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01阅读
  • 10回复

[山东]山东古州府驻地名称出现、历代建制--东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3-01

东平古称东原。
唐虞夏商时期属徐州。《尚书·禹贡》中的“东原厎(此处读zhì,同致;厎字还是底的异体字)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
西周,境内置须句(今梁山县小安山镇东张庄村北)、鄣、宿等诸侯国。
春秋,须句属鲁;鄣属齐;宿属宋。
战国时,鄣、宿被齐国吞并,置无盐邑。
秦代,始设须昌县(治今埠子坡)、无盐县(治今县城东南无盐村)、寿张县(治今县城西南霍庄),属薛郡。
西汉,增置富城、章县,与无盐县先后属梁国、济东国、大河郡、东平国(国治无盐县宿城。)须昌、寿良二县时属东郡。
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东),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汶上、东平等县地
东汉,须昌、无盐、寿张、富城、章县同属东平国。
三国魏,撤章县,另四县沿属东平国(治迁寿张县治霍庄)。
西晋,东平国治迁须昌城。
东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郡治宿城)。
晋代境内四县沿袭。
南北朝,隶属未变。
南朝宋,撤富城,北魏又复置。
北齐,废东平郡;富城县废制,无盐并入须昌县(治迁旧东平郡治宿城)
北周,境内须昌、寿张二县属鲁州。
隋代,寿张县治徙寿张集(今梁山县境内),属济北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郓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须昌县迁回原治;就原无盐县境置宿城县(治宿城),须昌、宿城二县属郓州(州治郓城)。
大业二年(606年)改郓州为东平郡。
唐代,须昌、宿城县与寿张县同属郓州(州治迁须昌)。郓州先后为平卢、天平军节度使治。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郓州为总管府,统、濮、兖、戴、曹5州,共30县,武德七年总管府改为都督府。
唐贞观元年(627年),宿城并入须昌县,撤都督府。
景龙元年(707年),复置宿城县。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郓州。
贞元四年(788年),宿城县改名东平县,与须昌同附郡郭,此为东平县名之始。
太和四年(830年),改东平县为天平县。
太和六年(832年),撤天平县并入须昌县,治宿城。
五代,须昌、寿张县沿属郓州。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须昌为须城县。
宋代,隶属沿袭五代。
宋至道三年(997年),置京东西路安抚使于郓州(须城)。
咸平三年(1000年),河决郓州(治须昌,即宿城),州城浸没,遂移州、县城于五陵山前五里平原处(今州城),亦称郓州或须城,借京杭运河与大汶河航运之利,州城迅速繁荣,逐渐成为鲁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郓州为东平府,府治须城(在今东平县州城镇),辖区在今东平,平阴,汶上,梁山,肥城,阳谷,东阿等地。
金天会六年(1128年),金策立刘豫为帝,年号阜昌,是年为阜昌元年,国号大齐,始建都大名(今河北省),后迁东平府须城(州城),称东京,并以须城为山东西路首邑。境内须城、寿张县仍属东平府(治须城)。
元改东平府为东平路,属直属中书省。须城、寿张二县属东平路,须城为路城。
太祖十五年(1220年),于须城立行台,领山东西路行中书省的兵马总管,领54州县,是历史上东平地方行政管辖范围最广的时期。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东平路为东平府,须城为东平府治,寿张沿属。
明洪武三年(1370年),寿张县分并须城、阳谷县。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东平府为东平州,撤须城县并入东平州,属济宁府。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寿张县于王陵店(今台前县)。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东平州改属兖州府。明代东平州领辖汶上、东阿、平阴、阳谷、寿张5县。
清代前期,东平州仍属兖州府。
雍正八年(1730年),升东平州为直隶州,领辖东阿、平阴、阳谷、寿张4县。
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东平直隶州为散州,沿治东平州城,始属泰安府管辖。
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使得运河淤塞,漕运终止,主要交通方式改为陆运,州城渐渐失去交通要道功能,渐趋衰落。
清末年间,县西部东平湖及其周围地区划归梁山县,州城不再是全县的中心位置。
1913年,改东平州为东平县,治所沿袭,属济西道(驻聊城),州城为县城。
1928年,裁道制,直属山东省政府。
1935年,属省第一实验区行政长官公署(驻济宁)。
1938年,改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39年9月27日,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先后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和泰西专员公署。
1941年6月,属冀鲁豫第一专署。
1942年7月,改属冀鲁豫第二专署。
1945年5月,东平解放,属冀鲁豫第八专署。
1947年7月,属冀鲁豫第七专署。
1948年5月,复属泰西专署。
1950年5月,属泰安专署。
1958年12月,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属聊城专署。
1959年8月,改属济南市
1959年10月,撤销东平县,恢复平阴县,其县境大部属平阴县。
1962年1月1日,恢复东平县建制,复属泰安专署。
1964年,州城城墙被破坏。
1982年,因州城镇地势低洼,频临东平湖,且运河早已淤塞,东平县城由州城迁往后屯村。
1985年8月,泰安地区改为泰安市,东平县沿属。
1987年,东平湖地区重新划归东平县,州城镇再次成为全县的地理中心,但县城仍留后屯。
1993年3月1日,撤销东平县宿城乡,设立宿城镇。
1994年7月15日,撤销东平县水河乡,设立水河镇。
1996年1月23日,将济南市平阴县旧县乡整建制划归泰安市东平县管辖,至1997年东平县辖9镇9乡。

2000年,宿城镇并入东平镇;张河桥乡并入接山乡;水河镇并入老湖镇;大安山乡并入商老庄乡。
2010年6月,撤销东平镇,设立东平街道办事处;撤销州城镇,设立州城街道办事处;撤销接山乡,设立接山镇;撤销大羊乡,设立大羊镇;撤销梯门乡,设立梯门镇。
2011年10月,撤销彭集镇,设立彭集街道办事处;撤销戴庙乡,设立戴庙镇;撤销新湖乡,设立新湖镇。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3-06
唐虞夏商时期属徐州。

这种虚无漂渺的内容,还真不要写进沿革中。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3-06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唐虞夏商时期属徐州。
这种虚无漂渺的内容,还真不要写进沿革中。
 (2013-03-06 14:46) 

真写上了,有什么弊端吗?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5-02
北宋时期山东地区一共设了四个府:
1、1104年曹州升为兴仁府;
2、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
3、1118年兖州升为袭庆府;
4、1119年郓州升为东平府。
山东最古老的这四个府命运各不相同:
济南府是保持府建制最长的,也是四府中唯一来自京东东路的府,其余三府都是京东西路的;
袭庆府一度又降为兖州,明代恢复府制,府建制时间仅次于济南府;
兴仁府也一度降为曹州,清代恢复府制,只是治所由曹县迁到了菏泽,是山东建制时间第三长的府;
东平府是四府中唯一走下坡路的,由府降为直隶州,再降为散州,直到今天的普通县,连县级市都不是,很是可惜呀。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5-03
东平国--东平郡--郓州--东平府--东平路--东平府--东平州--东平直隶州--东平州(散州,始属泰安府管辖)--东平县

更凄凉的是,原府城驻地的州城镇现在只是一个普通镇(现为街道办),也是上述4府当时治所中建制最低的一个。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5-03
州城镇为东平市驻地 。
东平镇为东平县驻地。一分为二。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5-04
回 车子 的帖子
车子:州城镇为东平市驻地 。
东平镇为东平县驻地。一分为二。
 (2013-05-03 15:51) 

什么等级的市?镇级?县级?细说你的想法。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5-04
回 mouclo 的帖子
mouclo:什么等级的市?镇级?县级?细说你的想法。 (2013-05-04 08:56) 

计划单列市。。。。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5-06
回 钟山风雨 的帖子
钟山风雨:计划单列市。。。。 (2013-05-04 09:44) 

直辖市也可,呵呵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5-14
天平节度使  朱瑄  泰宁节度使 朱瑾
向伟大的巴斯克民族致敬  
永远追随纯血统的毕尔巴鄂竞技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3-04
回 mouclo 的帖子
mouclo:真写上了,有什么弊端吗? (2013-03-06 16:33) 

没什么,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不严谨,资料来源有问题,整体可信度降低。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