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历史
唐 朝
贞元十年(794) 南诏政权在银生城(今景东城)设银生节度。
乾符六年(879) 南诏设威远睑(赕)(在今景谷),隶属银生节度。
同年,普洱设治,名步日睑。
宋 朝
南宋淳祐十年(1250)勐卯(今瑞丽市)酋长阿只步率部夺威远睑。元朝中统三年(1262)归附朝廷。
元 朝
至元十二年(1275)设开南州(在今景东)和威远州(在今景谷),隶威楚路。
至元十九年(1282)中道总兵官万卢达石八力都不花领军南下,途经澜沧江整控渡口时勒石于江西岸的崖壁上,史书《思茅元碑》或《都不花摩崖》。
至元二十五年(1288)设元江路,统管罗盘、马笼、步日(今普洱)、思么(今思茅)、罗丑、罗陀、步藤、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等十二部。
至元二十六年(1289)设木连路军民府(在今孟连境)。同年,罕罢法建孟连城,为孟连第一代土司。
至元二十九年(1292)威远州改为威远蛮栅府,属元江路。
至顺二年(1331)二月,景东甸土官阿只弄遣子罕旺赴京献驯象,朝廷将景东升为军民府,封阿只弄为知府事,赐给金牌、印信等。
明 朝
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大军进抵楚雄,阿俄陶向明军献马匹、银两、驯象,并献出元朝所赐印信。明朝仍置景东府,封阿俄陶为土知府,赐给文、袭衣.颁发府印,准其世袭。
同年,在景东境内设板桥驿和景东驿,与楚雄府境内的驿站衔接。
同年,威远蛮栅府改为威远州,属楚雄府,任刀相为土知州。洪武十七年(1384),升为威远府,直隶云南布政使司。
洪武十六年(1382)今普洱治地改称普耳。万历年间,始称普洱。 洪武十八年(1385)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发令召录刀算党率部占领威远。同年,思伦发率兵10万攻占景东,逐土宫阿俄陶至大理。
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军收复景东。设景东卫指挥使司,领五个千户所。
洪武三十一年(1398)刀算党率兵归顺明朝。
建文四年〈1402)九月,刀算党派人到朝廷贡象牙、犀牛角、孔雀尾、西洋布、红、花、丝幔帐及金银器。十二月,威远府改为威远御夷州,直隶云南布政使司,任刀算党为知州。
同年十二月,设镇源州,任刀平为知州。永乐四年(1406〉四月升为镇源府,命刀平为知府,设经历、知事各一人,隶云南布政使司。
永乐元年(1403)设者乐甸长官司(在今镇源者东、恩乐),隶云南都司。
同年,车里宣慰司土官刀暹答派兵占据威远,掳知州刀算党,西平侯沐晟率兵抚谕。
永乐二年(1404)开募乃(今澜沧募乃)富银铅锌矿炼银,后关闭。
永乐三年(1405)他郎寨长官司改称恭顺州,归属元江军民府。嘉靖十年 (1531),州署从今碧朔移至墨江县城。
永乐四年(1406)四月,孟连傣族土司刀派送遣子赴京贡象,朝廷授孟连长官司世职,命刀派送为长官,赐给官服、锦带和印章。
同年,普耳、思摩、罗陀等部划归车里军民宣慰使司辖。
永乐十年(1412)四月,镇源知府刀平请设禄谷寨长官司(辖今古城、新抚一带),隶镇源府。永乐二十一年设禄谷寨长官司流官吏目一员。
永乐十八年(1420)者乐甸土酋刀谈赴京贡马,朝廷授刀氏者乐甸长官世职。
宣德三年(1428)威远土知州刀庆罕派召刚、刀著中赴京贡方物,朝廷赐给信符、勘合底簿及织金苧丝罗纱。
宣德八年(1433〕设钮兀长官司〈在今江城境),授酋长任者为长官,陀比为副长官。
同年,在威远州境内设勐班巡检司。
正统四年(1439)麓川土官思任发兵破孟连,孟连降于麓川。正统七年,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征麓川,招降孟连。
正统五年(1440)七月,思任发率兵抢掠威远州勐倮(今民乐),被知州刀盖罕兵及明朝廷军队合力击败。
正统七年(1442)在景东设景东卫学。万历十五年(1587)改为景东府学。
正德十五年(1520)八月六日,景东地震,"摇扑军器库,城墙坍塌,民房震裂无数"。
嘉靖二十二年(1543)设景东通判。
万历十五年(1587)景东通判尹学孔开办新城书院。
万历四十七年(1619)谢肇浙在《滇略》中记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此后,"普洱茶"一词多见于古籍。
天启七年(1627〉缅甸洞吾王朝军侵扰车里,车里宣慰司刀韫勐逃到思茶避难,缅甸军队追至思茅掳刀韫勐而去。
清 朝
雍正二年(1724)威远土知州刀光焕被革职,威远"改土归流",次年设威远厅抚隶属镇源府。
同年,在镇源府地方开按板、恩耕盐井,当年试煎,三年定额起课。光绪十三年(1887)按板盐井封闭。
雍正三年(1725)开采磨黑盐矿和勐野盐井。
雍正四年(1726)镇源府"改土归流",威远同知刘宏度为镇源府知府事。
雍正五年(1727)正月,镇源、威远的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在黑老胖和土司刀如珍带领下举兵反对"改土归流",杀死威远同知署镇源知府事刘宏度,清军副将张应宗带兵镇压。
同年,者乐甸长官司改为恩乐县,归镇源府。
雍正六年(1728)六月,添设镇源府经历一员,恩乐县典史一员。
同年,清政府准重开募乃银厂。嘉庆十五年(1810)封闭。
雍正七年(1729)七月,置普洱府,以澜沧江以东之思茅等六版纳地改设流宫,设知府、经历各一员,所属攸乐地方设同知一员,普洱通判移驻思茅。
同年,置普洱府训导,设府学。
雍正十年(1732)二月,添设景东府勐统巡检一员。
同年四月,设他郎厅,属元江府。
同年五月,茶山土千户刀兴国率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在曼坝河蝙蝠洞订盟起义,反抗总兵李宗膺、知府佟世荫盘剥。起义队伍联合元江少数民族围攻思茅、普洱,进逼他郎,次年被提督蔡成贵、总兵董芳统兵镇压。
同年,元普沅威镇改为普洱沅威镇(普洱镇),设总兵一员,分中、左、右三营,建总兵官署于普洱府城。
同年,景东府同知徐树闳修、儒学教授张问政撰《景东府志》五卷。
雍正十三年(1735)十月,置宁洱县,辖圆通、信成、善长、嘉会、义正五里和、 普藤、勐旺、整董、勐乌、乌得五勐地及竜得、等角。
十月,设思茅厅,辖车里、六顺、倚邦、易武、勐腊、勐遮、勐阿、勐笼、橄榄坝九土司及攸乐土目共八勐地方。裁思茅通判,攸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
同年,普洱茶名震京师。清政府题准征收茶捐,普洱府当年发出"茶引"三千引(3000担)。
乾隆二年(1737)十一月二十八日,调崔善元任普洱镇总兵。
同年九月,普洱府经历移驻通关,设通关哨经历司署。
乾隆六年(1741)镇源、威远、恩乐、普洱等府、厅添设铺司。
乾隆八年(1743)裁威远勐班巡检司,添设勐戛经历。
乾隆九年(1744)普洱茶被列为朝廷贡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孟连宣抚司署被焚毁。光绪五年(1879)重建。
乾隆二十八年(1763)十一月,缅甸莽己觉侵犯车里勐笼,威远厅勐戛、勐班土司率兵随总兵刘德成到澜沧江堵御。
乾隆三十一年(1766)十月,设迤南道,驻普洱府城宁洱县,管辖普洱、镇源、元江、临安四府。
同年,裁普洱府训导,改设宁洱县教谕,兼管府学事。
乾隆三十二年(1767)缅甸军队侵扰募乃、老厂一带及上允、下允等地(均在今澜沧境)。
同年,造南道加"兵备"衔,改为迤南兵备道,协理普洱镇总兵军务。
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镇源府为镇源直隶州、景东府为景东直隶厅同知。镇源府属之威远同知、元江府属之他郎通判改隶普洱府。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五月,普洱地方疟疾流行。
乾隆三十九年(1774)添设思茅巡检一员,兼管司狱及巡防捕务。
同年,威远厅同知公署由威远大寨迁至抱母井龟山脚下。光绪六年(1880),复迁威远大寨。
乾隆四十三年(1778〉建圈糯佛寺(在今景谷永平镇)。
同年,设普河分防思茅抚夷府。
乾隆五十年(1785)十二月三日,造南兵备道管辖普洱、临安二府和镇源、元江 二直隶州。景东直隶厅属迤西道。
乾隆五十二年(1787〉普洱知县何映柳批准井民自筹工本开石膏井上、下两盐井。 乾隆六十年(1795)定普洱贡茶为团茶。
同年,于普洱凤凰山麓建凤鸣书院。
嘉庆元年(1796)二月,威远牛肩山拉祜族在杨扎那领导下举行反苛征起义,被提督苏尔相、普洱镇总兵永宁等率兵镇压,杨扎那牺牲。次年,杨扎那之弟杨扎杜又率拉祜族起义,复遭朝廷军队镇压,杨扎杜牺牲,义军大部分散落在缅宁大黑山一带。
嘉庆七年(1802)江外(今澜沧等地)"岁荒乏食",2000多名拉祜族在杨金、罗小二李伙头率领下起义,攻打三圈等处及威远属之十勐班、勐豆,思茅属之六顺各土司地方,被提督乌大经、总兵书成等率兵堵击。
嘉庆八年(1803)九月,巡抚永保、提督乌文经统兵驱逐拉祜族离威远厅境,流落江外(今澜沧、双江一带)。
嘉庆十一年(1806)一、二月,普河洱镇总兵林泰带兵入镇源州、威远厅境,堵剿澜沧江以西的拉祜族。
嘉庆十七年(1812)勐笼土弁刀永和为夺取车里宣慰司位,勾结暹罗(泰国)的 戛于腊侵扰车里,攻打思茅,被清军击败。
嘉庆二十二年(1817)缅甸孟艮头目召布苏侵扰车里,并派免列亚带兵侵入思茅大青树地方屯扎,思茅同知王定拄亲往说理,照会缅甸撤兵。
道光元年(1821)墨江开坤勇金矿;景谷开益香盐井,招商开办凤岗盐井。
道光五年(1825)阮福编著的《普洱茶记》问世。
道光七年(1827)八月七日,他郎暴雨成灾,淹房100余间,死亡118人。
道光十一年(1831)英国"勘测队"在波斯里带领下,擅自勘测缅甸仰光一景栋至中国车里一思茅的交通线。
道光十六年(1836)夏,威远同知谢体仁编撰《威远厅志》八卷。
道光十七年(1837)开采镇源兴隆银矿。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镇源直隶州改为镇源直隶厅,撤销恩乐县,以其地并入镇源直隶厅。
同年,桂林籍进士、普洱知府郑绍谦撰辑成《普洱府志》抄本基础上,十年后仅存大半。
道光二十六年(1846)设石膏井盐课司大使一员。
道光三十年(1850)江西籍进士、普洱知府李熙龄在残存的《普洱府志》抄本基础上,编撰成《普洱府志》二十二卷,并刊印。
咸丰元年(1851) 三月,云贵总督程采向朝廷奏报思茅边外善后章程:严禁土弁苛派;永杜汉奸盘剥;严防"倮匪"侵犯;添拨卡汛巡逻。
同年,宁洱县教谕改为普洱府训导。
咸丰二年(1852) 开采普洱菜子地铁矿,炼生铁铸造盐锅和犁铧。
咸丰三年(1853) 秋,田四浪(田政)等领导镇源、他郎、新平的哈尼族、彝族、布朗族3000余人举行武装起义。咸丰八年,在景东的者干与李文学起义军会盟,联合作战,同治九年(1870)被清军镇压。
咸丰七年(1857) 二月,威远大街回族马八二联合傣族、汉族数百人,响应大理回族杜文秀的反清号召举行起义。
咸丰九年(1859) 正月,整董土把总刀承恩带兵烧毁思茅柏枝寺,攻占整碗,被思茅同知谢德淳率兵击败。
咸丰十年(1860) 六月,大理回族起义军攻占威远厅城。次年个二月,攻下景东厅城。
同治元年(1862) 八月,攻占镇源厅城。十二月二十九日攻占思茅厅城。同月攻取普洱府城。
同治三年(1864) 三月,清军马如龙、岑毓英先后收复他郎、镇沅、景东等厅。次年三月,总兵田仲兴夺回普洱城,七月收复思茅城。
同治六年(1867) 十月,以克拉特为团长的法国澜沧江"探测团",擅自从安南(越南)西贡乘船抵思茅境,后从陆路返回。
同治七年(1868) 普洱花茶(棉花、茶叶)市移市思茅。 同治十二年(1873)开始建阿墨江忠爱桥。光绪二年(1876)竣工,建成长125米、宽3.3米的铁索桥。
同治十二年(1873) 开始建阿墨江忠爱桥。光绪二(1876)竣工,建成长125米、宽3.3米的铁索桥。
光绪元年(1875) 设石膏井直隶盐课提举司,设提举一员;原设之石膏井盐课司大使移驻磨黑,改为磨黑井大使。
光绪二年(1876) 威远同知林彭龄开办钟山书院及义学26所。
光绪七年(1881) 英国海关官员亨利擅自到思茅等地采集并带走数千号植物标本及种子苗木。光绪十一年,英国外交官鲍尔尼擅自到思茅采集大批植物标本带回英国。
光绪八年(1882) 威远虎害严重,威远土司代办刀圣文招集猎手在一碗水地方猎虎21只,普洱道尹赐予"力除虎患"及"有勇知方"文匾二块。
同年,缅甸勐坑(景栋)兵进犯孟连,孟连派兵抵御,战争历时两年。
同年,道台沈寿榕、游击孙世恒在普洱捐修把边江铁索吊桥一座。
光绪十年(1884) 九月二十七日辰时,普洱地震,府城楼、庙宇、官署、民房倒塌,伤80人,死17人,景谷、镇沅部分民房亦倒塌。
光绪十三年(1887) 孟连、猛猛(双江)一带的拉祜族在张登发率领下举行抗暴斗争,联合双江拉祜族攻打勐勐和临沧,被提督蔡标、副将陆春、参将尉迟东晓率兵镇压。
光绪十四年(1888) 二月,清政府核准,在倮黑山圈糯地方(今澜沧谦六)设镇边直隶厅,隶迤南道,委王道诰为同知。同时设镇边营,隶普洱镇,委尉迟东晓为参将。
光绪十七年(1891) 正月,英国官兵擅自从缅甸邦桑入境,经孟连到西双版纳"考察",二月又折返孟连离境。
同年,英国斯格德带领武装侵入西盟,要求拉祜族首领李通明服从英国管辖,被李拒绝。
同年,威远大街发生火灾,毁房41间,死8人,伤11人。
光绪十七年(1891) 四月,镇边厅同知王绩威会同署参将尉迟东晓履勘边界,行至石门坎(今澜沧竹塘乡)遭千余名拉祜族袭击,把总孙汉祥、杨应光被杀,尉迟东晓中箭身亡,随行者死50余人。
同年,清朝政府封西盟山 首领李通明为土目。次年五月,镇边直隶厅发给李通明
《西盟勐梭山照》管辖西盟、勐梭一带地方。
同年,镇边直隶厅厅治迁至勐朗坝。光绪二十九年"因勐朗瘴毒甚厉",又迁回圈糯。
光绪十九年(1893) 八月十一日,中国和法国联合派人前往思茅厅车里所辖地方,勘查中法(老挝)边界。
光绪二十一年(1895) 五月二十八日,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界务专条附章》, 将中国领土勐乌、乌得割让法国,并入法国属地老挝版图。
同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商务专条》,法国驻思茅领事馆成立,思茅被开为通商口岸。
光绪二十二年(1896) 于普洱凤鸣书院旧址改建宏远书院。
光绪二十三年(1897) 正月二十三日,思茅海关正式开关税务司先后由法国人担任,思茅同知为名誉监督。
同年三月,在他郎、宁洱、思茅设电报分局,架设通海经元江、他郎、宁洱、思茅、勐烈至老挝勐乌的电报线路,分别通报;在思茅设寄信局,由海关兼办业务。
同年,英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中缅条约附款暨专条》,允其在思茅设领事馆。
同年,普洱宏远书院主讲陈度总撰《普洱府志》五十一卷。
光绪二十四年(1898) 思茅海关在易武、勐烈设分关。
同年,设立思茅邮政总局,以思茅海关界区为邮务区,办理国际国内平常和挂号信函、汇兑银钞及包裹等邮政业务。
光绪二十五年(1899) 冬,云南省界务专员、腾越镇总兵刘万胜和迤南兵备道陈灿代表中国,在镇边厅与英国代表斯格德会勘中缅南段未定界,因双方对条约的解释及所持依据与勘界地图不同,会勘未取得一致意见。
同年,普洱开办译算学堂,教授新学。
同年,思茅同知许知载上任带来戏班演出滇剧。
光绪二十八年(1902) 驻勐烈的普定左营管带改为勐烈弹压委员,文武兼辖。
同年,开办普洱府中学堂,为云南省创办最早的府级中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