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先说中国的:
鞑靼;亦作“达怛”、“达旦”、“达靼”、“达达”、“塔塔儿”等。最早见于唐代记载。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唐末,突厥衷亡,鞑靼部落逐渐强大,其名称遂成为北方诸部的泛称。因此,宋、辽、金时,“塔塔尔”,或“鞑靼”曾一度成为蒙古草原 各部的通称。把漠北的蒙古等部称为黑鞑靼或生鞑靼,漠南的汪古部称为白鞑靼或熟鞑靼。
宋孟珙《蒙鞑备录.立国》:“鞑靼始起,地处契丹之西北,族出于沙陀别种,故于历代无闻焉。其种有三,曰黑、曰白、曰生。所谓白鞑靼者,颜貌稍细,为人恭谨而孝,遇父母之丧,则嫠其面而哭。尝与之联辔,每见貌不丑恶,其腮有刀痕者,问曰:‘白鞑靼否?’曰‘然。’所谓生鞑靼者,甚贫且拙,且无能为,但知乘马随众而已。今成吉思皇帝及将相大臣皆黑鞑靼也。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者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者。其面横阔而上下有颧骨,眼无上纹,发须绝少,形状颇丑,惟今鞑主忒没真(铁木真)者,其身魁伟而广颡长髯,人物雄壮,所以异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外夷附考》:“契丹部落之小者,曰蒙古,曰泰赤乌,曰嗒嗒儿,曰克列,各据分地,既而蒙古皆兼有之。或曰,蒙古即鞑靼也。《续通典》:鞑靼本东北方之靺鞨别部......部众分散,或属契丹,或依勃海,渐流徙于阴山。其俗语讹,因谓之鞑靼......欧阳修曰:鞑靼在奚、契丹东北,后为契丹所攻,部族分散,居阴山者号曰鞑靼。”
据有人考证,鞑靼应该是一个融合了室韦血统的突厥部落.更有人认定鞑靼就是沙陀突厥跟室韦部落以及通古斯部落的混血,从这点上说,称汪古为白鞑靼就没什么大错,因为汪古部本来就是沙陀突厥之后.而蒙古的情况也差不多,同样是突厥和室韦的大杂烩.从血统上说可能突厥成分更多,从语言上说,则同时夹杂有突厥和鲜卑语的成分.而这些部落之间的相互通婚和征伐,也使得他们在血统上有很强的共性.
但从小范围看,根据蒙古人自己的历史,塔塔尔人似乎总是和蒙古部落有着深仇大恨。起源在现在看来很鸡毛蒜皮,塔塔儿人中的巫师大概是很有名的,所以蒙古合不勒汗的妻弟卧病不起时,合不勒汗曾派人去请塔塔儿巫师来治病。但是跳大神这东西完全要靠运气,病人最终还是翘了.可蒙古人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就是巫师不尽职.在巫师走后,他们就追上去将他杀了。塔塔儿人当然不肯干休了,遂兴兵前来为他们的巫师报仇。合不勒的几个儿子立即驰援合不勒,双方大打了一场,梁子也就这么结下了。
后来的塔塔尔人的形象在蒙古人的历史里基本就是恐怖粪纸了,铁木真的曾祖俺巴孩汗就因为塔塔尔人的出卖而被金人钉在了木驴上,而他的父亲也速该则更是直接被塔塔尔人用卑劣的手段毒死.铁木真最后成功发动了了针对恐怖分子的圣战,最终把大大小小,男男女女,老老幼幼的恐怖分子杀了个痛快(史书记载是高过车轮,但车轮到底多高,就考证不出来了)
鞑靼为蒙古所灭,但在中国的史书中并未消失。元亡以后,明又把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称为鞑靼。但究竟为什么这么叫还有待考证,可能是明代的人沿用了宋代的旧称,也有可能是为了和西蒙古的瓦剌有所区分。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明清上.明与诸民族之关系》:“明兵破元都,顺帝北真走。传六世,被篡于鬼力赤,改称鞑靼。蒙古大汗之统系遂中绝。”这里的记载是从明史中来的,明史中的原文为:“五传至坤帖木儿,咸被弑,不复知帝号。有鬼力赤者篡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云。”这一句“遂称鞑靼”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是鬼力赤改国号为鞑靼,还是明朝人免费送了他个鞑靼的外号。只好有待后人去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