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这个源自于《尚书.禹贡》的成语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都极其适用于武汉这个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城市,既形象地概括了武汉的地理大势和在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地位,又隐喻为许多人所魂萦梦绕的“大武汉”的复兴已是大势之所趋。
地处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汇流处,得江汉舟楫之利,又深处中国内陆的腹心位置,为陆路交通的辐聚之地,使得武汉很早就独享“九省通衢”的美誉,当今中国,也有很多城市,甚至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都自称“七省通衢”或“五省通衢”,却没有哪个地方有足够的底气来与武汉分享“九省通衢”的荣誉。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曾创造出中国内陆城市包括中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重庆至今都无法复制的一段“传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正式确立,使得武汉这个中国的“天元”一度优势不再,甚至在国内名目繁多的各种综合“评比”中被挤出前十几名开外,在一些人看来,武汉已彻底“没落”。然而,即便是一个“没落”的武汉,在其最低潮期,依然是中部地区的“龙头”。也就是在其最“落魄”的2002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发展报告中,依然独具慧眼的将其排在“中国25个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中的第6位,即在历史上的“峰值”地位和现时“低谷”地位之间的平衡点,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而现在武汉的逐步复兴的迹象也印证了这一点。
不管我们湖北人对于武汉是怎样一种爱恨交加的感情,也不管其他地区尤其是周边地区对武汉是艳羡还是嫉妒,武汉在湖北、在中国中部的强势地位或者说“一城独大”的局面不会改观,甚至有可能随着完全的市场经济化而有所加强。这是由武汉的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所决定的:武汉可以在GDP上被超越,也可以在政治上被超越,然而其“天元”的地位却无法被取代,哪怕是作为中原的核心郑州。
对于湖北省的其他城市包括所谓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来说,有武汉在,它们就只有“陪太子读书”的地位和待遇。除非有朝一日,武汉从湖北分离出去,如坊间一直传言的“直辖”。而一旦那样,湖北省将进入“群龙无首”的“战国”时代,城市之间的无序竞争将更加激烈,湖北省甚至有可能不能自存。
毕竟,从长远看,武汉留在湖北,利远远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