不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社保账户为什么不可能成为战略投资者,因为企业对社保账户而言只有义务没有权力,股份的转移并不能改善企业的流动性。比如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但却无法向社保帐户融资。谁敢动用社保帐户资金用于企业经营,估计是要准备进监狱的。
提出这个设想的,估计有意无意的想要本来应该由资本承担的社会责任转嫁给国家以及国有企业。目前国内是存在着大量的剩余资本但是不是在国有企业里。一方面社保账户存在亏空,另一方面存在着剩余的投机资本,这只能说明我国的分配体制出了问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分配中企业盈余所占的比例较大,如果10%的国有股份转给社保帐户,还不如恢复对建国初期企业盈余的“四马分肥”原则,强制性将一部分企业利润划归公积金(用于基本建设)与公益金(用于社会福利)。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0-04-10 14:4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0-04-10
Re:Re: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引用第30楼燕山雪于2010-04-10 10:04发表的 Re: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
这里是有产者肆无忌惮的叫嚣
不仅是国企利润,而是要恢复建国初期对企业盈余四马分肥,目前企业盈余约占我国GDP的1/3,至少应将其的1/4转化为公积金和公益金。
把国企的10%化入社会保障基金的作法显然是对国企的不公平竞争。
热炒国家债务问题只不过是为更大规模的出售国有资产做舆论准备。


"热炒国家债务问题只不过是为更大规模的出售国有资产做舆论准备"不知道指的是谁, 本人一直赞成国企做大做强的, 我并不赞同片面的私有化,尤其是化公为私的私有化. 但我也赞成国企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 "把上市国企的10%化入社会保障基金"的作法是利国利民之举, 相当于引进战略投资者, 我对当初低价引入所谓的战略投资者也是反对的.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0-04-10
引用第28楼北极星301于2010-04-10 03:26发表的  :
据预测10年内中国将现劳动人口赤字 退休金堪忧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9日
 
         10年内中国将出现劳动人口赤字。这是安联集团在近期发布的一份“人口组成脉动”报告中所阐述的观点。该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力市场也将在2019年遇到类似问题,即退休人口数量大于新进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出现劳动人口赤字现象。
.......

没有什么不好的,这说明30年来一直头疼的就业难问题终于解决了。为此,年轻人多缴纳一些养老保险也是值得的。
我国养老帐户的亏空只有等30年后80+退出就业市场后才可能显现出来,那时候每年有2000-2500万人退出就业市场,而新增劳动者每年只有1500人左右。在10多年的时间内有3亿以上的人口退休。而劳动力只有6亿左右,这就是两个劳动力要供养一个老人。这就意味着更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和更低的养老金收入,80+只有自求多福了。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0-04-10 10:1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0-04-10
Re: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引用第27楼北极星301于2010-04-10 02:20发表的 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
不知上面的报道中是否包括了医疗开支?
中国现在实际2,3 产业的就业人口已经达到67-70%左右. 医疗保险基本已经全覆盖, 中国现在农村能转移的劳动力已经不多, 也就是说2,3产业就业人口将来10-20年内还有10%左右的增长潜力. 医疗覆盖率不会再有大的增加. 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近几年内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主要是一些外资及私人企业的推广), 但中国年总就业人口会逐步下降, 老年人口正以年增加800-1000万人口增长, 农村养老也会逐步普及, 医疗报帐比例(现在仅40%)会逐步增加, 医疗开支会迅速增长(美国一年的医疗开支便达到2万亿美元). 总之, 国家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会迅速增长.
.......

美国一年2万亿美元的医疗开支应该在国民经济中计为负数,因为这并不能真实增长国民服务,而是一种痛苦。“良医治未病、医者圣人心”这是国医之大道,不过现在还有谁记得。
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增加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引用第27楼北极星301于2010-04-10 02:20发表的 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
不过,中国把国企的10%化入社会保障基金的作法也许能部分解决这个亏空的问题.

这里是有产者肆无忌惮的叫嚣
不仅是国企利润,而是要恢复建国初期对企业盈余四马分肥,目前企业盈余约占我国GDP的1/3,至少应将其的1/4转化为公积金和公益金。
把国企的10%化入社会保障基金的作法显然是对国企的不公平竞争。
热炒国家债务问题只不过是为更大规模的出售国有资产做舆论准备。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0-04-10 10:2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0-04-10
回 27/28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截至2007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均超过2亿人,分别达到20107万人、22051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645万人、12155万人和7755万。由于农村有新农合,医疗保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程度较高,但养老保险在农村居民包括农民工几乎还没有。农村还基本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如果还是这个模式基本上就不需要国家财政负担。如果把农民工纳入养老社会化的体系内,由于缴费人员的增加,至少在一定时间内就会缓解养老金帐户入不敷出的问题。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人的剩余劳动或越来越多,将来的社会可以承担更高的社会保险费率。随着大规模狂飙突进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束,整个社会用于基本建设的剩余价值会减少,也就是用于社会保障的剩余价值会增加。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出现社会保险的黑洞,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调和主义路线,一直在资本利润与公共服务之间寻求一种妥协。这就是资本获得剩余价值,而国家提供公共服务,但公共服务入不敷出时,国家就像资本借贷,这是一个死循环、无底洞,从长远看国家迟早是会要破产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破产,是因为资本与国家在利益上实质性的结合,维国家信用是资本的核心利益所在,资本明知道借给国家的钱已经成为死账、挂账,但是还要不断地为国家信用注入流动性,只要保持流动性,国家信用就不会破,国家就会不断的通过增发货币来对冲债务,资本也可以得到利润。
但是这种社会保障体制,不是我们所效法的。美国每年的医疗支出超过2万亿(gdp超过2万亿的国家又有几个?)相比而言,美国的医疗效率太低下了。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已经有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医疗卫生利益集团,从这个意义上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是很难成功的,医疗改改会使大多数人都有上当的感觉,而获利者就是医疗卫生利益集团。而在美国眼皮地下的死对头古巴,以与美国相比微不足道的投入,创造了和美国相比不相上下的人均预期寿命,这才是值得世界各国学习的。
老兄您的担心古巴已经给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古巴的人均预期寿命比中国高,老龄化程度不比中国低,但是古巴不存在什么“未富先老”的问题。还有朝鲜人口老龄化程度比中国低不了多少,在经济半破产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未富先老”。
所谓的“未富先老”来源于“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经济体制,但是上帝在哪?真正的社会保障应该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未来的问题不是人口的问题,而是发展模式的问题。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0-04-10 10:0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0-04-10
据预测10年内中国将现劳动人口赤字 退休金堪忧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9日
 
         10年内中国将出现劳动人口赤字。这是安联集团在近期发布的一份“人口组成脉动”报告中所阐述的观点。该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力市场也将在2019年遇到类似问题,即退休人口数量大于新进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出现劳动人口赤字现象。

  报告中指出,2010年欧盟国家中15到20岁的人口约为2860万,而60到65岁的人口约为2880万。这表示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人口将会比今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多出大约20万人。

  该报告同时发现,在日本这种情况甚至比在欧盟还严重,2010年日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与60到65岁人口的数量分别约为600万与1000万。相似的趋势在全球其他20大主要经济体也逐渐出现,尤其是俄罗斯、加拿大、韩国与中国。据预测,到2019年中国15岁到19岁的人口预计约为8800万,而55岁到59岁的人口约为9100万,相差300万。

  专家指出,人口老龄化在很多方面对社会形成挑战,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将急剧减少,最直接的挑战就是人口红利减少带来的退休金问题。(记者傅洋) (来源:北京晚报)

注意: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养老开支及医疗开支也会迅速增长.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0-04-10
Re: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引用第26楼燕山雪于2010-04-10 01:30发表的 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
缺口是因为社保覆盖面小,参保人数少。而且2.5万亿也不是当年的现金流,而是对未来的一个累计值,这一数值会随着很多情况变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9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5975.2亿元,同比增长16.6%;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2393.6亿元,同比增长24.9%,也就是2009年全年社保资金盈余超过3500亿元,以3500亿/a的盈余弥补2.5万亿的缺口也只需要7年时间(当然3500亿盈余当中有一部分是医疗账户)
随着社保覆盖面的扩大,大量农村居民被纳入这个体系,我国社保资金只会更充盈。只有当30年后80+开始退休的时候才有可能入不敷出。


不知上面的报道中是否包括了医疗开支?

中国现在实际2,3 产业的就业人口已经达到67-70%左右. 医疗保险基本已经全覆盖, 中国现在农村能转移的劳动力已经不多, 也就是说2,3产业就业人口将来10-20年内还有10%左右的增长潜力. 医疗覆盖率不会再有大的增加. 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近几年内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主要是一些外资及私人企业的推广), 但中国年总就业人口会逐步下降, 老年人口正以年增加800-1000万人口增长, 农村养老也会逐步普及, 医疗报帐比例(现在仅40%)会逐步增加, 医疗开支会迅速增长(美国一年的医疗开支便达到2万亿美元). 总之, 国家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会迅速增长.

我国社保资金入不敷出在10年内便会出现,而且会逐步扩大, 不过,中国把国企的10%化入社会保障基金的作法也许能部分解决这个亏空的问题.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0-04-10
回 24/25楼(北极星301) 的帖子
缺口是因为社保覆盖面小,参保人数少。而且2.5万亿也不是当年的现金流,而是对未来的一个累计值,这一数值会随着很多情况变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9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5975.2亿元,同比增长16.6%;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2393.6亿元,同比增长24.9%,也就是2009年全年社保资金盈余超过3500亿元,以3500亿/a的盈余弥补2.5万亿的缺口也只需要7年时间(当然3500亿盈余当中有一部分是医疗账户)
随着社保覆盖面的扩大,大量农村居民被纳入这个体系,我国社保资金只会更充盈。只有当30年后80+开始退休的时候才有可能入不敷出。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0-04-10
                                      劳动保障部部长郑斯林称我国养老金缺口将由政府补  2006

        针对我国养老金缺口达2.5万亿元将如何解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金不会出现断裂,养老金缺口将由政府出钱补。
  据郑部长介绍,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一部分拿出来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另一部分应存在个人账户中。“但我们现在是现收现支,就是将现在年轻人存进来的养老保险金发给了老人。这样的话就出现了一个窟窿,这些年轻人老了这钱又没了。”郑斯林说。
  郑部长表示,养老金制度从开始实施到现在,部分地区养老保险费一直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这些个人账户从创建起就是空的。今年要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中的钱要存下来。如果养老金有缺口,将由政府拿钱来补。目前这一试点正在东北进行,已经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推开。
  针对“我国养老金缺口达2.5万亿元”,郑部长强调,养老金不会出现断裂:“国家已成立一个养老基金,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国家拿出钱来作为战略储备,以备将来到老龄化人口高峰的时候,如果资金不能平衡,就拿这部分钱作为战略补充。”
  郑斯林部长还告诉记者,去年,我国第一次实现了4100万离退休职工按时、足额地领到了养老金。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0-04-10
引用第22楼燕山雪于2010-04-09 12:18发表的 :
公共服务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甚至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中国社保账户入不敷出估计要等到30年后80+大批退休的时候。况且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种公共服务。


我国养老金缺口达2.5万亿元 还未确定入市时间表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06-02-09

去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郑斯林部长曾透露出一个数字———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达2.5万亿,这个资金缺口相当于我国近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这也就意味着若干年后,很大一批人将面临无法领取养老金的困境。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郑斯林部长坦然表示,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工作早已启动,但对养老金入市政府持谨慎态度,目前没有入市时间表。
  养老金大多“收不抵支”
  记者:2.5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不是个小数目,今后会扩大征缴范围吗?
  郑斯林:养老金缺口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养老金缺口有两个涵义,一是指当年收的养老保险费不够支付当年的养老金支出,就是“收不抵支”;另一个是指“空账问题”,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按照正常流程来说,企业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一部分拿出来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另一部分应存在个人账户中留给自己退休后使用。问题就出在这里,养老金制度从开始实施到现在,部分地区养老保险费一直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这些个人账户从创建起就是空的。
  扩大征缴范围是解决缺口问题的一种手段,我们一直在努力扩大养老金的征缴面,目前,对国有企业征缴养老金已基本覆盖完成。今后,我们将把征缴的重点转向民营、私营等非公企业。
  养老金入市要谨慎
  记者:国家现在已经开始试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做小做实”的措施,效果如何?
  郑斯林:政府已经在东北三省实施了“做小做实”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试点工作,目前反馈的效果比较乐观。今年,我国还将在广东等10个省份扩大试点。
  记者:养老金今年会入市吗?
  郑斯林: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政府也是慎之又慎。目前,入市的风险依然很大,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开玩笑。政府至今还没有明确规定养老金入市的时间表。“下岗职工”说法将消失
  记者:我国在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从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完全并轨?并轨后对老百姓有什么具体的好处?
  郑斯林: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12个省份实现了并轨,全国范围内完全实现并轨要等到今年年底。并轨后,就不存在下岗职工一说了,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也都将被取消。
  记者:并轨是不是意味着将上调失业保险金?
  郑斯林:不一定,各地情况都不一样,这需要结合各省市的具体情况来定。但肯定的一点是,失业保险金依旧由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四方来出资。
  最想为农民工谋利益
  记者:农民工为城市所做的贡献与其社会地位反差很大,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郑斯林: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对此,我非常痛心,在我任期内我最想为农民工做点事,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
  记者:您与您所在的部门会从哪方面入手?
  郑斯林:就是强化社会保障服务。今年,我们会引导农民工朋友与失业人员一样,要进行一些基本的岗前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最起码的生存技能,尽可能帮助他们在城市中谋到一份体面点的工作。另一个关键是,今年我们会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条例的相关制订,这也是我目前工作的重点。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0-04-09
不要以西方的经验来判断中国经济
以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庞大工业基础,再有政府的低服务水平,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起码10年20年不是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0-04-09
引用第21楼北极星301于2010-04-09 12:00发表的  :
报道一称: 中国政府的真实负债水平跟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相比,其实并不低,我个人的保守估算应该在70%-80%.而这样的政府负债率,是建立在相对较低的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基础上的。也就是讲,某种程度上政府还存在相当水平的“道义”负债。

公共服务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甚至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中国社保账户入不敷出估计要等到30年后80+大批退休的时候。况且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种公共服务。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0-04-09
引用第20楼燕山雪于2010-04-08 19:09发表的  :
可以这样认为。而且任何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都是有限责任而非无限责任,即使企业最终无法偿还贷款,也只会在其经营资产范围内破产清算。


报道一称: 中国政府的真实负债水平跟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相比,其实并不低,我个人的保守估算应该在70%-80%.而这样的政府负债率,是建立在相对较低的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基础上的。也就是讲,某种程度上政府还存在相当水平的“道义”负债。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0-04-08
引用第19楼北极星301于2010-04-08 18:55发表的  :
你是说地方国资平台的债务并不都是政府的借债,大多数是政府担保的中央与地方各个国有企业欠款?

可以这样认为。而且任何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都是有限责任而非无限责任,即使企业最终无法偿还贷款,也只会在其经营资产范围内破产清算。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0-04-08
引用第13楼燕山雪于2010-04-06 17:48发表的 :
中国政府的显性债务即国债的规模有限,更多的是隐性债务,即政府的中央与地方各个国有企业欠款的担保。但是任何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都是有限责任而非无限责任,因此地方国资平台即使出现了债务危机,破产的也是银行信用而不是国家信用。虽然中国最大量的银行也是国家信用和政府信用担保的,但是国家可以通过银行破产、信用重构来度过这一危机,强制实现投资与消费、生产与消费平衡。而且这似乎也是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时间就在3-5年之内。


你是说地方国资平台的债务并不都是政府的借债,大多数是政府担保的中央与地方各个国有企业欠款?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0-04-08
这些东西不是我等平民能知道的国家机密!
区划目的:减少成本、便于管理、提高效率、发展经济。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0-04-08
引用第16楼北极星301于2010-04-08 08:26发表的  :

世界各国都是把不动产投资当做投资的一部分, 你怎么可以把不动产投资剔除在投资之外呢? 发达国家现在主要的投资便是房地产投资, 发达国家的年投资率(包括不动产)通常在20-30%,发展中国家的年投资率通常在30-40%. 如果把房地产也算做消费的话,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也许只有百分之10多了.

中国在2002年以前的平均年投资率也低于40%(只有某些单个特殊年份达到40-50%), 2002-2005年 年投资率40-50%, 2006年年投资率52%, 2007年投资率55%, 2008年投资率57%, 2009年投资率65%, 2010年投资率可能超过70%!!!  近几年中国是在不断的刷新自己的投资率世界记录!!!

投资率与政府债务虽然有联系,但实际上还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目前投资来源中政府投资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绝大多数还是社会资本,不会直接形成政府债务。即使破产,将来首先破产的会是银行信用,而不是政府信用。
关键的是现在的中国,不论国家还是公众,都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都想把30年或50年所能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压缩到10-20年内完成,以至于中国基建规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欧美国家经过200年的积累,大规模、狂飙突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现在就是资产的折旧与更新,投资率自然会低,如果中国以欧美的投资率为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就会大大减缓,向小脚太太走路一样,这显然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既然我们现在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可以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大宗资源产品,适当加快一下基础设施建设,并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何乐而不为呢?何必像小脚老太太一样蹒跚呢?
人的需求不仅有衣食,还有住行,目前中国人的衣食需求已经基本满足,特别是食品需求,由于人的生理机能的限制,是一个消费弹性较低的领域,不可能随着经济发展与人的收入水平增加而一直增长下去。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城市已经基本普及,农村虽然普及程度低一些,但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相比并不低。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名义消费率持续下降、内需不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经过80年代与90年代两个消费潮,居民(除了少数农村)衣食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消费意愿逐渐下降,以80-90年代的标准衡量,消费率自然会下降,内需自然也不旺。目前社会消费的重点是住房与公共基础设施,这就必然会伴随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与信用膨胀。
实际上,我并把非常支持所谓的扩大消费政策。事实是不明白着的,传统的居民消费已经基本满足(部分农村除外,所以有家电下乡政策)你如何去扩大,只有加速淘汰以旧换新,就是可以用10年、5年的东西,用了2、3年就扔掉,这明显是浪费,把耐用品变成了易耗品,实际上欧美人就是这么做的。他们的电器坏了,从来不修,扔掉完事,因为修理的人工投入可以比新买一台都多。
目前这种情况,强行调整消费率就是削足适履。欧美国家之所以消费率高,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高,有一个庞大的第三产业,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第三产业规模小,光靠吃吃喝喝是不可能达到他们那种消费率高度的。即使提高消费率提高的也只能是高档服装、高档化妆品、名烟名酒的消费,这对国民经济是有害无益的,只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外流,其实还不如把国民财富凝结在基础设施中(至于贷款能否收回是另外的事情)。
历史上,晚清时期为了解决日益庞大的对外贸易盈余问题,也曾经出台了扩大消费的政策,扩大的是什么?是鸦片。现在社会上的这种奢侈品需求,就是精神鸦片,还不如变成钢筋水泥好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0-04-08 10:2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0-04-08
引用第9楼燕山雪于2010-04-06 15:24发表的 :
住房到底是投资还是消费?
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到底是投资消费?
我觉得把它们完全归于投资,归于固定资本形成并不是很妥当。
因为所谓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固定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具。而住房与公共产品并不完全参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并不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并不能完全视为投资品,而在更大意义上具有消费品的属性。


世界各国都是把不动产投资当做投资的一部分, 你怎么可以把不动产投资剔除在投资之外呢? 发达国家现在主要的投资便是房地产投资, 发达国家的年投资率(包括不动产)通常在20-30%,发展中国家的年投资率通常在30-40%. 如果把房地产也算做消费的话,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也许只有百分之10多了.

中国在2002年以前的平均年投资率也低于40%(只有某些单个特殊年份达到40-50%), 2002-2005年 年投资率40-50%, 2006年年投资率52%, 2007年投资率55%, 2008年投资率57%, 2009年投资率65%, 2010年投资率可能超过70%!!!  近几年中国是在不断的刷新自己的投资率世界记录!!!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0-04-08
引用第12楼燕山雪于2010-04-06 17:38发表的 :
投资率与政府债务是相互联系的,但实质上还是两个问题。
不动产既有资本品又有消费品的属性。不动产与公众基础设施建设到底是投资还是消费,我认为实质上是广义的消费而不是广义的投资。投资是增加生产资料存量,以创造出更多的新价值,而消费是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产品与服务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个是价值的创造、一个是价值的实现的问题。不动产和公众基础设施显然不会创造出新价值,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需求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简单的衣食,而更加关注于住行,即不动产与公众基础设施。但是由于统计的问题,这部分社会需求被计入了投资而不是消费,所以我国国民经济中消费的比例由六四变成了四六,但是如果修正这部分统计消费与投资比例应该仍然为六比四。


世界各国都是把不动产投资当做投资的一部分, 你怎么可以把不动产投资剔除在投资之外呢? 发达国家现在主要的投资便是房地产投资, 发达国家的年投资率(包括不动产)通常在20-30%,发展中国家的年投资率通常在30-40%.

中国在2002年以前的平均年投资率也低于40%(只有某些单个特殊年份达到40-50%), 2002-2005年 年投资率40-50%, 2006年年投资率52%, 2007年投资率55%, 2008年投资率57%, 2009年投资率65%, 2010年投资率可能超过70%!!!  近几年中国是在不断的刷新自己的投资率世界记录!!!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0-04-07
引用第7楼大唐总理于2010-04-06 14:25发表的 :
中国人不会象西方人那样把儿子孙子的饭都吃了。


某东部省份的地方银监局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地方融资平台上马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县、市一级都建立了一个或多个地方融资平台。如果不及时进行约束,这些风险很可能会在未来两三年内大规模爆发。”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0-04-06
中国政府的显性债务即国债的规模有限,更多的是隐性债务,即政府的中央与地方各个国有企业欠款的担保。但是任何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都是有限责任而非无限责任,因此地方国资平台即使出现了债务危机,破产的也是银行信用而不是国家信用。虽然中国最大量的银行也是国家信用和政府信用担保的,但是国家可以通过银行破产、信用重构来度过这一危机,强制实现投资与消费、生产与消费平衡。而且这似乎也是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时间就在3-5年之内。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0-04-08 09:2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04-06
投资率与政府债务是相互联系的,但实质上还是两个问题。
不动产既有资本品又有消费品的属性。不动产与公众基础设施建设到底是投资还是消费,我认为实质上是广义的消费而不是广义的投资。投资是增加生产资料存量,以创造出更多的新价值,而消费是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产品与服务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个是价值的创造、一个是价值的实现的问题。不动产和公众基础设施显然不会创造出新价值,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需求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简单的衣食,而更加关注于住行,即不动产与公众基础设施。但是由于统计的问题,这部分社会需求被计入了投资而不是消费,所以我国国民经济中消费的比例由六四变成了四六,但是如果修正这部分统计消费与投资比例应该仍然为六比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