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们受杨宽先生的大著《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的启发,曾撰写《楚国都城制度初探》一文,对楚国都城制度作过一些探索。在那篇小文中,我们主要利用考古发掘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考察宫殿区在楚国都城中所处的地理位置。由于古代宫殿区往往是都城的中心,只有确定了宫殿与城门的位置,都城内部的空间格局才有可能弄清楚。经过我们的初步考察,所得结论为:楚国都城的宫殿区大都位于城廓内圈的
东北部,楚国都城的空间格局往往是以东北为重心,这与商代都城一致,而与周朝都城的重心偏向西南不同。这种差别,当然有其历史文化背景,值得重视。从那时至今,楚国都城考古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积累了一批新资料,学者们根据这些新资料对楚国都城内部的空间格局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楚国都城制度的一些问题。在本文中,我们仍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宫殿区在都城内的空间分布格局上。
一
近年来关于楚都考古的重要进展首先表现在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寿春(寿郢)上。据《史记·楚世家》(卷40)和《史记·春申君列传》(卷78)等文献记载,楚自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徙都寿春,命日郢,此后直至楚王负刍五年(前223)秦军破郢,楚国灭亡,寿春作为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历时约19年。关于楚郢都寿春故址的地理位置,按史书记载主要有三说,即:在今寿县县城附近;在今县治西四十里;在今县治西南四十里之丰庄铺。经过学者考证,楚寿春郢都故址当在今县治附近。这一点大致没有疑问,本文不再置辩。
但在寿春城的地理沿革方面,学者们却有一些新看法。新认识主要是:寿春城的前身是蔡国晚期都城下蔡,而下蔡的前身是古州来国,如此,关于寿春城的地理沿革可表述为:州来——下蔡——寿春(郢)。这些新认识的取得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考古发现的蔡昭侯墓、蔡声侯墓以及其他蔡国重要遗物均出土于淮南而不在淮北,说明蔡国晚期都城下蔡即州来在淮南不在淮北;第二,鄂君启节车节铭文“适高丘,适下蔡,适居巢”,有下蔡而无寿春,说明当时无寿春之名,下蔡即寿春;第三,《左传·昭公九年》载:“二月庚申,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然丹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孔颖达疏:“《释例》云:州来,淮南下蔡县,汝(晏按:当是‘沙’之讹误)水之南也。淮北之田,淮水北田。则州来邑在淮南,邑民有田在淮北也。”基于以上认识,有学者甚至认为先秦无“寿春”。其实这几点都是难以成立的。
《左传》孔疏是古文献中唯一一条关于古州来在淮水以南的记述。但关于这条记载,前人早有驳议,如杨守敬在《水经注疏》(卷30)所引《左传》此句之下即加按语日:“据《注》,州来在淮北,孔疏以为在淮南,未审。盖州来在淮北,田则淮南、北俱有,此但取其淮北田耳。”杨氏所谓的《注》,是指杜预的《春秋左传注》(亦称《春秋左传集解》)。孔疏所引《释例》亦为杜预所作,所谓“淮南下蔡县”,乃是指西晋淮南郡之下蔡县,非指淮水之南。不仅杜预说州来在淮北,从《汉书·地理志》以迄明清地理志书,都说州来(下蔡)在淮北今安徽凤台县一带。无异辞。从《左传》下文接着叙述“夷濮西田”看,夷即城父,在濮水之西。我们既不能由“夷濮西田”推论夷在濮水之东,当然也就不能由“州来淮北田”推论州来在淮河以南。所以,要想论证州来(下蔡)在淮河南与寿春同地,除非推翻古文献中关于州来(下蔡)在淮河北岸今安徽凤台的一致记载,否则难以令人信服。
蔡侯墓出土于淮南也不能证明当时的下蔡在淮南不在淮北。春秋战国诸侯国王侯墓多埋葬在城外而非城内,如江陵纪南城遗址,有封土的大墓是楚国的上、中层贵族墓,多埋在距城5千米以外;无封土的小墓,是楚国下层贵族与平民墓,多就近埋葬在距城址5千米范围以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楚王墓——朱家集李三孤堆墓,西距寿县约25千米,在今安徽长丰县境内,已远离当时的寿春城。由这些例证看,蔡昭侯及其他蔡国重要文物发现于淮南,不仅不能证明蔡国晚期都城——下蔡在淮南,反而可能支持下蔡在淮北的传统说法。
至于鄂君启节有“下蔡”无“寿春”,亦不能说明此时无“寿春”,更不能由此推论铭文下蔡即寿春。因为鄂君启节乃是楚怀王发给鄂君启的免税凭证,鄂君启凭此舟节和车节,所经之城邑、关隘可以免除征税,这在铭文中已有清楚的揭示。从铭文记载看,一些著名的商业都邑反而不见于节铭,如南阳盆地的宛,襄宜平原的鄢、邓等。陈伟先生指出,车节所记,多为三四等城邑,一二等城邑少见;舟节所经城邑,多在边远之地、有待开发之区。这种安排,反映出楚王对鄂君启经商的限制,以免鄂君得到重要都邑的免税权而获利过丰。“寿春”不见于鄂君启节虽然还不能说明其地当时已成为重要都邑,但也不足以说明先秦时期无“寿春”。
1964年,天津市曾收集一批青铜器,其中一件铜鼎上有铭文“寿春府鼎”字样。据郝本性先生研究,此鼎不称郢而称寿春,当铸于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迁都以前。他又据1973年江苏无锡出土铜豆盘外底有“郢口府所告(造)”铭文,以及其他6件楚“大(太)府”铭文铜器,推论楚国制度,太府设于郢都。而“寿春府”则系地方的府库,是楚王兴建的离宫别馆,与中央的大府不同③。刘彬徽先生也有类似的意见。根据这件青铜器铭文,可以确证“寿春”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最初很可能只是府的名称,是贮藏货物、钱币的地方,其地很可能就在后来的寿春、今天的寿县一带。然则当时寿春府所在之地是否也叫“寿春”,抑或是另有其他名称呢?新出土的新蔡葛陵楚简为我们提供了新线索。
1994年7-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新蔡县城西北25千米处的李桥镇葛陵村发掘了一座大墓,编号葛陵M1001,据墓中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和竹简文字,可知墓主人为楚平夜(舆)君成,是楚国封君级大墓,其年代当在楚肃王四年(前377)前后。在编号为甲三240的竹简上写道:“王自肥还郢徙于鄩郢之岁,享月……”,简文中的“还”字,宋华强先生改释为“遗”,他并且解释说,简文的意思是说“楚王是从‘肥遗郢’迁徙到‘鄩郢’的,‘肥遗郢’应该跟‘鄩郢’一样,也是楚国的一个别都”。我们赞同把“肥遗郢”当作地名的看法,但“肥遗”仅见于《山海经》,为蛇名或鸟名,把它作为地名是很可怪的。所以我们还是坚持原释文,把这个字释为“还”。古文字“还”与“寰”均为元母匣部字,可以通假。《毂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经典释文》:“寰,古县字”。《国语·齐语》:“三乡为县,县有县帅。”明许宗鲁本“县”作“寰”。简文“肥还郢”当即“肥县郢”。先秦文字中的“县”既可指县所在的城邑,又可指城邑周围的广大地域,《孙膑兵法·擒庞涓》:“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即是说县的地域包括两部分:城是县的中心,县则包括
城市和城市以外的周边地区。葛陵简中的“肥县郢”即指“肥县”境内的城邑,其地很可能就在今寿县一带。试说如下。
《史记·货殖列传》(卷129):“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集解》:“徐广曰:在临淮。”《正义》:“合肥,县,庐州治也。言江淮之潮,南北俱至庐州。”都将“合肥”理解为地名,即今安徽合肥市。上述文字在《汉志·地理志(下)》中写作:“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这里的“一都会”当指寿春,“合肥”与“受南北湖”同为动宾结构,是说寿春之地合于肥水,接受南北之湖,讲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皮革、鲍、木之输”,是说寿春既合肥水又受南北湖,因而有这些物资的流通,讲的是交通和
经济地理。下文接着叙述屈原、宋玉、景勒以及汉兴之后吴王濞、枚乘、邹阳、严夫子事迹,并以“淮南王安亦都寿春”作结,讲的是人文背景。全文的文气一贯,前后所述,皆指寿春,无关“合肥”事。《汉志》的这部分内容取自朱赣的《风俗》,源于《货殖列传》而加省改。由此亦可推证:《史记》的“合肥受南北潮”是指寿春在肥水的汇合处,而接受了来自南北两面之“潮”,而不能把“合肥”当作地名。
关于寿春合于肥水,《水经注》有记载,其《淮水篇》(卷30)云:
[经]: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西,批水、泄水合北注之。又东,颍水从西北来流注之。又东过寿县北,肥水从县东北流注之。
[注]:(淮水)又东北流,迳寿春县故城西。县,即楚考烈王自陈徙此。……淮水于寿阳县西北,肥水从城北,西入于淮,谓之肥口。淮水又北,夏肥水注之。水上承沙水,……濮水即沙水之兼称,得夏肥之通目矣。……夏肥水又东为高陂,又东为大漴陂,水出分为二流,南为夏肥水,北为鸡陂。夏肥水东流,左合鸡水。水出鸡陂,东流为黄陂,又东南流积为茅陂,又东为鸡水。……鸡水右会夏肥水,而乱流东注,俱入于淮。
寿阳即寿春,晋孝武帝避讳改名。据文中所述并结合杨守敬、熊会贞疏,寿春南北均有“肥水”,其中北来一支,即注文详述之“夏肥水”;其南来一支,即“肥水”,亦称“西肥水”,关于这一支“肥水”,《水经注·肥水篇》(卷32)亦有详载,文曰:
[经]:又北过寿春县东,北入于淮。
[注]:肥水自黎浆北,迳寿春县故城东,为长濑津。……肥水又西,迳东台下,台即寿春外郭东北隅阿之榭也。东侧有一湖,三春九夏,红荷覆水,引渎城隍,水积成潭,谓之东台湖,亦肥南播也。肥水西迳寿春县故城北,右合北溪水。……肥水又西,分为二水,右即肥之故渎,遏为船官湖,以置舟舰也。肥水左渎又西迳石门桥北,亦日草市门。……肥水又左纳芍陂渎,渎水自黎浆分水,引渎寿春城北,迳芍陂门右,北入城。……又北出城注肥水。……肥水又西北注于淮,是日肥口也。
郦道元曾亲履其地,记述详明可靠。,我们之所以不惮繁烦,具引《水经注》之文,是为了说明寿春城附近确有南北肥水汇聚,而其南北两面湖、陂之众多,亦足以说明《史记》之“合肥受南北潮”、《汉书》之“合肥受南北湖”,是信而有征的。
综上所述,似可推定,由于寿春在先秦时期地处南北肥水汇聚之地,楚在此设“肥县郢”;又由于“皮革、鲍、木之输”,因而有“寿春府”之设。如果这个推测不误,则寿春城的历史很可能早到战国中期楚悼王、肃王之世。
转自:
http://bbs.cqzg.cn/thread-714208-1-1.html[ 此帖被皖州在2011-03-07 21: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