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形便:话不要乱讲,什么叫东南沿海大规模迁往北方????
(2020-08-04 10:53)
解放后上海支援迁入内地部分企业:
【有关上海支内的情况如下】
建国以后,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上海上交中央财政数额巨大,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上海财政税务志》,从 1949-1990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其中上交中央支出3283.66亿元,占83.94%。而上海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 1.65%。
由上海迁出在当地建立的如:
陕西秦川机床厂
南京电子管厂
株州机械厂
汉口无线电厂
陕西缝纫机厂
重庆嘉陵机器厂......
由上海援建的:
江西钢铁厂
四川钢铁厂
昆明钢铁厂
安徽八五钢厂
江西吉安
庆江化工厂
东风、黎明制药厂
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重庆军工103厂
贵州军工906厂
甘肃白银军工884厂
江西德兴军工701厂
江西9396军工厂 ...........
解放初至1952年,上海为了支援东北和西北建设,输送了大量工 程师和技术工人,先后共达9.9万人。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上海在机电、电业、建筑工程安装等行业中动员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参加国家重点建设。并且把技术水平高的送出 去,从1953~1956年,上海支援外地重点建设的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达21万多人,其中有2.38万名工程技术人员,8.21万名4级以上熟练 技工,分赴乌鲁木齐、长春、洛等地,参加建设新疆八一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厂和洛阳拖拉机厂。 从1950~1957年,上海在新增安排去外地建设的职工达19.3万人,其中有为外地培训的技术工人3.6万名。
1958~1966年,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有23.86万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支援全国各地建设,主要去陕西、甘肃、青海等西北 地区和江西、福建、安徽等华东地区和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有4万多名设计、施工技术人员,支援首都十大建筑和淮南煤矿建 设。他们满怀好儿女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留在当地工作。 1964年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建设后方基地用以备战,要求上海搬迁军工、基础工业342个项目,涉及458个工厂。这些工厂一分为二,内迁部分设备和人员,在后方组建新厂,老厂任务仍要完成。上海职工以大局为重,奔赴内地山区...
上海援建云南的工商企业就更多了,如由上海迁至云南玉溪的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的著名企业。
上海贡献
工业基地、财政支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制约,上海经济由先前的工业并重改为以工为主。1952年上海 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52.4%,第三产业仅占41.7%;到1978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为77.4%,第三产业仅占18.6%。上海由多功能 城市变成了工业基地。工业增长值中,又以重工业为主。1952年,上海工业总产值中轻、重之比为79.1:20.9,1978年变为49.3:50.7。 近30年间,上海改建、扩建、新建了一批冶金、机电、仪表、化工等骨干企业,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到1965年,上海工业年生产能力在全国占 很大比重,钢占五分之一,钢材、机床、棉纱均占四分之一,缝纫机占三分之二,手表占十分之九。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上海货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建国以后,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上海上交中央财政数额巨大,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上海财政税务志》,从 1949-1990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其中上解中央支出3283.66亿元,占83.94%。从1959年到1978年,上海 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占全国的15.41%,最高时达17.49%(1960年),而上海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5%。1985年以后,中央对上海财政 政策调整为“核定基数、总额分成”,
1988年起实行财政包干体制,上海上交中央财政的比例才逐渐降了下来
工业产值很大比重的主要工业区,拥有居全国前列的人均固定资产装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职工素质和生产效率。但是这三省市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 产值中所占比重却持续下降,至1988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7.7%,该比重仅为1952年的39.9%,1965年的42.5%;辽宁省 1987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7.6%,该比重仅为1952年的58.5%,1965年的61.8%;天津市1987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3.2%,该比重仅 为1965年的64%。近几年来,这种下降趋势仍在逐渐加速。相比之下,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如1965— 1987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省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由:6.2%上升到11.5%、2.8%上升到6.1%、4.4%上升到 7.5%、4.5%上升到6.5%。目前江苏和山东两省的工业总产值已居全国第一、第二位。③在沿海和内地分别形成了一批工业区。如:以沈鞍、哈齐、大庆 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以京津塘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以太原为中心的晋中工业区;以包头为中心的呼包工业区;以济南、徐州为中心的胶济沿线和徐淮工业区;以 上海为中心的宁沪杭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武大工业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郑州为中心的郑洛工业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工业区;以兰州为 中心的甘南工业区;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工业区以及攀西工业区、云贵有色金属工业区等 总有人说中央照顾上海,其实是因为上海的贡献太大.
计划经济中上海的住房条件是全国城市中最差的,为什么?因为钱都给中央拿走了,没钱盖房
上海机电工业企业解放初期,就开始抽调人力物力支援西北、华东和东北等地区的工业建设。60年代至70年代,为加强战备,按上级统一部署,分期 分批内迁了大批职工和设备,支援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与此同时,为支援朝鲜、古巴、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反侵略战争和经济建设,也提供了许多设备。
第一节 大三线建设
60年代起,到1977年止,上海机电局先后有近百家企业抽调4万多名职工和近万台设备支援大三线工业建设。
上海电器公司从1965~1973年,先后有18个厂支援四川、新疆和贵州等地的电器工业建设。1965年,上海电焊机厂415名职工和100 多台设备迁至四川,建立了成都电焊机厂。1966年,华通开关厂584名职工,85台主要设备迁至遵义,建成了遵义永佳低压电器厂。上海机床电器厂223 名职工,114台设备迁至四川内江,建立了内江机床电器厂。上海起重电器厂150名职工和部分设备迁至乌鲁木齐市,建立了新疆低压电器厂。1968年,上 海电器公司奉一机部之命,开始筹建遵义电器基地。1969年,人民电器厂206名职工迁至遵义,建立了长征电器九厂。1970~1973年,先后有华通开 关厂473名职工和97台设备,上海电器铸造厂110名职工,上海电器胶木厂103名职工,东方红电器厂150名职工,华一电器厂126名职工和93台设 备,新立电器厂60名职工和8台设备,上海电阻厂54名职工和上海继电器厂、上海电器成套厂的大批职工和设备,迁至遵义,包建了遵义长征电器一厂、三厂、四厂、六厂、二厂、十厂、八厂和十一厂、十二厂。到1977年,遵义长征电器基地建成投产。
上海机床厂从1963~1972年,共抽调2500多名职工和118台精密设备内迁陕西,包建了秦川机床厂、汉江机床厂、宝鸡铸造厂、宝鸡液压件厂和汉江铸锻件厂。
1964年,上海柴油机厂抽调1473名职工,包建贵州柴油机厂,并供应全部135柴油机图纸、工艺文件和生产设备,1966年建成投产。
上海机床厂从1963~1972年,共抽调2500多名职工和118台精密设备内迁陕西,包建了秦川机床厂、汉江机床厂、宝鸡铸造厂、宝鸡液压件厂和汉江铸锻件厂
1965年11月,上海电机厂将变压电器车间及其配套部门内迁西安,并入西安电炉厂,建成了西安变压器电炉厂。
1971年,上海工程机械厂,将全厂半数职工和设备迁至湖南,包建了常德浦源工程机械厂
1963~1977年,上海机电工业系统共有近百家企业,抽调了40349名职工和近万台设备,随迁家属26000多人,分赴新疆、甘肃、陕西、四川、贵州、湖南和江西等地,支援大三线经济建设。
从1980年开始,国家大量压缩国防经费,军工生产急剧下降。1981年起,小三线机电工厂的生产任务由后方局划归机电局,开始安排民品生产,实行以民养军。
到1983年,上海机电工业在小三线累计投资12647万元,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职工12298人,投入设备2314台,定额流动资金 2956万元。累计生产新四○火箭筒71188具,新四○火箭207.24万发,木柄手榴弹1849万枚,钢珠手榴弹150.98万枚,五七高炮563门 和八二无后座力炮1063门等。还生产铣床、车床、单体液压支柱、皮带输送机、阀门、水泵、塑料挤出机、耐氟电机、低压电器和电度表等50多种民用产品。
1985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上海在皖南小三线调整和交接的协议》,4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接着市府又批准了 市计委、国防科工办和财政局《关于小三线调整中有关问题的请示》,决定将小三线企业的财产无偿移交安徽省。企业职工逐步回沪参加联营建设。在上海市小三线 协调办公室组织领导下,上海机电系统用了5年时间,到1990年,对小三线返沪企业和人员,采用结对联营和独资建厂两种方法,做了妥善的安置。上海跃进电 机厂与上海电机厂、红旗机械厂与电动工具厂、前进机械厂与上海锅炉厂、协同机械厂与上海重型机器厂、协作机械厂与上海柴油机厂等结对联营。卫海机械厂独资 建厂。返沪工厂建设总投资共18500万元,建筑厂房183531平方米,建设住宅233500平方米。职工12298人,除留皖385人外,全部妥善安 排。
上海内迁全国各地部分企业
中央化学玻璃厂(沈阳)、益华钢铁厂(新疆)、民华铁工厂(合肥市)、伟达棉织厂(太原市)、七一〇厂(汉口市)、美化肥皂厂(长沙市)、新星 热水瓶厂(兰州市)、永生五金厂(北京市)、合兴螺丝厂(福建省)、新华喷烘漆厂(内蒙古)、第十一丝织厂(福建邵武)、伟纶毛纺厂(西藏)、光新印染厂 (湖南湘潭)、中光化工厂(安徽合肥)、振福电机厂(福建)、中染印染厂(江西)、新鑫汽灯厂(贵州)、大昌机器厂(四川)、四联制革厂(云南昆明)、如 生食品厂(广西)、中国染织厂(江苏盐城)、万里造漆厂(云南、浙江、江西)、中华兴记橡胶厂(山西太原)、曙光电焊厂(江西新余)、金华铁工厂(江西新 余)、中华元电线厂(江西)、丽华电业厂(安徽)、车木六厂(安徽)、光明电工器材厂(山东威海)、大达橡胶厂(福建)、明华胶板木器厂(云南)、社会铸铁厂(江西)、同德盛染织厂(新疆库尔勒)、华丰面粉厂(合肥)、天一印染厂(汉口)、信孚印染厂(郑州)、中原毛巾厂(开封)、振华橡胶厂(洛阳)、振 华袜厂(西安)、中华搪瓷厂(济南)、宏兴染料厂(南昌)、安利机器厂(江西)、上高鸿纶染织厂(新疆)、丽新织造厂(四川阆中)、上海粮食机械厂(湖北 安陆)、中孚绢纺厂(广州)、上海色织29厂(福建龙岩)......
上海援建全国各地部分企业
上海重型机器厂—洛阳矿山机器厂、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柳州建筑机械厂、上海冶炼厂—建会泽铅锌厂、上海柴油机厂—贵州柴油机厂、上海电炉厂— 西北变压器电炉厂、上海工具厂—重庆工具厂、上海第一机床厂—重庆机床厂、上海钢铁二厂—西安52厂、上海第五钢铁厂—武汉钢铁厂、上海钢铁一厂—鞍山钢 铁厂、上海乳胶厂—桂林乳胶厂、航海仪器厂—万县455厂、航海仪器厂—四川锦山油嘴油泵厂、东风机器厂—江西先锋机械厂、良工阀门厂—四川自贡阀门厂、 上海机床厂—汉江机床厂、上海电焊机厂—成都电焊机厂、上海化工厂—四川晨光化工厂、上海光学仪器厂—贵阳新添光学仪器厂、上海电表厂—贵阳永清示波器 厂、沪东造船厂—四川486厂、上海有线电厂—贵州遵义534厂、上海电缆厂—湖北宜昌红旗电缆厂、上海电缆厂—四川涪陵422厂、上海电缆厂—湖北电缆 厂、上海柴油机总厂—宜昌柴油机厂、上海第二机械厂—安徽507炮车厂、上海中国电工厂—四川西南电工厂、上海大华仪表厂—重庆曙光仪表厂、上海汽车钢板 弹簧厂—湖北十堰石洞口汽车钢板厂、上海冶金设备总厂—南京9424总厂、上海汽车电机厂—四川涪陵化油器厂、上海标准件四厂—四川成都标准件三厂、上海 新华无线电厂—贵州3535厂、上海无线电一厂—贵州3267厂、上海新华无线电厂—江西459厂、上海电磁机一厂—贵阳电机厂、上海第一压缩机厂—重庆 压缩机厂......
此文在人间纪事发表,没有受到任何攻击,何为?因为在事实面前在铁证面前一切对上海人的说三道四都是苍白无力的,是蚂蚁撼数,这些贡献确实 “俱往矣”,因为没有人再会想到。国人有个很奇怪的毛病,那就是红眼病,对优于自己的事物嫉妒加攻击,枪打出头鸟嘛——真是计划经济的余孽!我想他们看了 此文眼睛也该红一下(不求他们掉泪,他们的眼泪可能只有见到棺材才会掉下来)如果还有做人起码的良知就不应该忘记曾经为社会做出如此贡献的上海人,“俱往 矣”这一切就让他过去吧,我们总得往前看。 暂告一段落
相信上海已回沪的支内(支援内地建设)的人 都对当时的情况都比较了解
但这些资料,现在看来,真是沉甸甸的
向现在已落叶归根和 很多无法落叶归根 的上海支内一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