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区酝酿重组 传黄浦、静安、卢湾三区将合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3日10:32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卢曦 上海报道
号称“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路,举世闻名,某种意义上,它几乎就是十里洋场上海滩的代名词。
外地客人也许并不会发现,全长5.5公里、云集600多家大小商店、每天吸引不下150 万人前来游览购物的南京路,在行政区划上,实际上被一分为二:东段属于黄浦区,西段则归静安区。
但不久的将来,这条自上海开埠以来即存在的商业走廊,有可能不再分离。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上海老城精华所在的黄浦、静安及卢湾三区正酝酿合为一体,以便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发挥更大的
经济和社会效益。
思路数变
在上海九大传统中心城区(黄浦、静安、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及杨浦)中,以上述三区人口最密、面积最小、地价最贵,是名副其实的上海滩核心。
“黄浦、静安、卢湾三区就像三颗稀世珍珠,只有串起来,才能交相辉映,光彩夺目,分散了就很难发挥最大价值。”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市区级政府基层官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据这位官员透露,早在2010年世博会开幕之前,他们已在上海市政府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不止一次听到三区合并的讨论,甚至已经涉及具体合并规划方案的构想。
“但讨论归讨论,一直没有进入起草文件的阶段。”这位官员说,“世博会又牵扯了市政府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合并的事后来就暂时搁置了。”
另一位上海市政府官员也对本报记者证实,核心城区合并的设想早已有之,只不过思路前后几经变更,最早的想法,是将虹口区一分为三,分别并入闸北、杨浦和黄浦区,其中虹口区著名的四川北路,将作为一条重要的区划分界线。
后来,“静安、卢湾合并”的设想取而代之,再后来黄浦区“加入战团”,思路不断深化,成为目前呼声最高的一个合并规划版本。
近日本报记者分别致电上海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上海市新闻办新闻发言人办公室,求证此事进展,但工作人员均回复说,未掌握三区合并的相关信息。
上海市新闻办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一位人士表示,行政区划的调整是非常复杂、非常重大的事件,只有完全定下来以后,新闻部门才会公开发布。
记者又分别致电黄浦、静安、卢湾三区政府宣传部门,但截至发稿时止,均未获回应。
大势所趋?
黄浦区是1945年抗战胜利上海光复后,当时的市政府设立30个区中的第一个,因濒临黄浦江而得名。2000年,黄浦区“兼并”原南市区,面积增加到12.49平方公里。
南濒黄浦江的卢湾区,面积8.05平方公里,其中0.5平方公里为水域。静安区则因区内的静安寺而得名,全区总面积7.72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7.57平方公里,河道面积0.05平方公里(苏州河)。
三区加起来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仅比中心城区其余六区中面积最小的虹口(23平方公里)略大一些。但三区环抱着上海市的地理中心人民广场,黄浦区除南京路外,还拥有遐迩闻名的外滩,并与浦东新区隔黄浦江相望,上海世博园浦西片区则坐落于卢湾区。
近代上海开埠160多年以来,黄浦、静安、卢湾三区可谓历史最为悠久的“老城厢”,后来这一区域更成为上海的商务和金融中心。现在,这里的南京路,以及另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淮海路,沿线驻扎了大量世界五百强的中国区总部。
前述区级政府官员告诉记者,黄浦等三区合并的主要动力,最初是因为统一规划上的不便。以寸土寸金的南京路为例,一东一西分属两区管辖,往往是黄浦区想这样做,静安区又想那样做,反而拖累了其发展。
经过世博会洗礼,原来相对老旧的卢湾区滨江地段旧貌换新颜,三区定位更趋接近,都是以商务、金融、服务、旅游业为核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迫切需求,更加凸现。
利弊互见
上海市社科院
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屠启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本人并未听说三区合并的消息,但考虑到上海市2000多万的庞大居住人口,以及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在传统中心城区,确实应该有一个面积比较大的CBD(中央商务区)。
“将历史基础和现有功能较为相近的三个核心区组合成为更大的整体,
管理上可能更为高效。”他说。
100多年来,上海城市区划曾多次变更,即使是最近十年来,也有不止一次“大动作”,并深深影响了相关区域的发展格局。
2009年4月,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获得了国家级综合改革实验区的优惠政策,一时间原南汇区房价暴涨。再回溯到2000年,当时经济社会水平相对落后的南市区并入黄浦区,原南市区许多楼房都以“新黄浦(8.42,0.11,1.32%)”地段自居,身价扶摇直上。
显而易见,上海这两次行政区大合并,都是“以强吞弱”,给弱势一方带来快速的区域价值提升。
但行政区合并过程也非一帆风顺。比如浦东新区与南汇区合并超过一年半了,原来两区分界线之间的一些断头路至今还是老样子,似乎暗示着新的区政府各部门内部协调不力的现象依然存在。
城市空间更紧凑,人口更密集的黄浦、静安、卢湾三区假如真的合并,恐怕此类问题只会多不会少。静安区和黄浦区的分界路西藏路一带,多年来就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今后能否改观,仍需时间观察。
屠启宇认为,过去黄浦等三区之间的彼此竞争,固然有“内耗”现象,但也不全是坏事。如三区在开发年税收过亿元的写字楼(俗称“亿元楼”)方面,一直在暗中较劲,将来合并后,会不会失去竞争动力?
屠启宇还担心,各有独特历史渊源和文化遗存的上海老三区,一旦真的合并,原来传统文化上的亮点可能会遭受损失。
新中国建国之后,上海城区行政规划几经调整变化,南市区等老城区被合并后,与之相关的文化传统也无从依存。而最近的一个例子是:2010年7月,北京将原崇文、宣武两区分别并入东城区和西城区,引发了老北京人对“京味”文化传统断裂的强烈担忧。出于整合资源,推进经济发展的行政区划变动,不能不权衡各方面的代价。
本报记者王其明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