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965阅读
  • 118回复

[陕西]汉中要当“汉城”![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4-09-01
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9-1 11:50:59的发言:
你在你的第一次回帖中居然说汉中在汉代以后就没几个人了,一直是蛮荒之地。你让历史学家告诉你看汉中是不是自汉代以后就没几个人了,成了蛮荒之地。

我没有说汉中没有人,我的原话是:汉中不是什么汉民族龙兴之地,而是汉族和氐羌交汇、融合的地方。是汉民族文化的边缘地带。
如果你也仔细看了《汉中专辑》,就会记得在略阳有一个庙,里面画的是羌人,据说是当年为纪念羌族首领而建的。而且汉中喝的一种茶,就是羌人的一种茶,可见文化交融。再就是氐羌也不是什么低级称谓。在史集中很早就有记载,比如诗经。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4-09-02
以下是引用北极星在2004-9-1 12:19:5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9-1 11:50:59的发言:
shipsticy:
亚马孙热带雨林不是沙漠戈壁,可是一样是没有几个人的蛮荒之地。
[/quote]
请注意:
我们是在中国范围内讨论,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还有大面积没人居住的大片森林的话,中国还能这么落后吗?还缺水吗?还有砂尘暴吗??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04-09-02
以下是引用shipsticy在2004-9-1 13:19:13的发言:


我没有说汉中没有人,我的原话是:汉中不是什么汉民族龙兴之地,而是汉族和氐羌交汇、融合的地方。是汉民族文化的边缘地带。
如果你也仔细看了《汉中专辑》,就会记得在略阳有一个庙,里面画的是羌人,据说是当年为纪念羌族首领而建的。而且汉中喝的一种茶,就是羌人的一种茶,可见文化交融。再就是氐羌也不是什么低级称谓。在史集中很早就有记载,比如诗经。
[/quote]

注意,略阳不代表主流的汉中,在汉中其他县区听都没听说过那种罐罐茶,到是甘肃天水有。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04-09-02
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9-2 12:02:49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北极星在2004-9-1 12:19:5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9-1 11:50:59的发言:
shipsticy:
亚马孙热带雨林不是沙漠戈壁,可是一样是没有几个人的蛮荒之地。
[/quote]
请注意:
我们是在中国范围内讨论,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还有大面积没人居住的大片森林的话,中国还能这么落后吗?还缺水吗?还有砂尘暴吗??
[/quote]建议学习一下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目前所拥有的人口稀少的原始森林地区可不止一处两处而已。

非洲大国刚果(前扎伊尔),拥有大片人口稀少的森林,也不缺水,也没有沙尘暴,无论从人口还是面积看都很大,看来刚果很发达了。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04-09-02
关键是人口稀少的标准是什么,每平方公里10人以下的原始森林中国确实有很多,但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的森林地区我没有找到。而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县级单位在西部有二十几个,如果tslx把人口稀少的概念定义为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那tslx结论就成立了。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04-09-03
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4-9-2 23:18:02的发言:
关键是人口稀少的标准是什么,每平方公里10人以下的原始森林中国确实有很多,但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的森林地区我没有找到。而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县级单位在西部有二十几个,如果tslx把人口稀少的概念定义为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那tslx结论就成立了。
请注意哦,即使以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为定义,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也符合这个“人口稀少”的标准。巴西也是人口上亿的大国哦,如果tslx的说法成立,看来巴西应该是一个发达国家了啊,而整个西欧而言,也是人口数亿的地方哦,人家也没有人口密度1人每平方公里以下的森林地区,看来西欧真的好贫穷啊,连巴西都不如。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04-09-03
以下是引用北极星在2004-9-3 1:36:06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4-9-2 23:18:02的发言:
关键是人口稀少的标准是什么,每平方公里10人以下的原始森林中国确实有很多,但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的森林地区我没有找到。而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县级单位在西部有二十几个,如果tslx把人口稀少的概念定义为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那tslx结论就成立了。
请注意哦,即使以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为定义,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也符合这个“人口稀少”的标准。巴西也是人口上亿的大国哦,如果tslx的说法成立,看来巴西应该是一个发达国家了啊,而整个西欧而言,也是人口数亿的地方哦,人家也没有人口密度1人每平方公里以下的森林地区,看来西欧真的好贫穷啊,连巴西都不如。
[/quote]

你口口声声亚马逊、巴西啥的,我不是提醒你了我们在中国范围内讨论问题吗?你家是不是有亲戚在那里?
要捣乱就上别的地方去,这是官方网站。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04-09-03
tslx:
你也错了一回,因为这里不是官方网站。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04-09-03
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4-9-3 9:12:35的发言:
tslx:
你也错了一回,因为这里不是官方网站。


难道这不是民政部的网站吗?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04-09-03
以下是引用北极星在2004-9-2 12:15:37的发言:
建议学习一下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目前所拥有的人口稀少的原始森林地区可不止一处两处而已。

我所知道的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有:长白山、神农架、秦岭、武屹山、九寨沟、天山、张家界等等,不过请注意他们为什么没人生活于此,为什么他们都被国家列入了国家自然保护区。
请你给大家列出中国范围内有像陕西汉中那样有很平整的大面积平原和浅丘陵地区而且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又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
你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党中央都要给你奖励,13亿人口正愁没地方转移一部分呢。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04-09-03
tslx:
民政部的官方网站是:http://www.xzqh.org.cn/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04-09-03
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9-3 9:07:44的发言:
你口口声声亚马逊、巴西啥的,我不是提醒你了我们在中国范围内讨论问题吗?你家是不是有亲戚在那里?
要捣乱就上别的地方去,这是官方网站。
首先提醒你,这里不是官方网站。
然后,难道有亲戚在巴西才能提巴西?那么你总是抓住汉中不放,看来也是有亲戚在汉中了。
牛顿定律在巴西和西欧适用,在中国同样使用。而你的“说法”在巴西和西欧显然完全不适用,那么你又凭什么证明你的说法在中国适用呢?以“在中国范围内讨论问题”为借口似乎理由太苍白了些吧。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04-09-03
1、牛顿定理都有限制条件的,符合条件结论才能成立。
2、用同样的牛顿定理,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的计算结果也不一样。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04-09-03
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9-3 10:27:11的发言:
我所知道的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有:长白山、神农架、秦岭、武屹山、九寨沟、天山、张家界等等,不过请注意他们为什么没人生活于此,为什么他们都被国家列入了国家自然保护区。
请你给大家列出中国范围内有像陕西汉中那样有很平整的大面积平原和浅丘陵地区而且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又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
你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党中央都要给你奖励,13亿人口正愁没地方转移一部分呢。
^_^
看来你很自信啊,既然你已经找到了如此优越的汉中,那怎么不号召13亿人都移居汉中啊。
众所周知,中国的人口现在是超载的,连西海固那样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都已经严重人口超载了。在这么大的压力下汉中地区竟然能保持人口稀少,看来环境真的是非常优越啊。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04-09-03
任何一个优越的地方,13亿人都去了,都会变成不优越的地方了。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04-09-06
呵呵,几天没有来论坛,大家扯得有点远了!谢谢各位对汉中得关心。北极斑竹很会“扯环筋”呀。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04-09-06
《走遍中国》解说词之三

《军典例册》

  家在汉中的胡德成老汉是个标准的戏迷,他最得意的一口就是汉调《定军山》里老黄忠的这段唱。传统剧目《定军山》表现的是一场发生在1800年前的战争,而战争的地点就在汉中。公元217年,刘备大军从成都北上,与镇守汉中阳平关的曹魏大将夏侯渊展开激战。不久,刘备强度沔水,移师定军山,夏侯渊尾随而来,双方在此进行决战。这场发生在定军山的战斗后来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成为众多戏剧、小说的演绎素材。

  今天,我们在定军山下依然能找到许多关于那场大战的遗迹。当地传说这就是黄忠刀劈夏侯渊之处,当时黄忠收刀不及,又在这磨盘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这里名叫武侯坪,据说是当年诸葛武侯率军与曹魏征战厮杀的古战场,当地人经常会在土中发现这种奇形怪状的家伙。它们是生铁打造的,有四个锋锐的尖爪,无论怎么摆放,总有一个尖儿向上,这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它的名字叫扎马钉,撒在地上专门用来对付敌军的战马,使之受伤受惊,不战自溃。

  定军山之战后,刘备赶走曹操,占据了汉中这个西蜀北部的咽喉之地。其实,这一切的幕后导演是他的军师诸葛亮。当年他在隆中为刘备绘制了天下三分的蓝图,汉中就被格外看重,“益州险塞,张鲁在北”,民殷国富,应取而代之,作为将来北伐中原的前哨阵地。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设坛称王,宣告蜀汉政权正式建立,达到了他一生事业的高峰。

  公元227年的一个夜晚,诸葛亮决定给一个人写一封信,他就要出远门了,这一去路途多艰、成败难料,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对那不成器的后主一一叮嘱,透过那 “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泪光,我们看到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豪情。

  事隔八年,诸葛亮再次来到了汉中,他首先去的是一个人的墓地。马超,这位威震西凉的猛将,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却不幸因病早逝在汉中,年仅47岁。在过去的八年,西蜀共有七十余位宿臣良将先后过世,诸葛心中怎能没有独木撑天的悲凉?

  这是位于定军山南麓的“仰天洼”,这是一个由地质运动形成的天然坑地,面积达两平方公里。现在,只有两三户人家住在这个静悄悄的山谷,他们就靠这口井吃水,这井的形状有些特别,看起来像是一个八卦图。原来,这就是诸葛亮北伐前屯驻万军、推演八阵图的练兵场。传说中那八卦阵具有奇门遁甲的神力,让人进来出不去,困死阵中。我们猜想,这应该是一种能将兵力武器等各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的战斗队形,一人顶几人,一箭顶几箭,威力倍增,所向披靡。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这座关隘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汉中的阳平关扼守着四川通往陕西、甘肃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六出祁山,有四次是从出发的。公元227年正月,诸葛亮在兴复汉室的大旗下兴兵北伐,从而揭开了他人生最后一幕的高潮,这一年,他四十八岁。

  这是位于汉中市勉县的武侯祠,它是在诸葛亮去世后30年由后主刘禅下诏书修建的,在当时是惟一一所官修的祠堂,就年代来说也是最早的,因此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原先是身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在汉中的行辕相府,他最后八年的时光大部分是在这个宅院里度过的。

  魏晋时的后人缅怀这位千古奇人空城退敌的奇功,在祠堂内修建了这座琴楼,楼上放石琴一张。琴虽无弦,韵却犹存,让人追想当年西城下的鼓角筝鸣、烽火硝烟。

  对汉中这片土地,诸葛亮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他亲身参加了这里的开发和建设。这是勉县的黄沙镇,史书记载,诸葛亮当年在此休士劝农。多年的战争曾使这里荒无人烟。诸葛亮命士兵屯田耕种,又从别处移民,很快使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出现了久违的丰收。这是诸葛亮修建的一处古堰,1800年过去了,它的流水还在滋润着今日的农田。当时,魏国的粮食亩产能达到十斛已算良田了,而吴国的亩产量也不到二十斛,而蜀国的水田亩产量则是三十斛。科学种植和良好的灌溉,使当时的汉中人民深受其益,无不感念丞相的恩德。

  诸葛亮统领的军队是一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技术型军队。它严守军纪,讲求效率,尤其重视武器,特别是弓弩的使用。史料记载,诸葛亮曾经发明了一种连弩,每次可连续发射十支箭,它有一个可怕的名字,叫做“摧山弩”。勇冠三军的魏国战将张颌就是丧生在“摧山弩”下,他至死也无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凶猛的武器。但可惜的是,这种武器后来失传了。有人也曾根据想象绘制了所谓连弩图,但都很牵强,无法付诸实施。

  弓弩最核心的部分----弩机,它由相当于扳机的悬刀、相当于瞄准器的望山以及机芽和箭槽组成。把弓弦拉到机芽,通过望山瞄准,扳动悬刀,箭就会出去。诸葛连弩是否也是这样吗?今天,这个叫李希勇的人终于破解了这个谜,他复原的连弩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最接近于历史原貌。连弩用连杆取代了弩机,利用杠杆原理,使原本需大力拉动的弓弦轻易就能扣上,并且连续发射。令人惊叹的是,它将箭槽改为箭管,这要求每支箭杆的直径误差小于1毫米,不亚于现在枪管的精度。在当年的战场上,诸葛连弩的巨大威力弥补了蜀军缺乏战将的劣势,而魏军倒先后有十几位将领死于箭下。司马懿宁受巾帼之辱也不出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惧怕连弩的神威。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1年,诸葛亮先后发动了四次北伐战争,虽然也夺取了一些州郡,取得了一定的局部胜利,但令人失望的是,每一次战争的结局都是终点又回到起点,大军退回了汉中。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当年这个院子的主人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他深知天下三分,魏国有其八,蜀国在国力上与魏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多次北伐失败的最深层原因。在《后出师表》中,他向后主刘禅指出,和平竞争对弱小的蜀国来说只能是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死中求生,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他坚信人谋可以胜天。而如果屈从于所谓天意,结果只能是沉湎苟安、不思进取,走向灭亡。诸葛亮心中还有更深的一层担忧,他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政权越来越稳,在百姓心中由"非法"变为"合法",蜀汉的"正统"地位就会失掉号召力。

  所以时不我待,他别无选择。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北伐,这次他给汉中留下的是一个决绝的背影,他带领的不是几万人,而是倾全国之兵12万,欲与敌人一绝生死。这,就是位于勉县西南四公里定军山下的武侯墓。这里山环水抱,古木参天。传说这些柏树是武侯归葬时种下的,原有54棵,象征他在世之年,这样算来,每棵树的树龄当在1800年以上。

  每月的月初,武侯墓的工作人员都要对墓区文物进行例行的保养和维护。现在这项工作,您可能见都没见过,瞧,把一桶桶的食用油倒进了树根下。这就是一代人杰诸葛亮的长眠之所,一个高4米、直径21米的覆斗式墓冢,这是他生前自己选定的安息之地。

  春去秋来,岁月匆匆,武侯墓前的野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百年间,到此祭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诸葛亮没有选择回南阳叶落归根,也没有选择去成都陪侍先主,最终却以一代丞相之尊寄身于定军山下的一掊黄土。这,是为什么呢?

  透过千年的时空阻隔,我们试着接近这位先贤,倾听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声音。在最后一次出征前,诸葛亮常常一个人来到定军山上。"兴复汉室"是他奋斗终生的理想,但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的雄心,辜负了他的心血,但“此魂何甘归故土”,作为一位军人,他宁愿选择定军山下的战场当作自己的归宿。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代权臣,诸葛亮还有更深的顾虑。虽然他是受刘备的“托孤”重任才总揽了一切军国大事,但这难免会引起后主刘禅等人的怨恨,人走茶凉,归葬成都怎保不受反戈一击?与其如此,倒不如躲在汉中避开身后的风风雨雨,以自葬僻地的透骨悲凉冲淡生前所有的恩恩怨怨。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迎来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刻,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伤感的时刻。此时,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西蜀北大门-汉中的安全。他让人将自己葬在定军山下,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殓时穿平常衣物,不必有随葬的器物。可以这么说,诸葛亮是用自己丞相的尊躯铸成一座凝重的丰碑,警醒将士们把好汉中这个大门。

  在给后主刘禅的遗表中,诸葛亮说: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在外任,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67 发表于: 2004-09-09
《走遍中国》解说词之四

《城池纪事》

  这是一个有着2300年历史的古城,但沉重的历史并没有牵拌住它前进的脚步。这,也是一个被大山环抱的城市,但四周的高山却没有挡住它飞翔的翅膀,行走在汉中街头,呼吸到的是和沿海大城市一样的强烈的现代气息。然而,这回荡在城市上空的钟声提示我们,这毕竟是一个有着辉煌记忆的古城,这一个“汉”字,就是那段非凡历史烙下的深深印记。今天的汉中人已把它作为自己城市的徽章,当作引以为傲的名片,不惜以各种夸张的艺术手法去彰显它,表现它的风采和神韵。

  “汉”字,也是汉中小孩子学写毛笔字时练得最多的一个字,虽然它复杂难写。老师告诉他们,这是“汉族”的“汉”,也是汉中的汉,而汉族的汉正是从我们汉中的汉引申出来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中的得名源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汉水的中游,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在古人看来,天上的日月星辰和地上的山河万物是一一对应的,而汉水是天上银河的对应,应该是从那浩瀚星河中流淌出来的,因此汉水就有了“天汉”的美名。

  在春秋时期,楚国、秦国和国三家为了争夺汉中,曾展开过一场长达百年的战争,经过反复的争夺厮杀,秦国最终取得了汉中的控制权,公元312年,秦惠文王在此设立汉中郡,修筑郡城,从而揭开了汉中历史的第一页,因此,这里成为历代郡、州、府、市、区治的所在地。

  一百多年之后,一个叫刘邦的人来到了汉中,就是这个人,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无上的荣耀和辉煌,在此之前,楚霸王项羽背弃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承诺,将率先攻入咸阳的刘邦分封到了汉中。那里山高路远,本是秦代流放犯人的地方,刘邦起初坚决不想去。他的丞相萧何劝他,汉中有天汉的美称,在那里可以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最终,刘邦接受了他的建议,前往汉中上任。

  400年的汉家基业正是从这里奠基的。

  根据史料记载,刘邦在汉中仅仅驻留了四个月,但这短短的四个月,对刘邦一生的事业,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汉中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刘邦在此驻兵屯田,事倍功半。充足的粮草收获,使汉军的羽翼渐渐丰满。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韩信的小伙子也赶到了汉中。他在后来“楚汉争霸”的舞台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过在起初,刘邦对他却并不感兴趣,虽然有丞相萧何的一再举荐,可是汉王却不为所动。空有惊世之才,却投报无门,在汉中城外的山野间漫步,韩信满怀的忧闷无处排遣。终于,韩信决定放弃,在一个满月的夜晚,他离开汉中绝尘而去。听到这个消息,萧何赶忙骑马追赶。褒斜古道上,从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故事。

  汉中市留坝县境内有一条小河,它的名字叫韩溪。传说那个晚上萧何就是在此处追上了不辞而别的韩信。后人特意在河边的亭子里,立下这样一块石碑以示纪念:汉丞相萧何追韩信至此。据说当年是因为韩溪涨水萧何才追上了韩信,这样一条小河怎会挡住去意已绝的韩信呢?其实一旦遇到山洪暴发,韩溪就是另一番模样了。1981年,凶猛的溪水曾轻易荡平了河边的村舍,当地人至今谈之色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条小河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后人说:不是韩溪一夜涨,安得炎汉四百年。

  公元前206年6月,一个盛大的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早年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终于登上了人生的高台。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把统率三军的将印交付给他,我们猜想刘邦那时的心里一定半是希望,半是忐忑和不安。年轻的韩信并没有辜负刘邦的信任,经过他的训练,全军面貌一新,战斗力大增。可以说,在汉中的三个月,是刘邦、韩信、萧何三人间关系最亲密的时期,他们共同协商,制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这年的八月,他们告别了汉中的百姓,出兵伐秦,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五年之后,汉高祖刘邦把新建立的王朝命名为“汉”,他本人的年号也是从汉中时算起。在刘邦心中,汉中是他的“始封之地、兴王之所”,是属于他自己的,所以分封诸侯时,他没有分给任何人。对韩信来说,汉中又是属于谁的呢?多年以后当他被刘邦和萧何共同设计斩杀时,是否想起了三人在汉中度过的难忘岁月?

  西汉王朝建立的第六年,张良辞掉了刘邦给他的三万户侯的封赏,外出学道云游,后来竟不知所踪,民间传说他后来在某处神山中得道飞仙而去。至于在哪座山,人们却说法不一。汉中境内紫柏山中的一个道观,这块儿石碑上赫然刻着“张良留侯辟谷处”几个大字,难道,这里就是那位传奇人物的最终归处吗?我们可以想象,当张良踏上汉中的土地时,一定会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当年他为刘邦“运筹帷幄”之时,对汉中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这位和韩信、萧何并称“汉三杰”的人,最后一个来到了汉中。

  张良看来,人生如白驹过隙,何苦纠缠于名利。这位被刘邦称为智囊的人是一位真正的聪明人。当年追随刘邦的功臣们大都没有逃过满门抄斩的结局,只有张良隐身于汉中的山水间,修身养性,获得了心灵上真正的平安和满足。后人把张良称为英雄神仙,世上英雄很多,神仙也不少,只有他两者兼具一身,所谓功成身退轻富贵,英雄退步即神仙。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种奇怪的竹子,它的根部是弯曲的,可长到三五尺后,就变得高大挺拔,当地人称之为“拐拐竹”,因为它刚好可以给老人做拐杖。人说这种竹子就是张良一生的最好象征,早年委曲权变以适应环境,后来退身世外,保全了自己高洁的品格。

  汉中,这块曾经让曹操得而复失的土地,被曹操戏称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却是一个叫做张鲁的世为桃源。30年间,聚集了10万流民。依仗着巴蜀天险和政教合一的管理和东汉朝廷分礼抗争。成为汉中的第一个建设者。张鲁作为五斗米道的领袖,为人治病、教人思过、给人喝符水,开始了一系列国家制度试验。首先在汉中设立许多"义舍",所有教民都可以在义舍免费吃住,但食物不能带走;对于犯法的教民,原谅三次,事不过三,再犯就要受罚,但除非罪大恶极,否则刑罚不重,通常修路就可以抵罪了。汉中地区俨然是东汉末年的世外桃源,收容了不少穷苦百姓。这与千余年后,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某些政治实验有很多惊人的相似。

  1958年,毛泽东阅读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在很多场合都向人们提起三国人物和事件.其中,张鲁就是其中的一位.毛泽东曾提到:,现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给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义。中国农民很早就有平均主义思想,东汉末年张鲁搞的"太平道",也叫"五斗米道",农民交五斗米入道,就可以天天吃饱饭。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了。

  一位1880年9月20日出生在意大利的天主教徒,据说在他23岁那一年他被派往中国的汉中传教。从此他有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南怀谨。 在汉中城的记忆中,从1903年到1914年的十年间,当地人常常看到一位面容清瘦、满脸络腮胡须的神父往来于汉中城、古路坝等各县之间,在传教的同时还带着一架笨重的照相机。后来,那些珍贵的照片一直保存在米兰宗座外方传教会的档案里,使我们今天能有幸见到汉中的历史见证。

  在当时闭塞的汉中,人们把照相看成是摄人魂魄的"鬼眼",让许多人害怕,但南怀谨神父仍然以独具匠心的慧眼,捕捉了百年前汉中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镜头。从汉中向东驱车2个多小时,沿着这位执著的神父曾经骑驴或步行走过的崎岖山路,我们寻找曾经多次出现在这位神父镜头中的城固县古路坝教堂。教堂有西式的,有中式的,有半西半中式的,还有一张安康教堂的照片。因为那时,安康教区属于汉中主教区管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清末民初,是西方文化向汉中大量渗透的时期,这肯定是汉中第一批西洋风格的建筑,它从而大开了汉中人们的眼界。

  南怀谨神父照片集里很大一批内容是反映各行业人们劳作的场面。街头理发匠在为顾客理发;渔民在河边训练鹭鸟捉鱼;农工在造纸场做工,旁边还站着公差模样的人,大概在检查监督吧;两个农民挥舞大斧,将一株大树从根部砍断,即将倒下;一位山民把一小捆树条拉弯在作弓;一位垂老的枪炮匠在两名助手的协助下,用手推钻把一根钢棍钻空制成枪管;猎人用长长的抬枪射猎,枪管还要由另一人扛在肩上;一张汉江洪水的照片,那汹涌澎湃的江涛,使人惊佩在当时那种摄影设备条件下,南怀谨竟然能拍摄出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一位中医大夫在为妇女号脉治病,拍摄者特地注明"在当时,男大夫诊病接触女性手部为最极限之身体接触";这个在20多名腰插手枪、手持毛瑟枪的保镖卫士护拥下,威风八面的人是清朝陕安道台黄浩,时任清政府驻意大利公使,当辛亥革命军攻占汉中时,却仓皇躲进了城固古路坝教堂。在一组军队操练照片中,有清兵的操练,辫子盘在头顶上,也有民国新军的操练、站岗,正印证南怀谨神父在汉中时正处在先清末后民国的交替时期。这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百年前的汉中,留下了宝贵的实证资料。

  1914年9月,也就是南怀谨神父在汉中活动10年后,离开汉中,返回意大利,结束了他汉中的传教生涯 .沧海桑田,100多年过去了,照片上那坚固雄伟的城墙、城门、护城河没有了,低矮狭窄的街道变宽了,城市农村的茅屋瓦房变成了高楼大厦,崎岖不平的 羊肠小道变成了等级公路。(火车、汽车)......这一切,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变化,汉中的变化,世纪的变化。

  千年弹指一挥间,当帝王将相、皇权霸业的历史风云从这片土地上散去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流光溢彩的汉中。如果这个城市真的是从那银汉天河中流淌下来的小溪,那么,这夜色中的喷泉,该是其中最美的浪花吧?汉中是古老的,老到它的一草一木都有说不尽的典故,道不完的传说;汉中又是全新的,因为它迫切期待着,能有更多的霓虹灯火,将这城市上空大片的夜色点染成如画的美景。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68 发表于: 2004-09-09
北极星:
先把你那前后矛盾的观点修改正确了再来发言。
只看该作者 69 发表于: 2004-09-18
《走遍中国》解说词之五

《水陆通途》

  清晨的汉中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那是因为晨雾遮断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一个有边缘的城市,北边的秦岭、南边的大巴山将汉中紧紧包围在中间。古时候,人们把陕西进入四川的道路称为蜀道,蜀道必须要穿过秦岭和大巴山这两座天堑,因此汉中就成了千里蜀道上的中间站。

  自古以来,蜀道的艰辛严重阻隔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在汉中地区,至今还有人从事着这种名叫“背二哥”的古老职业,他们以替人背货为生,平均负重一百斤,日行仅15公里。古人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天的人们真正飞上了青天,却不禁心生疑问:古人是如何在这海一样的群山中找出道路的。我们的行程是从找寻一个女子的足迹开始的。

  她原先就住在汉中城北15公里的褒河谷口。她是一位美女,一位生活在3000年前的美女,因为生在褒河边,人们称她褒姒。不错,正是那个褒姒,周幽王为了她烽火戏诸侯,丢了性命和江山。她的笑,是真正意义的倾国倾城。传说当年褒姒是在褒河边洗衣的时候被周王的使者看中,带回镐京的。要知道镐京是在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这就意味着,至少在3000多年前,蜀道就已经开通了。可惜当年褒姒的故里因为修建水库,淹没在万顷碧波之中,那条古道自然是无迹可循了。

  这个道理科学却又简单。河水是从东西走向的山上下来的,水流自然是南北方向,只要顺着河谷上去,就能找到山坡上的源头,山的另一面,必然还有一条河存在,只要沟通起来,就是一条道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么,最初的蜀道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在河岸边的灌木杂草中摸索。这是一条不能叫路的路,它应该是远古先民在砍柴放牧中踩出来的。当时,他们不可能用开山劈路的办法度过险滩,就在石崖上凿出这一个个孔洞,手攀脚踩一步一步蹭过来。

  春秋战国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使人们获得了更坚实的工具。从汉中市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来看,那时生铁铸造的专用修路工具--开山斧已经出现了。铁炉中炼出的,还有这锋利的兵器,它刺激了君王们四处争伐的野心,也使道路的水平获得质的飞跃。这是蜀道上的五丁关。车行至此,两侧山壁迎面扑来,仰望天光一线,崖壁上刀削斧劈之迹参差错列,显然是人工开凿而成。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秦惠王想要攻打蜀国,可惜道路不畅。他就派人对蜀王说,要送给他五个能拉金子的石牛,不过要蜀王自己来取。贪婪的蜀王竟然相信了这番话,派了五个大力士带领众人修路。工程是异常地惨烈和艰险,以至于五位壮士都因山崩葬身于此。道路打通了,蜀王没有看到拉金子的石牛,看到的却是滚滚而来的战车。顺着这条路,秦国在三个月之后就灭掉了蜀国。此后,秦国开路的斧头和征伐的战车齐头并进,以至不战自威,因有栈道千里,使天下皆畏秦。

  栈道,一个似乎很熟悉实际却一知半解的名词。沿着褒河顺流而下,我们试图找寻这种早已消失的道路。

  那,就是栈道遗迹!这一个个方形的石孔,怕是已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插在其中的梁柱早已朽烂,它们却顽强地存留着,仿佛是历史的眼睛,惊心动魄,千载不变。栈道是古人为通过河岸险阻而发明的修路方法,先是凿出石孔,插上横梁,然后在河底凿洞,插上竖梁支撑,最后把木板铺上就可以通行了。栈道用的是木材,可以很方便得就近砍伐。可自然的风雨对木料的侵蚀也十分厉害,栈孔深得用手探不到,如果雨水积在里面排不出去,就会腐蚀木梁,古代的工匠就凿了这个石槽把里面的积水引出来,很聪明地解决了问题。

  位于汉江支流褒河上的悬崖名叫孔雀台,传说曾有一只孔雀被山崖下湍急的河水吓得不敢飞渡。这赫然插立在崖壁上的石梁正是古代栈道的遗迹,那是一种被命名为“千梁无柱”的特殊的栈道形式。地形的险恶使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往前蹭,了然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这样修栈道,那是因为崖高岸低、水大浪急,根本无法插上立柱支撑,就只好在崖壁上深凿栈孔,斜插石梁,用以加固,类似于今天楼房上伸出来的阳台。

  在所有纪念蜀道开通的石碑上,我们没有找到一位筑路人的名字。他们集体被称作徒,邢徒,是用劳动来抵罪的人。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修路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工程,开山、劈石、伐木、铲土乃至火烧、水激,不少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据有关史料推断,当时每一个筑路公路人一年修成的路不到四米,踏着古老的蜀道前行,我们似乎感到每一步都是踩在先人们带血的手印和脚印里。

  经过千百年的努力,中国古代的先人们共开拓出七条蜀道,它们是:从陕西宝鸡出大散关,直达汉中勉县的陈仓道,也叫故道。北起宝鸡眉县的斜谷、南到汉中褒谷口的褒斜道,这条道走的人最多,名气最大。从陕西周至县的骆谷通往汉中洋县傥谷的傥骆道。这条道最近也最艰险。从陕安长安县子午谷到汉中西乡县的子午道,这条道最长,走的人较少。以上四条栈道均位于汉中以北,历史上称为北栈。而南栈共有三条,首先一条就是那个著名的金牛道,从汉中宁强县通往四川。中间的一条因为需要翻越川陕交界的米仓山,所以被称为米仓道。洋巴道也叫荔枝道,传说唐玄宗当年让人从四川涪陵快马运送荔枝给杨贵妃走的就是这条道。这是七条蜀道中知名度最高的一条道。

  千百年来,对栈道损害最大的,不是自然界的风雨,却是人类自己。刘邦本人初进汉中时就曾火烧栈道,三国时诸葛亮失街亭之后撤回汉中,负责断后的赵云也曾烧绝栈道以退追兵。这个寂静的山谷就是赵云当年火烧栈道之地,名叫赤崖。当地传说,经过当年那场大火之后,这崖壁上的岩石就一直保持着赤红似火的颜色,因此,才有了赤崖这个名字。

  从汉中出发顺着古褒斜道往北,我们在公路下的河床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奇怪岩石。这些石孔显然是人工开凿的,可附近并没有岩壁,所以它绝不应该是栈道孔。专家们根据石孔的分布,试着将其复原,这果然是一处邮亭的遗迹!这是栈道上专供驿卒休息的地方。驿卒是古代的官方信使。从这幅汉代的画像,我们可以看到驿卒手举文书,跨马飞奔的情形。这是当时中央王朝为了保持政令畅通采取的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遇有紧急公文,驿卒们日行三百里,从西安到成都不过三天,可以说,栈道就是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那时,栈道上每10里设一个邮亭,30里设一个驿站,南来北往之客,络绎不绝,以至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交通法规”,它要求身份低的给身份高的让路,轻身的给负重的让路,年少的给年长的让路,下坡人给上坡人让路。这是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的褒成驿的模型。这座驿站建筑华丽、景色优美,可以泛舟垂钓,可以赏花观月,称得上是一座花园式的五星级宾馆,到了这里,一路风尘的旅人该是何等地欣慰。可惜,经过千年的战乱风雨,这个天下第一驿早已消失在荒村野草中。

  我们冒雨赶路,是为了寻找一段遗落在深山中的历史。在唐代,傥骆道是都城长安通往汉中的最近的一条路,可是也最艰险,以致唐宋以后,被逐渐废弃。这就是当年的栈道遗迹,引人注意的是,有些栈孔并没有凿在崖壁上,而是分布在斜坡上。这又是一种栈道的搭建方法,人们根据河边的坡度因地制宜,将横梁和立柱的栈孔都打在山坡的石坎上,称其为“依坡搭架势”。

  公元783年10月,唐德宗试图裁减藩镇的割据势力,不料引火烧身,节度使们攻入了长安。德宗带着后宫家眷,沿傥骆道逃往汉中。一路上秋雨连绵,众人苦不堪言。走到汉中洋县,他们住进了一个农家小院,才算落下脚来。不料,德宗最疼爱的女儿唐安公主,受不了这一路风寒,病倒了,虽然竭力救治,可还是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当时唐安公主年仅18岁,尚未出嫁。在一片山林中,我们找到了公主的陵墓。当年公主逝世后,唐德宗悲痛万分,虽在逃难途中,还是下令厚葬公主,修建了这个巨大的墓冢。

  这是今日的蜀道--川陕公路,它和古时的蜀道路线基本重合,说明了古人选路的科学性。对现代人来说,要克服蜀道的险阻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工程师们曾试图绕过这段山崖另寻他路,但都没有成功,只好用炸药开出了这条凹槽式道路,人称“老虎嘴”。这是蜀道南端的明月峡,两岸的千刃绝壁上,赫然存留着不同年代的先人们留下的栈孔。这种栈道又一次反映了古人的智慧,绝壁上无从借力,他们就搭设了多层框架,将力分散传导给每一个点,扩大支撑面,从而形成了物理学上所说的力平衡结构,安全稳固。

  今天,人们为了缅怀先辈的功绩,领略栈道的雄姿,在明月峡原址上对其进行了复原。它就像一条时空的隧道,一头连接历史,一头连接未来,一幕幕历史风云从八方汇来,在这里凝结为永恒。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70 发表于: 2004-09-20
汉中是被陕北的黄土高坡给掩盖了。悲哀啊!
只看该作者 71 发表于: 2004-09-20
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9-20 17:35:16的发言:
汉中是被陕北的黄土高坡给掩盖了。悲哀啊!

不愿呆在陕西就趁早分,省得和个怨妇似的整天叫唤!
只看该作者 72 发表于: 2004-09-21
以下是引用shipsticy在2004-9-20 18:50:44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9-20 17:35:16的发言:
汉中是被陕北的黄土高坡给掩盖了。悲哀啊!

不愿呆在陕西就趁早分,省得和个怨妇似的整天叫唤!
[/quote]

我们美丽富饶的汉中巴不得早点分呢,你以为汉中喜欢你们贫穷落后的黄土高坡?

只看该作者 73 发表于: 2004-09-21
以下是引用sadamu在2004-7-1 10:52:58的发言:
在于发展,不在于改名。
有道理。
如要改汉中为汉城,那韩国的首都汉城我们还要改个音译名,相当麻烦。
重新分省,均衡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是面积、人口和所辖县市数目的大体均衡;
二是省会城市向省内各个方向辐射力的均衡。
http://blog.sina.com.cn/ababang

只看该作者 74 发表于: 2004-09-22
不用我们改,韩国人自己认为“汉城”翻译是错误的,正在征求新汉语译名。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