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021阅读
  • 26回复

[地级市]一个地级市是如何造成一个县级市落后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7-09
        市管市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相信只要是长期关注此问题的大家心中早已得出结论,但问题是,这样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在今天却依然继续持续?虽然大家也还是一直在期盼着省管县的完全落实真正落实,可是其中所存有的阻力也不会不清楚....。

        在广西区内,市管市危害的典型案理莫过于河池管宜州与贵港管桂平,很多人经过一番理性分析后都会认为,如果这两市如果能脱离地级市的代管一定会发展得比现在好得多,毕竟相比某些地级市,宜州与桂平有的就是这个城市发展底气!以下这篇内容转自另一个论坛,在我看来已经很好的反映了市管市的危害,这些发生在枣庄与滕州这两个市之间的矛盾,肯定也同样相似并频繁的发生在广西的河池与宜州,贵港与桂平等这些市之间.......。

市管市危害典型:枣庄市代管滕州市(山东省)

提要:

——枣庄没有自身区位优势,经济搞不上去,却在区划上动手术,建立没有产 业的县级区。先将滕县(滕州)的临城公社164个自然村划归枣庄市成立了薛城区,后将 滕县(滕州)东部八个公社划出成立了山亭区,再后来将滕县(滕州)境内的鲁南高新技术 化工园区划归枣庄开发区管理,致使区划不合理,破坏几千年形成的县域特色和人文历史, 违背了历史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利用权力优势,违反税法划走滕州境内的国有企业税 源归枣庄所有,严重的透支了滕州经济。  

       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土地肥沃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可是,这么一块宝地,在改革 开放的年代里,却没得到发展壮大,反而落在周边的县(市)后面,人民过着相对贫穷的生 活。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深入镇(街)、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细致的调 查研究,问题是诸方面的,但主要问题是由行政管理体制关系不理顺、区划不合理而造成, 其事实如下:

一、 受枣庄的制约和束缚,一次次痛失发展良机。
滕州在历史上曾是府、州、专区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鲁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建国初曾是滕县专区的驻地,并且辖济宁等15个县(市)包括枣庄矿区的大专区,1953年撤 滕县专区改属济宁,1960年3月将滕县的临城公社164个自然村划归枣庄市成立了薛 城区,1979年滕县划归枣庄市。从那以后,枣庄将滕州视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其经济 发展服从、服务于枣庄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扣国家拨于滕州的财政,下收滕州的税收, 严重地束缚了滕州经济的发展。从此,滕州就开始一天天的衰败,发展机遇就一次次的丧失。

第一次, 失去了3千万元的发展机遇,相当于现在的30亿元。
197 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上下掀起了经济建设的大热潮。滕州在当时作为 省的工业城镇,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于是省里一次就批给滕州8个工业项目,有的项目是 扩建,有的项目是新建,扩建的项目有原滕州发电厂、滕州烟厂;新建项目有自行车厂、缝 纫机厂等六个企业,国家计划投资3千万元。那时的3千万元加上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今天的 30亿元。这时的枣庄已是地级市,原是老峄县的基础,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于是,他们趁机 寻找扩大地盘的机遇,而不是发展经济,积极的运作于省里,要求把滕州划入枣庄。当初省 里计划将苍山县或微山县划给枣庄,但是枣庄嫌弃这两个县穷,不想要,非要滕州不可。为 得到滕州,枣庄以封官许愿为诱饵,许诺只要滕州归属枣庄,滕州的主要领导就是枣庄的市 长。就在那时发展的关键时刻,当官心切、不懂经济的滕州的主要领导,在没有征求滕州人 民的意见的情况下,偷偷将滕州划给了枣庄。这8个项目从此落了空,后来留给济宁专署。 在当时,县的领导向枣庄反映这种情况,却遭到枣庄领导的指责:“你不要管这么多了,我 们要这些项目有什么用,你们跟着我们就行了”。就这样3千万元的国家投资就泡了汤。今 天的邹城发电厂原是滕州的项目。现在邹城的财政收入达10多亿元,而闻名全国的滕州市却 只是它的二分之一。而在70年代末滕州地方财政收入等于邹城、兖州、曲阜三市财政收入的 总和。而如今的滕州却到了只保机关人员工资的程度,甚至连教职员工的工资都难以保证, 目前乡镇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的兑现的工资普遍都发不到标准工资的70%,许多乡镇还一拖 就是几个月发一次,这是多大的反差啊!
今天的滕州烟厂又如何呢?将要走到尽头,成为 青岛烟厂的一个车间。在六、七十年代山东三大烟厂滕州、济南、青岛,滕州烟厂曾是山东 的老大。

第二次破坏了人文历史失去发展空间的机遇。
今枣庄市山 亭区大部分乡镇是滕州的,枣庄由于没有自身区位优势,经济搞不上去,却偏偏在区划调整 上动手术,为削弱滕州的发展空间扩大自己的区域范围,不顾产业、人口、人文历史等发展 的实际情况,强行把滕州东部山亭等8个公社于1983年划出去,成立了山亭区。这样一来滕 州不仅失去了版图,丧失了发展空间的机遇,而且滕州的人文历史被破坏,几千年来保持的 县域特色被无情的粉碎,实在可悲。
第二次, 失去了发挥省直辖市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为改革不合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调动有发展前景 的县域经济,而不受地级市的制约,采取了让地方政府有一定自主权来发展经济,有的撤县 设市,滕州也不例外,经省报请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撤消滕县设立滕州市,由省直辖。可枣 庄在当时百般阻挠,在省里私自活动不让滕州由省直辖,导致国务院的批复在枣庄却成了一 纸空文,滕州市由省直辖图有虚名,没有发挥省直辖市的作用,而且在以后十几年里更加变 本加厉制约滕州的发展。

第三次, 有意阻挠大项目在滕州落户
1、1994年国家计划投资20多亿扩建鲁南化肥厂(驻滕州木石镇),枣庄不顾客观实际硬把扩建 项目建在枣庄技术开发区不可,结果投资商不同意,继而该项目泡了汤。更为典型的是“山 国电”这个项目是国家“八五”计划就有的,本来很早就应该立项上马,可是枣庄那边一拖 再拖,一卡再卡,直到省电力公司到滕州考察论证,由于失去了机遇“山国电”迟迟没有上 马。
2、滕州不仅在工业项目上受制约,而且在交通上也要受限制。在历史上,滕州历来 是鲁南的中心,向来为商贾云集之地,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建国后,成为鲁南地区货物 集散地之一。既有物流,又有人流,人口稠密,现辖区156万人,而薛城原是滕州的一个镇 ,只有45万人,滕州乘车人员数量比薛城乘车人员数高出3倍多,有些特快列车本应在滕州 火车站停靠最佳,枣庄偏偏卡住不让在滕州停,利用权力优势控制在薛城停;还有国家计划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选点是在滕州千庄建站是最佳位置,而枣庄知道后,就千方百计硬拉到 薛城建站,等等一些事例,不胜枚举,这样制约着滕州还不落后吗?

二、 不按 税法办事,利用权力“优势”强行划走驻滕州的中央、省属及其他企业的地方税源。

国家税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4号)第二十二 条规定增值税纳税地点:(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 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家税 务总局或其授权的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按照此条规定:在滕州境内税收应由滕州征收。可是,枣庄利用权利“优势”把这块税源全部划走。如鲁南化肥厂,鲁南水泥厂,鲁南机床厂,滕州烟厂,国家所在地的五座国家 统配煤矿和通信、邮政、电业、石化、金融等企业税都由枣庄来收,仅此一项每年减少5亿 多元,使滕州的经济陷入困境。四个大厂(鲁南化肥厂,鲁南水泥厂,鲁南机床厂,滕州烟 厂)都是滕州人自己建的或积极从省和中央争取来的,现在却成了枣庄的摇钱树,作为老工 业城市的滕州只能承受工业污染,而无钱治理,污染费也由枣庄强行收取,而枣庄用收取的 污染费盖行政办公大楼;更为甚之,枣庄五区正在不择手段地挖滕州的煤炭资源,在滕州境 内开煤矿竟达11家之多,在滕州境内每年挖走了30多亿元,各区有60%的财政开支来源于滕 州,其数目令人触目惊心。这些矿的周边村庄地下煤被掏空塌陷补偿费每亩1000多元就把农 民给打发了,哪里的农民稍有不满就遭到压制,使他们失去了赖依生存的土地,过着凄凉的生活。


滕州啊!滕州!!你的出路在哪里,这样下去还不贫穷落后吗?看看邹城吧!兖矿集团、 邹城电厂这些企业税源全由邹城市负责收缴,他们的财政年年突飞猛进,他们用财政的钱扶 植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扶植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第三产业,解决“三农”问题,而 滕州仅仅20余年的时间就这样的落后,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难道不令滕州人扼腕叹息吗? ?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滕州人清醒的认识到为什么滕州落后,一次次失去发展机遇,这就不 言而喻了。枣庄怕的是滕州的发展,怕的是滕州成为地级市,它们这种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 和极“左”的做法,导致滕州发展失去了很多机遇,人文历史被破坏。滕州人要挺起腰杆、 要说理,恢复历史的原貌,按照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办事,按照国务院的批复执行,由省直辖 ,理顺关系,摆脱枣庄的束缚。只有摆脱枣庄的束缚,理顺了关系,名副其实由省直辖,滕 州才有发展,否则全是一句空话。  

提几个小问题:

1、为得到滕州,枣庄以封官许愿为诱饵,许诺只要滕州归属枣庄,滕州的主要领导就是枣庄的市 长。枣庄地方领导能履行这个承诺?谁这么大能量?市委书记,还是市长?
2、在历史上,滕州历来 是鲁南的中心,向来为商贾云集之地,古有“九省通衢”之称。中国有几个“九省通衢”?
3、现在邹城的财政收入达10多亿元,而闻名全国的滕州市却 只是它的二分之一。五亿多点?作为老工 业城市的滕州只能承受工业污染,而无钱治理,污染费也由枣庄强行收取,而枣庄用收取的 污染费盖行政办公大楼?

最近又有五口矿井被各区侵占,这样疯狂的挖下去,又不给滕州交税,又不在滕州 境内建辅助企业,滕州20年后,就会变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其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枣庄 利用权力优势,更是不择手段的搜刮滕州:一是2003年将滕州境内鲁南高新技术化工园 区的税源划给枣庄开发区所有;二是2004年将木石的银行名为升格,实为20多亿元的储 蓄的税费划为枣庄占有(为什么滕州没有进入百强县);还有一件更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滕州的邮电大厦,产权是滕州的,却大厦的租赁费为枣庄所收,等等一些不符合税法要求的行为,比比皆是,严重的透支了滕州经济。
枣庄不仅透支了滕州的经济,而且更令滕州人恼 火的是,他们将滕州境内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上划到枣庄直接管理,当效益不好时,又及时 地将它作为包袱甩给滕州,美其名曰“权力下放”。好单位不下放,孬单位下放。例如:枣 庄工业学校、枣庄第二卫校、滕州汽车站等一些单位,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学校毕业的学生 统一分配、公路客运是国家独家经营,效益好,有油水时不下放。当走上市场经济的今天, 毕业的学生也不分配了,公路客运也不是独家经营了,学校不景气了,滕州汽车站也开始亏 损了,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了,这时便将这些单位作为包袱、以权力下放为名,扔给了滕州。
[ 此帖被异见在2010-07-09 21:1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7-09
网友评论:县级市对地级市的认同感? 市管市,倒底还搞多久?
    中国行政区划真是一个怪态,有地级市管县级市,如荆州市管石首市,有中央直辖市管县级市,如重庆市管江津市......这种市管市的模式,外国人看了,犯糊涂......
  当初中国设立县级市时,是为了加快城市化。说实在,县级市与县不同,县级市有自己的市区,地级市也有自己的市区。地级市为了加快自己市区的建设,往往会在项目的招商上和向上争取项目上,限制县级市的发展。如,地级市作了一个该地区的产业规划,地级市将要建哪些项目,县级市就不能建这些项目,这公平吗???如当初仙桃市没有从荆州市划出去,决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么好,因为仙桃招商的项目会与荆州招商的项目发生很多雷同,荆州是不会让仙桃招商搞一样的项目的。据我所知,荆州与石首就发生了类似的矛盾。如当初,石首要建一个项目,荆州就不允许,结果闹到了省里,省里却同意该项目在石首建,结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到现在,荆州还对石首怀冤恨!!!你没有看,荆州新闻里,现在主要播市区和重点扶持的公安等县,在项目上支持公安等县,有意节制和疏远石首。我个人认为,在项目上,地级市应与县级市有同样的竞争权,谁先招到了商,谁先朝上争到了这个项目,谁先建。可现在,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可能公平!!!
  我想以后随着经济竞争的加剧,县级市与地级市的矛盾会越来越加剧!!!
  现在,广东为了解除这种矛盾,把一些县级市变成了一些地级市的区。如,广东的顺德,三水等。但这不是全策,不可能全按这种方式搞!!!
  另外,当初地级市成立时,对原先地区的县级市,在国家批文里,写到省管,地级市 代管。在地级市成立之初的政府网页里,介绍该市时,写到地级市代管县级市,随着时间的推移,把代管去掉,变成了言正言顺的管辖。另外,县级市成立后对地级市有多大的认同感,不要忘了,县级市也有自己的市区,也在建自己的城市,对上级地级市的城市,认为是自己的城市吗???你们问一问县级市的市民,她们会承认上级地级市是自己的城市,是她的市民吗???我想很少吧???这也无行中,造成了县级市与她上级地级市的“隔绝”!!!
  市管市,倒底还搞多久???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7-09
如果滕州是县,是否会说地级市造成县的落后?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7-09
我那些滕州同学个个趾高气扬的,说起枣庄都是不屑一顾的表情,何来的落后?在诸多同学的宣传下,在我这个没去过枣庄和滕州的人眼里,枣庄就是一个没落的资源城市,滕州是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城市!
以人为伴 与人为善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7-09
此贴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说明区划的弊端。
一直听说“地级市剥削县级市”,但都感觉说的空洞。
希望大家多讨论此贴。

此贴必火。
这里的区划,大多是趣话,但我们喜好
这里的贤人,大多是闲人,但我们相投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7-09
全中国多见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7-09
只有我们浙江省的地级市无法剥削县级单位,因为浙江省的财政是省县直接对接的,不通过市的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7-10
"滕州也不例外,经省报请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撤消滕县设立滕州市,由省直辖。可枣 庄在当时百般阻挠,在省里私自活动不让滕州由省直辖,导致国务院的批复在枣庄却成了一 纸空文,滕州市由省直辖图有虚名,没有发挥省直辖市的作用,"

所有的县级市名义上都是省直辖,但只是为了不与宪法相违
真正省直辖的没有几个,这一点就不要拿出来说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7-10
这种东西没什么好说的,随手一抓例子大片,资源向行政中心集中是CN的现状,且没看到要发生改变的迹象。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7-10
瞭望周刊:地级市对县级的吸血权力!
       我国地级管理层从上世纪80年代始,由派出机构逐步演变为一级行政区划,目前全国332个地级机构中,大部分都实行了市管县的体制。最初,省会城市和大城市领导县,或地市合并之后,由于地市本级经济实力强,对县级经济有明显拉动作用,推行比较顺畅。而90年代以来进行的大规模撤地设市、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则由于地级市本身的经济实力弱,因而收权收利,形成“漏斗效应”,削弱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对地级市而言,有一级政府设置,相应就有一级权力机构、审判机关、检察机构等各类机关、事业单位的对口设置,人员、机构成本很高。如福建南平市本级去年的财力是3.8亿元,财政供养人员11295人,包括公检法、行政、教育、离退休、事业单位人员等,这3.8亿元财政预算除保工资和基本运转外,无力顾及其他支出。  

        广西地级市防城港规模较小,情况类似。防城港只有80万人口,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口3221人,2003年财政支出1.64亿元,主要支出为教育经费、离退休人员工资和各类机构运转经费。  

        投入高额成本维持的庞大地级市架构,在实际工作中却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这被概括为三大“漏斗效应”: 

     一是“财政漏斗”。

         由于一些地级市本身城区的经济体量较小,靠自身财力不足以每年拿出几个亿的资金维持地级市运转,只能靠行政手段对下“抽血”、对上截留,下级县市敢怒不敢言。  

          广西的东兴市是防城港市“代管”的县级市。东兴市财政局一位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由于防城港市本级的财政收入难以维持其自身的运转,财政收入较好的东兴市就被防城港市“抽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按照《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东兴市收缴的地税中要按照一定比例上交给防城港市。如2003年东兴市财政总收入1.9亿元,上交中央税收2800多万元,上交防城港市180多万元。  
         其次,采取各种办法截留上面划拨下来的资金。如2003年国家民委给东兴市民委80万元的项目资金,被防城港市截留30万元。去年上面拨给东兴市的各种专项资金有3000多万元,都要经过防城港才能转到东兴,到去年年底还有900多万元的资金没有划到东兴市财政账户上来。   
         第三,行政划拨东兴市的“财源”到防城港市“管理”。东兴市是对越南经贸口岸,到越南的游客每人可收取旅游服务费145元,每年有几千万元的收入。去年7月,防城港市用行政命令将这个收费权划到防城港市,东兴市的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影响。          
        
        二是“权力漏斗”。

        福建省晋江市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位人士私下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晋江市去年初在深沪镇建一个化工储罐区,工程建好了,营业证却还没有办下来。泉州市港务局帮助协调让这个化工储罐区“试运行”,条件之一是晋江市每年要向泉州市港务局上交50万元的“货物港务费”。  
          争权和争利益的事情不断在一些地级市和县级市之间发生。福建省的武夷山风景区原来一直归武夷山市(县级市)管理,但从前年开始,南平市设置了“南平市委武夷山风景区工作委员会”,南平市一位副市长任“一把手”,人事权收归南平市,形成武夷山市管旅游促销和日常管理,南平市管决策的局面。由于南平市的这位副市长分管工作太多,常常“十天半个月才来风景区上一次班”,很多事情要等他来上班时才能拍板。  

        三是“效率漏斗”。

       福建晋江市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达700多家,企业进口商品要到省里面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晋江市外经部门审核完后,企业还要经过泉州市外经部门审核才能报到省里。晋江市外经局一位副局长抱怨说:“泉州市外经局分管这一业务的只有几个人,他们不了解下面企业的具体情况,也不负责验货,却一定要盖上他们的章才行。”企业来回办手续耽误了大量时间。  
 
         让晋江市企业恼火的还有泉州市金融机构的办事效率。晋江是县级市,尽管经济规模远超过福建山区的一些地级市,但是金融机构的管理权限还是县级行的权限,每笔贷款都要到上级行严格审批,尤其是首批贷款,至少要过七、八道手续,经过十几个人手,没有两个月时间根本办不下来。
[ 此帖被异见在2010-07-10 14:4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0-07-11
引用第8楼日月之水于2010-07-10 02:17发表的  :
这种东西没什么好说的,随手一抓例子大片,资源向行政中心集中是CN的现状,且没看到要发生改变的迹象。

国家集中力量建首都,省举全省之力见省会,这些大家无暇顾及也不会在意。县集中力量建县城,县民一般没异议,因为对县城有认同感。
唯独所谓地级市耗全“市”资源建市区是市区外的人不可接受的,因为直接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市管县不止就没公平可言。
县城外的人到县城,城里人一般会不会排斥,大家都是县民。但所谓地级市的人几乎都不会把城外人当成自己一样的市民。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0-07-14
这种弊端不实施彻底行政体制改革,中国广大农村不会得到发展。
007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07-14
引用第10楼hnhb于2010-07-11 01:33发表的  :
国家集中力量建首都,省举全省之力见省会,这些大家无暇顾及也不会在意。县集中力量建县城,县民一般没异议,因为对县城有认同感。
唯独所谓地级市耗全“市”资源建市区是市区外的人不可接受的,因为直接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市管县不止就没公平可言。
县城外的人到县城,城里人一般会不会排斥,大家都是县民。但所谓地级市的人几乎都不会把城外人当成自己一样的市民。

地区和城市长期分离的结果。如苏州市和苏州地区长期为两个行政单位。

只能说明地市合并没有深入人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0-07-14
回 10楼(hnhb) 的帖子
国家集中力量建首都,省举全省之力见省会,这些大家无暇顾及也不会在意。县集中力量建县城,县民一般没异议,因为对县城有认同感。
======
何来无暇顾及和不会在意?
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北京被骂得还少么?至于举全省之力建设省会,看看那些首位度低的省会哪个不是对其他地市的资源吃卡拿要的?至于建设县城或许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但是在东部沿海的强镇不见得服气县城吧?
本质上地级市吸血跟首都省会区别大不,只不过是地级市的存在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而已。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0-07-14
行政区划的调整很复杂,涉及方方面面许多问题。中国的行政区划就更复杂了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0-07-14
引用第11楼zhouxl于2010-07-14 17:37发表的  :
这种弊端不实施彻底行政体制改革,中国广大农村不会得到发展。

===============
中国农村根本就不应该发展,城市化是必然趋势。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0-07-14
引用第10楼hnhb于2010-07-11 01:33发表的  :
国家集中力量建首都,省举全省之力见省会,这些大家无暇顾及也不会在意。县集中力量建县城,县民一般没异议,因为对县城有认同感。
唯独所谓地级市耗全“市”资源建市区是市区外的人不可接受的,因为直接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市管县不止就没公平可言。
县城外的人到县城,城里人一般会不会排斥,大家都是县民。但所谓地级市的人几乎都不会把城外人当成自己一样的市民。

     前一段说得很好,但是作为首都,北京应该是是最排外的吧?
  可是谁又知道北京是全国在“输血”?为何县级市的人就感受不到呢?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0-07-14
引用第15楼中国龙号于2010-07-14 20:15发表的  :
===============
中国农村根本就不应该发展,城市化是必然趋势。

中国的农村确实太薄弱了,农村还是很贫穷的,农民还是很贫苦的,国家惯例表明,城市与农村要实现分治,因为城市是管理不好农村的,当今的中国,城市化是趋势,以为着大批的农民会进入城市,大量的中心镇会演变成城市,这对现阶段的中国也是利大于弊。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0-07-14
引用第17楼中庸之道于2010-07-14 21:17发表的  :
中国的农村确实太薄弱了,农村还是很贫穷的,农民还是很贫苦的,国家惯例表明,城市与农村要实现分治,因为城市是管理不好农村的,当今的中国,城市化是趋势,以为着大批的农民会进入城市,大量的中心镇会演变成城市,这对现阶段的中国也是利大于弊。

究竟是大力发展小城镇还是集中建设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90年代初大力提倡发展小城镇,后来又销声匿迹了。东莞模式现在还有人质疑,不过东莞的小城镇其实也都不小,但是否集中建设更合理呢,都很难下定论。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0-07-15
Re:回 10楼(hnhb) 的帖子
引用第13楼日月之水于2010-07-14 19:35发表的 回 10楼(hnhb) 的帖子 :
国家集中力量建首都,省举全省之力见省会,这些大家无暇顾及也不会在意。县集中力量建县城,县民一般没异议,因为对县城有认同感。
======
何来无暇顾及和不会在意?
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北京被骂得还少么?至于举全省之力建设省会,看看那些首位度低的省会哪个不是对其他地市的资源吃卡拿要的?至于建设县城或许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但是在东部沿海的强镇不见得服气县城吧?
本质上地级市吸血跟首都省会区别大不,只不过是地级市的存在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而已。


赞同~龙口市的黄县与龙口就各不服气~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0-07-15
说白了都是地理认同感作的怪,在那些传承有序的地级市中,几乎没人提这些事情,但在那些传承上出了问题,认同感不强的地方,这样的问题就会显得深刻。

比如在江苏,各地级市中连云港、扬州、南京、南通、苏州就基本上没人说三道四。徐州也只有邳州的人会说三道四,盐城也只有大丰东台人会说三道四,无锡、常州、镇江政区太乱会被人说三道四,淮安非要改名弄得人人说三道四,宿迁最没认同还占地很多人会说三道四,泰州因为中断太久做起事情也会被人说三道四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0-07-30
湖北省十堰市和湖北省丹江口市就是这样的关系,十堰市(地级市)代管丹江口市(县级市),十堰市撤销了丹江口市武当山风景区和丹江口市武当山(镇)街道办事处,在丹江口市设立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把2000多年的丹江口市武当山划为十堰市管辖。
均州武当山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0-08-03
引用第20楼youyuan于2010-07-15 10:28发表的  :
说白了都是地理认同感作的怪,在那些传承有序的地级市中,几乎没人提这些事情,但在那些传承上出了问题,认同感不强的地方,这样的问题就会显得深刻。
比如在江苏,各地级市中连云港、扬州、南京、南通、苏州就基本上没人说三道四。徐州也只有邳州的人会说三道四,盐城也只有大丰东台人会说三道四,无锡、常州、镇江政区太乱会被人说三道四,淮安非要改名弄得人人说三道四,宿迁最没认同还占地很多人会说三道四,泰州因为中断太久做起事情也会被人说三道四

历史传承是一方面,城市辐射力是另一方面,主要是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地理认同感,中心城市辐射力大凝聚力强的城市,周边县市认同感就强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0-08-03
好好学习了~~~
  肃风吹飞絮,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秋水载落叶,漂泊垂天止。北冥无常势,乌衣何靡靡。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0-08-05
地级市确实是毒瘤哎。。。。
http://shop35190804.taobao.com 火箭熊运动风球迷用品专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