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55阅读
  • 7回复

[经济]我国未来10年对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2-16
我国未来10年对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2011年01月29日22:16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姚润丰林艳兴)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权威解读“一号文件”的“水利亮点”。

新战略定位:“国家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一号文件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水利部部长陈雷说,这是第一次在我们党的重要文件中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首次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这样的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我们党对水利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陈雷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建表示,把水利的重要性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这是文件的突出亮点。对水利的新战略定位,不是就农说农、就水利说水利,定位准了才能明确公共财政为什么要把水利作为投资重点,水利发展为何主要依靠公共财政。

粮食安全:将有更可靠的“水利保障”

“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力争通过5年至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0982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粮食产量“七连增”。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总产量略大于消费量,但在品种和地区分布仍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增加灌溉面积,增加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粮食产区中心分布就已经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但新兴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又没有及时跟上,加强这些地方的农田水利建设,将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生产1斤小麦,需要耗水1000斤。”陈锡文说,在我国三大作物中,即使是小麦这样耗水最少的品种,至少要灌水4次,每次每亩约需水100立方米,而其平均亩产只有400公斤。“显然,要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水源,至关重要。”



水利建设:10年将投4万亿元

公共财政如何确保水利投入?一号文件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陈锡文说,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按照目前财政收入的增长态势,只要统一加快水利改革思想认识,未来实现上述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一号文件还提出,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

“按照目前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收益算,10%就是700亿元左右,这是水利投入的一大来源。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其他就要靠各级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并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陈锡文说。

根治水患:2020年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有437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洪涝导致全国受灾人口达2.1亿。

一边是洪涝,一边是干旱。2010年我国重旱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内蒙古中部等地,受旱面积占全国的九成以上。特别是西南地区受旱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历史罕见,受旱面积一度超过1亿亩。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李茂松说,近年来极端气候正日益频繁地发生。建立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有利于告别过去“头痛医头”、“临阵磨枪”的灾害应对思维,根本上减少灾害发生,减轻灾害影响。

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凸显“最严格”

“中国耕地资源稀缺已众所周知,但实际上我国水资源与其相比更加稀缺,却少为人知。一号文件明确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就是要全社会像重视18亿亩耕地一样,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陈锡文说。

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标,文件划定“三条红线”,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一号文件还明确,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没有这样的限制是绝对不行的。”唐仁建说,与之相应,就是要建立三种制度,包括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陈雷表示,2011年水利部将在重点流域和区域率先划定三条红线,在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方面提出量化指标。

水价改革:促进水节约减轻低收入群体负担

随着中国资源价格改革的逐步推行,如何发挥水价在水资源配置利用中的调节作用也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水利部水资源司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供排水价格仍然过低,难以反映水资源的稀缺价值。一些地方和行业“用多用少一个样”,有的耗水大户也享受着财政补贴。推进水价改革,实行梯级水价,让用水多的多花钱,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

对于水价改革会不会增加低收入群体负担,专家认为阶梯水价比较科学,具体实施时要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力。水价改革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审慎稳妥地推进。

(姚润丰林艳兴)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2-16
科学时报:10年4万亿元水利投入会带来什么?
科学时报:10年4万亿元水利投入会带来什么?
李昌平


2011年02月16日08:28    来源:《科学时报》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强调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突出的位置。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知道这句话的人不少,但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并不多。

  在一块没有水利设施的土地上种庄稼,就只能望天收。雨水少,有旱灾;雨水多,有涝灾——没有好的水利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旱涝保收。这大概是“水利是农业命脉”的第一层含义。

  我国既地域辽阔,也人口众多。一方面多灾多难,是农业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球平均值的一半,要求我国的农业必须稳产高产。这大概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第二层含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人口越来越少,非农就业人口越来越多,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将逐步被专业化、机械化、产业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替代,现代农业对水利建设的要求会更高,或者说没有现代水利的支撑,不可能有现代农业。这大概是“水利是农业命脉”的第三层含义。

  农产品产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一是水利;二是种子、肥料等投入;三是种地人的积极性和技术素质。其中,水利是基础,水利基础好了,同样的种子、肥料投入,同样的农民,会有更多的产出;水利基础好,提升其他两个因素,农产品产出增长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这大概是“水利是农业命脉”的第四层含义。

  水利是国家安全和强盛的基础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上升到了“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水利为什么如此重要?

  水利是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条件。没有好的水利基础,农产品产量就会随着旱灾、涝灾大幅变动,农产品价格就会暴涨暴跌,CPI就会大起大落。经济和社会稳定就比较难。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一帆风顺,有人说是国运好,应该说是好的水利基础奠定了防灾减灾的基础,以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充足供给的基础。如果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农产品极度短缺,经济、社会是不可能保持30年持续稳定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30年改革开放,大量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流出,农产品供给充足,经济社会持续稳定,是因为此前我们奠定了好的水利基础,奠定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石。

  未来30年,全球生物能源产业化将蓬勃发展,更多的农产品将被当做燃料消耗掉,农产品短缺将比现在严重得多,这将对我国现代化构成严重威胁。未来30年,我国必须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农产品,并且实现更高水平的稳产高产。上一个30年,我国在水利上吃了老本,现在不仅要还水利的欠债,而且还要打下更高水平、更坚实的水利基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百业之基,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且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的国家来说,水利当然事关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不难理解的。水利和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有什么关系呢?

  试想:假如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没有持续的对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治理,哪有经济安全、生命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几乎到了无水不污染、无河不断流的地步,地下水不仅过度开采,甚至受到严重污染,很多地方不仅没有了青山绿水、农业灌溉之水,甚至连人畜饮水都困难了。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哪有生态安全、民族安全和国家安全可言?

  在“十二五”的头一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既是高瞻远瞩之举,也是迫在眉睫之举。

 
 10年4万亿能做多少水利?

  中央一号文件决定10年投入4万亿元搞水利建设,让很多人惊讶——怎么需要这么多钱?10年投入4万亿搞水利建设,相对过去30年,钱确确实实很多,甚至超过了前60年中央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总投入。但是,相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水利的投入,实在是太少了。

  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每年至少有2亿~3亿农村劳动力在秋冬季节投入到水利建设之中,如果每个劳动力每年投入水利建设30天,每天按照现价100元计算,每年水利投劳计价应该在6000亿~9000亿元。4万亿元只相对于过去农民6年左右投劳;过去的水利是民建民管,现在的水利建设是国家建设、政府管理或社会管理,管理成本奇高,也会在4万亿中列支;过去搞水利,占地是无偿的,现在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长久不变”了,水利占地成本也会在4万亿元中列支。

  如果再剔除4万亿资金在使用中的其他流失等因素,估计4万亿元投资水利所做的工程量可能只相当于过去2~3年农民投劳所做的工程量了。

  此外,我国现在的水利建设和过去相比,不仅仅是大江大河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还多出了水污染治理、人畜饮水安全保障建设、生态恢复等。

  这样看来,4万亿元实在是杯水车薪了!

  4万亿元水利资金会否带来水利之害?

  中央财政投入越多,农民负担越重。这是改革年代常常出现的怪现象。

  上世纪90年代,由教育部主导的“农村义务教育普九达标建设”很多人可能还记忆犹新,中央财政多拿出1亿元教育普九拨款,农民要多负担2亿元的教育普九集资。后来很多人呼吁搞免费义务教育,通过测算:中央财政每年拿出700亿~900亿元资金,就可以让农村孩子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了。而现在的实际结果是,中央财政每年拿出2000多亿元义务教育资金,可是农民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比过去更贵、更难了。

  怎么会这样呢?

  现在不是搞城市化嘛?中央不是重视城市化率嘛?县市政府为了搞城市化政绩工程,中央给的教育资金越多,县市政府在县市城区搞教育城的积极性就越高、能力就越强。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县市,在县市城区搞2000~3000亩的教育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比比皆是。大致的做法是将全县市的好老师都集中到县市城区的教育城,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当然只能选择跟着好老师走,全县市的学生家长都不得不尽其所能将孩子送进县市城区的教育城读书。县市城区很快就长大了、漂亮了,不仅房地产价格高了、城区市民财富增加了,而且政府土地财政发了,城市化率也上去了、政绩也有了。但与此同时,农村孩子享受的“免费义务教育”有了插班费、借读费;又由于孩子小,家长不得不进县城租房陪孩子读书,这就有了房租费、陪读费。“免费义务教育”自然是更贵了、更难了,读不起书的孩子和厌学逃学的孩子当然是更多了。

  如果教育改革的方向错了,中央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钱越多,教育部门的自利性能力就越容易得到加强,居民的教育负担就会越重。

  水利建设10年投入4万亿元,会不会也出现中央政府投资越多,水利建设、管理和水利服务部门自利性能力越强、农业抗旱排涝越贵、农民受水利之利越难的局面呢?这是完全可能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利改革的方向就是社会化、市场化,相关部门自肥能力越来越强了,原有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系瓦解了,不少地方的农民由受水利之利转变成了受水利之害。

  水利是公共品,且是比医疗、教育更特殊的公共品,在全球水危机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其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必须高度小心,操作不当就可能危及粮食安全。

  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和农民共同体

  水利是特殊的公共品。

  大江大河、大水库、大灌排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只能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小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主体只能是农民共同体。

  我国现在大江大河大水库的治理主要靠中央政府投资,这是对的。农民共同体的小水利体系却在瓦解和“改制”之中,这是错误的。中央必须对小水利的去农民共同体化的改革叫停,必须恢复农田水利的农民共同体的主体性。要用(农民共同体)民建民管、政府补助和协管的体制搞农田水利。没有农民共同体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政府水利投入再多钱都很难让农民享受水利之利。

  有人会问,为什么?

  道理非常简单,在乡村社会,技术服务、水利服务、防疫服务等,靠政府供给低效,且成本高;靠市场供给太贵,且农户之间“搭便车“的矛盾没法调和;只有靠农民共同体供给、政府补助才是相对有效的体制。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越南和日本的实践加以印证。

  越南在16年前废除土地集体所有制之后,村民村社共同体(集体)迅速瓦解,原有的集体水利系统也随之瓦解,小水利服务走上了社会化、市场化道路,其结果是水利服务成为小农家庭农业发展之痛。越南农民人均收入只有中国农民的一半,与其农民共同体(集体)水利体系瓦解高度相关。2006年前后,越南农村水利服务不得不由政府统一供给,几年下来,政府不堪重负,农民怨声载道。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水利,一直是沿用农民共同体(水利会)建设和管理、政府补助协管的体制,比越南成功。我国的水利改革不必重复越南的错误了,原有的大水利国家建管、小水利农民共同体建管和政府补助协管的体制,比较接近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是非常成功的体制,需要恢复和完善。

  巩固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关键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现如今,到处都是“百年一遇”的旱灾和涝灾,根本原因不是老天爷真的有多暴戾,而是很多地方原有的农民共同体(集体)的农田水利系统损毁和瓦解,几乎无法运行了。

  曾几何时,我国村社集体建设的农田水利是全世界最好的,现在成了“薄弱环节”。农民共同体(村社集体)原有的农田水利系统毁损和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否定或虚置了村社土地集体所有制。

  笔者有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朋友,一家人在城市生活十多年了,家里有12亩地,每亩以300元/年转包给村里的无地农民,另外每亩还享受国家农业补贴80元/年。他一家人不是农民,有土地,还享受国家的农业补贴,无须承担任何义务;村里有很多人是农民却无土地,种地得不到国家补贴,还要向非村民、非农民(非集体成员)交地租。村民村社共同体(集体)是土地的所有者,但既无权调整土地,也无权收取地租。这是农村普遍的现实。

  农民村社共同体(集体)没有了土地所有者的收租权,农民共同体(集体)原有的水利体系失去经济基础自然瓦解;村民共同体(集体)没有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调整权,农田水利的建设和改造就很难突破“土地不能移动”、“长久不变”的瓶颈制约了。

  现在,很多村庄内部的水利系统损毁了,即使国家出钱恢复,因土地调整、补偿等难题无法克服而无所作为。笔者的一位江西朋友感慨:为了全村村民能够通电话,他通过私人关系请移动公司在村民的承包地里架设一个铁塔,3年也没有架设起来,就因为占地补偿搞不定。至于开新河、建新渠——农田水利升级就想都不敢想了。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在前面提到的大学老师这类人的主导下,不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而是逐步虚置和瓦解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事实上的农村土地家庭所有制——土地物权化、私有化,而这一改革方向恰恰是与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背道而驰的。

  在暂时保留集体成员份额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应把农地承包权还给真正的农民——种地的农民,而不是由非农民长期占有农民的承包权地租和农业补贴、且不承担农田水利义务。相关制度不调整,农田水利和农业发展的倒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笔者6年前曾经预言:如果农地制度改革朝着“变相私有化”方向发展,2018年必然会爆发一场急风骤雨式的“土地革命”,2018年的“土地革命”必定是因为水利危机导致了粮食危机、社会危机、经济危机而起。(李昌平)

李昌平


2011年02月16日08:28    来源:《科学时报》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强调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突出的位置。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知道这句话的人不少,但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并不多。

  在一块没有水利设施的土地上种庄稼,就只能望天收。雨水少,有旱灾;雨水多,有涝灾——没有好的水利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旱涝保收。这大概是“水利是农业命脉”的第一层含义。

  我国既地域辽阔,也人口众多。一方面多灾多难,是农业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球平均值的一半,要求我国的农业必须稳产高产。这大概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第二层含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人口越来越少,非农就业人口越来越多,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将逐步被专业化、机械化、产业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替代,现代农业对水利建设的要求会更高,或者说没有现代水利的支撑,不可能有现代农业。这大概是“水利是农业命脉”的第三层含义。

  农产品产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一是水利;二是种子、肥料等投入;三是种地人的积极性和技术素质。其中,水利是基础,水利基础好了,同样的种子、肥料投入,同样的农民,会有更多的产出;水利基础好,提升其他两个因素,农产品产出增长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这大概是“水利是农业命脉”的第四层含义。

  水利是国家安全和强盛的基础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上升到了“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水利为什么如此重要?

  水利是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条件。没有好的水利基础,农产品产量就会随着旱灾、涝灾大幅变动,农产品价格就会暴涨暴跌,CPI就会大起大落。经济和社会稳定就比较难。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一帆风顺,有人说是国运好,应该说是好的水利基础奠定了防灾减灾的基础,以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充足供给的基础。如果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农产品极度短缺,经济、社会是不可能保持30年持续稳定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30年改革开放,大量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流出,农产品供给充足,经济社会持续稳定,是因为此前我们奠定了好的水利基础,奠定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石。

  未来30年,全球生物能源产业化将蓬勃发展,更多的农产品将被当做燃料消耗掉,农产品短缺将比现在严重得多,这将对我国现代化构成严重威胁。未来30年,我国必须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农产品,并且实现更高水平的稳产高产。上一个30年,我国在水利上吃了老本,现在不仅要还水利的欠债,而且还要打下更高水平、更坚实的水利基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百业之基,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且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的国家来说,水利当然事关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不难理解的。水利和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有什么关系呢?

  试想:假如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没有持续的对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治理,哪有经济安全、生命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几乎到了无水不污染、无河不断流的地步,地下水不仅过度开采,甚至受到严重污染,很多地方不仅没有了青山绿水、农业灌溉之水,甚至连人畜饮水都困难了。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哪有生态安全、民族安全和国家安全可言?

  在“十二五”的头一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既是高瞻远瞩之举,也是迫在眉睫之举。

 
 10年4万亿能做多少水利?

  中央一号文件决定10年投入4万亿元搞水利建设,让很多人惊讶——怎么需要这么多钱?10年投入4万亿搞水利建设,相对过去30年,钱确确实实很多,甚至超过了前60年中央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总投入。但是,相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水利的投入,实在是太少了。

  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每年至少有2亿~3亿农村劳动力在秋冬季节投入到水利建设之中,如果每个劳动力每年投入水利建设30天,每天按照现价100元计算,每年水利投劳计价应该在6000亿~9000亿元。4万亿元只相对于过去农民6年左右投劳;过去的水利是民建民管,现在的水利建设是国家建设、政府管理或社会管理,管理成本奇高,也会在4万亿中列支;过去搞水利,占地是无偿的,现在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长久不变”了,水利占地成本也会在4万亿元中列支。

  如果再剔除4万亿资金在使用中的其他流失等因素,估计4万亿元投资水利所做的工程量可能只相当于过去2~3年农民投劳所做的工程量了。

  此外,我国现在的水利建设和过去相比,不仅仅是大江大河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还多出了水污染治理、人畜饮水安全保障建设、生态恢复等。

  这样看来,4万亿元实在是杯水车薪了!

  4万亿元水利资金会否带来水利之害?

  中央财政投入越多,农民负担越重。这是改革年代常常出现的怪现象。

  上世纪90年代,由教育部主导的“农村义务教育普九达标建设”很多人可能还记忆犹新,中央财政多拿出1亿元教育普九拨款,农民要多负担2亿元的教育普九集资。后来很多人呼吁搞免费义务教育,通过测算:中央财政每年拿出700亿~900亿元资金,就可以让农村孩子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了。而现在的实际结果是,中央财政每年拿出2000多亿元义务教育资金,可是农民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比过去更贵、更难了。

  怎么会这样呢?

  现在不是搞城市化嘛?中央不是重视城市化率嘛?县市政府为了搞城市化政绩工程,中央给的教育资金越多,县市政府在县市城区搞教育城的积极性就越高、能力就越强。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县市,在县市城区搞2000~3000亩的教育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比比皆是。大致的做法是将全县市的好老师都集中到县市城区的教育城,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当然只能选择跟着好老师走,全县市的学生家长都不得不尽其所能将孩子送进县市城区的教育城读书。县市城区很快就长大了、漂亮了,不仅房地产价格高了、城区市民财富增加了,而且政府土地财政发了,城市化率也上去了、政绩也有了。但与此同时,农村孩子享受的“免费义务教育”有了插班费、借读费;又由于孩子小,家长不得不进县城租房陪孩子读书,这就有了房租费、陪读费。“免费义务教育”自然是更贵了、更难了,读不起书的孩子和厌学逃学的孩子当然是更多了。

  如果教育改革的方向错了,中央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钱越多,教育部门的自利性能力就越容易得到加强,居民的教育负担就会越重。

  水利建设10年投入4万亿元,会不会也出现中央政府投资越多,水利建设、管理和水利服务部门自利性能力越强、农业抗旱排涝越贵、农民受水利之利越难的局面呢?这是完全可能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利改革的方向就是社会化、市场化,相关部门自肥能力越来越强了,原有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系瓦解了,不少地方的农民由受水利之利转变成了受水利之害。

  水利是公共品,且是比医疗、教育更特殊的公共品,在全球水危机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其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必须高度小心,操作不当就可能危及粮食安全。

  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和农民共同体

  水利是特殊的公共品。

  大江大河、大水库、大灌排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只能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小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主体只能是农民共同体。

  我国现在大江大河大水库的治理主要靠中央政府投资,这是对的。农民共同体的小水利体系却在瓦解和“改制”之中,这是错误的。中央必须对小水利的去农民共同体化的改革叫停,必须恢复农田水利的农民共同体的主体性。要用(农民共同体)民建民管、政府补助和协管的体制搞农田水利。没有农民共同体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政府水利投入再多钱都很难让农民享受水利之利。

  有人会问,为什么?

  道理非常简单,在乡村社会,技术服务、水利服务、防疫服务等,靠政府供给低效,且成本高;靠市场供给太贵,且农户之间“搭便车“的矛盾没法调和;只有靠农民共同体供给、政府补助才是相对有效的体制。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越南和日本的实践加以印证。

  越南在16年前废除土地集体所有制之后,村民村社共同体(集体)迅速瓦解,原有的集体水利系统也随之瓦解,小水利服务走上了社会化、市场化道路,其结果是水利服务成为小农家庭农业发展之痛。越南农民人均收入只有中国农民的一半,与其农民共同体(集体)水利体系瓦解高度相关。2006年前后,越南农村水利服务不得不由政府统一供给,几年下来,政府不堪重负,农民怨声载道。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水利,一直是沿用农民共同体(水利会)建设和管理、政府补助协管的体制,比越南成功。我国的水利改革不必重复越南的错误了,原有的大水利国家建管、小水利农民共同体建管和政府补助协管的体制,比较接近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是非常成功的体制,需要恢复和完善。

  巩固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关键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现如今,到处都是“百年一遇”的旱灾和涝灾,根本原因不是老天爷真的有多暴戾,而是很多地方原有的农民共同体(集体)的农田水利系统损毁和瓦解,几乎无法运行了。

  曾几何时,我国村社集体建设的农田水利是全世界最好的,现在成了“薄弱环节”。农民共同体(村社集体)原有的农田水利系统毁损和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否定或虚置了村社土地集体所有制。

  笔者有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朋友,一家人在城市生活十多年了,家里有12亩地,每亩以300元/年转包给村里的无地农民,另外每亩还享受国家农业补贴80元/年。他一家人不是农民,有土地,还享受国家的农业补贴,无须承担任何义务;村里有很多人是农民却无土地,种地得不到国家补贴,还要向非村民、非农民(非集体成员)交地租。村民村社共同体(集体)是土地的所有者,但既无权调整土地,也无权收取地租。这是农村普遍的现实。

  农民村社共同体(集体)没有了土地所有者的收租权,农民共同体(集体)原有的水利体系失去经济基础自然瓦解;村民共同体(集体)没有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调整权,农田水利的建设和改造就很难突破“土地不能移动”、“长久不变”的瓶颈制约了。

  现在,很多村庄内部的水利系统损毁了,即使国家出钱恢复,因土地调整、补偿等难题无法克服而无所作为。笔者的一位江西朋友感慨:为了全村村民能够通电话,他通过私人关系请移动公司在村民的承包地里架设一个铁塔,3年也没有架设起来,就因为占地补偿搞不定。至于开新河、建新渠——农田水利升级就想都不敢想了。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在前面提到的大学老师这类人的主导下,不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而是逐步虚置和瓦解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事实上的农村土地家庭所有制——土地物权化、私有化,而这一改革方向恰恰是与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背道而驰的。

  在暂时保留集体成员份额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应把农地承包权还给真正的农民——种地的农民,而不是由非农民长期占有农民的承包权地租和农业补贴、且不承担农田水利义务。相关制度不调整,农田水利和农业发展的倒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笔者6年前曾经预言:如果农地制度改革朝着“变相私有化”方向发展,2018年必然会爆发一场急风骤雨式的“土地革命”,2018年的“土地革命”必定是因为水利危机导致了粮食危机、社会危机、经济危机而起。(李昌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2-16
4万亿水利投资能做什么?
4万亿水利投资能做什么?



其中的1万亿大约可以修好目前规划的所有河川枢纽电站,将所有的可开发水电资源开发殆尽,当然可能不包括雅鲁藏布大峡谷超级电站,因为修好了,发出来的电目前也不知道哪里能用得上,都快赶上印度全年的发电量了

再用1万亿估计可以建好包括南水北调三线工程的大型跨流域区域水资源分配工程,建成全国统一水网,未来跨流域调水规模将接近每年千亿的规模。

还有1万亿估计可以用来防治水害,修城市给排水管网、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

最后大约还应该能剩下1万亿用于农村水利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2-16
全国水利常年失修,紧靠这些钱解决不了问题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2-16
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2-16
引用第1楼xylun于2011-02-16 20:27发表的  :
全国水利常年失修,紧靠这些钱解决不了问题

估计10年花完这些钱很困难呀,一亩灌溉面积的投资也就是1千多元,1万亿足够把我国所有的灌溉面积重新修一遍。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2-16
引用第4楼xylun于2011-02-16 20:29发表的  :
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

李昌平老师是中国新合作化或乡村建设派的左翼,但但是他的很多论断并不是非常严谨,而且很多更多出于一种对主观理想的诉求,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实际上他始终在回避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命题,决定商品价值的是一般劳动或者说必要劳动,而不是个别劳动。
当中国的工业生产效率以及接近甚至超过世界一般水平,而农业平均劳动效率仍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工农差距只能正视,而不可能存在任何弥合的可能。当然,他的很多论断很精辟,角度也很独特。比如所谓的“土地承包30年不变”就是“不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而是逐步虚置和瓦解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事实上的农村土地家庭所有制——土地物权化、私有化,”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1-02-16 21:1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2-19
回 6楼(燕山雪) 的帖子
工农差距如何去减小,真的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课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