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86阅读
  • 3回复

[地方沿革]【转载】邹平侨立平原郡县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3-27
所谓侨立,也称“侨置”。六朝时南北分裂,战乱频仍,诸朝遇有州郡沦陷敌手,则往往暂借别地重置,仍用其旧名,称为侨置当时北方人民与士族大量南迁,多相聚而居。东晋、南朝政府为了安抚流民和招徕北方士族设置侨州、郡、县,保持北人原籍贯。东晋初,侨州、郡、县均沿用北方原地名,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徐州,江乘(今江苏句容)侨立琅琊郡与临沂县。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以原州郡名前加一“北”字,与侨州、侨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十六国、北朝亦有侨州郡县的设置。隋统一后,逐渐完全废除。
最早实行侨立制度的是晋元帝。《晋书·地理志上》:“永嘉之乱,豫州沦没石氏,元帝渡江,以春谷县侨立襄城郡及繁昌县,成帝乃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宋书·州郡志一》:“自夷狄乱华,司、冀、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对于这一现象,唐代的刘知几在其《史通·邑里》中曾这样评论:“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
清代毕沅在其《<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序》中曾感叹:“夫晋世版舆,上承三国之瓜分,下值南朝之侨置。”其实晋朝的统一稳定仅仅维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从武帝司马炎立国到永嘉之乱,也不过40年。如果再往前看,从汉末黄巾起义的184年算起,到隋统一的589年,这400余年的中国史简直是一团乱麻。走马灯似的政权更迭,有点叫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当时邹平正处于南北政权的分界线上,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至隋统一的二百多年间,曾经先后属于多个政权,建置变化比较频繁。据道光《邹平县志》载,“愍帝建兴三年(315年)邹平梁邹陷于汉(成汉,李氏)”,“元帝建武元年(317年)邹平梁邹内附于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邹平梁邹陷于赵(后赵,石氏)”,“穆帝永和七年(351年)邹平梁邹内附于晋”,“十二年(356年)邹平梁邹陷于燕(前燕,慕容氏)”,“帝奕太和五年(370年)邹平梁邹陷于秦(前秦,符氏)”(以上见《总纪》第三页),“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邹平梁邹内附于晋”,“十年(385年)邹平梁邹复陷于秦,杨定自号陇西王,复以邹平梁邹遥附于晋”,“十二年(387年)慕容垂寇青州,邹平梁邹陷于后燕(慕容氏)”,“安帝隆安二年(398年)邹平梁邹内附于晋”,“三年(399年)邹平梁邹陷于南燕(慕容氏)”,“义熙六年(410年)邹平梁邹内附于晋”(以上见第四页),这一次是刘裕以晋将军的身份北伐,击败慕容超,收复齐地,十年后刘裕就代晋称帝了。
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我们先看一下邹平地区侨立郡县的情况。最早在邹平地区侨立郡县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420~422年在位)。平原郡在梁邹故城(今邹平县韩店镇旧口村),同时侨立了一个平原县(治所在今邹平县苑城镇),早期属青州;后来又从青州分出一部,在历城侨立冀州,平原郡县又属冀州。
道光《邹平县志·卷一·总纪》第五页:“宋武帝(原注:阙年)侨立平原郡于梁邹县城,亦号梁邹戍,领八县,仍隶青州。”当时是郡戍同治的,郡是行政机构,戍则是军事机构,差不多相当于前敌指挥部或边防驻军。同书卷二《方域考·沿革》第六页:“宋以汉梁邹县为平原郡,属冀州。武帝侨立平原郡于梁邹旧城,侨立平原县以属之(原注:胡三省《通鉴注》云:“梁邹,汉县,晋省。宋于此置梁邹戍,为平原太守治所,非县也。”)仍属青州。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分青州地侨立冀州于历城,以平原郡县属之。按宋侨立之平原郡即在汉梁邹城,非古冀州所统之汉平原郡也。汉平原郡,地在大河之西,自晋安帝时已入魏。元兴二年(403年),魏杀其平原太守和跋实为切证。宋代晋,侨立冀州于历城,侨立平原郡于梁邹,而别置平原县以属之。”这是邹平地区最早有平原郡县的建置,此后多有变迁,但都不出今邹平之地。
北魏时期邹平梁邹一带为东平原郡,平原县迁至今好生镇平原庄,属齐州。平原郡则立于今聊城。
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北魏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率军攻宋,拔无盐,下肥城、垣苗等地,势如破竹。秋天,包围了冀州治所历城,旋即围平原郡治梁邹。泰始四年春二月,冀州刺史崔道固率历城降魏,不久,梁邹戍主刘休宾也出降,从此,邹平梁邹一带属北魏。
道光《邹平县志·卷一·总纪》第七页:“魏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年),改宋平原郡为东平原郡,徙宋梁邹民于平城立怀宁县。”北魏之所以有此举,是为了压制和缓解梁邹士民的反抗。同书卷二《方域考·沿革》第七页:“北魏以宋平原郡为东平原郡,属齐州。皇兴三年,宋淮北尽入于魏,改冀州为齐州,平原郡为东平原郡。按《魏书·地形志》:‘东平原郡,宋置,魏因之。’其属县多在今章丘、邹平境,如云博平有长白山,安阳有鱼沟,今不可考。”
北魏政权为什么把刘宋的平原郡改为东平原郡呢?道光《邹平县志·卷八·古迹考·城址》第十五页:“北魏东平原郡城(原注:在旧口,即宋平原郡城,旧志失载,今补入)。按冀州平原郡县,久在魏境。皇兴三年(469年)复得宋侨立之平原郡县,因而不革,故特加东字以别于冀州之平原。《魏书·地形志》齐州平原郡下自注云:‘刘裕置,魏因之,治梁邹,领六县,一平原,二鬲,三临济,四广宗,五茌平,六高唐。’史所言东平原或言齐州平原皆指宋平原郡,在梁邹故城者也。”
北魏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朝廷内部互相倾轧,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西魏,邹平梁邹地属东魏。东魏政权是高欢挟天子(孝静帝)以令诸侯建立的,仅仅安定了几年,各地又爆发起义。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高欢之子高洋代魏立国,史称北齐。
北齐时期,平原县城移至汉梁邹旧城(今旧口),属合并后的东平原郡,郡治在武强(今长山)。道光《邹平县志·卷二·方域考》第七页:“北齐以魏东平原郡为平原县,属齐州东平原郡。天保七年(556年),并省境内州郡。以东平原(今旧口)、清河(今淄川)二郡入广川郡,总曰东平原郡,治武强,移平原县于梁邹城以属焉。清河郡,今之淄川。广川郡,即武强,今之长山。”
隋朝统一后,把原在汉梁邹城的平原县迁至汉代的邹平城(今邹平县孙家镇)。道光《邹平县志·卷二·方域考》第八页:“隋移北齐平原县入汉邹平故城,复改名为邹平县,属齐郡。开皇三年废东平原郡,以平原县属齐州。十八年,移治邹平故城,因改名曰邹平。大业三年,改齐州为齐郡。按《隋书·地理志》齐郡邹平县下注云,旧曰平原,开皇十八年改名焉。《寰宇记》云,开皇三年自梁邹故城移平原县入邹平故城。十八年改平原曰邹平,复汉旧名。盖齐移魏平原县于梁邹,隋又自梁邹移齐之平原县入汉邹平城,至改曰邹平,是因汉地而复其旧名也。”“又按,汉之梁邹县、邹平县地,并在今治境内。其汉梁邹城,在今治东北旧口;邹平县城在今治孙家镇。梁邹县城宋改为平原郡,魏改为东平原郡,齐改为平原县,至隋开皇三年移入邹平,而梁邹之城遂废。汉晋邹平县自宋至齐皆无考。隋开皇三年自梁邹故城移平原县于邹平,至十八年又复邹平之名。”
那么,南北朝时期的平原县城到底在哪儿?初读邹平旧志,看起来似很复杂,但细研之就会发现前人已经辨析、梳理得很明晰。道光《邹平县志·卷八·古迹考·城址》第十二页:“宋平原郡城(原注:在旧口,即汉梁邹城。旧志失载,今补入)。按平原郡领八县(原注:一平原,二平昌,三高唐,四安德,五般,六鬲,七广宗,八茌平),宋武帝置。《魏书·地形志》云:‘刘裕置,魏因之。治梁邹。’《山东通志》于梁邹城下注云:‘宋武帝于此置梁邹戍,为平原郡。别置平原县以属之。’是也。又旧志载,宋平原县城注云:‘在城东十二里,今平原庄。宋武帝置,属平原郡。至北齐天保中改治于旧梁邹城,而此城废。’按平原庄乃魏之平原县,《地形志》所云有黄山者也。宋平原县故城在今长山城北苑城镇。苑城乃汉之高苑县,晋之高苑县、乐安国,宋之平原县,元魏之鬲县,《魏书·地形志》云“鬲县有高苑城、平原城”,可证也。以平原庄为宋平原县城,殊为非是。其高唐城在今长山城南高唐庄(在今淄博市周村区)。余无考。”这里的“余无考”很值得注意,我们先看一下另一处“余无考”的记载。道光《邹平县志·卷一·总纪》第五页:“《宋书·州郡志》:‘平原太守领平原令、平昌令、鬲令、安德令、般令、高唐令、广宗令、茌平令,梁邹县升为郡。’则郡之所隶即梁邹疆域所届,法当并录。其所领之平原、鬲县皆在今长山苑城镇间,高唐在今长山高唐庄,并详《古迹》中,余无考。”为什么会产生“余无考”的情况呢?《宋书·州郡志》的记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平原太守领平原令、平昌令……”这里的太守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逃亡过来的“县令”,不一定每个县都有一个实际的治所。就像后来中国共产党在敌伪时期的政权一样,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再加上几个工作人员,就是一个县的建置,但办公的地点不一定在他们管理的那个县。比如邹平县委,可以跑到淄川,也可以跑到博兴去办公。
同书第十三页:“又按,州郡自宋以后多侨立者。……及宋代晋,始侨立平原,而州郡志不详注其地。《萧思话传》:‘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司马顺则据梁邹。’又有梁邹戍主崔勋之,又有平原太守申垣,读之殊不知梁邹平原为一为二,戍主与太守孰崇而孰卑也。考《魏书·刘休宾传》,休宾仕宋,官幽州刺史,镇梁邹。又云,梁邹居全齐之要,水陆道冲,青冀二城往来要路(原注:青州治东阳,冀州治历城)。乃知宋时梁邹为边疆重地,既置太守,复特简有威名者以镇之。又考《魏书·地形志》‘东平原郡,刘裕置,魏因之,治梁邹。’乃知宋平原郡城即汉晋梁邹故治,在今旧口者也。盖其时南北之争,纷如水火,《宋书·州郡志》云:‘一郡一县,割城四五。四五之中,互有离合。’当年之破碎支离,略可想见。”
同书第十六页:“北齐平原县城(原注:在旧口,即魏平原郡城,旧志失载,今补入)。北齐天保七年,自今长山界内济南故城移于今理东南三十五里之汉梁邹故城(原注:《太平寰宇记》)。按《齐书》无地志,古城之有考,犹赖乐氏之书。此条句法稍长,阅者遂生刺谬。试为疏其句义。隋唐宋初,邹平皆因汉旧。宋自景德后方移邹平于唐济阳废城(原注:辨在宋邹平下)。乐氏作记在景德前,所称今理,非宋初犹因汉旧在孙镇古城者耶。齐承北魏之后所移平原,非移《魏书》有黄山之平原在今平原庄者耶?历下以东,古无济南城。有之,自隋始。齐移平原县实自济南故城移之。岂非隋济南故城与魏平原县是一城,在今平原庄者耶?又岂非乐氏所云今长山界内者耶?盖齐移东平原郡于广川郡城(原注:广川郡,宋置,在长山界内),梁邹故城(原注:即东平原)空废,因移魏平原县于此。其平原县城又空废,隋承齐后,因置济南县。不数年省入长山。故乐氏谓长山界内济南故城云尔。由是言之,齐平原县亦在旧口古城坡,即汉梁邹城也。”
通过以上考述,我们大体可以了解邹平设立平原郡县的情况,但历史上(直到现在)对此却多有误解。《山东省历史地图集·政区(征求意见本)》多处有“东平原郡”在“邹平县韩店乡旧口/章丘市文祖镇(待考)”的字样。为什么会产生侨立的平原县在邹平旧口或章丘文祖之不同的说法?是不同时期分别在这些地方都设立过平原县,还是有别的误解?我们认为应该是后者。因为隋初在邹平地区设立过济南县道光《邹平县志·卷二·方域考》第八页:“按《寰宇记》,北齐天保七年,自今长山界内济南故城,移平原县于今理东南三十五里之汉梁邹故城。盖齐移魏东平原郡于广川郡城(原注:广川郡,宋置,在长山故县),梁邹故城(原注:即东平原)空废,因移魏平原县于此。其平原县城又空废。隋承齐,后因置济南县,不数年省入长山。故乐氏谓自长山界内济南故城移平原县于汉梁邹故城云尔。其所云今理即邹平县。盖宋初邹平犹因汉旧(原注:城在孙家镇),景德后方移邹平于唐济阳废城。”
道光《邹平县志·卷八·古迹考·城址》十七页:“济南县城(原注:在城东南十五里平原庄,即北魏平原县城)。按《元和志》,隋文于梁邹地置济南县,乃于梁邹地置,非于梁邹城置也。《齐乘》云:‘隋济南县城在邹平东北十五里。’邹平旧志云:‘隋济南县城在城北十八里。隋开皇中置县,大业初省入长山。’又云:‘济南东关在城北二十里颜李庄。’《山东通志》长山古迹亦云:‘济南城在长山县西北二十里旧口东。’皆由以梁邹城为济南县而误也。隋济南县,即北魏平原县城,在今治东南十五里之平原庄,辨已详北齐平原县城下。《齐乘》又云:‘济南郡城在长山西北。’谓是汉济南郡理。《括地志·通典》亦有此城。考汉济南郡,治东平陵,史有明文,何缘复有郡理在邹平长山间耶?”“《齐乘》第四卷:“长山县西北有济南郡城。”周氏考证云:“杜佑《通典》,乐氏《寰宇记》并有此城。当因隋大业中所置济南县而误。”此论当矣。或谓隋济南县在平原庄,庄在今长山西南与西北之说不合。然按《山东通志》,隋开皇三年移武强县入广川郡废城中,十八年改曰长山。此本《寰宇记》。今长山东南故县镇即改名长山之广川郡地。平原庄在故县西北,岂非隋济南县故城耶?”
从这些记载看来,即使是在古代,即使是《齐乘》和《山东通志》这样的著作也有误解,就难免后人以讹传讹了。正如旧志所言:“历下以东,古无济南城。有之,自隋始。”这个济南县存在的时间又很短,为许多人所不知,如果后人看到南北朝时期的平原县之位置的文字记载,假如以济南为坐标来定位,很可能就把它定在章丘的文祖镇。但从史书记载来看,从刘宋政权在邹平地区侨立平原郡县,到后来隋朝统一,使邹平复汉旧名,中间虽有所变化,但脉络清晰,没有空白,且侨立的平原郡县在此期间(刘宋至隋)一直是在今邹平境内(今邹平是由古梁邹、邹平、长山、齐东合并而来)。为此,我们专程到章丘市史志办去作了一些调查。考《章丘市地名志》,章丘市文祖镇在刘宋时期乃广宗县治所(见该书P.10)。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刘宋至隋时期侨立的平原郡县不存在设在文祖的情况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邹平旧志的这些考证,都出自大家之手。邹平顺治县志由著名史学家马骕(著有《绎史》《左传事纬》《十三代瑰书》等)编纂,顾炎武参订;而道光县志则由成瓘(著有《篛园日札》《济南府志》等)续修。这些旧志的学术水平和史料价值很高,因而有很高的可信度。

附:刘宋至隋邹平地区郡县设立情况示意图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3-27
章丘在民国时有清平镇(今更名为刁镇)、博平镇(今普集镇博平村),应该都得名于侨置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3-29
刁镇也太难听了
sy强身,yy强国!百姓强身,砖家强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3-29
愍帝建兴三年(315年)邹平梁邹陷于汉(成汉,李氏)。这句括号内注明显错了,应该是刘汉或前赵。
咚咚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