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287阅读
  • 25回复

[趣味地名]中国最名不副实的地级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5-16
我认为是渭南市,虽然它叫渭南市,可事实上市境大部分在渭北,只有临渭区的一半、华县、华阴市和潼关县在渭河南边。
Love me, love my city.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5-16
沿用旧名的结果。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5-19
淮南也是!也是大部分领土在淮河以北,就是县太少。
中国没有什么副省级新区,连浦东的区长都只是正厅,架构也是正厅。
难道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卫生部长,卫生部就副国了?总理朱镕基兼人民银行行长,人民银行就正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5-20
沿用以前县级市的名字,升为地级市应叫渭州市较好。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5-20
淮阴区,明明在淮阳(淮河以北)
说务实有用的话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5-20
引用第2楼赤天亢帝于2008-05-19 22:59发表的  :
淮南也是!也是大部分领土在淮河以北,就是县太少。



淮南主力全部在淮河以前,最初叫淮南的时候还没有淮河以北的部分,淮河以北的部分是怀远和凤台划过来的,我觉得县正好,最好撤销区县实行东莞那样的层级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5-21
中国的许多地名是名不符实,就调整一下,全部改正过来。
chg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6-21
引用楼主liu_4037于2008-05-16 15:57发表的 中国最名不副实的地级市 :
我认为是渭南市,虽然它叫渭南市,可事实上市境大部分在渭北,只有临渭区的一半、华县、华阴市和潼关县在渭河南边。

这个名字确实不好,这个市的人办事都“畏难”!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06-24
可能因为它的城市中心在渭河以南吧.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06-24
汉阳区估计是最名不副实的区吧,全域都在汉水以南,而山南水北为阳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06-25
引用第9楼東七區之夢于2008-06-24 21:19发表的  :
汉阳区估计是最名不副实的区吧,全域都在汉水以南,而山南水北为阳

你先自己搞清楚再说!
持之以恒,信守承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06-25
他说的没错啊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8-06-25
引用第11楼QQme于2008-06-25 11:48发表的  :
他说的没错啊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过去的汉阳与汉口练成一片。《明史》记载,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但"汉阳城"叫顺了口,没有哪个好事者去改口了。
持之以恒,信守承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8-06-28
引用第12楼ledou8于2008-06-25 12:10发表的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过去的汉阳与汉口练成一片。《明史》记载,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但"汉阳城"叫顺了口,没有哪个好事者去改口了。

晕倒,我没有说它起名之初有问题啊。大部分出名字出问题都是因为河流改道或是政区调整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8-06-28
引用第4楼区区于2008-05-20 16:52发表的  :
淮阴区,明明在淮阳(淮河以北)

淮阴侯的淮阴指今江苏清江西南
淮阴、清河分别是今淮安市的辖区名称,历史上也均是淮安境内的重要地名。1914年,民国政府改定重名县,江苏清河县因与直隶清河县同名,改名为淮阴县。其后清河淮阴两地名就渐混为一谈,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淮阴县“明改名清河县,民国恢复淮阴县原名”。揆诸史实,其实不然。
淮阴即淮河以南之意,古淮河下游河道在今淮安市内大致为今废黄河(杨庄以下)+张福河(杨庄以上,民国时的导淮入海河道)。白居易有诗“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水宽浪险的淮河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常是行政区划的界线,比如唐时今淮安地区的淮河南北就分属淮南道楚州和河南道泗州。淮阴是指淮河以南,现在的淮阴区包括王营镇在内的绝大部分地方怎么却在淮河以北呢?
我们来看《宋史》、《元史》对淮阴县及清河县的记载:
《宋史》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淮阴县:“楚州,紧,山阳郡,团练。……县四:……淮阴,中。绍兴五年,废为镇,六年,复。嘉定七年,徙治八里庄。”
清河县:“清河军,咸淳九年置。县一:清河。”
《元史》志第十一 地理二
淮阴县:“淮安路,上。……(至元)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
清河县:“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
从以上史实可见,淮阴县与清河县本即两地。淮阴县唐宋时均属楚州,其间数度并入山阳县,最后一次并入山阳是在元至元二十年,其后再未分置。而清河县在唐时为泗州清河口,宋立清河军附郭清河县,且均不属淮阴县所在的楚州。直到元时,为统治需要,混一南北,淮阴、清河才同属淮安路管辖。淮阴县在淮南,而清河县则在淮北,本来就不是一家。
清河本为河名,明中期以前,泗水在今泗阳县三岔分为两支,一名大清河,一名小清河:小清河大致为今淮阴区境内杨庄以上的废黄河,大清河在小清河东北(渔沟原即为大清河边一大镇),至大小清河口(相距约十里,均在今杨庄附近)入淮。南宋末咸淳九年(1273)在清河口设清河军,附郭清河县,即以河名为政区名称。五年后的元至元十五年(1278),元政府撤销了清河军,仅存清河县。
在设立清河县之前,清河县的主体在唐宋金时属宿迁县(762年前名宿预县),宿迁县唐时属河南道泗州,宋时属京东东路淮阳军,金时属山东西路邳州。而清河县西南的吴城一带在唐宋时则属泗州临淮县,1077年划属楚州淮阴县,1127年分设吴城县,1133年废吴城县,1141年,金复以吴城地属泗州临淮县。
唐宋时清河地属宿迁县的记载见唐《元和郡县志》及宋《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元和郡县志》记泗州宿迁县“淮水入县境南与楚州山阳县分中流为界”;《太平寰宇记》亦称淮阳军宿迁县“淮水入县境南与楚州山阳分中流为界”;《元丰九域志》则记淮阳军宿迁县下有“崔野、桃园、鱼沟三镇”;《舆地广记》称淮阳军宿迁县下有泗口。这也与《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元年(627),省淮阳县入宿预”的记载一致。淮阳县城即在清河口西不远,《水经注》记“淮水又东径广陵淮阳城南,城北临泗水,阻于二水之间”。《元史》称清河县本泗州清河口,是指唐代,《元史?地理志》中各地沿革基本上从唐代写起。
光绪《清河县志》以及《王家营志》等称唐宋时清河县曾属涟水分出的金城县,应误。金城镇在涟水东北,清河县地当不属金城县。说清河县在唐宋时属金城县殆因明时渔沟北有金城驿,其实明时设渔沟北的叫小金城驿,与金城镇并非一地。
淮阴县并入山阳县之前的县境范围大致包括今淮安市清浦区、洪泽县全部、清河区西部、淮阴区码头附近以及楚州区运西部分。可参见明罗洪先《广舆图》中标注的淮阴,《广舆图》转绘自元朱思本《舆地图》,其时距淮阴县存在的时间不远。1283年淮阴县第四次并入山阳县后,再未分设,明清时原淮阴县地即为山阳县的西乡。所以在明清时淮阴一直是山阳县的别称,山阳县的驿站叫淮阴驿(清河县为清口驿),山阳城内有淮阴书院,很多文人也用淮阴来指代山阳县。
在元、清两代,清河县曾两次得故淮阴县地:一次是在元泰定元年(1324),位于大清口的清河县城因被黄河冲毁,迁于淮河以南的甘罗城,“始得淮阴故地,而县境及淮水南”,从甘罗城到老子山一线洪泽湖堤以西的故淮阴县地从山阳县划入清河县。但清河的县域主体还是在淮北,四年后,县城又从甘罗城迁到了淮北的小清口今旧县。另一次是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还是水患原因,割山阳县清江浦为清河新县城,码头镇也在同时割入。
光绪《清河县志》称清江浦划入清河县后,“自其南界棠梨泾、青州涧仍属山阳外,余尽得古淮阴地云。”原注:“棠梨泾今周桥、青州涧今汊河,皆故淮阴境,今属山阳。”殆因《新唐书?地理志》淮阴县下有棠梨泾,《宋史?河渠志》有淮阴县青州涧,此两地属淮阴县无疑。但要说除此两地外,“余尽得古淮阴地”,则不够严谨。清江、周桥(在今洪泽东双沟)、汊河(即今洪泽岔河)都是古淮阴县地,它们之间当时尚属山阳县的今武墩、和平、盐河、高良涧等地不属?其实乾隆时划入清河县的清江浦附近地方并不大,仅京田291顷,而清河全县共有京田4149顷。从清河县全境来看,淮北地域还是要比淮南地域大许多,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淮阴的名称依旧为山阳县所有,直到民国初淮阴仍为山阳县的别称。
民国初改定重名县,当时清河县城清江浦在故淮阴县地,淮阴故城码头也在境内,因此改清河县为淮阴县。其实这个改名还是有点勉强,毕竟清河县的大部分地方在淮北,而且清江浦划入清河县后,原清河县城整体迁入,人文风俗逐渐向清河县转化,与淮阴的本来面目有所不同了。而淮阴从山阳县的别称变为邻县清河县的名称,也曾有一个地名改变的混乱时期,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地图上,淮阴县城仍被标为“淮阴(清江浦)”。
再来看现在的淮阴、清河地名:淮阴当在淮南,现淮阴区包括王营镇在内的绝大部分地方却在淮北;清河即泗水,应在淮北,现清河区却全在淮南。而清浦作为清江浦的简称则涉嫌杜撰。与历史地理最为相符的倒是淮安市的名称:从地区角度来看,继承了从南宋到民国初的二级政区地名;从城市角度看,三淮一体后的淮安市区也与明清时的淮安城市概念一致(明清时清江、淮城、河下、板闸等以清江浦运河为轴心,形成河漕盐关分工合作紧密的带状淮安城市格局);且淮安地名较之淮阴兼顾了淮南淮北,与当地历史及地理现状相符。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8-06-28
我记得汉阴县在汉水以北……
Пекинский Лесно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8-06-29
引用第3楼车子于2008-05-20 14:54发表的  :
沿用以前县级市的名字,升为地级市应叫渭州市较好。

渭州在是今天甘肃平凉,渭南县原属西安府。建国后陕西划分政区时,将发达的原西安府的县分到别的地区为新地区的首府,比如将原西安府的咸阳县,兴平县、武功县泾阳县三原县与原邠州(彬州)直隶州、乾州直隶州的地盘合为咸阳地区驻咸阳县、将原属西安府的渭南县与同州府合并为渭南地区驻渭南县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8-06-29
改道的缘故吧?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8-06-29
渭南市还是不错的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8-06-29
引用第15楼杰落清东于2008-06-28 20:29发表的  :
我记得汉阴县在汉水以北……

  置县始于先秦,古称西城、安阳、汉宁诸名。清代始名汉阴,相沿至今。一说,唐置汉阴县。因县治在汉江之南,故名。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8-07-01
在汉代,渭水以南,东置郑县,西置新丰。渭水以北,置下邽,再东北,置莲勺。

苻秦時分新丰置渭南县,隋把莲勺并入了下邽,元又把下邽并入了渭南,就造成了渭南地跨渭北的局面。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8-12-16
南京,现在没有哪个(除台湾外)中国人会认为这个是中国首都了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8-12-16
我们老师给我们讲渭北旱塬
我们问渭北旱塬在哪?
老师说在渭南!!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8-12-17
引用楼主liu_4037于2008-05-16 15:57发表的 中国最名不副实的地级市 :
我认为是渭南市,虽然它叫渭南市,可事实上市境大部分在渭北,只有临渭区的一半、华县、华阴市和潼关县在渭河南边。

照这样讲估计没有几个地级市名符其实了!1994年才设立的地级渭南市不可能在名称上把管辖的县都涵盖进去。
(经国务院批准,1983年9月9日设立县级渭南市,1994年12月17日设立地级渭南市)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8-12-19
北海市…………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