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904阅读
  • 37回复

[区划规律]旧县城较多的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7-27
浦东新区:川沙、惠南、临港

宜兴市:西晋至隋曾设义兴郡,辖七县,其中三县在今宜兴境内,阳羡县县治在今新街街道百合村、国山县县治在今张渚镇五洞桥附近、临津县县治在今官林镇临津村附近。

溧阳市:永世县(永平县)县治在今天目湖镇古县村附近;平陵县县治今南渡镇古城村。

安吉县:孝丰、安城、梅溪、故鄣

临安市:临安、於潜、昌化

桐庐市:桐庐、分水

建德市:建德、寿昌

平和县:南胜、旧县、九峰、小溪

新泰市:原泰宁县城楼德,原新汶县城新汶,原徂阳县城(好像也是楼德)
章丘市:原章丘老县城-原章历县城绣惠,原章丘县城埠村,原东平陵县治龙山

浚县:境内有顿丘 (屯子镇蒋村西),卫县(卫贤镇,50年改名卫贤),临河(东黎县,善堂镇临河村,金代毁于水患),枋城(汲郡)三个老县城和一个府郡(除了现在的县城沿袭2000多年外).

贺州市:贺县、桂岭、信都、荡山

天等县:全茗、茗盈、向武、都康、上映、镇远、龙英、结安2垌,元改垌为州。1916年全、茗、龙并为龙茗县,镇、结、都结、结伦为镇结县,1917年向、都、上并为向都县。

桂平县:宋设2州9县,绣州——阿林、常林、罗秀、皇化、归诚、卢越6县;浔州——桂平、大宾、陵江3县

鹿寨县:中渡、榴江(寨沙)、雒容

丰利县:白土关垭子、石牛河口、古声口、白土营

此帖为抛砖引玉,由于牵涉内容过多过复杂,不再继续更新!
[ 此帖被杰落清东在2010-03-01 21:16重新编辑 ]
把(媳妇=儿子妻子)当(媳妇儿=自己妻子: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扒灰。媳妇指儿子妻子而非自己妻子
把(女婿=女儿丈夫)当(女婿儿=自己丈夫: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乱伦。女婿指女儿丈夫而非自己丈夫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7-27
旧县城最多的是崇明。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7-27
浦东新区有川沙、惠南、临港三个,嘿嘿。
以上就建国后而言,往前推的话,还有旧宝山。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7-27
賀州不是県 歴史上合并了几个県 所以面積蛮大的
曽合并了桂嶺県 信都県 蕩山県等 還有个老県城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7-27
随县好像很多!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7-27
临安、於潜、昌化
举中华全族之力,灭岛夷独夫之心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7-27
回 楼主(实在) 的帖子
还有故鄣县吧?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7-27
回 2楼(QQme) 的帖子
寶山的縣城只有兩個 一個事吳淞 一個是現在的寶山地區  浦東高橋那個寶山只是曾屬於寶山縣 而且沒建過城鎮  從來沒成為過縣治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7-27
引用第2楼QQme于2009-07-27 12:55发表的  :
浦东新区有川沙、惠南、临港三个,嘿嘿。
以上就建国后而言,往前推的话,还有旧宝山。

临港?哪个县的县城?
把(媳妇=儿子妻子)当(媳妇儿=自己妻子: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扒灰。媳妇指儿子妻子而非自己妻子
把(女婿=女儿丈夫)当(女婿儿=自己丈夫: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乱伦。女婿指女儿丈夫而非自己丈夫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7-28
临港是南汇吗?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7-28
平和县境四县城

--------------------------------------------------------------------------------

漳州新闻网 :发表时间:2007-12-26 10:02:47 来源:闽南日报  
    ⊙马乔

    平和县境内有四座县城,说来可能让许多人不敢相信,但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四座县城,分别位于如今平和县的西南、东南、县中偏东的方位上。

    以资格老幼论,如今位于平和县境内的第一县城是南胜。时间在元朝至正年间。那时,还没有平和县。后来平和县所拥有的版图与今天的漳浦县和南靖县部分重叠。也许因为县城就在南胜,县名就叫南胜县。南胜位于“九围矾山之东”,即今天的平和县南胜镇。这个南胜县,寿命很短。从公元1321年(元至正年间)到公元1356年(元至元十六年),仅存世35岁。令人不理解的还有,这南胜县仅有区区三十几岁阳寿,竟然也不让南胜毕生陪伴当它的县治所在地。公元1337年(元至元三年),南胜县的县衙门北移了25公里。又过了19年,南胜县城又往东迁移了25公里,南胜县从此走进历史再也没有拐出来。

    平和县境内的第二个县城叫旧县。如今旧县只是平和县小溪镇的一个行政村。若不是县志上记载,旧县的地名就是由旧县城简化而来的,今天的人们,已很难从一个行政村联想到一个县城了。但从公元1337年至1356年,这个史志上记为“?山之北”的地方,确确实实是南胜县的政治中心。旧县做县城时,南胜县还在。到1356年,南胜县县治迁到今天的靖城镇,县名从此也改为南靖县。这个新县名,是从原来的南胜取一个字,县治新址名讳中取一个字,合二为一而成的。

    平和县境内的第三个县城在九峰。九峰成为平和县城基本与平和县名称的出现相伴随。其时,正是明朝正德十三年,即1518年。平和县的创设者是那位与大理学家朱熹齐名的王阳明。王阳明因率伍剿寇来到闽粤边界的九峰。为了防范寇贼再起,他奏请朝廷析南靖县的清宁、新安二里和漳浦县二、三都置清平县,县治设在河头大洋陂。次年,清平县改名平和县。县名取为平和,意思是什么?有两种说法:其一,当时的河头属于平和社。河头成为县治,县随社名。其二,平和意为寇平人和。平和县的命名者,把县名拿来当政绩标榜,向皇帝邀功请赏。这应该可算是平和县对政治学的一大贡献吧?!

    九峰当平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当就是431年。这是很让今天的九峰人引为骄傲的。与今天的九峰人接触,言辞举止间多有居高临下之态。而与南胜人和旧县人相处,则没有九峰人的那股酸味道,在他们身上,已不容易寻觅到县城人的印记。这大概就是时间的伟大了。不管你曾为中心与否,不拥有时间的慷慨赐予,文化来不及沉淀,再怎么样地灵,也难有人杰,一方水土也养不出豪迈之人。

    平和县的第四个县城叫小溪,也曾叫过?城、阳明镇。据说,小溪所以能成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平和县城,决定因素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比之偏隅于县境西南边陲的九峰镇,小溪可谓位于平和县域中心。小溪用地缘优势打败九峰,把县城的名分从九峰的手上夺走,大概会让九峰大惑不解的。依作者看来,地缘优势的内涵,是以当政者的关注中心密不可分的。现在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它自然要选择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比九峰优越的小溪当县城了。这才是九峰丧失充当县城资格的唯一原因。

    然而,九峰也好,南胜、旧县也罢,失去的固然失去了,但又有谁可以说它们没有得到?它们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得多。在县史上拥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就是它们永恒的得到!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7-28
像山东寿张这样的旧县城是不是也算在阳谷里面?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7-28
回 8楼(实在) 的帖子
临港就是被浦东合并前的县城 08 09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43920
08年5月29日揭牌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7-28
天等县境内:宋设全茗、茗盈、向武、都康、上映、镇远6州;龙英、结安2垌,元改垌为州。1916年全、茗、龙并为龙茗县,镇、结、都结、结伦为镇结县,1917年向、都、上并为向都县。
现在每个乡镇几乎都是曾经的州府或县城!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7-28
桂平县境宋设2州9县
绣州:阿林、常林、罗秀、皇化、归诚、卢越6县;浔州:桂平、大宾、陵江3县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07-31
河南浚县境内有顿丘 (屯子镇蒋村西),卫县(卫贤镇,50年改名卫贤),临河(东黎县,善堂镇临河村,金代毁于水患),枋城(汲郡)三个老县城和一个府郡(除了现在的县城沿袭2000多年外).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08-01
旧时置县废县的事应该不少,江苏宜兴西晋至隋曾设义兴郡,辖七县,其中三县在今宜兴境内:阳羡县县治在今新街街道百合村、国山县县治在今张渚镇五洞桥附近、临津县县治在今官林镇临津村附近;
两县在溧阳境内:永世县(永平县)县治在今天目湖镇古县村附近;平陵县县治今南渡镇古城村。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08-01
引用第14楼我等天子于2009-07-28 19:35发表的 :
天等县境内:宋设全茗、茗盈、向武、都康、上映、镇远6州;龙英、结安2垌,元改垌为州。1916年全、茗、龙并为龙茗县,镇、结、都结、结伦为镇结县,1917年向、都、上并为向都县。
现在每个乡镇几乎都是曾经的州府或县城!

此州非彼州!
把(媳妇=儿子妻子)当(媳妇儿=自己妻子: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扒灰。媳妇指儿子妻子而非自己妻子
把(女婿=女儿丈夫)当(女婿儿=自己丈夫: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乱伦。女婿指女儿丈夫而非自己丈夫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08-02
引用第18楼实在于2009-08-01 21:56发表的 :
此州非彼州!

虽羁糜州,益通县制。再,盖因标题无时间限制,故不足为患。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08-06
山东新泰境内:原泰宁县城楼德,原新汶县城新汶,原徂阳县城(好像也是楼德)
山东章丘境内:原章丘老县城-原章历县城绣惠,原章丘县城埠村,原东平陵县治龙山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09-01
1952年中渡、榴江(寨沙)、雒容三县合并设立鹿寨县。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09-01
回 20楼(我等天子) 的帖子
难怪雒容的交通位置那么像县城,果然是老县城。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09-01
桐庐县有分水县城分水镇。
建德市有寿昌县城寿昌镇。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9-09-01
陕西平利县城变迁
  县城,历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利县城的四次变迁,浓缩全县历史演变的曲折进程。
  第一城址白土关垭子位于今县城东的长安镇与湖北省竹溪县交界之山垭。为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利县始建置之治所。初为上廉县,后改吉阳县,南北朝时期的齐朝,划县为二,增设上廉县,治所在今老县,不久仍并入吉阳县,西魏更名吉安县。关垭子至今有古城遗迹,民国26年(1937年),修汉白公路,拉槽通过,古城破坏。1982年文物古迹普查发现:“城墙东西直径120米,南北蜿蜒,东西各有一城门,夯筑层明显存在,并散存南北朝时代青瓷陶片”。?
  第二城址石牛河口位于今长安镇石牛河和长安坝河交汇处,至今仍流传“官田坝”地名。清光绪县志载:“先是平利县旧治在白土关东,既而迁于石牛河口”。隋大业3年(公元607年),与安康、岚皋合并,名金川县,治所设安康城西关。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设,仍按原区域恢复县治所,始名平利县。因水毁城废,至今尚未查明具体城址和遗物。?
  第三城址古声口位于今老县镇的东河(古名灌溪河)和北河(古名声水)交汇处。唐武德8年(公元625年),平利县治所迁于古声口。宋代时降为镇,不久复置县。元代撤县,设巡检司于石牛河口。明代洪武5年(1372年)复置县,治所遭“洪水冲坍”,县丞冯宛将县治所再次移到古声口。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修庙学,创建行台”,其后“建造正厅、幕厅,樵楼、监狱”,当时“土旷人稀,县治规模狭小”,县署“编竹为墙,垒土作阶,朴陋苟简”。成化21年(1485年),“修筑(城墙)周6里,开东西南3门,东西阻水,南北倚山”。“隆庆元年(1567年),以倾圮难葺,改筑约三分之一,北依龙山,西南绕月溪、灌溪……周365丈,共4里有奇,门4寻,以北门不利,闭塞……”。崇祯7年(1634年)夏,李自成农民义军攻破县城,杀守城团练头目罗得宏后,历经40余年无县署。至清康熙18年(1679年),始“铸印授官”。康熙42年(1703年),兴安州守刘德新莅平巡视,赋诗一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老县面貌:“岭障层围黑子城,溪流如带石如撑,竹篱茅舍人称市,野鸟闲花自识名;地僻不闻黧犬吠,山深只许白云耕,仆夫叱驭穿林度,几片红霞映日明”。清雍正年间,县城屡被洪水威胁,历有补修。清乾隆8年(1743年)后,先后建典史署、大堂班房、二堂、训导署等数十间公房,县治所较为完善。?
  县城今址白土营,迄今已历200余年。清嘉庆初,经略大臣额勒登保,率兵在鄂西、川北、陕南一带镇压白莲教义军,见古声口城地势“偏窄低洼,无险可凭”,遂于嘉庆7年(1802年)向清廷奏请移治于白土营(即今城)。嘉庆8年(1803年),清廷准旨,调任奎光任知县监修新城。遂依关堡旧基加固,筑城墙735丈5尺,设东、西、南3门(民国28年,增辟北门),南扩奎城,造庐设厩,为800兵丁栖身牧马之所。继任知县石珩接手竣工。嘉庆9年(1804年),加修书宝、祀典坛庙等,后建西瓮城,5道城门,城垛齐全,门上有楼;修主街1条,东西长245丈6尺7寸,计有大什字、小什字等小街道10余条,经两年修建基本完工。嘉庆10年(1805年),正式迁县治所于白土营。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0-01-23
顶起!我要收集旧县城!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