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搞了很多这种县
河南省——
自由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洛阳县、登封县(今登封市)、伊阳县(今汝阳县)、临汝县(今汝州市)4县部分地区置县,治白沙(今伊川县白沙乡)。取中山先生“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中“自由”一词命名。
1932年,与平等县合并,改置伊川县(原临汝县划入部分,复归临汝县)。
平等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洛阳县、嵩县、伊阳县(今汝阳县)、宜阳县4县部分地区置县,治莘营(今伊川县平等乡)。取中山先生“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中“平等”一词命名。
1932年,与自由县合并,改置伊川县(原伊阳县划入部分,复归伊阳县)。
博爱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沁阳县部分地区置县,治清化镇(今博爱县城)。取中山先生“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中“博爱”一词命名。
该县一度更名,后恢复;一度撤销,后再次恢复,保留至今。1938年,日军侵占,更名清化县,1945年日本投降,复名博爱县;1960年,撤销博爱县,并入焦作市,1961年复置博爱县,保留至今。
民治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析登封县(今登封市)、禹县(今禹州市)置,治白沙(今禹州市花石乡白沙村)。取资产阶级“民享、民有、民治”的主张中“民治”一词命名。
1931年撤销,其地复归登封县、禹县。
民权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析睢县、杞县北部置,治李坝集(今民权县城西北老城)。取中山先生“民族、民权、民生”的主张中“民权”一词命名。
该县保留至今(注:1948年迁治田庄,即今县城)。
陕西省——
平民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析朝邑县、华阴县黄河滩地置县,治大庆关(今大荔县平民乡)。取资产阶级“平民政治”的主张命名。
1950年撤销,并入朝邑县(注:朝邑县1958年撤销,并入大荔县)。
甘肃省——
鼎新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毛目县(治毛目城,今金塔县鼎新镇)为鼎新县,取“革故鼎新”之意。
1956年撤销,并入金塔县。
民乐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迁东乐县(治东乐堡)于洪水城(今民乐县洪水镇),更名民乐县,取“人民安居乐业”之意。
该县保留至今。
青海省——
共和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析西宁、湟源两县部分地区置县,治曲沟大庄。因该地部族繁多,取中山先生“五族共和”的主张命名。
县名保留至今。1952年改设共和藏族自治区(县级),1953年复名共和县(1954年迁治恰卜恰)。
同仁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析循化县南部置同仁设治局,旋改同仁县,治隆务寺(即今隆务镇)。因该地部族繁多,取各族平等、“一视同仁”之意命名。
县名保留至今。1952年改设同仁藏族自治区(县级),1953年复名同仁县。
民和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析乐都县、循化县两县部分地区置县,治上川口(即今川口镇)。因该地部族繁多,取“民众和睦”之意命名。
县名保留至今。1986年改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互助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析西宁县部分地区置县,治威远堡(即今威远镇)。因该地部族繁多,取“团结互助”之意命名。
县名保留至今。1954年改设互助土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互助土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