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2009年,国际经济金融动荡的冲击对全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面对外部需求的严重萎缩,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全市上下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克服了种种不利影响和困难,积极实施保增长、调结构、稳民生等措施,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一些领域下行趋势初步遏制,全市经济呈现出稳健回升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
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30.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9.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
第二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930.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640.53亿元,增长9.3%。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170.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5%。
2、农业生产
全市粮食总产量110.69万吨,比上年下降3.3%。油料总产量13.41万吨,比上年增长0.6%。蔬菜总产量276.44万吨,比上年增长2.6%。水产品产量20.2万吨,比上年增长0.7%。
3、工业经济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756.15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6652.35亿元,增长3.6%;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98.44亿元,比上年增长85.1%;实现利润3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5倍。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6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1704.08亿元,增长18.8%;住宿和餐饮业完成231.41亿元,增长18.6%。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增幅比上年高出8.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投资12.24亿元,下降1.5%;第二产业实现投资1311.31亿元,增长20.4%,其中工业投资1300.40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投资1344.48亿元,增长27.7%。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95.68亿元,增长17.2%。
6、对外贸易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37.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9%。其中,进口共完成152.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1%;出口共完成184.5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8%。
7、财税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901.1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1.4%,增幅较上年高出3.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434.51亿元,增长12.4%。全市实现税收115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幅较上年降低1.0个百分点。
8、金融
2009年末,全市全辖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1088.39亿元,比年初增加2500.93亿元,增长29.1%。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444.48亿元,比年初增加1964.06亿元,增长26.0%。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215亿元,增长21.8%。
9、居民生活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504.12元,比上年增长10.3%,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中,居民工薪收入比上年增长8.4%,财产性收入增长19.1%,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9.5%和17.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339.1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58元,比上年增长10.1%。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全市经济稳步回升,第二产业奋力爬坡
2009年,全市经济逐步走出了危机初袭时的阴影,呈现出稳健抬升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幅为9.3%,二季度增幅继续回升至10.2%,三季度增幅升至10.8%,全年在三季度基础上又提高0.7个百分点,平均每季度提升0.55个百分点。
全年经济逐步走好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奋力爬坡密切相关。2009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幅为3.5%,第二、三季度攀升至6.5%、8.2%,平均每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努力脱困,由于2008年四季度金融危机造成的生产经营困境难以在短期内消除,2009年初全市工业生产下滑最为明显,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9.2%,之后降幅虽然不断缩小,但下降格局一直持续到10月份,11月份全市工业生产终于扭转了累计增幅下降的局面,同比累计增长0.3%,全年增幅进一步提升到3.0%。
2、增长方式发生变化,增长效益有所提升
2009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保持上年的“三、二、一”格局,三次产业比例变化为3.1:45.6:51.3,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扩大,对全市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从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越过千亿元平台,到2009年跃上两千亿元平台只用了四年时间,比二产少用两年,2009年第三产业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幅均超过三产增加值增幅,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0%以上。
经济增长的效益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1.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实现利润成倍增长,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等不利因素的缓解,工业企业亏损面不断缩小,3301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6.0%,比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分别减少了11.8个、7.3个和4.8个百分点。大户企业对利润增长贡献显著,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近40%的大型企业由上年亏损35亿元扭亏转盈,实现利润80.6亿元;实现利税由上年36.6亿元增加到258.4亿元,增加6倍多。
3、内需拉动强劲有力,外需突围较为艰难
2009年,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出口等相关政策的作用下,需求环境逐渐转暖,全市的消费、投资增长势头良好,贸易出口有了一定程度好转。
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61.58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20.4%,为近年来较快水平。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60家,年成交额800亿元。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新建和升级改造郊县“千村百镇商业便利店”380个;“家电下乡”明显拉动农村市场,全年销售额达1.8亿元,家电以旧换新实现销售额达到5.5亿元。全市新上牌家用轿车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30%。
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9%,增幅比上年高出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最快,增幅为27.7%,较上年提高13.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2%,增幅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20.3%,增幅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相比内需而言,外需的恢复较为缓慢。2009年,全市出口共完成184.5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8%。全市完成出口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29.3%,至上半年同比下降26.7%,1-3季度同比下降25.5%,虽然降幅不断缩小,但与去年同期增长14.2%的情形相比,恢复显得步履维艰。
4、就业力度继续加大,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全市为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从扩大就业、完善保障入手,2009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8.8万个,实现再就业6.1万人,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2%。
全市城镇社会保险五大险种累计参保人数达到960万人次,其中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养老、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分别提高到1540元、850元。全市纳入各类养老保险总人数达到409万人,其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20.33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90.32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80.4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4万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0.5万人。7.6万名被征地农民进入社会保障。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的对象1.16万人。全市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4.64万人。全年向义务教育阶段的1.26万名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发放了“助学券”;共为1.76万多人次减免学习费用1100多万元。
5、消费价格先抑后扬,出厂价格逐步回升
在危机的持续影响下,消费和生产领域等多项价格指数呈现“V”形走势,当月价格指数多走出了先逐波下探,后稳步抬升的轨迹。
2009年,全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比上年上升0.1%。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走势与全国相类似,多数月份当月价格指数出现同比下降,从9月份起价格水平走出低迷,在四季度迅速回“正”,拉动全年CPI重新回到上年价格水平之上。构成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的价格水平同比上升,升幅分别为2.1%、2.6%、0.5%、0.5%和6.6%;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的价格水平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3.1%、3.5%、1.1%。
2009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0.8,比上年下降9.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89.1,下降10.9%;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为100.1,上升0.1%。从各月当月价格指数看,工业品出厂价格从年初的89.0缓步走低,6月份达到最低点86.0后降幅逐月减缓,11月份当月开始回“正”,进一步加大了回升的力度。
2009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0.1,比上年下降9.9%,从各月当月价格指数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从年初的95.4迅速下探,6月份达到最低点83.8,12月份方止跌回升。
6、企业家信心良好,景气指数稳步趋升
根据2009年四季度调查,南京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两大指数持续提升,双双创出阶段性新高,显示出企业生产经营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季度,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达134.4,创出2008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4.2、150.8、118.0、122.6、152.4、122.5、157.3和143.8。其中工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创2007年三季度以来的新高;房地产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创2007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也纷纷达到了2008年三、四季度以来的最高点。
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达143.8,创2007年三季度以来的新高。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141.7、144.6、119.6、153.4、167.5、134.5、160.5和137.3。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工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创出2007年二、三季度以来的新高;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的企业景气指数虽比上季度略有回落,但也分别成为2007年和2002年以来的次高点;其他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也达到了2008年三、四季度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
三、经济发展的潜在隐忧
一是企业效益恢复性改善,生产经营有待改善
从全市工业企业的运营状况看,尽管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初步恢复到上年水平,但原因主要是构成全市工业产值的主要产品出厂价格指数长期低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指数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以及“大户”盈利情况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生明显带动作用所致,未来工业生产能否继续转好尚难以确定。此外,2009年工业效益实现成倍增长,从某种程度上是恢复性增长,由于2008年工业利税和利润大幅度滑坡,尤其是利润的降幅超过60%,因此虽然2009年增长超过一倍,仍然没有达到2007年的绝对值水平,利税也仅仅略超过2007年水平。
二是外资经济呈现低迷,外贸出口尚需恢复
2009年,外资经济受挫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其地位在不同领域均呈现一定程度下降趋势。从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仅增长1.1%,占全市的38.1%,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外资经济投资比上年下降6.7个百分点,仅完成329.77亿元。从对税收的贡献看,外商投资企业占比重由上年的21.5%下降至20.8%;被国有企业超过,退居第3位。2009年,出口额占全市1/3以上的外资企业出口下滑最为严重,较上年降幅达26.5%,全市利用外资也出现了近年来罕有的停滞。
展望2010年,国际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已经显现,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有力增长极,宏观经济运行基本面向好的预期成为目前的共识。2010年,在国家相关政策保持积极有利的前提下,全市经济继续回升的势头将得以持续,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也将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全市上下只要在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沿着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等工作落到实处,全市的发展目标就可能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