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482阅读
  • 83回复

[地名由来]地名来历:安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3-08-27
=定远

得名原因为梁的定远将军。
定远旧曰东城。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十月,梁武帝派定远将军曹世宗攻魏收复淮南失地,将西曲阳、阴陵、东城三县并为定远县,并置定远郡,郡、县治于东城(今定远县下马铺)。唐天宝四年(745年)迁县治于今县城。
康熙二十三年修的《凤阳府志》关于定远县的建制沿革中写道“南梁始置定远县,以汉东城县故城为县治。唐天宝四年(公元七四五年)迁至今城。”
历史清官包拯首任定远县令,判了无数大案奇案,项羽垓下败仗问路于定远阴陵。在定远留下千古美谈“霸王别姬”,虞姬墓在定远二龙乡,至今墓上仍盛开美丽的虞美人花。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3-08-27
=巢湖市

因巢湖而得名。巢湖古称焦湖, 因湖呈乌巢状而得名。

商是时地属南疆,故称南巢。周时为巢(伯)国地,春秋时为楚属国。秦统一后置郡县,今巢湖以南为居巢县。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合开城,扶阳两县为巢县(巢县一名此始),隶属庐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巢县为无为军。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升巢县为镇巢军,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置巢州为县,1982年分出巢湖市,1983市县合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8 12:49:16编辑过]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03-08-27
=无为

得名原因“始于城口镇置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语出《论语》中的"子曰:无为而治者,惟舜也欤!"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建置无为镇。唐武德三年(620)以襄安县地置巢州,又在县境西北置开城、扶阳县。七年(624)废开城、扶阳县,改巢州为巢县,无为镇属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二县。熙宁三年(1070)析巢、庐江二县地置无为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无为军为无为路,属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为无为州,领无为、庐江、巢县三县。明洪武元年(1368)无为州领巢县1县,属中书省。不久复属庐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无为州不领巢县,与合肥、舒城、庐江、巢县同属庐州府。

另一说: 三国时,曹操与孙吴相争,筑城于此后因攻吴无功,乃名无为城。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03-08-27
=含山

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县名的由来有两说:
  一说是以县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治》说“在含山县西30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因以命名”。
  一说是县城周围环山,故名含山。

  武德八年(625年)县废。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复置,更名武寿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原名含山县。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含山县,属和州,至清季不变。
  1958年12月和县、含山县合并为和含县。1959年6月和含分开,复设和、含二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03-08-27
=和县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战国属楚。秦赢政元年,置历阳县,属九江郡。汉属淮南国,晋属扬州淮南郡。北齐以两国通和置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其中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宋沿唐制。明直属南京。清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改和州为和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03-08-27
=庐江

因古庐江国、庐江郡而得名。
汉名舒,属庐江郡,隋初皇置庐江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03-08-27
今日到此为至。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03-08-28
太湖县和太湖有什么关系?
取消市管市县,撤销乡镇,县级自治。
都┬─区
│└───县
省┬─市───区
 ├─────市、县
 └─州┬──市、县
    └市─区
注:各级行政均可自治。州一般是自治州。州辖市大者可分区。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03-08-28
以下是引用无形在2003-8-28 10:34:42的发言:
太湖县和太湖有什么关系?

太湖县境内也有太湖,不过不是江南得那个。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03-08-28
=太湖县

太湖县建置于公元420年,因当时境内有太湖而得名。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03-08-28
=枞阳

得名于原宗国之枞阳。
西周时为宗子国,国都在今下枞阳镇。春秋时,仍为宗子国。
楚国北上后,为楚附庸。鲁文公十二年(前615)春,群舒叛楚。夏,为楚来,故都废为邑。战国时期,仍属楚国。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县,晋代陶侃等任枞阳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又改为桐城县。
现枞阳县为49年由桐城和庐江沿江部分分出而设,故当时称桐庐县。
后县名与浙江桐庐重名而改名湖东县,55年7月因县城迁往枞阳镇而改名枞阳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8 19:02:51编辑过]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03-08-28
=桐城

得名于古桐国。
为古桐国地,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设桐城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03-08-29
=安庆

安庆也是一个合成地名,由同安和德庆各取一字而得名。
安庆在春秋时代属皖国。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废封建设郡县,这里常属怀宁县管辖。东晋安帝义熙中,属晋熙郡怀宁县;隋开皇初,属熙州怀宁县;唐至德二年,属盛唐郡怀宁县。那时怀宁县县治在现在安徽省的潜山县。
宋初,为舒州同安郡,至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改为德庆军,仍属怀宁县。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时,取“同安郡”与“德庆军”中的各一字,改名为安庆军,这才有“安庆”的名称。
安庆城是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筑起来的,到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在原基础上加筑成长9里13步的城池。(即今安庆市旧城,其遗址尚依稀可寻)于是,怀宁县和安庆府迁址到这里。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将安庆布政使司(省)从江宁移到安庆,从此安庆成了安徽省的省会。省、府、县三级同治安庆城。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03-08-29
=六安

六安也为合成地名,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据史书记载,夏属皋陶后裔封地—一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寥、舒鸠、舒庸等侯国。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那,后亡于秦。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车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黠)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酉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于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属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03-08-29
=六安2

“六安国”,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改衡山郡置六安国。“陈”,在今河南淮阳。一说分九江郡置六安国。治所在六县(今安徽六安县北)。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霍丘、六安以东和河南固始县地。《史记志疑》云:“六安即衡山故地,则置六安事应在衡山国除之后,不应在淮南治中。今当于淮南补书‘国除为九江郡’,于衡山更书云‘初置六安国,都陈。七月丙子,初王庆元年。胶东康王子’。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03-08-29
=霍山

得名于古南岳霍山——现天柱山。
南岳山又名霍山、天柱山、衡山、小南岳。位于霍山县城南侧,距县城5华里。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
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为霍山县最早得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9 19:48:40编辑过]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03-08-29
=霍邱

得名原因待考。
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县境设安丰(治所在霍邱寿县之间,现安丰塘附近)。开皇 十九年(公元599年)始设霍邱县(治现城关),属淮南郡,安丰等县均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属淮南道,并于霍邱县置蓼州,别置松滋县于县治西40里沣 贞观初属寿春郡。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霍邱县为武昌县,属淮南道寿春府。景云元年 (公元710年),复名霍邱县,属淮南道寿春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属淮南镇寿春郡。 此后县名无变。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7 发表于: 2003-08-29
=舒城

得名于古舒国。
舒城县,为古舒国和龙舒县的故地,遂称龙舒。位于大别山东北麓,巢湖平原西部,北纬31°1’--31°34’,东径116°--118°。东接庐江县,南连桐城、潜山县,西邻岳西、霍山县,北靠六安、肥西县,总面积2092平方公里,耕地67.2万亩。相传皋陶后裔世居于此。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纣后,列土封侯,功臣子爵偃姓受至此,定名舒国(见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81页)。后又分立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国,史称群舒国。至春秋时期,周祚势衰,诸侯争强,周定王六年(前601),楚庄王以“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见《左传.宣公崐八年》)。周简王十二年(前574),楚共王灭舒庸(见《春秋.成公十七年》)。周灵王二十四年(前548),楚康王命“楚屈建(令尹)帅师灭舒鸠”(见《春秋.襄公二十崐五年》。到周崐敬王十二年(前508),前后百余年间,群舒先后为楚所灭。汉高祖四年(前203),设舒县,隶属淮南国。翌年,别置龙舒县。汉明帝永平五年(58年),楚王英舅子许昌封为龙舒侯,领舒县、龙舒县,改称龙舒侯国。三国时期,初属魏,后属吴。晋至唐初,县置或废或立,均属庐江郡。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舒城县,至今1250年,县名未变,疆域亦基本稳定。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8 发表于: 2003-08-29
=寿县

得名于楚都寿春。
殷商时是南方诸侯的封地。周代为州来国地。公元前493年,楚昭王攻伐蔡国,蔡昭侯求吴翼护,把国都迁于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辖。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改名"郢"(今古城位于楚城西北区,占楚城1/10)。楚迁都寿春后,城市面积达26.35平方公里,经济一度出现繁荣。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破楚克郢,虏楚王负刍,楚亡。秦统一中国后,划江淮之间为九江郡,治所设寿春。汉初封王,淮南王刘长建都寿春。公元前122年,淮南国废,复九江郡制。东汉末年,袁术称帝,以寿春为都。东晋末,为避孝武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隋文帝废郡,改称"寿州"。唐时属淮南道。宋时设寿春府,府城保存至今。金兵占领后,改属南京路。元时属安丰路。明属临濠府。清时其所属虽有几次变更,但治所多设于此。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9 发表于: 2003-08-29
=金寨

得名于旧县城金家寨,1947年由立煌改名。
安徽省金寨县,1932年 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 5县边境的 55个保设立煌县,属河南省,1933年划归安徽省,金寨镇(金家寨)为县城所在地,抗日战争初期为中共立煌县委、中共立煌市委、中共立煌中心县委驻地。民国27—34年(1938—1945年)为安徽省临时省会。民国36年9月刘邓大军解放金家寨,改为金寨县。国家为使淮河两岸人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使全国人民不再爱干旱、洪涝的侵害,1954年4月动工兴建梅山水库,于1956年6月建成。金寨县人民为了国家的需要,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再次作出最大的牺牲,库区淹没10万良田、14万亩山场,当时较为繁华的重点城镇麻埠(号称小上海)、流波和金寨镇现都洪水淹没。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70 发表于: 2003-08-29
今日到此为止。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71 发表于: 2003-08-30
不知楼主这么多资料哪儿找来的?

只看该作者 72 发表于: 2003-09-21
=铜陵

汉代朝庭收盐铁为官,铜也收为官营,设立“铜官”对铜业进行管理。东汉时期,这里设立了地方一级政权机构——铜官镇,派驻“铜官”,主管冶铜铸器。铜陵是当时唯一设置铜官的所在,铜官山也由是得名。
铜陵市建市于1956年10月12日,时称铜官山市,1958年9月改名为铜陵市,下辖铜陵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73 发表于: 2003-09-24
怎么没有江南的?改天我也来发一个《地名来历:安徽(江南版) 》
只看该作者 74 发表于: 2003-10-28
安徽省,原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析置,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得名.
空山無人
水流花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