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903阅读
  • 29回复

[道路名]上海独有,以”国民政府“为开头的路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1-27
1929年,南京政府制定了一个宏大的大上海建设计划,准备用20年时间,要在现在上海的杨浦江湾五角场地区建设上海新的市中心。30年开始动工,建造了上海市政府、市博物馆、市图书馆、航空博物馆、市医院、体育场(现在的江湾体育场)、国立音专、江湾机场、虬江码头、一批住宅。修筑了五十几条道路,开通了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线路。并于1936年,在江湾体育场举行了解放前最大规模的全运会。1937年的抗日战争,使大上海建设计划中途夭折,可惜可叹!

这是1934年落成的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



大上海建设计划共要修筑300多条道路,决定所有道路以“民国上海市政府”为路名开头,但到1937年,完工了50多条,以“国”、“民”、“政”为最多,计有:

国权路、国达路、国帆路、国年路、国伟路、国庆路、国秀路、国和路、国货路、国京路、国泓路、国定路、国科路、国顺路、国宾路、国济路、国泰路、国晓路、国浩路、国康路。

民区路、民风路、民生路、民冬路、民立路、民同路、民庆路、民壮路、民雨路、民贤路、民和路、民京路、民府路、民治路、民春路、民星路、民雷路、民秋路、民夏路、民晏路、民雪路、民德路、民耀路。

政化路、政本路、政旦路、政立路、政民路、政和路、政府路、政法路、政治路、政肃路、政修路、政悦路、政通路、政熙路、政德路、政澄路。

这构成了上海五角场地区的路民特色,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大上海建设计划的道路规划图: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1-27
这是1934年落成的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

sir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1-27
规划图中那个十字中心是现在的上体院吗?楼也在今天的上体院里吧?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1-27
引用第2楼sir于2009-11-27 22:45发表的 :
规划图中那个十字中心是现在的上体院吗?楼也在今天的上体院里吧?

对,这是当时的市中心广场,原上海市政府大楼成了上海体育学院的办公楼,市政广场变成了田径训练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1-27
可惜了啊。。。。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1-27
其实也没啥可惜的
本来是为了和租界竞争的 后来租界收回来了 就没必要搞了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11-28
引用第5楼geniusx于2009-11-27 23:57发表的 :
其实也没啥可惜的
本来是为了和租界竞争的 后来租界收回来了 就没必要搞了

其实也想搞的,但37年抗战爆发,日军占领上海。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全力应付内战,自然不再会去搞。解放前,上海的建设大多是在1927-----1937这十年间进行的,这也算是“黄金十年”。45---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走到头了,没有进行任何建设。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1-28
以市开头的:市光路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11-28
引用楼主xxyyjj于2009-11-27 22:11发表的 上海独有,以”国民政府“为开头的路名。 :
1929年,南京政府制定了一个宏大的大上海建设计划,
.......

国民政府肯在首都之外的城市大搞超过首都规划的宏伟建设,很不简单啊。后来的人民政府虽然也注重上海等重要城市的建设,但毕竟将重心转移到首都北京了。从2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上海一直是全国最大城市,不过现在北京已经超过了上海。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11-28
“凡是中心向外辐射的路以“政”开头,凡是呈同心圆状的路以“国”开头,”

原计划的路名是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九字开头
后来日军曾以“中日协同建立新东亚”9字以代替“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作为路名的首字命名,如中原路、日旭路、协睦路、同化路、建同路、立信路、新民路、东和路、亚民路等。延长中山北路(今逸仙路)。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11-28
引用第8楼torius于2009-11-28 11:11发表的 :
国民政府肯在首都之外的城市大搞超过首都规划的宏伟建设,很不简单啊。后来的人民政府虽然也注重上海等重要城市的建设,但毕竟将重心转移到首都北京了。从2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上海一直是全国最大城市,不过现在北京已经超过了上海。
 
        因为南京国民政府把上海视为国家的命脉,1927年7月7日,在上海特别市成立大会上,蒋介石发表“训词”说:“盖上海特别市,非普通都市可比。上海特别市乃东亚第一特别市,无论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则不能有头绪。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11-28
引用第7楼torius于2009-11-28 11:08发表的 :
以市开头的:市光路

以“市”开头的也就这么一条,以“府”字开头路的估计还没有来得及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11-28
引用第8楼torius于2009-11-28 11:11发表的  :
国民政府肯在首都之外的城市大搞超过首都规划的宏伟建设,很不简单啊。后来的人民政府虽然也注重上海等重要城市的建设,但毕竟将重心转移到首都北京了。从2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上海一直是全国最大城市,不过现在北京已经超过了上海。


上海依然是全国最大城市,北京从来没有超过上海,以后也永远不可能超过。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11-29
看着就眼晕,太大了。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11-29
国民党的城市规划都是可圈可点的!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11-29
引用第11楼xxyyjj于2009-11-28 12:01发表的  :
以“市”开头的也就这么一条,以“府”字开头路的估计还没有来得及建。

还有市京路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11-29
国民政府的城市规划水平真是相当高!在二三年年代就有这种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水平,很厉害!
他的路网规划,乍一看上去确实很像台湾的城市.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11-29
上海江湾五角场的道路变化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11-29
1932年的是规划图,中间有很多道路现实中是没有建成的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11-29
我觉得跟这个大上海都市计划相比,到现在中国也没有一个比这个规划的更详尽周密的城市.49年后的城市开发都是无序的.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11-29
民国的建筑,的确不错。南京就更多了,唉!感慨啊!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11-29
1929年的“大上海建设计划”

    1929年的“大上海计划”实际上只是一个城市新城规划,而并不是对上海整体的规划。

     该规划有意识地避开城市最繁华的、人口集中最多的地区即租界地区,从而选择未开发地区进行建设,既是规避与租界的正面冲撞,另一方面又有与租界对着干的意味,并有能够扼其险要、抢夺其资源的企图。这是当时已经开始形成的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和社会氛围的产物。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充分认识到了上海的重要性,随即于同年7月7日把上海命名为特别市,直属南京中央政府。

     蒋介石在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大会上说:上海“非普通都市可比,.上海特别市乃东亚第一特别市,.无论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国军事、经济、交通则不能有头绪”。

     当时,为了避开租界(国民党政府刚建立,自然不愿得罪英美法等国而收回租界),也因为老城厢既破旧又无拓展余地,已开发的闸北地区又远离黄浦江,浦东又与城市腹地交通联系不便,同时又要开发和控制黄浦江港口,因此选择了吴淞和江湾之间的大片未经开发的土地作为新上海的市中心区域。

     1929年8月,成立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之后该委员会提出了一套“大上海计划”。从整体而言,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该规划有意识地避开了已经近代化了的、人口稠密且高度繁荣的城市中心,实际上已成为一项新区或近郊新城的开发规划,而不是对城市整体的规划,这与原先设定的上海特别市的职责是不相符的。

    这是一个完完全全是一个新城(新市中心)的规划。这个新城已经摆脱了中国传统城市的基本格局,也已经完全不同于租界的基本格局。新城的建设由政府承担,并首先进行政府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尽管采用市场方式进行土地开发,但其基本的开发建设模式仍然是传统城市型的,尽管并不修筑城墙并修筑了一些现代的公共设施。而这种模式又成为20世纪末全国城市新区开发的基本模式。  

    该规划的编制,延聘了美国专家作顾问,接受了欧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在当时建筑界“中西合壁”风的影响下,该项规划也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织方法。因此,该项规划的核心是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经过美国转换后的城市美化运动规划在新区开发中的运用,再加上中国传统空间和建筑概念和形式。针对这样一个规划,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美国规划的率先输入,而现代城市规划本身是在欧洲诞生的,而且其时主政上海市政府工务局的局长是在德国获工学博士的海龟。

     而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城市整体格局上采用了欧洲尤其是美国式的格网状的路网等,但在建筑的形式上则强调了“民族形式”。于是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的中国宫殿式建筑,这些建筑现在还留存在该地区,如上海体育学院内的原上海特别市府大楼、长海医院内的原上海市博物馆、同济中学内的上海市图书馆等。之所以说有意思,一方面,在引入西方理念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保护传统风格,而这种保护纯粹是形式化的内容,从某种角度讲,“中体西用”在这里实际上倒是转化为了“西体中用”,也就是整体的西方城市骨架和零星的中国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创设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从而在此后的公共建筑设计中被广泛使用。但同样有意思的是,尽管这种形式此后全国各地都不断出现(包括1950年代以后),而在上海好像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个规划后来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爆发,而没有得到较长久的实施,因此建成的内容并不多,但这个地区的路网则是基本上建成了的。当时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这九个字作为路名的首个字所命名的路名,大部分也留存了下来。

    尽管这是一个以中心区为核心的规划,但也考虑了城市内的交通联系,其中主要的还是以中心区与城市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出发的。现在作为上海城市骨架的重要道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四平路(其美路)、黄兴路、浦东大道和浦东南路(浦东路)等就是该规划的产物。

  本文所用图片翻拍自《上海城市规划志》。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11-29
引用第8楼torius于2009-11-28 11:11发表的  :
国民政府肯在首都之外的城市大搞超过首都规划的宏伟建设,很不简单啊。后来的人民政府虽然也注重上海等重要城市的建设,但毕竟将重心转移到首都北京了。从2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上海一直是全国最大城市,不过现在北京已经超过了上海。

无论人口、建成区范围还是经济指标,上海都比北京高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9-11-30
引用第19楼小小狼于2009-11-29 20:59发表的  :
我觉得跟这个大上海都市计划相比,到现在中国也没有一个比这个规划的更详尽周密的城市.49年后的城市开发都是无序的.

有啊,上海临港新城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9-11-30
引用第22楼太湖主人于2009-11-29 23:56发表的  :
无论人口、建成区范围还是经济指标,上海都比北京高

建成区是北京大吧
人口是上海最大的。
北京毕竟建筑密度没有上海高,建成区铺的比较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