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16阅读
  • 23回复

[综合]中国的妇女历年总和生育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0-23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TFR)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
  总和生育率将特定时点上全体妇女的生育率综合起来,以一个数字来表示。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她所生育孩子的总数。(右表说明了如何计算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是一个合成指标。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妇女在30年育龄期中完全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来生育。而且,年龄别生育率随着时间变化,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出现波动。举个例子来说,与1980年15-19岁的妇女相比,1998年同一年龄组的妇女可能倾向于推迟生育。她们可能会降低1998年的总和生育率,而几年后她们开始生育时,那一年的总和生育率又会升高。因此,总和生育率每年的波动可能更能反映出妇女生育年龄的变化,而不是妇女平均生育数量的变化。总和生育率很好地说明了妇女现在究竟生育多少孩子,因此它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第(3)列数据表示妇女在育龄期内每1年内生育的可能性,也就近似于妇女生育的概率。把这列数乘以5,表示每5年内妇女可能生育孩子的数目。在5岁分组中,每名妇女生育的概率都5倍于1年生育的概率。比如说,一名妇女20岁时生育率为0.124,21岁时她的生育率还是0.124,依此照推。把所有年龄别生育率相加就得到总和生育率,它表示每个妇女到她49岁时生育孩子的总数。
  1994年以色列的总和生育率为2.88,或者说,每1000名妇女生育2880个孩子。换句话说,如果1994年年龄别生育率保持不变的话,以色列妇女在育龄期内平均生育2.9个孩子。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超过了5。在许多发达国家,它则低于2。 (美国人口咨询局《人口手册》第四版) [编辑本段]中国的妇女总和生育率
  新中国建立后,妇女总和生育率经历了迅速上升(1950-1957),大幅下降(1958-1961),猛烈反弹(1962-1963),高位整理(1964-1971),逐渐下降(1972-1990),低位徘徊(1991至今)几个阶段。目前已降低到人口更替水平以下,长期低于2.1。
  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形势、
人口政策有很强相关性。总和生育率的变化也直接左右着人口总量的变化。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实施,人口增长迅速,总和生育率持续攀升;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形势严峻,人口非正常死亡大量增加,粮食异常紧张,所以总和生育率大幅下降;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口和总和生育率猛烈反弹,其幅度要大大高于经济恢复的速度,之后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高位整理。由于七十年代就业困难,加上国家开始实行
计划生育政策,推广避孕药具,所以总和生育率开始逐步下降。到90年代以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内在地具有调节人口增长的功能,抚养孩子的成本大幅上升,会迫使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工降低生育率,所以妇女总和生育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要求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果维持目前的计生政策,总和生育率继续保持低位整理态势,中国的人口增长始终长期低于
生育更替水平,那么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总人口绝对数量将会开始负增长。目前,在上海等特大城市,老龄化进程异常迅猛,社会保障压力巨大,户籍人口负增长的态势已经持续近十年,这和上海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太低是有直接关系的。
  1950~1995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

年份总和生育率年份总和生育率年份总和生育率
19505.8119646.1819782.72
19515.7019656.0819792.75
19526.4719666.2619802.24
19536.0519675.3119812.63
19546.2819686.4519822.86
19556.2619695.7219832.42
19565.8519705.8119842.35
19576.4119715.4419852.20
19585.6819724.9819862.42
19594.3019734.5419872.59
19604.0219744.1719882.52
19613.2919753.5719892.35
19626.0219763.2419902.31
19637.5019772.8419951.99

  中国官方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全国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 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并稳定至今。”
  但事实上,中国最近十年甚至十五年间,总和生育率是大大低于1.8这个
警戒线的。2000年人口普查、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以及最近10多年的每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及生育调查均显示,上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一直低于1.5,从没有接近过1.8。
  1992年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38万人调查申报的全国1991年和1992年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65和1.52,大大低于总和生育率为2.1的替代水平。人们不相信38万人调查的结果,也没有其他可信的数据来源,大家期待着1995年国家统计局的“小普查”结果。然而结果令人失望,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56,甚至比政策生育率还低0.2。到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更令他们吃惊, 2000年的总和生育率甚至低到1.22。2005年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34 。
  这个指标的持续走低对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主要会产生三大无法回避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是青壮年人口、幼儿人口持续减少,这对中国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对教育行业的招生都形成强烈冲击;二是老年人口急剧增加,未富先老,以超越发达国家老龄化速度的姿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必然使得就业人口不堪养老保障的重负。三是过低的总和生育率又畸形刺激了部分家庭一定要生男孩的心理,他们不想多养育孩子但又一定要男孩养老和传宗接代,所以出现非法堕胎杀死女婴现象,对人伦道德构成冲击,并且导致高得畸形的性别比出现。

扩展阅读: 1.[ur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enkou/570059.htm[/url] 2.
http://web.peopledaily.com.cn/population/newfiles/a1070.html 3.http://tieba.baidu.com/f?kz=191322285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23 19:2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0-23
为何中国妇女的生育率在70年代时大幅下降,在80年代时却保持稳定?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0-24
引用第1楼外星来客于2009-10-23 20:24发表的 :
为何中国妇女的生育率在70年代时大幅下降,在80年代时却保持稳定?


中国在60年代即在干部职工中提倡只生3个,从70年代起便在干部职工中提倡只生2个.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0-24
引用第2楼北极星301于2009-10-24 10:28发表的  :
中国在60年代即在干部职工中提倡只生3个,从70年代起便在干部职工中提倡只生2个.

那在80年代为何会保持稳定?

从70年代起便在干部职工中提倡只生2个?我印象中70年代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只生三四个孩子,不只是干部职工吧?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0-24
引用楼主北极星301于2009-10-23 19:20发表的 中国的妇女历年总和生育率 :
总和生育率
 这个指标的持续走低对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主要会产生三大无法回避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是青壮年人口、幼儿人口持续减少,这对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对教育行业的招生都形成强烈冲击;二是老年人口急剧增加,未富先老,以超越发达国家老龄化速度的姿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必然使得就业人口不堪养老保障的重负。三是过低的总和生育率又畸形刺激了部分家庭一定要生男孩的心理,他们不想多养育孩子但又一定要男孩养老和传宗接代,所以出现非法堕胎杀死女婴现象,对人伦道德构成冲击,并且导致高得畸形的性别比出现。
.......

未富先老本来就是一个伪问题,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养老保障的负担更重。而且高出生率仅是从统计学上掩盖了老龄化,并不能增加当前有效的劳动力数量,而成年劳动力供养的人口数会更多,负担会更重。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0-24
引用第3楼外星来客于2009-10-24 11:47发表的 :
那在80年代为何会保持稳定?
从70年代起便在干部职工中提倡只生2个?我印象中70年代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只生三四个孩子,不只是干部职工吧?


60年代中期起,中国的大多数干部职工家庭便是不是3个小孩了. 70年代很多干部职工家庭是2-3个小孩.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10-25
我们双方的观点均已表明,显然谁也没法说服谁.就此休战吧.以下是我的主要观点:
1. 五普(2000年)时10-19岁年龄组女孩总数(大致相当于80+女孩)也是正值当前婚育年龄阶段的女性总数为11201万,年均为1120.1万,扣除掉10-15%的不婚不生育人口, 生育的女孩大概只有950-1000万左右,即使现在就实行2 胎制, 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应该是1800万左右(按1.73的生育意愿推算).比现在16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其中有几百万的超生人口)并不会增加多少. 所以,中国应该现在便对80+实行2胎晚育的政策, 最迟不应迟于2015年.

2.中国90年代以来的年均出生人口只有1500- 1600万左右,女孩只有 700-750万,即使到时候全面实行2胎,扣除掉10-15%的不婚不育人口,每年出生的人口也只有1300-1400万,所以中国应该现在便对80+实行2胎晚生育的政策, 在2015年以后再根据每年的出生人口状况,确定是否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原则是确保每年的出生人口保持在1500万以上.

3.我并不反对计划生育政策,只是觉得当初应该实行2胎制而不是独生子女政策.使出生人口比较缓慢的下调.如果中国从80年代便实行2胎制中国的人口也只会在14-15亿便会下降.按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不会超过14亿.健康的生育政策是什么?中国的计划生政策现在基本上只在大城市和带有“国家所有”性质的人员身上适用,其他人员交款后便可以违背政策超生,但是,一个家庭只生一胎的城市生育政策是否是健康的呢?大多数国人都不认同。农村及边远地区可以多生本身便违背了优生优育的原则,农民交款后便可以违背政策超生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4.实际上,我也是比较赞同中国的理想人口规模是10亿左右,但不是在几十年内做到,而是在100-200年内做到,并长期保持稳定. 美国现在的人口以每年1%左右增长, 2100年左右也许会增加到6-7亿,中国没必要将人口降到7亿甚至3-5亿(即某些学者主张的中国2200年的"理想人口").
[ 此帖被keating在2009-10-25 16:0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0-25
引用第13楼北极星301于2009-10-25 14:19发表的  :
我们双方的观点均已表明,显然谁也没法说服谁.就此休战吧.以下是我的主要观点:
1.中国80年代年均出生人口是2200万左右, 女孩大概1000万左右,扣除掉10-15%的不婚不生育人口, 生育的女孩大概只有850-900万左右,即使现在就实行2 胎制, 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应该是1800万左右.比现在16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其中有几百万的超生人口)并不会增加多少. 所以,中国应该现在便对80+实行2胎晚育的政策, 最迟不应迟于2015年.
2.中国90年代以来的年均出生人口只有1500- 1600万左右,女孩只有 700-750万,即使到时候全面实行2胎,扣除掉10-15%的不婚不育人口,每年出生的人口也只有1300-1400万,所以中国应该现在便对80+实行2胎晚生育的政策, 在2015年以后再根据每年的出生人口状况,确定是否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原则是确保每年的出生人口保持在1500万以上
.......


确保每年的出生人口保持在1500万以上这一原则我是同意的,但由于北301老兄每年平白无故的消灭了超过100万80+女孩,使其对人口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根据五普数据,五普(2000年)时10-19岁年龄组女孩总数(大致相当于80+女孩)也是正值当前婚育年龄阶段的女性总数为11201万,年均为1120.1万,即使按照1.3低生育率,1100万女孩每年也能为国家制造将近1500万的婴儿。如果当前使生育率恢复到世代交替的水平,那每年新出生的婴儿见超过2200万,这无疑是太多了,会引起人口出生规模的大起大落。而且即便在2020年后恢复二胎生育,那么由于80+,特别是85+生育能力及生育意愿尚在,未免不会出现一个新生儿的小高潮,但出生规模不会超过2000万,也是可以接受的。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10-25 16:2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10-25
引用第15楼燕山雪于2009-10-25 15:48发表的 :
确保每年的出生人口保持在1500万以上这一原则我是同一的,但由于北301老兄每年平白无故的消灭了超过100万80+女孩,使其对人口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根据五普数据,五普(2000年)时10-19岁年龄组女孩总数(大致相当于80+女孩)也是正值当前婚育年龄阶段的女性总数为11201万,年均为1120.1万,即使按照1.3低生育率,1100万女孩每年也能为国家制造将近1500万的婴儿。如果当前使生育率恢复到世代交替的水平,那每年新出生的婴儿见超过2200万,这无疑是太多了,会引起人口出生规模的大起大落。而且即便在2020年后恢复二胎生育,那么由于80+,特别是85+生育能力及生育意愿尚在,未免不会出现一个新生儿的小高潮,但出生规模不会超过2000万,也是可以接受的。


按你提供的5普数据我已经对我的观点的数据做了修正, 因为我以前的推算并没考虑部分只生一个的人.所以,我的基本结论依然成立.

1. 五普(2000年)时10-19岁年龄组女孩总数(大致相当于80+女孩)也是正值当前婚育年龄阶段的女性总数为11201万,年均为1120.1万,扣除掉10-15%的不婚不生育人口, 生育的女孩大概只有950-1000万左右,即使现在就实行2 胎制, 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应该是1800万左右(按1.73的生育意愿推算).比现在16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其中有几百万的超生人口)并不会增加多少. 所以,中国应该现在便对80+实行2胎晚育的政策, 最迟不应迟于2015年.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10-25
而且即便在2020年后恢复二胎生育,那么由于80+,特别是85+生育能力及生育意愿尚在,未免不会出现一个新生儿的小高潮,但出生规模不会超过2000万,也是可以接受的。
-----------------------------------
但是,如果出生规模稳定在 1500--2000万,中国的理想人口规模10亿确实需要100-200年才能做到,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10-25
引用第9楼dbfdbf于2009-10-25 16:03发表的 :
而且即便在2020年后恢复二胎生育,那么由于80+,特别是85+生育能力及生育意愿尚在,未免不会出现一个新生儿的小高潮,但出生规模不会超过2000万,也是可以接受的。
-----------------------------------
但是,如果出生规模稳定在 1500--2000万,中国的理想人口规模10亿确实需要100-200年才能做到,


4.实际上,我也是比较赞同中国的理想人口规模是10亿左右,但不是在几十年内做到,而是在100-200年内做到,并长期保持稳定. 美国现在的人口以每年1%左右增长, 2100年左右也许会增加到6-7亿,中国没必要将人口降到7亿甚至3-5亿(即某些学者主张的中国2200年的"理想人口").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10-25
引用第6楼北极星301于2009-10-25 14:19发表的  :
如果中国从80年代便实行2胎制中国的人口也只会在14-15亿便会下降........

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口还少吗?????

毫无疑问中国实行2胎制只能在90年代之后!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10-26
引用第12楼外星来客于2009-10-25 20:19发表的 :
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口还少吗?????
毫无疑问中国实行2胎制只能在90年代之后!


80年代中国实际上只在城镇人口中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 农村2胎以上还比较普遍.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10-26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全国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志们:
    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是一项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前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幸福,符合全国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重大措施。中央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头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并且积极负责地,耐心细致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建国以来,由于卫生工作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尤其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寿命大大延长。但是,我们长期对人口出生率没有适当控制,致使人口增长过快。旧中国从一八四O年到一九四九年的一百零九年中,全国只增长人口一亿三千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二十年中,出生了人口六亿多,除去死亡,净增四亿三千多万人。人口增长得这样快,使全国人民在吃饭、穿衣、住房、交通、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都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使整个国家很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严重的是,我国人口在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七O年这一段时间增加得最快,现在三十岁以下的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百分之六十五,今后每年平均将有二千多万人进入结婚生育期。如果不从现在起用三、四十年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的时间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控制人口的增长,按目前一对夫妇平均生二点二个孩子计算,我国人口总数在二十年后将达到十三亿,在四十年后将超过十五亿。这将会大大增加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困难,造成人民的生活很难有多少改善的严重局面。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现国务院的号召,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对每家每户来说,增加了人口,在他们不能干活以前,就会多用钱,多用粮,影响家庭生活的改善,这笔帐一算就清楚。当他们能够干活以后,一方面对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要消费社会上生产的物资。对国家来说,如果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还很低,物资的生产还不丰富,人口增长的快慢,就会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的积累。人口增长过快,资金的积累就会减少,人口增长减慢,资金的积累就会增加。人口增加,除了家庭需要增加抚养费以外,为了解决他们的上学、就业等问题,国家还需要增加教育经费、设备投资和社会公用事业经费等。请想一想从这些方面省下钱来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将会起多么大的作用!
     人口增长过快,人民生活水平很难提高。拿粮食供应来说,要保证城乡人民的口粮工业用粮和其它用粮,将来每人每年平均用粮最少应该达到八百斤。如果多生一亿人口,就必须多生产八百亿斤粮食。现在我国每人平均大约两亩耕地,如果增加到十三亿人口,每人平均耕地将下降到一亩多。在目前条件下,在这样少的土地上,要生产出每人平均八百斤粮食,还要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经济作物,是相当困难的。此外,人口增长过快,不但为就学就业增加困难,还会使能源、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消耗过大,加重环境污染,使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环境变得很坏,很难改善。
     那么,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能不能实现呢?只要大家齐心努力,达到这个目的是有可能的。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九年我国努力控制人口增长,九年累计少生婴儿五千六百万。一九七九年以来,几百万对青年夫妇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只生育一个孩子。单是一九七九年一年,就比一九七O年少生一千万人。事实证明,我们的人民是通情达理、顾全大局的,既能够体谅国家的困难,也能够为子孙后代着想。
     有些同志担心,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将来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人口的平均年龄老化,劳动力不足,男性数目会多过女性,一对青年夫妇供养的老人会增加。上述这些问题,有些是出于误解,有些是可以解决的。
     人口“老化”的现象在本世纪不会出现,因为目前全国人口约有一半在二十一岁以下,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不到百分之五。老化现象最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后才会出现。我们完全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现在我国约有五亿劳动力,预计二十年后还要增加到六亿,就是到二十一世纪初,每年还会增加一千多万个劳动力。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因此,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不必担心。
    解放以后,我国历年人口统计都证明,男女性别的比例大体上差不多,男孩稍为多一点。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来,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对头胎生育的孩子的性别比例作了调查,结果也是男孩比女孩稍为多一点。女孩长大一样劳动,有些专业劳动可以干得很好,更会做家务劳动,还可以让丈夫住在女方家里。新中国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一定要克服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如果只生了一个女孩,同样要把她抚养好。
   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四十年后,一些家庭可以会出现老人身边缺人照顾的问题。这个问题许多国家都有,我们要注意想办法解决。将来生产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一定会不断增加和改善,可以逐步做到老有所养,使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尊敬老人、爱护老人、供养老人,使他们过好晚年,是子女应该担负的责任,也是我们社会的优良传统。我国人民一定要发扬这个优良的社会风气。那种不供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行为,应当受到批评。触犯法律的还要受到制裁。
     在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同时,还要适当强调晚婚晚育。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并不晚,但是为了学习和工作,适当的晚婚还是要提倡,适当的晚育更要强调。青年妇女如果二十岁开始生育,一百年内要生五代人,如果二十五岁左右生育,一百年内只生四代人,因此,晚婚特别是晚育对于减少人口增长数量,减慢人口增长速度,都有重大意义。对于青年夫妇自己,适当晚育也有很多好处。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党和政府已经决定采取一系列具体政策。在入托儿所、入学、就医、招工、招生、城市住房和农村住宅基地分配等方面,要照顾独生子女及其家庭。要认真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要大力开展生殖生理、优生(就是不生有残疾的婴儿)和节育技术的科研工作,培训大批合格的技术人员,做好节育技术指导、妇幼卫生和儿童教育工作,以保证节育技术的安全,减少出生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婴儿。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生产高质量避孕药具满足群众需要。
     计划生育涉及到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把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坚持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某些群众确实有符合政策规定的实际困难,可同意他们生育两个孩子,但是不能生三个孩子。对于少数民族,按照政策规定,也可以放宽一些。节育措施以避孕为主,方法由群众自愿选择。
     实现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是一场移风易俗的大事。中央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一定要关心国家前途,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对子孙后代的幸福负责,透彻了解这件大事的意义和必要性,以身作则。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克服自己头脑中的封建思想,去掉没有生育男孩子就不能传宗接代的错误观念。年轻的同志要从我做起,年老的同志要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子女。每个同志都要积极地耐心地向周围的群众做工作,每个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都要成为宣传员,帮助群众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并且坚决不干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的事,也劝说别人不干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的事,以便正确地实现国务院的号召,促进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中共中央
一九八零年九月二十五


今年(2009年)是中国进入老龄化10周年,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近日介绍说,中国正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800万人。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26 14:1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10-26
2015年之前很难会有大的政策调整,这个新政策得李、薄来做了!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10-26
引用第17楼kentyager于2009-10-26 09:43发表的 :
2015年之前很难会有大的政策调整,这个新政策得李、薄来做了!


你自己的判断还是有内幕信息?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10-27
习、李会有一些新政,薄到时也会就经济方面有新的亮点,我认识一些李的师弟,近年的安排也可以看出来。2010的真实数据要到2011-2012年才能正式出来,政策的调整转向要到2015了。但有一点不用担心:在中国生育意愿是不会比国家意志强的,国家意志是可以轻易改变生育率的。如果需要将1.22拉回到2.1,3-5年就可以办到。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10-27
引用第16楼kentyager于2009-10-27 09:53发表的 :
习、李会有一些新政,薄到时也会就经济方面有新的亮点,我认识一些李的师弟,近年的安排也可以看出来。2010的真实数据要到2011-2012年才能正式出来,政策的调整转向要到2015了。但有一点不用担心:在中国生育意愿是不会比国家意志强的,国家意志是可以轻易改变生育率的。如果需要将1.22拉回到2.1,3-5年就可以办到。


但愿如此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11-01
引用第16楼kentyager于2009-10-27 09:53发表的 :
习、李会有一些新政,薄到时也会就经济方面有新的亮点,我认识一些李的师弟,近年的安排也可以看出来。2010的真实数据要到2011-2012年才能正式出来,政策的调整转向要到2015了。但有一点不用担心:在中国生育意愿是不会比国家意志强的,国家意志是可以轻易改变生育率的。如果需要将1.22拉回到2.1,3-5年就可以办到。


国家意志是可以轻易改变生育率的?如果需要将1.22拉回到2.1,3-5年就可以办到? 也许过于乐观. 建设兵团可以生2个,但生育率却1.1, 国家意志体现了吗?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11-01
引用第16楼kentyager于2009-10-27 09:53发表的  :
在中国生育意愿是不会比国家意志强的,国家意志是可以轻易改变生育率的。如果需要将1.22拉回到2.1,3-5年就可以办到。

您做好被观点正常的网友们围观的准备了吗?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11-01
引用第18楼北极星301于2009-11-01 08:13发表的  :
国家意志是可以轻易改变生育率的?如果需要将1.22拉回到2.1,3-5年就可以办到?  
100年也办不到。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11-01
引用第14楼kentyager于2009-10-26 09:43发表的  :
2015年之前很难会有大的政策调整,这个新政策得李、薄来做了!

2013年就彻底换届了。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3-12-18
1974年是个分水岭

以后再也没到4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3-12-18
回 kentyager 的帖子
kentyager:习、李会有一些新政,薄到时也会就经济方面有新的亮点,我认识一些李的师弟,近年的安排也可以看出来。2010的真实数据要到2011-2012年才能正式出来,政策的调整转向要到2015了。但有一点不用担心:在中国生育意愿是不会比国家意志强的,国家意志是可以轻易改变生育率的。如果需要 .. (2009-10-27 09:53) 

你可以强迫大家不生,但你不可以强迫大家生吧?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把超低生育率提升回去的呢。

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生育率也已经下滑到了1.9。非洲的生育率也在下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率下滑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只不过,我们的计划生育彻底打破了人口结构,使这种下滑趋势,人为加快了。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惨淡的老年生活。

当年计划生育时,政府宣传,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现在又开始讲,养老还得靠家庭,国家一再要延迟退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