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11阅读
  • 28回复

[趣味地名]才发现 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名称来历是这个样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1-12
江苏省省名取自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两府首字。安徽省省名取自安庆府(今安庆市)、徽州府(今黄山市)首字。原来和合肥没啥关系啊
打击为主 作图为辅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1-12
还有福建、甘肃亦是如此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1-12
合肥在古代只是个军事要塞,升平的年代地位不高,好像成为省会是老毛的个人意思。
==========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1-12
合肥正式成为省会是在抗战胜利之后,应该是桂系的主张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1-13
弱弱的说一下,这个东西在本坛算是常识吧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1-13
唉,我比较佩服lz了。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1-13
楼主是新人吧,高中毕业否?
im Tugendland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1-13
引用第4楼senchy于2012-01-13 00:22发表的  :
弱弱的说一下,这个东西在本坛算是常识吧

是的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1-13
只是感叹一下 老毛的思想跳跃性
打击为主 作图为辅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1-13
楼主孤陋寡闻了,取两地首字命名的方法是从古至今的最通用的办法啊
即便县级也是如此
江苏省建湖县原名建阳县,因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取县内两大集镇“建阳”“湖垛”的首字,称建湖县
大丰县也是如此,原名台北县,后去“大中集”和“新丰”各一字,称大丰县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1-14
引用第8楼察哈尔人于2012-01-13 21:04发表的  :
只是感叹一下 老毛的思想跳跃性

原来说的是合肥啊,哈哈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1-14
回 8楼(察哈尔人) 的帖子
你的思维逻辑也挺跳跃的,真的!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01-14
安庆(首府)+徽州=安徽
福州(首府)+建州=福建
江宁(首府)+苏州=江苏
甘州(非首府)+肃州=甘肃
————————————————————————
为什么甘肃不叫“兰甘”或“兰天(天水)”?
1.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行政区(虚)和西藏-新疆2个自治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3个特别行政区。2.撤省设郡和州(自治地区),全国共120个左右,由原地级单位合成,辖县和市。3.主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为可设虚级县级区的甲等市,50万以上和超过20万的重要城市(郡治、原地级中心、边贸、港口、工矿等)为乙等市,甲乙等市均为副郡级,20万以上和超过10万的重要城市为丙等市(县级)。4.市下设街区,县下设丁等市(副县级)、乡、镇,均不设政府。5.支持市县同城,乙丙等市和附郭县合署办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01-19
安庆徽州和江宁苏州各自在原省内的地位作用位置也很相似,这是比较值得玩味的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2-01-20
引用第12楼东海风于2012-01-14 14:49发表的  :
安庆(首府)+徽州=安徽
福州(首府)+建州=福建
江宁(首府)+苏州=江苏
甘州(非首府)+肃州=甘肃
————————————————————————
.......


甘肃之名,最早来源于甘肃军司及甘肃行中书省,其首府为甘州。
西夏以河西之地设甘肃军司。

安徽省名,并非是以辖区内两大区域城市各取一字而名。而是来源于江南左布政司主管安徽宁太池道。

福建之名来源于福建都督府(福建经略使)
[ 此帖被皖州在2012-01-20 01:1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2-01-20
引用第14楼皖州于2012-01-20 01:04发表的  :
甘肃之名,最早来源于甘肃军司及甘肃行中书省,其首府为甘州。
西夏以河西之地设甘肃军司。
.......

“江南左布政司主管安徽宁太池道”中的“安徽”二字,不还是来自“安庆”+“徽州”吗?
“福建都督府(福建经略使)”中的“福建”二字,不还是来自“福州”+“建州”吗?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01-20
引用第12楼东海风于2012-01-14 14:49发表的  :
安庆(首府)+徽州=安徽
福州(首府)+建州=福建
江宁(首府)+苏州=江苏
甘州(非首府)+肃州=甘肃
————————————————————————
.......

天水也有一个古名叫“秦州”,取单字简称不会是“天”。
兰州、秦州(天水)、凉州(武威)、肃州(张掖)、甘州(酒泉)、瓜州(安西)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01-20
引用第14楼皖州于2012-01-20 01:04发表的  :
安徽省名,并非是以辖区内两大区域城市各取一字而名。而是来源于江南左布政司主管安徽宁太池道。
.......

安徽省是清代的事情,清代的道前期变动很大。查到这个页面:http://www.ahage.net/fengyun/qingdaianhuishenggedidaoyuanshezhiyange.html

这就是说,清初,安徽南部是分为安池太道和徽宁道2个道。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1682年10月),裁安池太、徽宁2道原领各府州一并往属江安十府粮储道(清初即设,又称督理江安徽宁池太庐凤淮扬十府粮储道,专掌漕粮的监察兑收和督押运艘,驻江宁)。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1734年1月),置安徽宁池太广道,析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5府,广德1直隶州往属之;析滁、和2直隶州属于庐凤道。

安徽建省是在康熙朝,而“安徽宁池太广道”出现在雍正朝,所以省名的直接来源,不可能是取该道头2字而来,而就是直接取安庆、徽州2府首字。徽州作为徽宁道中心,其当时的规格确实很高。

这跟福建确实有不同,福建在为省名前,已经作为地名出现。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2-01-23
安徽、江苏两省本来就是改划而成的,原本是分江南、江北,为了均衡实力,才咔嚓一刀,切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所以中国的省域(不包括自治区、直辖市)划分还是比较合理的。
未设治 0
村 1 (1)
居民委员会 30 (29)
乡 100 (70)
民族乡 200 (100)
镇 300 (100)
街道办事处 400 (100)
县 600 (200)
自治县 900 (300)
县级市 1200  (300)
区 1500 (300)
地区 2000 (500)
地级市 3000 (1000)
自治州 4000 (1000)
计划单列市 5000 (1000)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2-01-24
合肥做省会倒是不久,不过安徽省历史也没多久。

而,合肥倒是接替寿县做过很长时间的淮南西路治。

安庆也没做个多久的省会。
[ 此帖被東七區在2012-01-24 13:02重新编辑 ]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2-01-25
回 13楼(ianjude000) 的帖子
苏州是江苏省省会,那么徽州是不是也接近于这个性质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2-01-27
Re:回 13楼(ianjude000) 的帖子
引用第20楼siemon于2012-01-25 22:32发表的 回 13楼(ianjude000) 的帖子 :
苏州是江苏省省会,那么徽州是不是也接近于这个性质

不是,苏州是江苏省会时候,安徽省会是江宁
市府作为市区行政;道署作为地区机构。绍兴县区并为市,宁波六区设市,舟山区上设市,会稽道署辖原三地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2-01-29
黑龙江的
黑河+龙江?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2-01-29
回 22楼(黑龙牡丹) 的帖子
不是
黑龙江又叫黑水,故黑河只是黑龙江的别称。
黑河市的前身是黑龙江城(新爱珲城)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2-02-02
引用第16楼坤舆任我行于2012-01-20 01:58发表的  :
天水也有一个古名叫“秦州”,取单字简称不会是“天”。
兰州、秦州(天水)、凉州(武威)、肃州(张掖)、甘州(酒泉)、瓜州(安西)

低级错误吧,甘州是张掖,肃州是酒泉。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国要深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