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55阅读
  • 7回复

[地方沿革]江西抚州临川沿革[推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24


  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年),分南城县西北境域建临孜县,属豫章郡,临川建县始此。
三国
  曼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年),以豫章郡东部置临川郡,属杨州,临汝县属临川郡,郡治设临汝(今抚州市)。

  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以杨州七郡、荆州三那置江州(今九江),临川郡属江州,临汝县仍属临川郡。
  东晋成帝成康八年(342年),王羲之为临川内史。
  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正月,以武陵王之引、司马宝嗣为临川王,临川郡开始分封开国。初,宁康年间(373~375年),曾追封会稽王的长子司马郁为临川王。
南朝
  保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六月,武帝降封晋代临川郡王司马宝嗣为西丰县侯,追封其弟刘道现为临川王,由其兄刘道伶之子刘义庆继袭王位。
  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荀伯子为临川内史,作有《临川记》(已佚)。
  元嘉十年(433年),临川内史谢灵运被收调回京。谢不服,在临川兴兵,战败被捕。
  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临川郡治迁南城。
  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临川郡治复迁临汝。
  普通三年(522年),析临汝地,建定川县(县址在罗针、云山两乡交界处的雷坊)。
  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侯景之乱平。临川内史周迪为高州刺史,以周敷为临川刺史。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师平陈,改临川郡为抚州,隶属洪州总管府。西丰、定川两县并入临汝,改临汝县为临川县,属抚州。
  隋烦帝大业三年(607年),复改抚州为临川郡,仍隶属洪州总管府,临川县属临川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复改临川郡为抚州,周法猛为临川刺史,兴建述陂, 引渠灌田万余项。
  天宝元年(742年),抚州改为临川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临川郡又改为抚州。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抚州刺史王园,以州治设在赤岗交通不便,乃迁州治于连樊水西陲。
  大历三年(768年),颜真卿为抚州刺史,筑土塍陂。
  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年),戴叔伦为抚州刺史,筑冷泉陂,制立均水法。
  元和三年秋,抚州大旱,秋冬作物几乎全部枯死。
  元和四年,复大旱,自春正月至头六月不雨,田土龟裂,人无食,疾病流行,死人无数。
  元和六年,升抚州为上州。
  元和七年五月,暴雨,抚州山洪暴发,庐舍水深四丈,庄稼全被浸毁。
  唐信宗乾符四年(877年),王仙芝遣柳彦璋袭击抚州,钟传进入抚州据守之,后朝廷命钟为抚州刺史。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袭击抚州。
  中和元年(881年),抚州刺史钟传入洪州,危全讽由南城入据抚州。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刺史危全讽筑子城、罗城。

五代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危全讽攻打吴地洪州,兵败,抚州归属淮南。由淮南将领刘信为抚州刺史。
  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年),抚州改为昭武军,升抚州刺史为昭武军节度使。
  后普高祖天福二年(937年),复改昭武军为抚州。
  天福五年(940年),抚州太守周守祚开辟罗城,建十三门,门各有楼,加兵驻守,疏通护城河,河深及丈。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划出临川的归政乡,设置金溪场。
北宋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改抚州为军州。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抚州属江南路。
  淳化五年(994年),划出临川的归德、顺德、顺政三乡,以及以前划出的归政乡,建金溪县。
  宋真宗咸平三年( 1000年),建县儒学于南门。
  天博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东西两路,抚州属江南西路。
  天禧五年,临川温泉干涸,后泉水忽然涌流,沐浴其泉,有疾者多愈。
  宋仁宗庆历三年( 1043年)三月, g殊任宰相兼枢密使,为临川第一个宰相,次年九月罢相。先后知颖、陈、许、永兴等州军,后移居河南,以病归京师。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十一月王安石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熙宁七年( 1074年)四月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二月复相。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第二次罢相。出知江宁府,后退居江宁(今南京)半山园。
  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六月至十月不雨,大旱,农作物枯死,民饥。
南宋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正月,虔州李敦仁进犯抚州。神武右副军统制岳飞派人以岳字旗高挂在抚建城门。李兵望见,互 相告诫,不可进犯。
  绍兴四年(1134年),夏秋大水,疾病流行,邑人死人近万。
  绍兴十年(1140年),连年饥荒,人食草根树叶。
  绍兴十九年(1149年),划出本县惠安,颖秀王乡(自十八都至三十一都),归属崇仁县。
  绍兴十十九年、(1159年),螟虫为害严重,第二年,螟再成灾。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于县城东门外汝水上建浮桥。
  乾道七年至九年间(1171~1173年),连年大旱,乾道九年正月至十月不雨,民流亡数万人。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赵善誉为临川县令,始修《临川县志》。
  淳熙六年门(1179年)十二月,陆游至临川任江西常平茶盐义仓司。
  淳熙七年(1180年)春,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陆游开仓济民。十一月陆游被朝廷罢官归里。
  宋宁宗嘉泰四年(12O4年)春,大饥,疾病流行,死者不可胜数。
  嘉定年间(1208-1224年),县令屠雷发重修《临川县志》。
  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东门外汝水上桥火毁,知州薛师旦,改建石梁,命名文昌桥。
  淳佑八年(1248年),建临汝书院于南湖,祭祀朱子,又为讲学之所。
  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知州缪元 德建和米仓、粜米赈饥。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抚州 为抚州路。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七月大水,民房漂没。至元二十八年,大旱,民流离失所。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九月大饥,大疫,死者甚众。
  至顺元年(1330年),大饥,有的全家饿死。
  至正十八年( 1358年),陈友谅占领抚州。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命吴宏取抚州,陈友谅守将邓克明单骑遁走。
  至正二十二年正月,朱元障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复改为抚州路。命孙荣守之。同年四月,江西降将祝宗叛乱,奔袭抚州,孙荣失守。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抚州路改抚州府,临川属之。
  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孔庙殿于火,知府周瑛重建。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O5年),地震,房屋震动有声。
  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临川有78181户,351252人。
  明武宗正德四年( 1509年),大饥。谷价猛涨,西乡张马七聚众于三坊掀起反饥饿 斗争。
  正德七年(1512年),临川划出安宁、 长寿、移风、遵化四乡共18都,及延寿乡 的四都,崇德乡的一都建东乡县,县治考 岗。
  正德十三年夏大旱,县内地震。十四、 十五年连年发大水。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五月,大 水,漂投民房,物畜蔽河。
  嘉靖十九年,大旱大饥,民采竹笋为 食,斗米银二钱。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地震,大旱大饥,稻麦无收,民掘白土、杂米屑为食,饿死者甚众。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查核户口,删除死亡万余户,全县实有68180户,110881人。
  嘉靖三十二年,自秋至冬,久晴不雨,井水干涸。三十九年十二月,冰雹如石。
  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知府古之贤募工筑千金堤。
  万历十七年(1589年)春,大旱,五个月不雨,早稻无收,民大饥,秋发瘟疫,死人无数。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一都老人黄伯通百有五岁,官府赐“仁寿”字,建石坊表彰。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张献忠部攻克抚州。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春,清兵入县城,城内外死者数百人,邑人曾享应、揭重熙先后举兵,互相策应。兵败、曾享应被执,不屈而死。
  顺治三年八月,揭重熙自赣收散兵游勇攻克抚州,中军洪深战死,兵士仅有千人,退驻王洞。
  顺治四年春,大水大饥,斗米银八钱,饿死者载道,外流数万人,秋发大疫,死数万人。
  顺治五年三月,金声桓反清,其部将张自忠驻抚州,聚众至十万。
  顺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邑人明兵部尚书总督江西军务揭重熙死于福建省崇安县。
  康熙九年(1670年),十二月,雨雪交加,达四十余日,河上冰厚可走行人,农作物冻死很多。
  康熙一十年,大旱,自五月至八月不雨泉涧干涸。
  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耿精忠于福建遣将易明攻抚州,七月城陷,九月收复。
  康熙十九年(1680年),知县胡亦堂因E临川旧志遗失,创修《临川县志》。同年大风,屋宇栋柱动摇,府前石坊吹倒。
  清高宗乾隆四年(1739年)抚州知府刘永锡重修兴鲁书院,知县李廷友复修《临川县志》聘邑人李绂为总纂。
  清仁宗嘉庆十年(1805年),“担匪(又称“边钱会”)活动于龙溪隔河山谷中邑人监生纪大毕密告于巡抚秦冰恩,讨擒之。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知县秦沆续修《临川县志》,出版于无锡;并编著《临川见闻录》。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春,雷迅电烈,雹大如拳、从湖南至云山一带村庄墙倾瓦裂,大木尽折,庄稼被毁十万多亩。
  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临川县志》,知县姜铨请邑人纪大奎为总纂。
  清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二月,太平军由乐安进攻抚州城,二十三日攻克。二月,侍郎曾国藩调李元度、林源恩二军赴抚州,建昌、临江、崇仁、宜黄等处太平军分别进驻本县油顿、西津渡、航阜、秋溪等地。九月,抚州城内太平军与城外援军汇合,清兵大败,林源恩死,李元度败走崇仁。
  咸丰七年,太平军翼王石达开至县之境。李渡局团董朱翔超赴临江向刘于浔乞援。途遇太平军,朱投水自尽。
  咸丰八年二月,石达开率抚州、建昌之师,进击广丰、行州,令军略余子安固守抚州。四月,安肃道、刘干洱率水师进犯抚州。太平军先锋黄杨叛降,二十日黄扬与余子安战于城内,继而又在文昌桥至千金陂之间决战,余子安败退浒湾,死者数千人。
  咸丰九年二月,曾国藩驻抚州,七月返南昌,太平军暂退。
  咸丰十年,太平军再袭抚州,为清兵水师所路退守临江。次年二月一十一日,太平军猛攻南门及清风门,未克。七月,太平军忠王李秀成自丰城东进,再袭抚州未克。
  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年),知府吴祖昌募壮男500人,建立昭武营,知县黄恩浩募了勇500人,建立威武军。四月十六日,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由金溪进市抚州,于河东湾文昌桥激战四日,清军营官胡迪堂中饱身亡。后太平军受挫退。
  同年,因战乱引起大疫,城内死者近万人。李渡、王家洲等处死者各数千人,同年,兼受水旱两灾。
  同治八年(1869年),四五大水,破堤,民房漂没。次年二月二十日大风过境,冰雹聚降,雹重l~2斤,北乡自金鸡城(今城前)至云山圩,瓦屋尽裂。
  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制《临川县志》。
  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大水连涨三次,县境圩堤冲决殆尽,北乡溃堤尤甚,早晚稻无收。
  光绪三年,大寒,二、三月未晴,河水成冰,可行车马。
  光绪十八年(1892年)冬,严寒,屋檐冰长数尺,民冻死不计其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南乡大水,谷价猛涨。六月,北乡大水,黄昏渡及长乐围圩堤决口,八月八日迅雷大风,大树皆吹折。
  光绪二十八年,兴鲁书院改为普通学舍,汝阳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此为本县第一所新型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年),大水,南乡流坊决堤。同年,抚州知府王书微截堵何家口支河。
  光绪三十一年,知县黄杏泉令乡民开挖何家口小河,反对者聚众数千人阻止,黄知县领差役镇压,遭到殴打,跟船返署。后抚州知府禀省,并带兵百余查办。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抚州中学教员蔡复灵,秘密组建同盟会分部于临川、宜黄、崇仁等处,发展组织。
  清傅仪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县议事会,县参事会。
  宣统三年,知县戚杨,为保护灵谷峰西北良田不被山水冲毁,令员按亩摊资,征工出力,开沟引山水入千金陂,名曰“官沟”。
  同年九月二日,江西革命军起,知县倪廷庆响应,汤嗣若受江西民团团长刘凤起之命来临川,罗英等近百人沿途迎接,称为“汤都督”,倪知县设计诱擒汤嗣若,袭罗英于府城隍庙被杀害。

返回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09-26
太不够意思了,一字未提进贤啊~
www.xsanfang.com
深圳新胜安防,专业监控设备销售安装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09-26
以下是引用大干部在2003-9-26 0:12:04的发言:
太不够意思了,一字未提进贤啊~
再说进贤,送你去看病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09-26
以下是引用沙漠王子在2003-9-26 1:16:47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大干部在2003-9-26 0:12:04的发言:
太不够意思了,一字未提进贤啊~
再说进贤,送你去看病
[/quote]
9494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11-12
比较详实了,汉之前有吗?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11-12
我是南城的 被分出来的县管 蛮o(╯□╰)o的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11-13
建国后,划了那么多好地方给进贤!
君子坦蛋蛋,小人藏鸡鸡!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11-16
君子坦蛋蛋,小人藏鸡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