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23阅读
  • 8回复

[城市群都会区]中原经济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6-01
中原经济区情况简介
 
中原经济区情况简介
  一、中原经济区的由来
  中原经济区(原名: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成立于1985年9月,由当时的邯郸市市长白录堂和新乡市市长刘仲轩倡议并协商兄弟地、市同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成立的,历经24年风雨,与时具进,不断发展强大。有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组成,包括山西省的长治市、晋城市;河北省的邯郸市、邢台市;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临清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焦作市、濮阳市、鹤壁市、济源市组成的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二、优越地理位置
  中原经济区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特有的资源条件和交通优势奠定了其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战略地位,赋予了它吸引力较大、辐射力较强的特点。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地区的结合部,增长潜力较大、成长力较强,是东、西、南、北经济对流的中转站和交汇点。它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重要基地之一,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它的物产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对东部沿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处于我国由东向西的技术梯度和由西向东的资源梯度交汇区,对我国东西部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同时它处于中原腹地,又是革命老区,对全国的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描绘本区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这里还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诞生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安阳、聊城、鹤壁的浚县,同时安阳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山河壮丽的太行风光、巧夺天工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光辉灿烂的文物遗存,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一区域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形成了西有煤田、东有油田、西、北有铁矿的主要矿产分布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黄河、漳河、卫河、汾河横穿本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境,在华北地区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适宜的气候条件,肥沃坦荡的华北平原,为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四是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依托丰富的资源条件,中原经济区已经形成了具有综合发展、相对均衡的工业体系。
三、主要国民经济指标
中原经济区总行政区划面积9.7万平方公里,2008年,中原经济区区域总人口5630.9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568.8亿元,同比增长22.5%,人均GDP达到22362.8元,同比增长2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46.4亿元,同比增长21.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5.7亿元,同比增长16.4%,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77.5亿元,同比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84.7亿元,同比增长34.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4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87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26.4亿元,同比增长23.2%;出口创汇完成838157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4.8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5047.9元,同比增长13.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40.7亿元,同比增长2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21.5亿元,同比增长6.1%。中原经济区在1%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占全国3.5%的生产总值,养育了占全国4.2%的人口,完成了占全国3.3%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主要合作成果
1985年以前,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许多地段,由于分属于不同的省份,加上财政状况、重视程度的不同,很多路存在宽窄不同,质量不一,有的干脆就对不上头,成为了“断头路”;由于资源、信息的不共享,安阳和邯郸几乎同时都建立起了自行车厂,当时的经营状况比较理想,随着兄弟间竞争的残酷,盛极一时的状况难以维继,导致最后的破产。这种以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趋同等种种弊端,致使这一区域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始终未得到显著提高。
24年来,得益于中原经济区的凝聚力,中原的人气合了,煤、铁、油,棉、面、果等分散的资源和特产聚合为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一)各类商贸活动不断,区域内合作日趋紧密。
以开发中原地区资源为重点,以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为目的,开展了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联合与协作。一是举办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会,促进区域内商品流通。先后举办了安阳春节物资调剂会、长治轻纺产品交易会、聊城农副产品交易会、邢台协作项目洽谈会、邯郸食品博览会、北方糖酒博览会、国际建材博览会等等,成交额达300多亿元;二是协进协出各类物资,调剂余缺,互通有无,金额达260亿元;三是积极交流经济技术协作项目4000多项;四是为建设项目争取贷款和拆借资金。争取国家低息横向联合贷款1800万,拆借融通资金37亿元。
(二)改善交通功能,构建区域联系纽带。
中原经济区瞄准影响和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交通问题,首先修通了一批地市间的断头公路,初步改善了区内交通状况。联合投资修建了馆(陶)聊(城)地方窄轨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跨省的地方铁路。以中原经济区名义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1994年架起了豫鲁边界上的东明黄河大桥,解决了两岸人民世世代代无桥的不便。高速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现在市与市之间基本实现了高速互通。区内京广线、京九线、邯济铁路穿越而过;京珠高速、青兰高速、二(连浩特)广(州)高速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邯郸机场、长治机场都已通航。目前,有关成员市正在联合推进邯(郸)黄(骅)铁路建设、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区域内大交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加快行业协作网络建设,打造合作平台。
先后组建了包括发改、广电、旅游、文化、统计、人事、教育等部门在内的30多条行业协作网络,解决了一市一地一系统内部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现已成为中原经济区交流与合作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板块。文化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掘区域民间共有文化资源,每年五一期间的举办“中原民间艺术节”已成为区域内代表性文化活动。旅游方面: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打造“中原游”精品旅游旅游线路。编印了北方第一张打破行政区划、跨省绘制的交通旅游图——《中原经济区交通旅游图》(04年首发,07年再版);08年9月举办了首届“中原经济区(晋城)旅游交易会”。统计方面:定期发布统计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方面:2005年开通了成为北方区域经济区第一网——“中原经济网”,2009年创刊了平面信息刊物《中原瞭望》,同时不断提升《今日中原》画报质量,通过“一网一报一刊”,全方位反映各成员市经济社会发展,展示中原大地建设成就,寻找拓展合作互补领域,借鉴推广先进经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水利方面:2003年,河南省濮阳市与山东省聊城市密切协作,共同争取国家支持,顺利实施了金堤河干流疏通和彭楼引黄入鲁灌溉工程,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灌溉排水问题。目前,有关成员市正在积极推进“引岳入鲁”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环保方面:2005年,邯郸市与安阳市联合查处了岳城水库上游的一些污染企业,解决了饮用水源地跨省界污染问题,保证了邯郸、安阳两市人民的饮水安全。2009年,邯郸市与濮阳市联合依法取缔了冀豫边界处的3家二硫化碳生产企业,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联防联控方面:2004年初,禽流感期间建立了区域内百县联防联控机制。2009年,长治、邯郸、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安阳三省七市气象部门在河南省安阳市正式成立区域减灾防灾协作区,联合抗旱、蓄水、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协作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通过这些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有力促进了各成员市的优势互补、互动发展。
(四)高层专家高度关注,群力谋划合作远景。
多年来,中原经济区走出中原,向专家学者请教,向友好经济区请教,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并取得了工作支持,探讨区域经济工作的新路子、新举措。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教授对中原经济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几乎走遍了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并把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国家支持解决的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做了专题汇报。社会发展战略专家、全国人大常委、环资委副主任冯之浚主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原经济区跨世纪发展战略研讨会”,为中原经济区的联合协作与发展理出了新思路,对后来横跨经济区的长(治)-邯(郸)-济(南)铁路和整个区域高速公路框架等区域性重大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大大提高了中原经济区的知名度。1994年,中原经济区聘请中国科学院的16名专家、学者组成课题小组,历时一年,完成了“中原经济区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研究”项目,为国家整体开发中原、深化区域联合与合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委员会及有关部委领导长期关注、支持中原经济区工作,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产业对接,务实推进区域合作。
2008年12月19日,中原经济区第十九届市长联席会在山东省临清市召开。会上,有关成员市共同签署了《协同物流战略框架协议》、《关于共同加快推进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的协议》、《关于联合加强漳河、卫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协议》、《邯、聊、临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意向书》等四个协议、意向,重点加强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方面的对接,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工作向务实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运行机制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是这一区域十三市自愿参加、跨地区、开放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宗旨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促进共同繁荣,推进中原经济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组织原则是“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统筹协调,共同发展”。
按照章程规定,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设执行主席方和常任副主席方,执行主席方实行轮换制,每年一轮换,负责牵头组织经济区年度工作,并承办年度市长联席会议;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所在城市邯郸市为常任副主席方,更多履行对区域合作工作的协调、服务职能。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是经济区的最高组织形式和决策机构。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每年召开一次市长会议,由执行主席方承办,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项进行决策;每半年召开一次政府秘书长会议,对市长联席会所定事项进行协调落实;每季度召开一次承办市长联席会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交流、沟通工作落实情况。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设秘书长一名,由常任副主席方邯郸市承办市长联席会工作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秘书长领导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成员市贯彻落实市长联席会各项决议、决定。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常设办事机构,名称为“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一名,由市长联席会秘书长兼任;副主任若干名,由常任副主席方邯郸市承办市长联席会工作职能部门的领导成员常任、执行主席方承办市长联席会工作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轮流担任。办公地点设在邯郸市,办公室的年度工作归属执行主席方领导,人员由邯郸市选派管理。
六、工作设想
中原经济区虽然是四省交界区域十三市自发成立的经济合作组织,但通过过去的工作,各成员市都大获收益,今后合作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指导,以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致力在发挥承东启西作用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尽快崛起,打造重要的内陆经济增长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加强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合作,使之更富有成效,就必须使已有的合作机制制度化,并有时间上的连续性,这样才能使区域经济合作得到更快发展。一是健全完善政府层面的组织协调机制。在每年的年会、每半年的政府秘书长会议基础上,还应加强各成员市政府部门的双边、多边合作与交流,发改、商务、统计、文化、交通、旅游等要加强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实现信息共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二是建立健全民间层次的协调机制。通过建立民间团体、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的定期交流制度,大力推进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研究层面的协调机制。由十三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以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的形式,对成员市加强沟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战略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二)增创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等重大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这充分表明活力频现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提振中国经济的强大力量。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乃至全国较早成立的区域经济组织,要及早动手,组织力量研究应对国家部署新一轮区域规划这一历史机遇的具体措施,创造条件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当前,要重点研究打破行政分割和地区封锁,在区域内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问题;研究产业政策、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产业分工协作与企业集团跨省兼并重组中出现的问题;中原经济区城市群的构建与推进城市化问题;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建共享问题;十三市协调一致,共同争取国家扶持政策问题。同时,积极对外向上开展推介活动,介绍中原经济区的优势,争取国家在经济布局方面将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重要板块来安排,力争国家层面的支柱产业摆布到中原经济区。
(三)制定区域性优惠政策,打响中原品牌。
由于十三市分别隶属于四个省,受行政区划因素的影响,相互间合作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些利于开展区域经济协作的区域性优惠政策。一是区域性产业政策。用产业政策引导区域产业协调,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优化区内产业结构。二是制定适应经济规律的投融资政策,确保区域性重点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来源。三是利用外资政策上要参照国际惯例,制订出台有利于国际经济组织、跨国公司在区域内投资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原经济区的迅速发展。
(四)加强协作,发挥整体优势。
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统一、开放、畅通的大市场体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原经济区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协作,扩大合作范围。一是要加强区域统筹规划和协调。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充分利用产业上各有所长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二是推进和参与四省边境的经济协作。利用处于四省交界区域这一区位优势,大力促进边境贸易,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若干个商品交易市场、集贸市场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三是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重点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减少地区间、行业间、所有制间经贸发展和企业联合的障碍,推动资源、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四是加强企业间的协作,推进企业在本区域内按照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的原则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鼓励企业强强联合,组建区域性企业集团,培育区域领军企业,打造中原行业品牌。
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国家应把重视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到经济区来。
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应高度重视经济区工作。特别是对非沿海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区、对急待加快发展的中西部经济区更要关注支持。对多年来自发组织又实效明显的经济区要在国家层面正式授名,同时选定可行的、可以真正形成经济板块的区域,统一指导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指导错位发展、联体发展、互补发展,研究实施相应的扶持发展政策。
(二)组建高层次的经济区指导或推进组织,以利更好地打破行政区划阻隔。
国家和有关部委应尽快指导成立由有关领导及知名人士参加的经济区高层协调指导组织,充分利用其社会工作关系和影响力,推动打破行政区划,充分发挥各城市优势,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为经济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建议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能够在涉及区域合作的重大项目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并适时地给予牵头协调。象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涉及河北、山西、山东三省,单一的依靠市级联合争跑,推进难度较大,需要国家发改委协调有关部委及三省、相关市。建议国家发改委对于这样的跨区域合作的重大项目建设给予必要的支持。
(四)有的放矢地搭建发展平台,培育中心城市。
国际化、国家级的重大的经贸活动等应有针对性地向经济区倾斜,特别是重点向区域中心城市更多安排,如定位于“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邯郸市,是中原经济区产业基础最雄厚、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功能最完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国家和有关部委的重点支持,一定会更好地发挥其对区域内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国家和有关部委应更多地关注和统筹规划区域性重大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支持和有效指导联合申报、实施区域性交通、旅游、能源、信息等公共服务类项目,致力资源共享,倡导和谐竞争、合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五)加强区域经济的宣传,增强经济社会认知度。
国家部委应积极指导、联系国家级媒体,特别是经济类媒体,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宣传报道,宣传各经济区发展成果,更加广泛地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营造合作发展氛围,增强认知度。积极组织国家和相关机构举办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会议、论坛等研讨、交流活动,并支持各经济区适时争取自主举办相关活动,创造条件,抓住机遇,促进合作发展。
中原经济区区位得天独厚,自然禀赋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合作交流广泛,社会联系紧密,区域协作发展氛围良好,具有进一步加快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优势和巨大潜力。我们将共同正视影响区域协作发展的现实因素,进一步按照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争取国家和有关部委、各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主动学习借鉴兄弟经济区的先进经验,高效组织协调,密切多元合作,全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中原经济区执行主席方轮值时间表
  根据中原经济区章程第十三条“执行主席方实行轮换制,排列顺序以城市首字笔化为序,每年轮换一次”之规定,第二轮轮值时间表排列如下:
  2004年——长治市
  2005年——邢台市
  2006年——安阳市
  2007年——邯郸市
  2008年——临清市
  2009年——晋城市
  2010年——济源市
  2011年——菏泽市
  2012年——聊城市
  2013年——焦作市
  2014年——新乡市
  2015年——鹤壁市
  2016年——濮阳市
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简介  长治——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新型电力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晋城——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晋城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煤层气基地、煤化工基地、电力基地和中高档铸件基地,是山西最大的工业山产基地。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黄河流域先进市、全国先进宜居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先进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和谐城市、最具爱心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市、全国最具优秀旅游城市、经济文化模范市、治安管理模范市、社会治安先进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中国城市信息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发展速度先进市。
  邢台——拥有亚洲最大的冶金机柑轧辊生产企业、颇具规模的汽摩配件基地、再生硬质合金基地、自行车零配件基地、轴承基地、药用枣仁基地、再生玻璃基地等。
  邯郸——国内冶金、煤炭、电力、纺织、陶瓷和建材的重要生产基地。
  临清——历史上曾是著名的手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以轻工、纺织、机械为支柱产业,造纸、酿酒、纺织、机械、汽车制造、电力、医药、化工、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发展体系;
  菏泽——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以电力、机械、纺织、化工、轻工等5大支柱38个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是多种产品出口的综合加工基地。
  聊城——全国重要的化肥生产基地,客车、拖拉机、等产品在国内亦占有重要地位。
  安阳——河南的重要工业基地,形成了冶金、电子、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彩色玻壳生产基地。
  焦作——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化工、铝工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新乡——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了化纤纺织、电子电器、轻工、机械、医药化工、能源建材等六大支柱行业和集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工业体系。
  鹤壁——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建材、冶金、电子、轻纺、化工、医药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濮阳——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济源——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铅锌基地和煤化工基地。


中原经济区图http://zyjjq.hd.gov.cn/ditu/index.htm
[ 此帖被6023083在2010-06-01 15:2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6-01
山西河北山东河南4省13市自建中原经济区华夏时报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谋求国家的政策扶持,成为中原经济区提升区域经济影响力的着力点


华夏时报12月22日报道 12月8日至9日,山西、河北、山东、河南4省交界区域13个城市的市长,在邯郸市签署了《中原经济区[2007]邯郸宣言》(以下简称《邯郸宣言》),共同倡议建设循环经济实验区,并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实验区。
特别是此前的12月7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两个成功者,让中原经济区看到了区域经济联合的力量和努力的方向,也成为整个中原经济区城市摆脱边缘化的出路所在。


循环经济


正是对循环经济寄予厚望,以至于“未来两三年内,国家原则上不再批准新的国家级试验区”这个消息,让中原经济区联络处副主任孟德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好一阵儿才回过神。


在追问消息来源之后,他才喃喃地说:“不管国家批不批准,我们都要建立循环经济实验区。”孟德荣觉得,只要是对经济发展有利的,肯定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在这个“穷也要穷得有特色”的年代,松散型区域经济合作区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太难了。


1985年,“中原经济区”成立。它由邯郸市和河南省新乡市联合发起,由晋冀鲁豫的长治、邯郸、安阳、濮阳、鹤壁等13个城市组成,是一个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由于中原经济区既是中央区域政策的“盲区”,又是所在省的边缘地区,双重边缘化的“叠加”。20年过去了,中原经济区除了修桥修路的基础建设外,并没有太好的成绩单。至于在全国的影响力,以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远没有形成的文字更有力量。


邯郸市委书记孙瑞彬说,中原经济区是一个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老工业基地,我们倡议建立循环经济试验区,是解决共同面临的资源紧张、能耗过高、污染较重的重要举措。


这个倡议建立在邯郸和鹤壁发展循环经济的范本基础上。


“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中原经济区赢得国家认可,给予政策支持的着力点,解决被双重边缘化的问题。”12月18日,中原经济区联络处副主任孟德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


务实自救


对于松散型的经济协作区,找到共识不难,难的是把共识落到实处。在中原经济区联合处工作15年的孟德荣,亲历了中原经济区从平淡到活跃的变化。


转折出现在2004年,这一年区域经济成为最主流的话题。这也使中原经济区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参会的政府部门越来越多。


“2004年是4个政府部门,2005年是6个政府部门,2006年是9个政府部门,2007年十多个政府部门。”孟德荣介绍,政府部门也越来越有分量,发改委、商务局、中小企业局、产权交易中心,都参与进来了。


实实在在的合作,也让安阳市旅游局副局长牛建芳大为振奋,“以前都是谈要合作,现在是谈如何进行合作”,“越来越务实了”。据牛建芳介绍,区域内已经实现了线路的优化和联动,邯郸和安阳形成历史文化名城游,自然风光形成了太行山风景游,老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红色旅游。“通过合作,邯郸和安阳可以共享两地之间的邯郸飞机场。”


邯郸产权交易中心主任张宏涛同样振奋。12月8日,他在行业会议上提出“中原经济区要以产权市场为基础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解决资金怎么流的问题。


10天之后,张宏涛的提议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他已经着手建立网站,构建中原经济区的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促进企业互动,促进资金流动。


“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阶段,而在这当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产权交易与资本的流动。”张宏涛借用樊纲的话说,中原经济区在突破行政区划分割,促进经济发展上,具有非常的意义。


中原经济区,开始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水去前行。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成立于1985年9月,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河南省新乡市联合发起,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成立的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包括山西省的长治市、晋城市,河北省的邯郸市、邢台市,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临清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焦作市、濮阳市、鹤壁市和济源市。 (王新磊)
[ 此帖被6023083在2010-06-01 15:2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6-01
中原经济区:加强合作 促进发展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经济区这个地跨晋冀鲁豫4省的合作组织,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务实创新的发展观念,充分发掘资源优势,坚持科学发展,不断迈出改革开放的新步伐,用1%的土地生产出占全国4%的生产总值。12月7日至9日在古都邯郸召开的中原经济区第十八届市长联席会上,13个城市市长再度携手,围绕“同举合作旗,共打中原牌”这一主题,就如何尽快构建独具特色的经济圈,畅所欲言,共商发展与合作大计。
  
    发展循环经济成新热点
  
    中原经济区的13个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何进一步提升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努力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成为市长们共同关注的热点。
    晋城市7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65%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产业的壮大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给当地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晋城市大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在市长峰会上,晋城市市长夏振贵介绍说,通过积极努力,目前,晋城市已形成煤炭转化,煤层气利用,焦炉、高炉尾气利用及煤矸石利用4条产业链条,全市煤层气发电装机容量达163兆瓦,煤层气汽车达到1700多辆,煤层气居民用户达到4万多户,并通过专用煤层气运输槽车,向包括济源在内的周边城市供气。
    我市副市长田志华在介绍我市的做法时,着重介绍了我市立足全市5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5大产业链条的思路。我市确定“工业区出城,项目上山”的发展思路,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与关注。其他城市市长也介绍了各市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做法。
    在科学发展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上,中原经济区高级顾问冯之浚对中原经济区确立的科学发展与循环经济的主题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扎扎实实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关键是要把循环经济当成系统工程来看待,不断培育发展壮大,形成产业联盟,真正成为气候。
    会议还倡导13个成员市共同成立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并签署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倡议书》和《中原经济区第十八届市长联席会议关于成立中原经济区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委员会的决定》。
  
    深化区域合作是众望所归
  
    中原这块神奇的土地,曾经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源头,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众多彪炳千秋的豪杰英才。在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原崛起,是与会者的共同心愿与目标。
    邯郸市市长赵国岭充满深情地说,中原一家,山水一脉。通过中原经济区年会的召开,大家一是要相互交流与借鉴,二是要着眼于合作,打造我们共同的优势,实现取长补短的目标,实现共赢。
    我市副市长田志华说,中原经济区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优势,不断加强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广泛深入联系,通过文化项目、工业项目对接,把合作进一步向前推进。
    长治市副市长苏慧斌说,合作要有一个好的规划。13个城市虽然都有很好的发展资源,但是相互理解程度还不深,今后要充分利用媒体,通过视频进行更好沟通,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发展层面。
    其他城市的代表也就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加强金融合作、建设生态中原、打造整体新优势等发表看法,并表示要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合作的舞台作用,积极为区域发展与合作出谋划策。
    加强经济合作已成为发展大势所趋,更是众望所归。《中原经济区[2007]邯郸宣言》提出,要搞好发展规划,互动衔接,努力构建中原循环经济区,积极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合作,促进重大基础设施合作对接,加快行业联合,共同推进中原经济区品牌建设。
  
    中原经济区成为跨省域经济合作成功范例
    
    中原经济区成立22年来,今年的会议可以说是规模更大、内容更为丰富的一年,在会议期间,不仅举行了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科学发展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中原区域会展经济发展论坛,还举行了13个城市风采展、中原名品展和中原车展。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吸引了13个城市的目光,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12月7日晚,13个城市的市长走进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录制现场,畅谈合作发展问题。节目以“市长考场”的形式,围绕文化、农业、工业等方面内容,从各市实际出发,突出中原经济合作这一主题展开热烈探讨。慧聪集团、皇明集团、凯捷咨询公司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老总也走进现场,与各市市长面对面地交流与探讨。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吸引了专家们的关注。有关专家指出,好的道路引领好的发展方向。中原崛起关键要靠好的制度,要寻找出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中原经济区要想取得区域经济合作新的更大成果,重要的是改变观念,要引进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
    对此,邯郸市市长赵国岭认为,中原经济区历史同源,文化同根,山水一脉。22年合作发展历程证明,中原经济区已成为全国跨省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成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区域经济板块。今后发展中,只要大家携起手来,紧密合作,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一定能开创出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此言引起其他城市市长的共鸣。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成立于1985年9月,经过22年的历程,已由当初成立时的新乡、邯郸2个城市发展成为地跨晋冀鲁豫4省交界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拥有河北省邯郸、邢台,河南省安阳、濮阳、济源、新乡、焦作、鹤壁,山东省聊城、菏泽、临清,山西省晋城、长治13个成员城市。2006年年末,中原经济区总面积达 97843平方公里,人口达5592万人,共有119个县(市、区)。2006年,该区域GDP总量达730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3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37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7933亿美元,出口创汇44.3459亿美元。
    中原经济区成立以来,为区域间经济合作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各成员市之间物资串换、互通有无,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融资渠道、人才、技术、信息交流、企业的联合与协作以及双边、多边项目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举办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会,促进区内商品流通。发挥中原经济区整体优势,区内交流经济技术4000多项。为建设项目争取贷款、拆借资金,争取国家低息横向联合贷款1800万元,拆借融通资金 37亿元。修路架桥,改善交通,方便往来。先后组建了30多条行业网络,不仅包括了物资、商业、金融、科技等行业,而且还延伸到司法、文化、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新组建的中原统计网络,不断为各地领导提供最新的科学发展信息。 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走出中原,向友好经济区请教,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取得了大力支持。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6-01
有一个跨四省的中原经济区  



跨行政区的经济合作,是做经济“加法”“多赢”的表现,国际上有“经济共同体”,国内称为“经济区”。我孤陋寡闻,最近才知道有一个“中原经济区”。



最近从报章了解到,由中原地区13城市组成的中原经济区联席会12月7日在河北邯郸举行了第18届年会,与会的13个城市的市长代表合作成员单位共同签署了《中原经济区(2007)邯郸宣言》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循环经济实验区倡议书》。



中原经济区,又叫中原经济技术合作区,成员城市包括13市:



山西省(晋)的长治市、晋城市;



河北省(冀)的邯郸市、邢台市;



山东省(鲁)的聊城市、菏泽市、临清市;



河南省(豫)的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鹤壁市、济源市。



中原经济区是1985年9月由河北邯郸市和河南新乡市共同发起组建的区域性经济互助联合性组织机构,它囊括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的13城市,11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5600万,2006年GDP总量达到7216.6亿元。出于共同促进中原经济发展的目的,在过去22年中各城市相互支持,共同奋进,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是经济商贸活动不断,区域内合作日趋紧密。他们通过开发中原地区资源为重点,以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为目的,开展了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联合与协作。举办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会,促进区域内商品流通。先后举办了安阳春节物资调剂会、长治轻纺产品交易会、聊城农副产品交易会、邢台协作项目洽谈会、邯郸食品博览会、国际建材博览会等,成交额达180多亿元。协进协出各类物资,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交流经济技术协作项目4000多项。



二是协调交通网络建设步伐,构建区域联系纽带。中原经济区瞄准影响和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交通问题,修通了一批地市间的断头公路,初步改善了区内交通状况。联合投资修建了馆(陶)聊(城)地方窄轨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跨省的地方铁路。1994年架起了豫鲁边界上的东明黄河大桥,带动了沿岸经济发展。区内京广线、京九线、邯济铁路穿越而过;京珠高速、青兰高速、二(连浩特)广(州)高速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邯郸机场、长治机场都已启用,区域内大交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是加快行业工作网络建设,打造大范围合作平台。中原经济区先后组建了30多条行业工作网络,包括物资、商业、金融、科技、人才等行业,并延伸到统计、司法、文化、旅游、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解决了一市一地一系统内部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行业网络已成为中原经济区联合与协作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为推动区域内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新组建的中原统计网络,不断为各地领导提供最新的科学发展信息。



四是为建设项目争取贷款、拆借资金,争取国家低息横向联合贷款1800万元,拆借融通资金37亿元。



五是争取支持,整体策划,加快开发和发展。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走出中原,向友好经济区请教,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取得了民盟中央、国家计委、中科院等有关部委的支持。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对中原经济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中国科学院16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就中原经济区持续发展和环境整治进行专题研究。为国家整体开发中原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争取国家“中部崛起”政策惠及中原经济区。







附:《中原经济区(2007)邯郸宣言》



巍巍太行为脊,滔滔黄河为脉。在中原大地9.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四省交界地区十三市5600万中原儿女。勤劳朴实的中原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着与时俱进的辉煌业绩,使中原经济区成为独具特色的经济圈,在全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块神奇的土地,曾经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源头,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众多彪炳千秋的豪杰英才。



昔日“中原逐鹿”,今天合作共赢,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中原人民携手发展的共同愿望。在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共同发展的根本利益使我们十三个兄弟城市走到了一起。一九八五年我们发起成立的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构建了中原经济区这一区域合作的大舞台。



22年的合作发展历程证明,中原经济区已成为全国跨省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成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区域性经济板块,成为区域进步与发展的坚实合作平台。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进一步加强中原经济区合作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是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的内在需求,而且是我们在全国区域经济竞争中争取主动的共同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共同的心愿与目标是加速中原崛起。我们将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致力建设开放统一的大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中原文化凝聚力,加速区域小康社会建设,打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原崛起新板块;我们将共同坚持和履行“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正视合作发展中的现实因素,团结一心,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合作中实现协同发展、科学发展。



──加快发展规划互动衔接。以具有现实意义的交通、旅游以及其它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以行业工作网络为纽带,协作编制专项行业发展规划,共同争取国家统一指导、规划和支持,努力将中原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



──努力构建中原循环经济区。立足中原经济区产业基础和山水相连的地域特质,积极加强循环经济方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协作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中原产业新优势。合力推进区域内生态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共同组建中原经济区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委员会,积极呼吁并争取将中原经济区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验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合作。推进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完善合作机制,互补发展优势,把工作重点从一般性经济交流转到统一市场建设上,重点推进区域性重点物流市场、旅游会展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成果和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共建,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区域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区域内经济资源配置。携手加强对外协作,共同建设开放的中原经济区,协力打造充满活力的中原城市群,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促进重大基础设施合作对接。以完善交通功能、整合旅游优势、加强能源合作、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强化联合争跑机制,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构建交通便捷的经济圈,提升旅游发展一体化水平,开辟合作项目的“绿色通道”,完善区域信息网络功能,以中原经济区网为基础,合作建立行业信息交流网站,利用便捷资讯手段,提升区域合作功能和效率。



──加快行业合作联合。充分发挥行业网络作用,激活区域合作主体,深化各市企业间多元协作,共同打造中原行业品牌,共同培育区域领军企业。建设行业人才资源库,密切中原文化大融合,鼓励和支持开放产权交易及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探索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应急协作体系,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合作、交流,共同建设魅力中原、和谐中原。



──共同推进中原经济区品牌建设。加大对中原经济区的宣传力度,每年联系国家级媒体对中原经济区成员市发展成果进行一次集中宣传;积极在四省新闻媒体组织中原经济区发展专题宣传,增强省级认知度;以中原经济区名义积极组织高端对话和对外交流活动,提升中原经济区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全国“两会”期间联合提出提案、建议等多渠道,争取在国家层面更多地关注中原经济区,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健全完善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高层领导沟通协商,联席会明确任务,联络处综合协调,行业网络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落实《中原经济区章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加强高层走访交流,主动协同各成员市工作,共同为经济区工作献计出力,共同为增强区域合作发展凝聚力做贡献,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加速自我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打造中原崛起新板块,推进区域发展新跨越。



山水一脉,中原一家。肩负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重任的中原经济区各成员市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时不我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携手开创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这个〈邯郸宣言〉有两点不清楚:



——“中原崛起”经常是河南专用的,怎么用在四省交接处?



——“中原城市群”也是河南专用的。



但是,湖北的跨省经济合作很不活跃。湖北也在期待这种合作。我建议的“两河中游经济区”、“两湖经济区”,看来有可能性。







附:中国其他一些重要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肇庆、江门、惠州。



——长三角大都市圈: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及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城市。



——淮海经济区:包括江苏省的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山东省的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日照市、临沂市、菏泽市,河南省的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安徽省的蚌埠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



——陆桥经济带:连云港、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云南。



——京津冀经济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6-01
看到 临清了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6-01
应该的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改造自己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6-01
前几年不是有过中原省的谣传吗,这个中原经济区会不会衍生为中原省?
养天地正气,法今古完人。养天地正气,法今古完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6-02
同意参考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长三角大都市圈的模式建设中原经济区。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6-02
临清的地位得到提升了?其实临清历史上是一个很著名的口岸,随着运河航运的萎缩,现在临清有些不突出了。听家严说,当年去临清出差感觉那里很繁华,当时临西县城与临清仅一河之隔。我去过聊城两次,但都未到临清,临清地图也是很晚才辗转得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