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78阅读
  • 35回复

[首都]解析河朔国防及非国都场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3-13
解析河朔国防及非国都场所(转帖)


朔者,北也,河朔即河北,河朔地势北面和东面群山峦绕,燕京以幽云山脉屏蔽中夏门户,西以太行、东以渤海拱卫河朔腹心,与西边河东势力进出的重大关隘---太行八陉中五陉(井陉、釜口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即在河朔境内,因而,当河朔有强势政权时,亦可一定程度制河东之命。南面敞开大口作侵吞中原之姿,从地势看确为符合兵家形势之要,境内平原、山地、盆地、湖泊地形齐全,“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华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河朔地势高于中原,则河朔可“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从而对周围形成高屋建瓴之势,形成对中原地区的严重威胁。
在软性资源上,河朔物资丰饶,“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货殖列传》。因地处农耕经济的中原与游牧经济的塞外之间的重要衔接地带,因而河朔有着烈烈的尚武雄风,《隋书》地理志所载,河朔南部诸郡“人性多敦厚”“前代称冀、幽之士钝如椎”“俗重气侠,好结朋党,其相赴死生,亦出于仁义”“其土风悲歌慷慨”。北部诸郡“人性劲悍,习于戎马。”并称“自古自勇侠者,皆推幽、并。”《隋书》卷三十地理志中因而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河朔始为精兵为天下雄,此后千年而河朔兵锋不减。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1-06-03
楼主的意思是洛阳和开封是最好的?
鄙人也赞同,本来就是中华发源地,有人说中原地区经济落后,那是胡说,要是中央政策不扶持,北京能发展吗?首都定在哪里就哪里发展。
立法首都西京长安。
行政首都中京洛阳。
司法首都东京开封。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1-06-03
引用第29楼mrwuya于2011-04-25 18:07发表的  :
刘秀 朱棣都是据河北称帝的,汉人政权也就这2个取得最后成功的
河北就是中国王朝的终结者,从秦汉一直到明清各个王朝的灭亡都有河北的影子

河北 集天下这全势。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1-06-02
臣为陛下择善几处,请陛下斟酌定夺

一曰关中;二曰南阳;三曰洛阳、汴京;四曰金陵。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1-04-27
对楼上很无语
虽然楼主也只是写了散文而已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1-04-25
真定 河间

中山???

中山不是战国的小国吗
还是现广东的一个市

什么时候是河北的一个军事重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1-04-25
河朔不是河北吧

河北平原能叫河朔之地吗

我觉得坝上内蒙晋北才算是河朔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1-04-25
刘秀 朱棣都是据河北称帝的,汉人政权也就这2个取得最后成功的


河北就是中国王朝的终结者,从秦汉一直到明清各个王朝的灭亡都有河北的影子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1-04-20
满蒙大同,塞外已尽属华夏,
四方平定,河朔强势控中原。
劲敌环顾,俄美两极非印日,
进退有节,攻守俱佳是东北。

环球视野,关注应向九州外,
战略焦点,重心犹在东北亚。
以古鉴今,读史还应看大势,
千年情怀,内向切忌成自缚。
[ 此帖被天地人和在2011-04-20 19:42重新编辑 ]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007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1-04-20
我还以为讲的是鄂尔多斯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1-04-19
我还以为是讲宁夏内蒙一带哦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1-03-13
分析的很详细。
      【
◎■■■■】〓〓〓〓〓〓〓〓〓〓》 
         【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1-03-13
臣为陛下择善几处,请陛下斟酌定夺

一曰洛阳、汴京;二曰金陵;三曰南阳;四曰关中

.(完)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1-03-13
由此可见河朔对于游牧民族的重要意义!尤其近千年的华夏文明轨迹也以都河朔为主,乃至于明朝及现共和国依然定都河朔。但是,冉魏是覆河朔后赵政权仍都河朔不足为奇,明朝燕王根基河朔而强抢金陵皇气而心虚不宁、蒙古强邻虎视中原而不得已都燕,这都不足为奇,然笔者不得其解的是何以当今共和国亦步后趋而都燕耶?若说都燕乃镇边,然当今游牧已为文明所抛弃而烟消云散,游牧再难以骑射掳掠成势,无需以国都之重来戍边,况若戍边,巨敌当为西北俄罗斯、西南印支矣,岂非当都关中而非燕耶?强敌巨藩若日本、台湾,岂非当都齐鲁、两浙?若说都燕为经济民生,则更谬矣,内治之都,当为中原、金陵也,都此二者,可和合天下之势而势合则雄于地球也!都燕之势决不可辐射天下而仅能闭门于河朔也,所以,中华文明之根决不可在河朔,治国之势当在中原当在金陵……然笔者只能浩叹莫非千年来,游牧民族对华夏文明和思维深入骨髓的侵凌,也或许被千年来强大的游牧帝国卷起的一股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势所左右了心智……总之,汉政权都河朔尤其北京实无充足之理由,吾国实不应亦步亦趋于历代游牧帝国。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1-03-13
由此,笔者再对此种朔迷离的漩涡作一个最后总结,魏晋以来都河朔王朝11个:后赵、冉魏、前燕、后燕、东魏、北齐、辽、金、元、清,其中汉政权只有冉魏和大明,其余9个政权皆为胡人政权。而以计算时间以记之,则后赵32年、冉魏3年、前燕34年、后燕24年、东魏16年、北齐27年;辽209年、金61年、元104年、明241年、清267年。而汉政权只有冉魏和明都河朔只有244年。其他9个胡人政权共774年。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1-03-13
而北方塞外势力能据河朔而成霸业者,可以引用木华黎对鉄木真的建都之议来一阵见血地体现这个意义:“幽燕之地,龙蹯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塞外骑兵的空间概念与华夏不同,骑兵认为这个距离可控),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燕不可。”(《读史方舆纪要》卷十直隶一),“燕京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燕山,左拥太行,右濒渤海,挟五关之险而凭临中夏,”也就是说,河朔对塞外游牧势力之意义,在于据河朔为桥头堡,而以自己漠北老家的庞大势能为后方,才可南控中原,深入两淮江浙。以达到进可攻退可收的不败地势!这就是河朔成为塞外民族成就大势之不二法门!持相同手腕的则是满清,满清窃华夏神器而踞河朔后,清除辽东汉人以作满人退守之资,当清宣统退位,宗室耆善在出关时曾赋诗:“幽燕非故国,长啸返辽东。”即暴露满人这种以河朔为跳板襟带“老家”退路的典型殖民心态。如此,结论就是:河朔乱于内部,则可旋即而灭,倘若河朔乱于塞外,则华夏面临亡国灭种,这就是河朔对本国之意义与对塞外民族意义之巨大区别!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03-13
由是,可见,河朔对于游牧民族之辉煌前途意义,如果以一句话分别概括河朔对汉与塞外民族的作用的话,那就是汉据河朔,则势偏狭而憋促,虽可控河洛中原和齐鲁山地,但西不足以制服河东、关中;西南不及川蜀、南不及荆湖、两淮和东南不及两浙膏腴巨形。正所谓“幽燕去河洛为远,而去关中为尤远……”河朔与华夏文明中心地带过于遥远的现实软肋终将呈现鞭长莫及之叹,进而丧失攻守之巨资。所以,试图偏霸河朔者多也,却几无善终。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3-13
那游牧势力的介入则又如何呢?

自五胡乱华始至满清,考察羯族之后赵,鲜卑慕容之前燕、后燕,胡化政权之东魏北齐、契丹辽、女真金、蒙元、满清皆为胡政权,这些政权大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之影响,大一统政权即两个,半天下之局过半。

如此,可谓一目了然河朔雄胜之势对于汉政权,却只能留下了一串串悲壮的绝命故事,如唐安史之乱之后遗症魏博节度使一般,虽“终唐之世河朔常为厉阶”,但“河朔叛乱者,凡十七起,其能免于诛夷、保其宗祀者,不数见也”河朔之割据终会烟消云散而无所作为。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3-13
(四)

而当近世千年里,河朔似乎一举而强盛,乃至关中河东皆非对手,何因?在于游牧势力自河朔的介入,而使得河朔之势暴涨,河朔以燕山燕京之门户,背依庞大草原之无敌游牧铁骑之势遂使河东、关中再难号令群雄,此所谓非河朔本身之势能焕发。所以,华夏内部据河朔而成天下势,除了汉光武帝刘秀、明成祖朱棣外,再无其他。汉光武之所以能光武,则源于洛阳更使政权的败乱,而能据河朔收拾残局;明成祖能成永乐,也在于朱元璋对南京开国名将的大扫荡,和永乐借助归附的蒙古朵颜三卫的游牧军队,于是,汉之河朔势力能号令天下者至此绝。而且,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汉光武与更使政权、明成祖与南京政权都是家族之争,而以外姓之河朔政权夺前朝之天下则数千年从未发生!
[ 此帖被zhaohz在2011-03-13 19:08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3-13
史上自河东方向东下太行平荡河朔七起:

1、2、王翦、韩信出井陉而定赵燕;
3、李光弼、郭子仪出井陉而河朔返正;
4、王猛出潞川而灭前燕;
5、北魏末尔朱荣出滏口而破葛荣;
6、高欢出滏口而据信都;
7、北周出滏口而扫北齐。
而总结战史之关键在于沿太行山关隘之得失。而其中又以关中政权兼并河朔政权共四起,河东兼并河朔政权三起。

河朔交通重镇皆在太行山东侧,而河朔交通重镇恰皆以扼守太行各陉而设,于是河朔政权衰亡轨迹皆以失太行山关隘为先,而后自河东晋阳(太原)出井陉,或自河东上党出滏口陉,东下太行陉,以临河朔,河朔便势去而亡。于是,刘汉灭西晋,而遣石虎自飞狐陉攻燕蓟;北魏灭后燕:魏军出井陉,直趋燕都中山。魏军攻占常山(今正定)后,河朔诸郡县纷纷降魏,惟中线之中山、南线之邺城、信都三城为后燕所守,再经近两年的围攻,克此三城。河朔遂为魏有。唐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以朔方军东出井陉,破河朔中线之安军,断绝安军回路,迫降河朔十余郡,几迫安军放弃对中原关中之攻势。所以,如此快刀手连破河朔高手之势,非河东而不可为。

[ 此帖被zhaohz在2011-03-13 19:15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3-13
于是,观天下之攻守大势,可以总结这个规律,如果防御地势能支持两道防御线,则基本算是安全,也能较好地挡住敌军的纵深,或者说进入后无法立足而只能劫掠退却,也即北势攻河朔,则破第一线、第二线而第三线土崩;南势攻河朔,则破第三势、第二势则第一势瓦解。所以此后中原政权能象北宋一般在河间、真定一线能顶住,则国家尚可以勉强维持;若是连这一线也守不住,则中原政权便可谓大势已去。

而如果威胁来自西面的河东,则会如何?

如果说河朔可制中原之命,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河朔之势受河东而剪灭多矣,河东地势高于河朔,更为险峻,所以河东必然气压河朔,中原与河朔争势,来自中原的强权可以威胁河朔南部,却无法同时威胁河朔中部,而来自西边河东的势力,如《战神河东》所详述的,却可以同时威胁河朔北中南三线,可谓河朔之命受制于河东
[ 此帖被zhaohz在2011-03-13 19:18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3-13
(1)汉高祖十年9月陈豨反,而陈豨立足于大同盆与河朔北线,而南取中线常山正定一带,却不及攻南线邯郸而为刘邦抢先占据,待刘邦破河朔中线正定,则陈豨兵势瓦解而成丧家之犬;(2)曹操官渡之战破袁绍,进而伐袁氏兄弟,曹操破邺城而袁氏走河朔中线之中山,中山不守而袁氏亡;(3)石勒据河朔中线之襄国(邢台)而一举突袭灭幽州一隅之王浚;(4)隋朝尉迟迥据河朔中线南线与河内及部分山东地反,是以河内为第一线,以邺城为中线,但隋军破河内第一线,尉迟迥退守中线邺城决战,中线败而身灭;(5)慕容垂乘前秦苻坚淝水之败而重建燕国时,得第一线,却未得第二线而直接攻第三线之邺城受阻两年而后得之,若非苻丕急于回关中登极,南线之邺城大战最终命运如何将不得而知,所以,河朔争夺战在于中线之决胜负。这已是一条战争规律,即任何防御,中线将决定形势命运之分合点,这个规律也将在笔者其他形势分析中不断体现。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3-13
而堂奥内部之战,也体现此现象,若破河朔南部如战国秦汉时期之邯郸,魏晋南北朝时期之邺城(今河朔临漳)或唐宋时期之邢台、大名,则割据河朔政权之势尚未去,若再攻下河朔第二势则河朔割据之势不待燕云之势破而顿时瓦解!

考察内部各时期之河朔割据大战,因防御范围之不等,邺城、邯郸、邢台至真定一带的河朔中、南部地区即构成各自的中线。考察自河南攻取河朔的5起战事: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3-13
顾祖禹论河朔中线地势,称真定“控太行之险,绝河朔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若夫历清河、下平原、逾白马(渡口)、道梁、宋(南下中原),如建瓴水于高屋,骋驷马于中达也。”称河间“北拱京师,南临青济,水陆冲要,饷道所经。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图河间者。北不得河间,青、冀之祸未烈,南不得河间,幽平之患未深也。”此所以北宋在失燕云险要后,尚可以中线维持国防;而当北宋失去中线之三镇,则南线则速崩溃,金骑则迅灭北宋。于是,正如北宋宋祁说:“河朔为天下根本,而真定又为河朔之根本”

因而河朔中线在河朔南、北之间居枢纽性地位。此势胜败将决定第三势之有无。因而无论北伐南图,中线争夺便具决定性意义。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3-13
所以,于河朔而言,在丧失河朔第一势的燕云地区,则河朔之势即在第二势的中线,但若北方游牧势力在占据幽燕后再破河朔腹心三镇,则河朔南部重镇无需占有而河朔之势全去。所以北宋但有中线之河朔三镇支撑局面,则国事犹可为,若失中线三镇,则河朔之势全去,中原河南则决无独为之可能!耶律德光灭后唐即是前车之鉴,因而北宋先后与辽、金对峙于中线之真定(石家庄)、河间、中山。北宋末,金人强势南下,要求割让三镇之地,李纲说:“三镇,国之屏障,割之何以立国!”陈东则沉痛呼吁:“曾不知无三关、四镇(太原、河间、真定、中山),是弃河朔也!弃河朔,朝廷能复都大梁乎!”因而河朔之势能决定----无河朔则绝无中原之可能。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