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48阅读
  • 9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8):河间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12-10
<P>河间 冲,繁,难。倚。子牙河、黑龙港河自献入。西有古洋河,合唐河。同治末,滹沱迳此,后废。县丞驻东城镇。又二十里铺、卧佛堂、沙河桥、崇仙、新村五镇。景和镇、北魏村二巡司。有瀛海驿。</P>
<P>献冲,繁,疲,难。府南少东五十五里。西南:滏阳自武强入,歧为滹沱别河。东北:三黑龙港河与南亭子河并湮。淮、商家林二镇。有乐成驿。</P>
<P>注:今治沧州</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0 16:22:20编辑过]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3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2-10
河间市历史悠久,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燕国地。战国时期为燕、赵两国地。秦属巨鹿郡。西汉属幽州涿郡。东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改隶冀州河间国。三国魏时属冀州河间郡。西晋属冀州河间国。隋开皇初废河间郡,沿袭北魏仍置瀛州,武垣属之。大业初,置河间县,武垣县并入,并废瀛州恢复河间郡,河间县属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隶瀛州。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改隶河间府。 金属河间东路河间府。元属中书省河间路。明属京师河间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后改为津海道)。1928年改属河北省。1936年属河北省河间专员公署。1938年4月隶属冀中行署一专区。翌年春,改隶三专区。1940年改属九专区。1946年,划出河间城厢区署河间市,属冀中行署。翌年5月,撤市归原属。同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河间县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11月改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改隶天津市。1961年5月23日,改属沧州专区。1970年,隶属沧州地区。1990年10月18日,河间撤县设市,仍隶属沧州地区。1992年8月沧州地市合并后,隶属省直辖市沧州市代管。 河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东汉张衡曾任河间相,宋代名臣包拯作过知州,汉博士河间人毛苌在诗经村传授《诗经》,使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天下。汉武帝钩夫人,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金元医学家刘完素、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著名作家刘流等均居河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2-10
献县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属冀州,春秋时属燕国,战国时属燕、赵、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乐成。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河间郡,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改河间郡为河间国,自此,河间或为国或郡,前后历时达700年,其治所一直在今献县河城街南,直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78年),郡(国)治所北徙,“河间”之名迁出县境,献县一直是河间国(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乐城为广城,仁寿初(公元601年)改广城县乐寿县。隋末窦建德在此建大夏国。唐宗为乐寿县。金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升格改名寿州,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改寿州为献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州为县,称献县,一直沿用至今。清沿袭明制,属河间府。抗日战争时期,东部地区(今淮镇、韩村、垒头、高官和今沧县的杜生、崔尔庄一带)划属建国县。南部地区(今陈庄镇的全部、河城街和南河头乡的部分)划属献交县。1949年献交县撤销,南部部分地区划归献县。 1945年建国县撤销,东部地区除杜生、崔尔庄一带划给沧县外,其余划归献县。1958年饶阳、武强两县并入献县,仍称献县。1961年又将武强、饶阳划出,献县恢复原建制。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12-10

阜城 冲。府南少东百四十里。西:漳河自景州入。东南:古沙河,即屯氏河,亦自景入,亦曰漫河。有漫河驿。

肃宁 简。府西四十里。古唐河自饶阳入,涸。古洋河自献入。猪龙河旧自高、蠡间溢入为中堡河,又东歧为玉带河,今并湮。有阜城驿。

任丘 冲,繁,难。府北六十七里。四角河自安州入,出赵北口。东:大港引河。同治末,复濬为赵王新河,下注清苑玉带河,并移鄚州东汛县丞驻此。有废洋河。古州镇。鄚城驿。

交河 繁,疲,难。府东南百一十里。南运河自东光缘界。其西漫河、漳河、亭子河、滹沱别河,并涸。有泊头镇河主簿及废巡司。高川镇。富庄驿。有丞,裁。

宁津 简。府东南二百三十里。古黄河鬲津自吴桥入。南有土河,旧自山东德州入,下至庆云为限河。或亦曰马颊河。有包头镇。有驿。

景州 繁,难。府东南百九十里。南运河自山东德州缘界。古沙河自故城入,曰大洋河。曲流河自故城入,曰江江河,合为漫河。又西北有废漳河。刘智庙、安陵、连窝三镇。龙华镇巡司。有东光驿。

吴桥 繁,难。府东南二百四十里。西:南运河自山东德州缘界入。东:宣惠河。又东:沙河,古黄河鬲津,今四女寺减河,钩盘河,今哨马营减河,自德州入而合。有龙华镇巡司。连窝镇河丞。分隶景州。有水驿丞,裁。

东光 繁,疲,难。府东南百六十里。南运河自吴桥入。东:宣惠河,合沙河、漫河自景、阜城分入而合。有灯明寺村、夏口二镇。马头驿。

故城 疲,难。府南少东二百八十里。南运河自山东入。武城缘界入。德州西北屯氏二支曰古沙河、曲流河,并出县西。有废漳河,即黄泸河。县丞驻郑家口。有营。甘陵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12-12

肃宁地域开发甚早,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已有人类聚居。春秋时期,今肃宁县地属晋国。东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前燕置武垣县,县治在今肃宁县城东南7.8公里。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武垣归赵国。西汉时为幽州涿郡武垣县地,王莽改武垣为垣翰亭。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武垣徒治东武垣城(今河问市城南12.5公里),辖域仍含今肃宁全境。初属幽洲涿郡,后改隶冀州河间国。

三国时代,今肃宁境域在曹魏管辖之下,属冀州河间国。西晋(265—316)今肃宁境域改属冀州高阳郡。东晋分为十六国,肃宁先后归后燕、后赵,属冀州高阳郡。隋开皇三年(583)武垣县治迁至瀛州城。开皇十六年(596),武垣县改名河间县,今肃宁,即为河间县辖地,初属瀛州,大业三年(607)改隶河间郡。唐武德五年(622),复置武垣县,辖今肃宁地。贞观元年(627),省武垣入河间,肃宁地复州河间县。

五代时,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高祖石敬塘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今肃宁境归属。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收复,仍属瀛州。

宋雍熙三年(986),在河间县西置平虏寨。景德二年(1005)改为肃宁城(即今肃宁镇)。

隆元年至三年(1156—1158)在此置肃宁县,属河北东路河间府。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废肃宁县为镇,入河间县,隶中书省河间路。后恢复原来建制。

明代自洪武元年(1368)十月始,肃宁县一直属河间府。

清代,肃宁县属直隶省河间府。宣统三年(1911),肃宁归天津河间道所辖。

民国2年(1913),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直隶省津海道。民国17年(1928),直隶省改为河北省,肃宁县属之。民国25年(1936),属河北省沧县行政区。民国26年(1937),属河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7年(1938)2月,成立肃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中区一专区。

民国28年(1939)2月改属四专区。翌年夏秋,冀中区所辖各专区依边区(晋察冀边区)统一顺序排列,肃宁县为冀中区十专区。民国34年(1945)10月肃宁县改属冀中区八专区。民国35年(1946)7月又改属九专区。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肃宁划属沧县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11月,改属定县地区专员公署。1954年4月定县地区专员公署撤销,肃宁县复属沧县地区专员公署。 1958年6月15日撤销沧县地区专员公署,肃宁县改属天津地区专员公署,同年11月20日,河间肃宁并县,归天津市管辖。1962年3月27日恢复肃宁建制,隶沧州地区专员公署1978年下半年沧州地区专员公署改为沧州地区行政公署,肃宁隶属之。1993年7月,沧州地区行政公署与原沧州市人民政府合并为沧州市人民政府,肃宁县隶属沧州市人民政府。

【魏忠贤】

魏忠贤 (1568~1627),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

任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地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为地名,始有任丘之称。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开始置县,隋至唐初两度置废,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置任丘县,以后历代沿用。

任丘古迹较多,有战国时期燕赵边界的十二连桥,北宋名将杨六郎的屯兵堡垒,西汉名将李广的驻扎地,历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谒王、高郭古城遗址,明成祖的乐驾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宫,还有改革开放以后发掘出的前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等。

任丘地灵人杰,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秦越人),西汉经学家韩婴,三国曹魏大将张合阝,明代谏臣屈伸,清代书法家王法良,清代诗人、文学家边连宝,民国时期体育健将朱恩德,抗日英雄燕秀峰(电影《小兵张嘎》中嘎子的原型),革命诗人李泊,现代诗人远千里等都是任丘人。任丘又是革命老区,这里有著名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雁翎队、地道战的革命史迹,有“牛氏三杰”的壮烈悲歌。朱德、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12-12

市境春秋时大部属晋国,东部(今运河以东部分)属齐国。战国时隶赵国。秦统一后,置郡县,市境属赵国钜鹿郡。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浮阳县(今沧县旧州)治,置渤海郡,在今献县河城街置河间郡,市境东部属幽州渤海郡,西部属冀州河间郡。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河间郡改置河间国,市境西部即改属河间国。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置建成县于今市内齐桥镇,置成平县于今齐桥镇大付村附近,置乐城县于今献县河城街,市境分为三县属地。建成,成平属幽州渤海郡,乐城属冀州河间国。王莽代汉,将乐城改为陆信,不久复故。东汉初年,全国合并郡县,省建成入成平,改隶冀州河间国,市境分属成平、乐城二县。桓帝时,乐城一度改为乐陵,三国时复故。同时,将河间国改为河间郡,隶于冀州。晋时改为河间国,并改乐成为乐城,与成平均属其辖。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分定州、冀州置赢州,辖河间、章武诸郡。延昌二年(公元513年),徙成平县治于景城故城,改隶章武郡,乐城仍属河间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以州直接统县,变三级地方行政区划为二级制,河间、章武郡废。成平,乐城改隶瀛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隋文帝于长芦置景州。同年,置弓高县,设治于今市境后城子,隶于观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成平为景城,并改隶景州。仁寿初年(公元601年),改乐城为乐寿,仍隶瀛州。今市境东南部隶于弓高,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分别隶于景城,乐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复郡,乐寿、景城改隶河间郡,弓高改隶于平原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景城改隶于沧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观州,治弓高,弓高县改隶观州。同时,改河间郡为瀛州。乐寿、景城改隶于瀛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景城又复隶于沧州。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观州,弓高改隶于沧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瀛州为河间郡,沧州为景城郡,乐寿改隶河间郡景城,弓高改隶景城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河间郡、景城郡复称瀛州,沧州。乐寿复隶瀛景城,弓高复隶于沧州。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景城改隶于瀛州。大历中后期乐寿曾先后两次改隶深州。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省弓高入东光。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调整政区合并州县。景城省入乐寿,属河北东路河间郡,景城降为镇。是年,在石家圈(今西交河村)立镇。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废镇立县,名交河,隶属河间路献州,另置新桥镇于运河西岸,属交河县。据《嘉靖河间府志》,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合并江北州县,交河并入乐寿,未几复故。属中书省河间路献州。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河间路为河间府。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徙县治于今交河镇,仍称交河县,属河间府献州。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因献州降为县而改隶河间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再次合并州县,交河县省入献县。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属京师河间府,清代属直隶河间府。民国2年(公元1913年)北洋政府决定撤府留县,同时设置行政监察道,交河县隶直隶省渤海道。民国3年(公元1914年)渤海道改为津海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交河县隶属河北省。民国26年(公元1937年),交河县划归河北省第八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市境国民党政权自行瓦解。日寇操纵汉奸建立伪交河县政府,先驻泊头,后移交河,属伪河北省政府。1938年,共产党领导的交河县抗日民主政权县佐公署在市境西部毛家营成立,属冀中区第一专区。1940年冀中区析交河县、献县置献交联合县。交河县、献交县同属冀中八专区。1944年又析交河县东北部,沧县西部与青县组成青沧交联合县也属冀中八专区。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撤销献交县。次年1月,撤销青沧交县,恢复原政区,仍属冀中八专区。1946年5月,泊头解放,冀中区决定:将泊头城区由交河、南皮两县析出,设立泊头市,直隶冀中区。同年10月,重建献交、青沧交联合县,仍属冀中八专区。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设置沧县专区、三县一市均改属沧县专区。1949年9月至10月撤销两联合县和泊头市,恢复原交河县,并改泊头市为泊头镇(县级),同隶于沧县专区。1953年11月政务院决定复置泊头市,直属河北省,由沧县专区代管。1956年复归沧县专区。1958年4月,泊头市及交河县改属天津专区。12月,泊头市,交河县、东光县、阜城县、南皮县四县一市合并为交河县,泊头改为镇,为县政府驻地。是月,天津专区撤销而改隶天津市。1961年沧县专区恢复,交河县还属。7月,南皮、东光恢复建制,泊镇划归南皮。1962年5月,恢复阜城县,又将泊镇划归交河县辖。1982年1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泊头市,隶于沧州专区,1983年5月,交河县撤销,其政区并入泊头市。

西汉为东光、 临乐2县地,属渤海郡。东汉省临乐县。三国魏为乐陵国新乐等县地。晋因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于故胡苏亭(今保店镇)置胡苏县,属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年) 改属观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又属沧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胡苏县为临津县,贞元三年(787年)改属景州。长庆元年(821年)又属沧州,次年还属景州。太和四年(830年) 改属沧州,景福元年(892年)还属景州。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仍属沧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临津县入南皮县。金天会六年(1128年)复于故临津县地置宁津县,治今宁津镇。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属济南路,至元二年(1265年)改属河间路。明属河间府。清因之。 1913年2月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6月改称津海道) 。1928年6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道制废止,宁津直属于河北省。1937年3月属***河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38年8月始建抗日民主政府,时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0年6月析宁津北部2个区及南皮南部、 东光东部和乐陵西北部各一部分置鬲津县。隶属同宁津县。1941年6月以大柳至小店的南北向公路为界,析路东地置振华县 (为纪念1940年9月22日在宁津县薛庄牺牲的地委书记马振华烈士而命名),路西仍为宁津县,2县均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一专区(津南专区)。1943年1月鬲津县撤销,原宁津地还属。同年3月,撤销分置的宁津、 振华两县,恢复宁津县原辖区域,定名为振华县。隶属不变。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原冀鲁边第一专区改为渤海行政区第一专区, 振华县属之。1949年5月据中央关于为纪念烈士所改县名一律恢复原名的指示,振华县复名宁津县。属沧南专区。 1950年5月沧南专区与泺北专区合并, 置德州专区,宁津县属之。1952年11月划入河北省,属沧县专区。1958年沧州专区撤销,并入天津市,宁津县随属。1961年恢复沧州专区,宁津还属。1965年3月将宁津县建制连同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1974年扩大治理后,改称漳卫新河)右岸之田庄、长官、双碓庄、刘营伍、后魏、大柳、常洼、张学武、杜集、后王、孟集、柴胡庄、尤集、小店、城关、相镇、保店、张宅、时集、虎皮张等20个公社和道口公社的楼子李等18个自然村,龙潭公社的周巴斗等10个自然村, 共770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属德州专区。宁津县的其余行政区域则分别划归河北省东光、 吴桥2县。与此同时,河北省吴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右岸之大赵、西堂、张敖3个公社共75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宁津县;河北省东光县所属大张庄公社的1个自然村也划归山东省宁津县。1967年德州专区改称德州地区,1994年12月德州地区撤销,改为德州市(地级),宁津县的隶属关系均不变。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12-12

县历史悠久。自秦置县,历代辖境多变。“ ”县之名,续至明代。元时移景州来( ),州县并存;明初,省县入州。中华民国二 年, 改称景县。 远古的地,由古黄河、漳河冲击而成,林木苍莽,水草丰盛。尧舜之时,就有先民在此聚集生息。闻名全省的景州塔(舍利塔)始建于北魏,宏伟挺拔,巍巍壮观,盘旋而登,一州之景尽收眼底;周亚夫墓高大雄伟,为西汉名将太尉条侯之墓;绵延十数里的高氏墓群和俗称“十八乱冢”的封氏墓群,掩埋着光耀北朝的两大望族;境东有大运河,境内有温成、光川、安陵、大董故庄等古城 古村遗迹。这些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 部分,它们是景县历史的见证。

据清康熙版《吴桥县志》载:“陶唐时治水分九州,邑当衮州之分”。在奴隶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分九州,吴桥属衮州。
  春秋战国时,吴桥县地属齐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齐,置齐郡,今县地属齐郡。
  西汉初,在今县地置安县、重平县。安县故城在今水波乡窑厂店,重平县故成在今铁城镇南三十里。安县属青州平原郡,重平县属幽州渤海郡。
  东汉时废安县,今县地为 县,属州渤海郡;三国时为魏地,今县地仍为 县,属幽州渤海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在安县故址置东安陵县(因区分于扶风之安陵县,故加“东”字),后,晋室东迁,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燕所属。至北魏天赐五年(408),改东安陵县为安陵县,属冀州渤海郡。
  隋开皇六年(586),析东光县之东廊城置安陵县。开皇十六年(596),析安德县(故址在今山东省陵县)置将陵县(故址在今陵县赵寨镇)。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
  大业二年(606),析东光县之宣府镇得置安陵县。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安陵县属观州(今景县);将陵县属德州。
  隋末,河北窦建德起义,占据此地,国号“夏”,后为唐灭。
  唐开德四年(621),析东光县之宣府镇复置安陵县。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安陵县属观州(今景县),将陵县属德州。
  贞观十七年(643)安陵县划属德州;永徽二年(651),安陵县治徙白社桥(故址今景县安陵镇)。
  宋景祜元年(1043),将陵县析长河镇,置长河县(故址今山东陵县境内),属永静军(今景州)。景祜二年(1035),废安陵县,并入将陵县,靖康二年,宋室南迁,县地属金。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徙将陵县之吴桥镇,置吴桥县(址今铁城镇)属河北路景州。
  元设行中书省,吴桥县属中书省燕南河北道河间路景州。
  明洪武元年(1386),吴桥县隶属京师河间府景州。
  清沿明制,吴桥县属直隶省河间府景州。
  民国元年(1912),吴桥县属直隶省河间府。1913年,撤销府级建置,隶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属属津道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吴桥县为河北省属县。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9月,日军占据津浦铁路沿线,国民党吴桥县政府解体。1938年初,国民党地方武装二路军在高家集(今属山东省宁津县大赵乡)设立吴桥县政府。1940年末,二路军被八路军消灭,所属吴桥县政府亦随之瓦解。
  1939年2月,日军侵占吴桥县城,组织吴桥县公署,隶属沧州渤海道道尹公署。
  1941年4月14日,中国共产党在吴桥东光边境地区,建立吴桥县抗日政府,仍属冀鲁边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
  1944年4月,东吴县抗日政府与东南县抗日政府合并为东南吴县抗日政府,隶属渤海区一专署。
  1944年9月,东南吴抗日政府,复分划为东吴县抗日政府与东南县抗日政府。
  1945年9月15日,吴桥县城解放,东吴县抗日政府进驻吴桥县城。
  1946年2月,山东省政府决定按原疆域恢复东光、吴桥建制。吴桥县政府驻今吴桥镇,属山东渤海行署一专署。
  1949年5月,吴桥县属山东省渤海行署沧南专区。
  1950年6月,改属山东德州专区。
  1952年10月7日,吴桥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县专区。
  1958年11月,吴桥县与故城、景县合并,仍称吴桥县。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桑园镇,属天津专区。是年12月20日,划归天津市辖。
  1961年7月,吴桥、景县、故城三县分治,恢复原建制。吴桥县划归沧州专区,县治桑园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12-12

旧志载,春秋时代,东光为东阳候封地,"东光之名亦即仿东阳取义"。后汉光武帝封耿纯为东光侯;魏甘露三年封石苞为东光侯,晋封刁雍为东光侯,因此称东光为"古东光侯国"。旧志上这些记载虽失于简略,但却是我们今天考证东光地名来历及内涵的唯一依据。
我们现在好多人奇怪,一般县城应位于县域中心,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为便于统治和管理,更应如此。可东光的县城,却偏于一隅,放在县境的最西面,往西一箭之地,跨过运河,就是阜城县境、乃至衡水地界了?
这是对东光历史不了解的缘故。翻开清光绪十二年东光县志所绘制的东光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东光所辖面积比今天几乎要大一倍,南北长90里,东西长110里,运河不是县界,而恰恰是中心线,而县城正好座落于县域中心。按旧志载,当时东光领36铺,713个村。(内有废村23个)河东有19铺,354个村;河西有17铺,336个村。至少在清光绪年间,东光已辖到河西崔家庙、砖门一带。所以过去河西许多文人名士,都称自己是东光人,就是佐证。如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彗生,虽故里为河西谷庄,但却留下"荀词慧生是我名,河北东光是我家"的名句;修编东光县志的第一人,明正德年间的吏部尚书廖纪,,就是现在阜城县码头镇人。
东光于汉高帝四年置县,到今天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建制的沿革,数易其名,几立几废。县域或扩或缩,或大或小。大时"其盛时可兼有数邑之广";而小时,曾几度被分割兼并到相临县或州、府、郡。其大致的沿革情况是:春秋为东阳侯封地;秦属上谷郡;汉初置东光县属渤海郡;南北朝时分割东部为胡苏县;隋、唐合弓高为观州;五代为定远军;宋为永静军;金属河北东路景州;元属中书省河间路;明属京师省河间府;清属直隶省河间府景州

故城县正式建置于元代。此前,唐虞三代属兖州地,春秋战国先后为晋、齐、燕、赵管辖。秦实行郡县制后,地属巨鹿郡厝县。西汉时,今县境分属东武城、东阳、复阳三县。东汉至南北朝,北部改属广川县。北齐,并入枣强。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分枣强县,在今故城镇取汉县名设东阳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东阳县为漳南县。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治所迁至今武城县漳南镇,改属贝州。宋至和元年(1054年),漳南县省入历亭县。元至元元年(1264年),在原漳南故城始置故城县。后几经废置,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复置故城县。元代故城县属直隶中书省河间路。明清两代属直隶河间府。此后自1945年始,将县城迁至今郑口镇。1958年故城、景县、吴桥3县合并称吴桥县。1961年恢复故城县建置。1964年以卫运河为界,将山东省武城县河西地区划归故城县,故城县河东村划归武城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7-01
河间错失了好多发展的机会,本来河间可以向前走的更远些,由于一些私人的利益。。包括冯国璋!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04-07
河间,好多历史剧中都出现的地名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