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关中地区特色,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突出创新,确保率先,促进协调,加强整合。立足关中城市群历史文化的至高性、科教的领先性、地域的枢纽性和战略的安全性的角度,谋划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加速推进关中城市群崛起。到2010年关中地区总人口2390万人,城镇化水平52%;2020年,关中地区总人口发展到253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2%左右。《规划》确定,
关中城市群为“
一轴一环三走廊”的城镇空间格局。以
陇海铁路陕西段为一轴,以
关中公路大环线为一环,以
渭南至韩城、咸阳至铜川和彬县、长武、旬邑三线为走廊,构建关中“一轴一环三走廊”的城镇空间格局。重点支持西安做大做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把西安都市圈建设成为关中率先发展的核心板块。大力支持区域中心城市扩容和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关中百镇建设。《规划》还对关中地区产业支撑体系、区域交通体系、供水体系、污水处理体系、供电系统、燃气供热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社会服务设施体系进行了部署,加强了生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等内容。
《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关中率先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一体化,合理规划,突出创新,促进协调,加强整合。
一体化范围包括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行政区,以及咸阳市秦都、渭城两区、兴平市和乾县、礼泉、泾阳、三原、武功五县,总面积14985平方公里。西咸一体化范围内现有总人口1215.28万人,城镇化水平58.88%,城镇建设用地751.3平方公里;生产总值1858亿元。《规划》确定到2012年,西咸一体化发展区总人口1324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达到87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66%,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衔接,重点地区项目开始启动。到2020年,总人口145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达到113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6%,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规划》确定
西咸一体化发展区为“
一核五区十个
卫星
城”的整体空间结构。
一核:指
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沣渭新区;
五区:指
泾渭工业园(高陵)、空港产业园(咸阳机场)、阎良航空产业基地(阎良)、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长安韦曲)、杨凌示范区(杨凌);十个卫星城:指
户县、
蓝田、
高陵、
三原、
泾阳、
兴平、
武功、
礼泉、
乾县、
周至等卫星城镇。《规划》还对西咸一体化的产业支撑体系、综合交通体系、供水体系、污水处理体系、电力电信系统、燃气供热体系进行了部署,强化了区域生态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内容。《规划》将沣渭新区、泾渭工业园、空港产业园、渭河西咸段生态景观带作为促进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板块优先启动。通过整体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形成分工合理、协作配套、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区,实现区域经济的率先发展。
《陕南地区城镇体系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针对陕南城镇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陕南突破发展。陕南三市现状总人口852.36万人,《规划》确定近期2010年总人口880万人,远期2020年总人口930万人。陕南三市现状城镇总人口266.87万人,城镇化水平31.31%;规划近期2010年城镇人口308万人,城镇化水平35%,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417万人,城镇化水平45%。在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年均增速控制在2.7%左右,到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383.64平方公里以内。《规划》确定以“线”(发展轴带)聚“点”(城镇和产业区),以“点”带“面”(地域城镇群体),形成“
两核一极”、“
两带四轴”的城镇空间结构。“
两核”是指
汉中、
安康城镇核心区;“一极”是指商洛城镇增长极;“两带”是指
汉江、丹江生态功能拓展
带;“四轴”是指
四条城镇-产业聚合轴。
注:4轴为依托水运和高速公路铁路的4条发展轴,分别为京昆轴线西汉、汉(中)阳(平关)段、包茂轴线西安-安康-渝陕界段,十(堰)-天(水)轴线(汉江轴线)陕境段,西沪轴线陕境段(丹江轴线)。汉中、安康城镇群所在的汉中、月河盆地是陕南最大的两个坝子,也是京昆、包茂轴线与十天轴线的交点。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0-01-16 17: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