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76阅读
  • 7回复

[市制]中国城镇化模式需要大的改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12-08
作者: 安邦咨询研究员 李 浩
来自: 证券时报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战略,已被视为未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中国社科院的《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到2015年将超过50%,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还将有约2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虽然中国的城镇化率是用人口来衡量的,但中国过去的城镇化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因素,在城镇化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向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村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的过程。在中国,这个过程被打上了深深的“政府”烙印。城镇化的基础是土地,而政府是土地资源的最大获利者。不过这种模式正日益穷途末路。当强拆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当拥堵的交通让城市人愁眉不展,当良田在轰隆隆的城市化浪潮中成片消失的时候,必须慎重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向何处去?

  除了“政府主导、农民被动”之外,城镇化还有第二条路,即“政府退出,农民自主自发”。但政府充当“旁观者”、完全由农民自主自发推动城市化的办法,虽可解决农民收益问题和城市流动人口居住问题,但会产生严重城市病,很难持续。因此有人提出“第三条道路”,即“规划主导、农民主体”。即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组织者、服务者、制度提供者,主动破解二元体制藩篱,对规划、土地、资金、基础设施、社保、人口管理等主动改革,允许集体土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土地市场。

  但笔者认为,在财税体制未根本改变之前,未来的城镇化恐怕还是难以改变政府主导的模式。不过,确实有两个关键环节必须得到改变。

  首先是在利益分配格局上要有根本性转变。过去,农民基本上被排除在由政府、开发商和企业“坐庄”的游戏之外,大量不愿进城的农民“被上楼”。他们失去土地后,形成了一个不同于农民也不同于市民的新的过渡性群体,他们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事实上的弱势群体。同时,即使已经进了城,也实际上在享受“伪户籍”。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这种明显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如果未来不改变,不仅城市化进程将难以持续,也必然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日积月累的“隐性成本”无法估计。

  第二个关键就是城市规划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大弊端上:一是规划过软,规划内容朝令夕改,一届政府一个规划思路,行政权大于规划权;二是规划的科学性不够,缺乏足够的战略研究,过于“贪大求洋”,盲目“急功冒进”,不注重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结构要素、利益群体的均衡协调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的城镇化带来了很多弊端:交通问题、城市基础服务不足、城市生活品质下降、环境污染、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建筑物寿命极短等。

  总之,城镇化仍将是中国今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变迁。其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都将重塑。全球城市化已有多种经验教训在前,国内城镇化也积累了多种问题,如果不从利益分配和战略规划方面加以调整,未来中国的城镇化难免走上过去问题丛生的老路。
中央---省---郡/市/州---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直辖郡---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特区---邑/镇/乡---坊/里/村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12-08
第四条路:农村实行别墅化旧村改造,通路、通气、通水、通电、通闭路电视、通网线!如果能这样做,人们就不需要都往城里挤了,城市病也就不会出现了。
[ 此帖被lhqsrc在2010-12-08 22:4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12-09
回 1楼(lhqsrc) 的帖子
这条路只会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12-09
引用第2楼wctnnd于2010-12-09 00:20发表的 这条路只会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也不能全这样说。城市(楼)房只具有生活功能,而农房具有生活与部分农业生产功能,城市房永远无法替代农房。再说城市病的损失性浪费也不能低估,有专家说北京市每年因堵车所造成的浪费至少10亿,这十个亿可以进行多少旧村改造呀!
再说了,同样面积的建设,城市比农村的建设成本要高出许多!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12-10
关键是政治体制没办法改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12-10
中国的三农问题不是靠城镇化就可一化了之,这是一个甲子的转变。所以,第一代农转市的人们将承受比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更惨痛的代价和付出非人的牺牲,这是中国阴晴不定的制度的硬伤。我认为,农业必须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不是个体承包家庭劳动可以达成的。农民变市民后,城市待遇全部免费享受,农村的耕地和复垦的宅基地(一并改造成耕作田地)或按实际面积纳入农业龙头集团的股份或把全部耕地面积按实际人头(不分男女老少)平分纳入农业龙头集团的股份。拆掉的房子、农用工具、牲口畜禽、机动车辆、配套圏舍等等一律按实际最高市值给予收购。城区免费分给每户(一男一女一孩/两孩,多余成年人另外单独立户)一套不小于120平方米精装修带全套标准家俱、全套标准电器、全套标准餐具、全套标准炊具、全套标准卫浴的高档公寓,三十年内免物业费。提供量身定做的城市工作技能免费培训,可以胜任不低于城市平均工资的工作,努力工作后还要有晋升的空间和机会;愿意自谋职业的可以免息提供一份不低于一百万的十年贷款,并且提供孵化服务,扶上马送一程,贷款期内不征收任何项目的税费。农转市学生读书不收取任何名目费用,确须收取的,由市财政转移支付给学校。农转市小学生就读市区重点小学;农转市初中生就读市区重点中学;农转市学生初中升考读高中(中考),免予考试一律就读市区重点高中;农转市学生高中升考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以上的给予重点大学选择名额,录取分数线以下的普通大学选择名额。60岁以上的老人不论健康与否,愿意免费住养老院的,住在养老院,零花钱五百元;愿意在家养老的,每月生活费三千元。农转市男女老少看病,包括小到感冒、大到手术,一律全部免费。
未设治 0
村 1 (1)
居民委员会 30 (29)
乡 100 (70)
民族乡 200 (100)
镇 300 (100)
街道办事处 400 (100)
县 600 (200)
自治县 900 (300)
县级市 1200  (300)
区 1500 (300)
地区 2000 (500)
地级市 3000 (1000)
自治州 4000 (1000)
计划单列市 5000 (100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12-10
回 5楼(lmya2008) 的帖子
这是不现实的空想!就算能做到,那对失地农民来说也不过是获得了一点眼前利益而已。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失去土地对农民来说意味着破产。在英国最有钱的是拥有土地(农牧场)的农民,而不是城市的产业工人。

退一步说,就是你所列出的那些条件,真要实施起来,其成本也远远要比“实行农村别墅化旧村改造”多得多。
[ 此帖被lhqsrc在2010-12-10 22:1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12-11
回楼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错误的,没有人可以把这个政策转化为利益,除了初级农产品价格完全放开,并且国家层面不进口国外的农业产品。既然守着不能改变命运的一亩三分地(大多还不到),何不统筹规划,由专业团队运营呢?再说了,现在三农搞的好的农村都是集体经济,而且工业、商业为主,农业为辅的。我反对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不利于和谐社会,最起码农民处在弱势状态。
未设治 0
村 1 (1)
居民委员会 30 (29)
乡 100 (70)
民族乡 200 (100)
镇 300 (100)
街道办事处 400 (100)
县 600 (200)
自治县 900 (300)
县级市 1200  (300)
区 1500 (300)
地区 2000 (500)
地级市 3000 (1000)
自治州 4000 (1000)
计划单列市 5000 (100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