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70阅读
  • 5回复

[湖北]通过十堰与荆州对比为荆州发展把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12-01
1994年的历史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国函98号】批
    同意撤销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实行地、市合并,将原郧阳地区的郧县、竹山县、房县、郧西县、竹溪县划归十堰市管辖。原郧阳地区的丹江口市由省直辖。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国函99号】批复:
 1.同意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
 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钟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辖。

1994年人事任免:
原十堰市委书记曾宪武为新十堰市首任市委书记(主要领导班子为原工业十堰市
原荆州地委书记卢孝云为荆沙市首任市委书记(主要领导班子为原农业荆州地
画外音1994年十堰市的卡车、荆沙市的纺织品大量滞销。十堰市东风产能东迁,荆沙市大量棉纺厂倒闭、合并。

1994-2006年的经济状况:
十堰市:1994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30亿元,2004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91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11%;2004年地区人均产值达到8436元,其中市区为27,459
荆州市:1994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60亿元,2004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30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9%;2004年地区人均产值达到6847元,其中市区为8,494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1.老牌地级市十堰市、沙市市分别是重工业、轻工业的明星城市,1994年都遇到发展瓶颈,因此才有借此与大农业地区合并来转型和脱困,都属于工农联盟。不同的是富庶的荆州地区县域经济在湖北排前排,老郧阳地区各山区县至今国家级贫困,因此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荆沙市轻工业不如重工业十堰市的产业支撑力强的缺憾(农业地区与轻工业互补性很强)。
2.十堰市整体吞并郧阳地区,人事任免在新市中基本上是主导地位;沙市市与半个荆州地区合并,人事任免遭排挤。
3.十年间两市增速在湖北各地市中均偏低,但是十堰市城区依然高速增长,而荆州城区特别是沙市)却极其缓慢。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
1.荆州市的农业优势并没有为发达的轻纺工业支撑,也被一场洪水彻底击垮;十堰市虽然是半干旱地区年年很缺水,但是重工业很好的避开这一弱点。
2.荆州市领导的农业兴市思维贻误了工业化初期和城市转型的战机,导致如今工业不强、中心城区不强、县域也落后了;当然城区像欧美、县域像非洲的十堰市城乡差距之大也是全国罕见。
3.十堰市虽然县域经济一直不行,但是强悍的工业化中心城区至今衰而不落,能在地区发展中挑大梁。十堰市中心城区城建水平也高,对各县人口有相当的吸引力;荆州市不仅中心城区工业薄弱、城建规划逐渐落后,沙市还失去当初地区内的中心城市影响力,县域经济滑坡也很厉害。
4。十堰市版图完善,容易做完善的区域内部规划;荆州市版图畸形规划凌乱,建设成本高而且饱受荆江水害,一半的县不在重要交通线上。

对荆州发展的建议:
1.三峡大坝建成了,荆州应积极向国家申请取消那些限制发展的蓄洪区、行洪区、滞洪区,吸引各种资源投放后进驻;
2.整顿吏治,梳理发展思维,明确城市定位,找准支柱产业合理产业布局,分阶段制定并执行可行政策,内修外援加紧追赶周边地区;
3.完善交通布局,修订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布局,协调中心城区与县域功能定位,适当调整本市区划
[ 此帖被幻象岭在2011-12-01 21:40重新编辑 ]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12-02
确有必要对荆州现有的蓄洪区、行洪区、滞洪区进行全面评估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12-02
文中有很多硬伤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2-02
原十堰市委书记曾宪武为新十堰市首任市委书记(主要领导班子为原工业十堰市)
括号中的内容与事实相去甚远,具体可参见当今仍活跃在湖北政坛的相关老领导简历。1.老牌地级市十堰市、沙市市分别是重工业、轻工业的明星城市,1994年都遇到发展瓶颈,因此才有借此与大农业地区合并来转型和脱困,都属于工农联盟。
当时的地市合并是有更深层的原因的,典型的十堰不愿意,94年的十堰是其小市历史上最红火的阶段,很多荣誉都是在那个时期获得的,何来转型?
不同的是富庶的荆州地区县域经济在湖北排前排,老郧阳地区各山区县至今国家级贫困,因此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荆沙市轻工业不如重工业十堰市的产业支撑力强的缺憾(农业地区与轻工业互补性很强)。
2.十堰市整体吞并郧阳地区,人事任免在新市中基本上是主导地位;沙市市与半个荆州地区合并,人事任免遭排挤。
3.十年间两市增速在湖北各地市中均偏低,但是十堰市城区依然高速增长,而荆州城区特别是沙市)却极其缓慢。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2-02
十堰是纯粹的地市机构合并,而荆州则是异地建(江汉)市,也就是把实际级别与规模相对较小的原“沙市”市机构搬迁到“江汉市”,只是这个方案最终不果而行。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12-02

当时的地市合并是有更深层的原因的,典型的十堰不愿意,94年的十堰是其小市历史上最红火的阶段,很多荣誉都是在那个时期获得的,何来转型?
.......
[/quote]
     吴发育的确在新旧十堰市都是市委书记;
     我是从事汽车行业的,我的厂长年轻时在十堰市当工人。他说1994年十堰市大量卡车滞销,又赶上产能东迁襄樊,的确很困顿。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