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255阅读
  • 8回复

[江苏]二十五史地理志中淮安与淮阴之析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4-11-17
汉书
  临淮郡,武帝元狩六年置。莽曰淮平。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八十三,口百二十
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四。县二十九:徐,故国,盈姓。至春秋时徐子章禹为楚所灭。
莽曰徐调。取虑,淮浦,游水北入海。莽曰淮敬。盱眙,都尉治。莽曰武匡。B422
犹,莽曰秉义。僮,莽曰成信。射阳。莽曰监淮亭。开阳,赘其,高山,睢陵,莽曰睢陆。盐渎,有铁官。淮阴,莽曰嘉信。淮陵,莽曰淮陆。下相,莽曰从德。富陵,莽曰B122虏。东阳,播旌,莽曰著信。西平,莽曰永聚。高平,侯国。莽曰成丘。开陵,侯国。莽曰成乡。昌阳。侯国。广平,侯国。莽曰平宁。兰阳,侯国。莽曰建节。襄平,侯国。莽曰相平。海陵,有江海会祠。莽曰亭间。舆,莽曰美德。堂邑,有铁官。乐陵。侯国。

后汉书
  广陵郡,景帝置为江都,武帝更名。建武中省泗水国,以其县属。雒阳东一千六百四十里。十一城,户八万三千九百七,口四十一万百九十。 广陵[一]有东陵亭。[二]江都,有江水祠。高邮,平安,凌,故属泗水。东阳,故属临淮。有长洲泽,吴王濞太仓在此。[三]射阳,故属临淮。[四]盐渎,故属临淮。舆,侯国,故属临淮。堂邑,故属临淮。有铁。春秋时曰堂。海西,故属东海。
  下邳国,武帝置为临淮郡,永平十五年更为下邳国。雒阳东千四百里。十七城,户十三万六千三百八十九,口六十一万一千八十三。 下邳,本属东海。[一]葛峄山,本峄阳山。[二]有铁。徐,本国。有楼亭,或曰古蒌林。[三]僮,侯国。睢陵,下相,淮阴[四]淮浦,盱台,高山,潘旌,淮陵,取虑,有蒲姑陂。[五]东成,曲阳,侯国,故属东海。司吾,侯国,故属东海。良成,故属东海。春秋时曰良。[六]夏丘,故属沛。

晋书
  广陵郡汉置。统县八,户八千八百。 淮阴。射阳。舆。海陵,有江海会祠。广陵。盐渎。淮浦。江都,有江水祠。
  
宋书
  临淮太守,汉武帝元狩六年立,光武以并东海。明帝永平十五年,复分临淮之故地为下邳郡。晋武帝太康元年,复分下邳之淮南为临淮郡,治盱眙。江左侨立。《永初郡国》又有盱眙县,何、徐无。领县七,户三千七百一十一,口二万二千八百八十六。
海西令,前汉属东海,后汉、晋属广陵。
射阳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凌令,前汉属泗水,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二年又立,属广陵。
淮浦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下邳,《晋太康地志》属广陵。
淮阴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下邳,《晋太康地志》属广陵。
东阳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晋太康地志》属临淮。
长乐令,本长乐郡(别见),并合为县。

南齐书
  临淮郡自此以下,郡无实土。
海西 射阳 淮阴 东阳 淮浦建武二年省。

魏书
  淮州萧衍置,魏因之。治淮阴城。
  领郡四   县九

  山阳郡治山阳城。
  领县二
  山阳郡治。  左乡

  淮阴郡
  领县三
  富陵   怀恩州、郡治。  鲁


隋书
  江都郡梁置南兗州,后齐改为东广州,陈复曰南兗,后周改为吴州。开皇九年改为扬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十六,户十一万五千五百二十四。
  江阳旧曰广陵,后齐置广陵、江阳二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为邗江,大业初。更名江阳。有江都宫、扬子宫。有陵湖。江都自梁及隋,或废或置。海陵梁置海陵郡。开皇初郡废,又并建陵县入,寻析置江浦县,大业初省入。宁海开皇初并如皋县入。高邮梁析置竹塘、三归二县,及置广业郡,寻以有嘉禾,为神农郡。开皇初郡废,又并竹塘、三归、临泽三县入焉。安宜梁置阳平郡及东莞郡。开皇初郡废,又废石鳖县入焉。有白马湖。山阳旧置山阳郡,开皇初郡废。十二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有后魏淮阴郡,东魏改为淮州,后齐并鲁、富陵立怀恩县,后周改曰寿张,又侨立东平郡。开皇元年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寻废郡,更改县曰淮阴。大业初州废,县并入焉。盱眙旧魏置盱眙郡。陈置北谯州,寻省。开皇初郡废,又并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入。有都梁山。盐城后齐置射阳郡,陈改曰盐城,开皇初郡废。清流旧曰顿丘,置新昌郡及南谯州。开皇初改为滁州,郡废。又废乐钜、高塘二县入顿丘,改曰新昌。十八年又改为清流。大业初州废。有白禅山、曲亭山。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后齐改郡为临滁,后周又曰北谯。开皇初郡废,改县为滁水。大业初改名焉。有铜官山、九斗山。六合旧曰尉氏,置秦郡。后齐置秦州。后周改州曰方州,改郡曰六合。开皇初郡废,四年改尉氏曰六合,省堂邑、方山二县入焉。大业初州废。又后齐置瓦梁郡,陈废。有瓜步山、六合山。永福旧曰沛,梁置泾城、东阳二郡,陈废州,并二郡为梁郡。后周改梁郡为石梁郡,改沛县曰石梁县,省横山县入焉。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县曰永福。有香山、永福山。句容有茅山、浮山、四平山。延陵旧置南徐州、南东海郡,梁改曰兰陵郡,陈又改为东海。开皇九年州郡并废,又废丹徒县入焉。十五年置润州,大业初州废。有句骊山、黄鹄山、蒜山、长塘湖。曲阿有武进县,梁改为兰陵,开皇九年并入。

旧唐书
  楚州中 隋江都郡之山阳县。武德四年,臧君相归附,立为东楚州,领山阳、安且、盐城三县。八年,废西楚州,以盱眙来属,仍去“东”字。天宝元年,改为淮阴郡。乾元元年,复为楚州。旧领县四,户三千三百五十七。口一万六千二百六十二。天宝领县五,户二万六千六十二,口十五万三千。在京师西南二千五百一里,至东都一千六百六十里。
  山阳 汉射阳县地,属临淮郡。晋置山阳郡,改为山阳县。武德四年,置东楚州。八年,去“东”字,治于此县。县东南有射阳湖
  淮阴 乾封二年,分山阳县置于隋旧废县。
  
新唐书
  楚州淮阴郡,紧。本江都郡之山阳、安宜县地,臧君相据之,号东楚州。武德四年,君相降,因之,八年更名。土贡:赀布、纻布。户二万六千六十二,口十五万三千。县四:山阳,上。有常丰堰,大历中,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盐城,上。本故汉盐渎县地。隋末,盗韦彻据其地,置射州及射阳、安乐、新安三县。武德四年来归,因之。七年州废,省射阳、安乐、新安,置盐城县。有盐亭百二十三,有监。宝应,望。本安宜。武德四年以县置仓州,七年州废,来属。上元三年以获定国宝更名。西南八十里有白水塘、羡塘,证圣中开,置屯田;西南四十里有徐州泾、青州泾,西南五十里有大府泾,长庆中兴白水塘屯田,发青、徐、扬州之民以凿之,大府即扬州;北四里有竹子泾,亦长庆中开。淮阴。中。武德七年省,乾封二年析山阳复置。南九十五里有棠梨泾,长庆二年开。

元史
  淮安路,上。  唐楚州,又改临淮郡,又仍为楚州。宋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行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立总管府,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园七县,设录事司。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兼领临淮府、海宁、泗、安东四郡,其盱眙、天长、临淮、虹、五河、赣榆、朐山、沐阳各归所隶。二十七年,革临淮府,以盱眙、天长隶泗州。户九万一千二十二,口五十四万七千三百七十七。领司一、县四、州三。州领八县。至元二十三年,于本路之白水塘、黄家疃等处立洪泽屯田万户村。
录事司。
县四
山阳,上。至元十二年,安东州归附,以本县马罗军寨作山阳县。十三年,淮安路归附,仍存淮安县。二十年,省淮安、新城入焉。  

盐城,上。  
桃园,下。  
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

明史
  淮安府元淮安路,属淮东道宣慰司。太祖丙午年四月为府。领州二,县九。西南距南京五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八万六百八十九,口六十三万二千五百四十一。弘治四年,户二万七千九百七十八,口二十三万七千五百二十七。万历六年,户一十万九千二百五,口九十万六千三十三。
  山阳倚。北滨淮。高家堰在其西南。南有运河,永乐中浚。西南有永济河,万历九年开,长六十五里,亦谓之新运河。东南有射阳湖。东北有马逻乡、庙湾镇、羊寨乡三巡检司。
  
清河府西。县治滨黄河,崇祯末,迁治县东南之甘罗城。南有淮河,东北与黄河合,谓之清口,旧谓之泗口。自徐州至此,皆泗水故道,为黄河所夺者也。南有洪泽湖,有洪泽巡检司。又东有马头镇巡检司。

清史稿
  淮安府:冲,繁,疲,难。隶淮扬海道。顺治初,因明制,州二,县九。雍正二年,升海、邳为直隶州,赣榆、沭阳属海,宿迁、睢宁属邳。九年,析山阳、盐城地置阜宁。南距省治五百里。广三百八十里,袤二百七十里。北极高三十三度三十二分。京师偏东二度五十二分。领县六。山阳冲,繁,疲,难。倚。漕标副将驻。北运河南流,乌沙、涧河诸水注之。东六草荡,南白马湖,汇洪泽湖水,与宝应错,东北会于运河。北黄河故道。咸丰三年徙,今堰存。河所经南北岸,设同知、管河县丞、主簿、巡检,弁官废置不常。咸丰十年裁。板徬镇有钞关巡司一。镇二:北神、庙湾。菱陵、高堰、杨家庙有汛。驿一:淮阴。驿丞裁。。阜宁繁,疲,难。府东北一百六十里。雍正九年置。东北:大海。有堰曰范公堤。射阳湖上承苔大纵湖水,汇淮水为湖,又东流,会诸水入海。运盐河受射阳湖水,迳城南流,循范公堤入盐城。西有黄河故道。镇三:马逻、北沙、蒙龙。草堰巡司一。盐城繁,难。府东南二百四十里。东:大海。港二:新洋、斗龙。有新兴、五佑盐场,盐课大使驻。运盐河自草堰口环城流,至便仓镇入兴化。苔大纵湖西南与兴化错。县西诸水所汇。有天妃徬,徬官裁。小关、刘庄、新阳、沙沟有汛。镇九:上冈、大冈、沙沟、冈门、新河、安丰、清沟、喻口、新兴。上冈、沙沟巡司二。清河冲,繁,疲,难。淮扬道治所。江北提督、总兵驻。旧置总河,后省入总漕。自府城徙此,光绪三年裁。里河同知及河库道均先后裁。府西北三十五里。北:清江浦。明陈瑄开,宋沙河也。运河西北自桃源入,歧为盐河。又东为中河口,水经谓之中渎水,出山阳白马湖。又东迤南至清口屈而东,迳三徬,与清江浦合,东南入山阳,是为淮南运河。南:六塘河自桃源入,东北迳刘家庄入沭阳。盐河东北流,迳西坝,淮安分司运判驻,乾隆二十八年移海州。又东至周庄入安东。西南:洪泽湖,西有黄河故道。镇十:王家营、洪泽、老子、西坝、渔沟、官亭、大河口、涧桥、马头、周桥。王家营、马头、河北、渔沟有汛。一驿:清口。有驿丞,裁。涧桥巡司一。安东繁,疲,难。府东北六十里。西南盐河自清河入,贯县境,入海州,与六塘河合。东北:一帆河自海州入,南至旗杆村。水经,淮水东左右各合一水,至淮浦入海。东北:黄河故道。淮海河务兵备道驻,咸丰十年裁。镇三:太平、长乐、鱼场口。五港、佃湖有汛。佃湖巡司一。桃源冲,繁,难。府西北一百二十里。运河自宿迁南来,迳古城驿,入清河,歧为六塘河,一曰北盐河,东北流入沭阳。洪泽湖西南与清河错。西北有黄河故道。镇七:三义、河北、崔镇、众兴、张泗冲、白洋河、赤鲤湖。崔镇、洋河、三义有汛。二驿:桃源、古城。驿丞裁。有巡司。
1
1
1
1
1
1
1
1
1
从以上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某些人总说“淮阴”之名是盗用淮安的,“淮阴”是淮安的别名,后被淮阴所盗用,但史实并非如此,历史上是先有的淮阴之称,后有的淮安之名(淮安古名射阳,后改山阳)。
——详情请参见《汉书》至《南齐书》,淮安为射阳,《魏书》以后淮安为山阳。
而且,不但不是淮阴盗用淮安之名,相反则是淮安曾经盗用了“淮阴”之名:
《旧唐书》
  “楚州中 隋江都郡之山阳县。武德四年,臧君相归附,立为东楚州,领山阳、安且、盐城三县。八年,废西楚州,以盱眙来属,仍去“东”字。天宝元年,改为淮阴郡。乾元元年,复为楚州。旧领县四,户三千三百五十七。口一万六千二百六十二。天宝领县五,户二万六千六十二,口十五万三千。在京师西南二千五百一里,至东都一千六百六十里。”
——“天宝元年,改为淮阴郡。乾元元年,复为楚州。”
  

第二,“楚州”之名也是先为淮阴所有,后才被淮安(山阳)所用。
详见《隋书》:
“山阳旧置山阳郡,开皇初郡废。十二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有后魏淮阴郡,东魏改为淮州,后齐并鲁、富陵立怀恩县,后周改曰寿张,又侨立东平郡。开皇元年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寻废郡,更改县曰淮阴。大业初州废,县并入焉。”
——“开皇元年(注:公元581年)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寻废郡,更改县曰淮阴。”
——“山阳旧置山阳郡,开皇初郡废。十二年(注:公元592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

第三,淮阴、淮安地区先有的淮阴做地区首府,后才有的淮安(山阳)后来居上。
《魏书》
“淮州萧衍置,魏因之。治淮阴城。
领郡四   县九
山阳郡治山阳城。
领县二
山阳郡治。  左乡
淮阴郡
领县三
富陵   怀恩州、郡治。  鲁
《旧唐书》
  楚州中 隋江都郡之山阳县。武德四年,臧君相归附,立为东楚州,领山阳、安且、盐城三县。八年,废西楚州,以盱眙来属,仍去“东”字。天宝元年,改为淮阴郡。乾元元年,复为楚州。旧领县四,户三千三百五十七。口一万六千二百六十二。天宝领县五,户二万六千六十二,口十五万三千。在京师西南二千五百一里,至东都一千六百六十里。
  山阳 汉射阳县地,属临淮郡。晋置山阳郡,改为山阳县。武德四年,置东楚州。八年,去“东”字,治于此县。县东南有射阳湖
  淮阴 乾封二年,分山阳县置于隋旧废县。 ”

第四,历史上淮阴曾有短暂的被淮安(山阳)吞并的历史,但不久就又恢复了。
《隋书》
“有后魏淮阴郡,东魏改为淮州,后齐并鲁、富陵立怀恩县,后周改曰寿张,又侨立东平郡。开皇元年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寻废郡,更改县曰淮阴。大业初州废,县并入焉。”
《旧唐书》
“淮阴 乾封二年,分山阳县置于隋旧废县。”
《新唐书》
“淮阴。中。武德七年省,乾封二年析山阳复置。”


  











既要反对五毛,更要反对美分。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4-11-17
民国《辞海》中有关淮安地区地名的若干注释
淮安:
(一)府名。明置,清仍之,今属江苏省,治山阳,辖山阳、阜宁、盐城、清河、安东、桃源六县,民国废。
(二)县名:
(1)旧县名。南齐置,即今江苏省淮阴县地。
(2)今县名。属江苏省。在宝应县西北;地濒运河东岸。旧名山阳县,明清并为淮安府治;民国废府,改改山阳县曰淮安

淮阴:
(一)今县名。属江苏省。在淮安县西北。始置于秦,汉仍之,高祖封韩信为淮阴侯于此,故城在今治西北。今治本为清江浦镇,旧为清河县治;民国改淮阴为清河,仍治此。
(二)郡名。梁曰北兖州淮阴郡,东魏仍之,北齐废。隋初复置,又废,故治在今江苏省淮阴县东南。

楚州:
唐于山阳置东楚州,改曰楚州,又改为淮阴郡;宋曰楚州山阳郡,改为淮安州。故治在今江苏省淮安县。

清河:
旧县名。宋置清河军,兼置清河县,故城在今江苏省清河县西;清乾隆间移今治,属淮安府。民国改曰淮阴。



既要反对五毛,更要反对美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4-1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中有关淮阴市的表述
淮阴市
  ¨¨¨¨三国魏盱眙为临淮治,并移广陵郡治于淮阴(今淮阴县码头镇)。东晋广陵郡还治今扬州,分置山阳郡,治山阳(今淮安),山阳由此兴起。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又侨立兖州,治淮阴,齐又名北兖州,曾移治盱眙,又复旧。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东魏改北兖州置淮州,又分置淮阴郡。隋开皇初改淮州为楚州,十二年移治山阳。此后山阳取代淮阴成为州郡路府治。大业初废楚州改属江都郡,唐武德初置东楚州,八年(公元625年)复改楚州,天宝初为淮阴郡,乾元初再称楚州。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改淮安州。元为淮安路。明清称淮安府。明代清江浦兴起,遂取代山阳的重要地位。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移清河县治来清江浦镇。1912年仍称清河县。1914年改名淮阴县,为淮扬道治,今淮阴市区遂成为本省两淮政治中心。1927年淮扬道废。1934——1937年为淮阴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1937年底至1939年3月,江苏省政府迁此。1945年9月新四军第一次解放淮阴,建清江市,为苏皖边区政府驻地。1948年12月第二次解放,成立两淮市。旋废,复称淮阴县,属淮阴专区(驻沭阳县)。1951年复建清江市,1952年专署迁驻于此。1958年8月清江市、淮阴县合称淮阴市。1964年市县分置,仍名清江市。1970年为淮阴地区行政公署驻地。1983年改淮阴市,升省辖市¨¨¨¨

既要反对五毛,更要反对美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4-11-17



用史实来说话,谎言必将不攻自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7 15:30:32编辑过]
既要反对五毛,更要反对美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4-11-17
这么多,谁看啊.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4-11-17
ding
文化的三种境界:身历其境、潜移默化、熟视无睹
weibo.com/kkhszdj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4-11-17
清河县
宋史:

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清河军,咸淳九年置。县一:清河。

元史 志第十一 地理二
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


同期的淮阴县

宋史:

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楚州,紧,山阳郡,团练。.......县四:山阳,望。建炎间入于金,绍兴元年收复。绍定元年,升淮安军,改县为淮安。盐城,上。有九盐场。建炎间入于金,绍兴元年隶涟水,三年,又来属。淮阴,中。绍兴五年,废为镇,六年,复。嘉定七年,徙治八里庄。,宝应。紧。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而县如故。

元史 志第十一 地理二

淮安路,上。唐楚州,又改临淮郡,又仍为楚州。宋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行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立总管府,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园七县,设录事司。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兼领临淮府、海宁、泗、安东四郡,其盱眙、天长、临淮、虹、五河、赣榆、朐山、沐阳各归所隶。二十七年,革临淮府,以盱眙、天长隶泗州。户九万一千二十二,口五十四万七千三百七十七。领司一、县四、州三。州领八县。至元二十三年,于本路之白水塘、黄家疃等处立洪泽屯田万户村。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4-11-17
从以上史实可见,淮阴县与清河县本即两地。

淮阴县唐宋时均属楚州,其间数度并入山阳县,最后一次并入山阳是在元至元二十年,其后再未分置。

而清河县在唐时为泗州清河口,宋立清河军,且均不属淮阴县所在的楚州。直到元时,为统制需要,混一南北,清河、淮阴才同属淮安路管辖。

淮阴县在淮南,而清河县则在淮北(清河原为河名,即泗水,是位于淮北的一条淮河支流)。本来就不是一家。

淮阴县在元至元二十年并入山阳县(民国后的淮安县)后再未分设,明清时原淮阴县地为山阳县的西乡。所以在明清时淮阴一直作为山阳县的别称,与清河县没有任何关系。比如明清时山阳县的驿站叫淮阴驿,清河县则为清口驿:

清史稿 志三十三 地理五
山阳冲,繁,疲,难。倚。漕标副将驻。北运河南流,乌沙、涧河诸水注之。东六草荡,南白马湖,汇洪泽湖水,与宝应错,东北会于运河。北黄河故道。咸丰三年徙,今堰存。河所经南北岸,设同知、管河县丞、主簿、巡检,弁官废置不常。咸丰十年裁。板徬镇有钞关巡司一。镇二:北神、庙湾。菱陵、高堰、杨家庙有汛。驿一:淮阴。驿丞裁。。。。清河冲,繁,疲,难。淮扬道治所。江北提督、总兵驻。旧置总河,后省入总漕。自府城徙此,光绪三年裁。里河同知及河库道均先后裁。府西北三十五里。北:清江浦。明陈瑄开,宋沙河也。运河西北自桃源入,歧为盐河。又东为中河口,水经谓之中渎水,出山阳白马湖。又东迤南至清口屈而东,迳三徬,与清江浦合,东南入山阳,是为淮南运河。南:六塘河自桃源入,东北迳刘家庄入沭阳。盐河东北流,迳西坝,淮安分司运判驻,乾隆二十八年移海州。又东至周庄入安东。西南:洪泽湖,西有黄河故道。镇十:王家营、洪泽、老子、西坝、渔沟、官亭、大河口、涧桥、马头、周桥。王家营、马头、河北、渔沟有汛。一驿:清口。有驿丞,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7 17:35:20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4-11-18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