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贴由ytennen所写,楼主转帖不注明,不厚道啊 无意之错吧 }
最近北京堵车堵得厉害,甚至又“荣幸”的被外媒评价成了又一个世界第一。
作为首都,北京不仅担负了全国政治、
文化中心的重任,更是把北方
经济、金融中心纳入怀中。纵使路再宽、再长也无法满足本地和外来的庞大车流。
这让我想到了中西部发展滞后的很多中小
城市。这些中小城市绝大多数是大众不曾知晓也不曾见识的80年代后新兴的地级市。相信只要去过其中一个城市的人就会发现它们在基础设施、医疗服务、教育水平和文化事业上与一二线城市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甚至有一些城市它们至今没有通高速、通铁路,人均GDP仍旧低于1万元
人民币。
在很多场合党和国家提到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而忽视掉了另一个不平衡——城城不平衡。一方面是一线城市
交通拥堵、物价上涨、房价飙升等
城市化困难和瓶颈,另一方面是众多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滞后。
曾在环球时报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二三线城市的增长。因为一线城市已经进入一个经济稳定期、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二三线城市此时爆发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似乎这又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的例子,但事实是,先富的无法带动广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因为作为单独的
行政单元,发达市没有带动欠发达市的义务。人道主义的援助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意义甚小。
反观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人均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并没有太显著的差异。像亚特兰大、拉斯维加斯、西雅图等并不是
人口很多的城市。但他们的知名度和生活水平却很高。这些城市的成功在于它们有自己的特长、有世界级的企业或产业。
亚特兰大有美国文明的代表可口可乐公司;拉斯维加斯是世界赌城;西雅图有波音、微软等公司。
而中国,广大中小城市毫无特色,也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产业或知名度很高的公司。这导致广大中小城市不得不在一二线城市的夹缝中争夺资源,其结果必然是发展的滞后。
由此,想到中国100多家央企,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大公司,却要扎堆在北京这个“小地方”。北京的拥堵与这些央企的集中不无关系。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这些央企分散到全国各地,不仅能带动地方发展,而且也解京城拥堵之困。事实上央企并不是京企,分散在全国也在情理之中。在当代信息发达的时代,这应该值得考虑。同样,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可以朝全国布局。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只有数量足够、根基牢固的中小城市才足以支撑数量稀少的国际化大都市。倘若中小城市积贫积弱,国际化大都市也只会是空中楼阁。
[ 此帖被湖鹰在2011-06-23 22:3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