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管市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相信只要是长期关注此问题的大家心中早已得出结论,但问题是,这样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在今天却依然继续持续?虽然大家也还是一直在期盼着省管县的完全落实真正落实,可是其中所存有的阻力也不会不清楚....。 在广西区内,市管市危害的典型案理莫过于河池管宜州与贵港管桂平,很多人经过一番理性分析后都会认为,如果这两市如果能脱离地级市的代管一定会发展得比现在好得多,毕竟相比某些地级市,宜州与桂平有的就是这个城市发展底气!以下这篇内容转自另一个论坛,在我看来已经很好的反映了市管市的危害,这些发生在枣庄与滕州这两个市之间的矛盾,肯定也同样相似并频繁的发生在广西的河池与宜州,贵港与桂平等这些市之间.......。 市管市危害典型:枣庄市代管滕州市(山东省) 提要: ——枣庄没有自身区位优势,经济搞不上去,却在区划上动手术,建立没有产 业的县级区。先将滕县(滕州)的临城公社164个自然村划归枣庄市成立了薛城区,后将 滕县(滕州)东部八个公社划出成立了山亭区,再后来将滕县(滕州)境内的鲁南高新技术 化工园区划归枣庄开发区管理,致使区划不合理,破坏几千年形成的县域特色和人文历史, 违背了历史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利用权力优势,违反税法划走滕州境内的国有企业税 源归枣庄所有,严重的透支了滕州经济。
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土地肥沃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可是,这么一块宝地,在改革 开放的年代里,却没得到发展壮大,反而落在周边的县(市)后面,人民过着相对贫穷的生 活。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深入镇(街)、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细致的调 查研究,问题是诸方面的,但主要问题是由行政管理体制关系不理顺、区划不合理而造成, 其事实如下:
一、 受枣庄的制约和束缚,一次次痛失发展良机。
滕州在历史上曾是府、州、专区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鲁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建国初曾是滕县专区的驻地,并且辖济宁等15个县(市)包括枣庄矿区的大专区,1953年撤 滕县专区改属济宁,1960年3月将滕县的临城公社164个自然村划归枣庄市成立了薛 城区,1979年滕县划归枣庄市。从那以后,枣庄将滕州视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其经济 发展服从、服务于枣庄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扣国家拨于滕州的财政,下收滕州的税收, 严重地束缚了滕州经济的发展。从此,滕州就开始一天天的衰败,发展机遇就一次次的丧失。
第一次, 失去了3千万元的发展机遇,相当于现在的30亿元。
197 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上下掀起了经济建设的大热潮。滕州在当时作为 省的工业城镇,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于是省里一次就批给滕州8个工业项目,有的项目是 扩建,有的项目是新建,扩建的项目有原滕州发电厂、滕州烟厂;新建项目有自行车厂、缝 纫机厂等六个企业,国家计划投资3千万元。那时的3千万元加上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今天的 30亿元。这时的枣庄已是地级市,原是老峄县的基础,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于是,他们趁机 寻找扩大地盘的机遇,而不是发展经济,积极的运作于省里,要求把滕州划入枣庄。当初省 里计划将苍山县或微山县划给枣庄,但是枣庄嫌弃这两个县穷,不想要,非要滕州不可。为 得到滕州,枣庄以封官许愿为诱饵,许诺只要滕州归属枣庄,滕州的主要领导就是枣庄的市 长。就在那时发展的关键时刻,当官心切、不懂经济的滕州的主要领导,在没有征求滕州人 民的意见的情况下,偷偷将滕州划给了枣庄。这8个项目从此落了空,后来留给济宁专署。 在当时,县的领导向枣庄反映这种情况,却遭到枣庄领导的指责:“你不要管这么多了,我 们要这些项目有什么用,你们跟着我们就行了”。就这样3千万元的国家投资就泡了汤。今 天的邹城发电厂原是滕州的项目。现在邹城的财政收入达10多亿元,而闻名全国的滕州市却 只是它的二分之一。而在70年代末滕州地方财政收入等于邹城、兖州、曲阜三市财政收入的 总和。而如今的滕州却到了只保机关人员工资的程度,甚至连教职员工的工资都难以保证, 目前乡镇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的兑现的工资普遍都发不到标准工资的70%,许多乡镇还一拖 就是几个月发一次,这是多大的反差啊!
今天的滕州烟厂又如何呢?将要走到尽头,成为 青岛烟厂的一个车间。在六、七十年代山东三大烟厂滕州、济南、青岛,滕州烟厂曾是山东 的老大。
第二次破坏了人文历史失去发展空间的机遇。
今枣庄市山 亭区大部分乡镇是滕州的,枣庄由于没有自身区位优势,经济搞不上去,却偏偏在区划调整 上动手术,为削弱滕州的发展空间扩大自己的区域范围,不顾产业、人口、人文历史等发展 的实际情况,强行把滕州东部山亭等8个公社于1983年划出去,成立了山亭区。这样一来滕 州不仅失去了版图,丧失了发展空间的机遇,而且滕州的人文历史被破坏,几千年来保持的 县域特色被无情的粉碎,实在可悲。
第二次, 失去了发挥省直辖市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为改革不合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调动有发展前景 的县域经济,而不受地级市的制约,采取了让地方政府有一定自主权来发展经济,有的撤县 设市,滕州也不例外,经省报请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撤消滕县设立滕州市,由省直辖。可枣 庄在当时百般阻挠,在省里私自活动不让滕州由省直辖,导致国务院的批复在枣庄却成了一 纸空文,滕州市由省直辖图有虚名,没有发挥省直辖市的作用,而且在以后十几年里更加变 本加厉制约滕州的发展。
第三次, 有意阻挠大项目在滕州落户
1、1994年国家计划投资20多亿扩建鲁南化肥厂(驻滕州木石镇),枣庄不顾客观实际硬把扩建 项目建在枣庄技术开发区不可,结果投资商不同意,继而该项目泡了汤。更为典型的是“山 国电”这个项目是国家“八五”计划就有的,本来很早就应该立项上马,可是枣庄那边一拖 再拖,一卡再卡,直到省电力公司到滕州考察论证,由于失去了机遇“山国电”迟迟没有上 马。
2、滕州不仅在工业项目上受制约,而且在交通上也要受限制。在历史上,滕州历来 是鲁南的中心,向来为商贾云集之地,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建国后,成为鲁南地区货物 集散地之一。既有物流,又有人流,人口稠密,现辖区156万人,而薛城原是滕州的一个镇 ,只有45万人,滕州乘车人员数量比薛城乘车人员数高出3倍多,有些特快列车本应在滕州 火车站停靠最佳,枣庄偏偏卡住不让在滕州停,利用权力优势控制在薛城停;还有国家计划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选点是在滕州千庄建站是最佳位置,而枣庄知道后,就千方百计硬拉到 薛城建站,等等一些事例,不胜枚举,这样制约着滕州还不落后吗?
二、 不按 税法办事,利用权力“优势”强行划走驻滕州的中央、省属及其他企业的地方税源。
国家税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4号)第二十二 条规定增值税纳税地点:(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 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家税 务总局或其授权的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按照此条规定:在滕州境内税收应由滕州征收。可是,枣庄利用权利“优势”把这块税源全部划走。如鲁南化肥厂,鲁南水泥厂,鲁南机床厂,滕州烟厂,国家所在地的五座国家 统配煤矿和通信、邮政、电业、石化、金融等企业税都由枣庄来收,仅此一项每年减少5亿 多元,使滕州的经济陷入困境。四个大厂(鲁南化肥厂,鲁南水泥厂,鲁南机床厂,滕州烟 厂)都是滕州人自己建的或积极从省和中央争取来的,现在却成了枣庄的摇钱树,作为老工 业城市的滕州只能承受工业污染,而无钱治理,污染费也由枣庄强行收取,而枣庄用收取的 污染费盖行政办公大楼;更为甚之,枣庄五区正在不择手段地挖滕州的煤炭资源,在滕州境 内开煤矿竟达11家之多,在滕州境内每年挖走了30多亿元,各区有60%的财政开支来源于滕 州,其数目令人触目惊心。这些矿的周边村庄地下煤被掏空塌陷补偿费每亩1000多元就把农 民给打发了,哪里的农民稍有不满就遭到压制,使他们失去了赖依生存的土地,过着凄凉的生活。
滕州啊!滕州!!你的出路在哪里,这样下去还不贫穷落后吗?看看邹城吧!兖矿集团、 邹城电厂这些企业税源全由邹城市负责收缴,他们的财政年年突飞猛进,他们用财政的钱扶 植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扶植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第三产业,解决“三农”问题,而 滕州仅仅20余年的时间就这样的落后,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难道不令滕州人扼腕叹息吗? ?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滕州人清醒的认识到为什么滕州落后,一次次失去发展机遇,这就不 言而喻了。枣庄怕的是滕州的发展,怕的是滕州成为地级市,它们这种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 和极“左”的做法,导致滕州发展失去了很多机遇,人文历史被破坏。滕州人要挺起腰杆、 要说理,恢复历史的原貌,按照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办事,按照国务院的批复执行,由省直辖 ,理顺关系,摆脱枣庄的束缚。只有摆脱枣庄的束缚,理顺了关系,名副其实由省直辖,滕 州才有发展,否则全是一句空话。
提几个小问题: 1、为得到滕州,枣庄以封官许愿为诱饵,许诺只要滕州归属枣庄,滕州的主要领导就是枣庄的市 长。枣庄地方领导能履行这个承诺?谁这么大能量?市委书记,还是市长?
2、在历史上,滕州历来 是鲁南的中心,向来为商贾云集之地,古有“九省通衢”之称。中国有几个“九省通衢”?
3、现在邹城的财政收入达10多亿元,而闻名全国的滕州市却 只是它的二分之一。五亿多点?作为老工 业城市的滕州只能承受工业污染,而无钱治理,污染费也由枣庄强行收取,而枣庄用收取的 污染费盖行政办公大楼?
最近又有五口矿井被各区侵占,这样疯狂的挖下去,又不给滕州交税,又不在滕州 境内建辅助企业,滕州20年后,就会变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其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枣庄 利用权力优势,更是不择手段的搜刮滕州:一是2003年将滕州境内鲁南高新技术化工园 区的税源划给枣庄开发区所有;二是2004年将木石的银行名为升格,实为20多亿元的储 蓄的税费划为枣庄占有(为什么滕州没有进入百强县);还有一件更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滕州的邮电大厦,产权是滕州的,却大厦的租赁费为枣庄所收,等等一些不符合税法要求的行为,比比皆是,严重的透支了滕州经济。
枣庄不仅透支了滕州的经济,而且更令滕州人恼 火的是,他们将滕州境内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上划到枣庄直接管理,当效益不好时,又及时 地将它作为包袱甩给滕州,美其名曰“权力下放”。好单位不下放,孬单位下放。例如:枣 庄工业学校、枣庄第二卫校、滕州汽车站等一些单位,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学校毕业的学生 统一分配、公路客运是国家独家经营,效益好,有油水时不下放。当走上市场经济的今天, 毕业的学生也不分配了,公路客运也不是独家经营了,学校不景气了,滕州汽车站也开始亏 损了,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了,这时便将这些单位作为包袱、以权力下放为名,扔给了滕州。
[ 此帖被异见在2010-07-09 21:1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