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扩张,是当代世界乃至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客观必然趋势
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或水平的指标,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我国计算城市化水平的时候,是以城市和建制镇的常住人口为基数,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30多个可比的同等城市中,牡丹江可以排进前10名。全国推荐的10个新兴工业城市,牡丹江也位列其中。当时,苏州、无锡、青岛和牡丹江是同一级别,佛山、咸阳都比牡丹江小。可现在,牡丹江排在倒数几名——发展总量小、发展水平滞后。这些年来,牡丹江为什么被甩在了后面,客观地说除了“思想观念、改革措施相对滞后”等原因外,也与忽略了扩大城市规模有一定关系。
与我们的情况相反,苏州、佛山等城市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探其原因会发现这些城市的异军突起都与城市区划扩大、人口增加紧密相联。
其实,不只是国内城市,世界城市发展亦是如此。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也是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地区。加拿大有3100万人口,多伦多一市的人口就达43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左右,众所周知多伦多是世界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
当下的牡丹江正在突破自我,在东北亚区域空间内来为自己的城市定位。把这个定位变成现实的前提之一,就是市区形成百万人口城市规模以及相应调整城市环境承载力。而根据实际情况,与百万人口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空间规模,也应达百平方公里以上。因此,扩大城市规模与“打造黑龙江东部新经济增长区”等目标是相辅相成的,都是牡丹江推进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途径。
市委书记徐广国多次强调“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现在我们已经迈进了这个门槛,牡丹江城市发展将由“三面环山、一面靠水”的小牡丹江时代迈入以市区为中心、县(市)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的大牡丹江时代”。
拉开城市框架,可以对区域经济形成较强的拉动作用
有资料显示:城市的经济效益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显著上升的。城市的规模收益在城市人口为150-200万人之间时达到最大,大约相当于城市GDP的19%左右。中等规模的城市对经济拉动的系数比乡镇高6倍,大城市比乡镇高6-8倍,特大城市比乡镇高10-12倍。
从这个意义上讲,“双百”目标对牡丹江发展经济、壮大区域实力的作用不可小觑。而目前牡丹江面临的形势是城市人口少面积小,发展腾挪余地十分有限。虽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但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螺蛳壳,进一步发展很困难。
要改变这个状况,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牡丹江《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拉开城乡发展框架,深入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做好城市区划、城市建设和城市营销“三篇文章”,推动牡丹江向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迈进。按照依山向南、一江居中、两岸同兴、绿带相隔、组团开发、四周突破的城市发展方向,实施重点向南发展战略,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向江南新城区延伸,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这个城市发展方向把牡丹江与周边地区紧紧地联到了一起。因为如果城市发展不起来,周边地区也会受影响。牡丹江发展了,周边地区一样会受益,双方是经济发展共同体。这一点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素有“上海后花园”之称的江苏昆山就是背靠上海发展起来的,现在除了在承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等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外,还有很多上海人在昆山买房子,拉动昆山房地产市场迅猛增长。
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宁铁夫对“双百”目标颇有心得,他说,郊县变为区,以城带区发展是目前全国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广州有四个开发区,在整合以后,由于土地不够用,又并进一个罗港区。另外,郊县变为区,别的不说,对农村经济发展就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县变区后,原来县里的农村就会成为城市的郊区。城市大了,经济、生活都会随之活跃,各种需求也会随之上升,郊区首先可以借城市之力发展。这也正是市郊农村总是比偏远山区发展得好,生活水平高的原因所在。
除此以外,城市做大后,我们的招商引资也会更有底气,外来投资者也会更有信心投资创业。就曾有外来投资者说,他是在了解了牡丹江的“双百”目标后,才下决心投资建厂的。
而且,城市做大后,可以享受到国家很多针对大城市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同时,城市做大,城市经济规模会扩大,城市有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所有这些就像市委书记徐广国所说的那样:“这个大牡丹江不仅是一个空间上的大,更重要的是经济实力上的大。”
实现“双百”目标,将为牡丹江的进一步发展积蓄能量
就像“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欧共体在国际事务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而对于欧共体绝不能仅仅理解为欧洲国家简单的联合,它一经成立在各方面就不容小视。牡丹江实施“双百”目标也是同样的道理,也绝不是简单的人口和面积的相加,其凸显的作用应是方方面面的。
实现“双百”目标,有些益处会慢慢显现,而有些益处是可以马上见到的,如影响力的扩大、观念的改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这些已被各地发展所证实。第一,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益高于中小城市。从大量统计分析看,我国历年公布的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净产值指标,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高于其他级别城市。第二,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较高,城市规模与城市用地效益成正比。这种呈正比例关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城市规模扩大后,基础设施利用率提高;二是城市规模扩大后,地价上升,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土地,提高了建筑密度和建筑层数。因此,发展城市,尤其是发展大城市也是节约土地的有效途径。第三,大城市的社会效益优于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保健等社会因素,对居民有强大的吸引力,也是人们选择大城市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和一个50万人口的城市,城市观念是不一样的。人口多了,每个人都要生活、要发展,自然就会需要更多的产业、更多的项目来支撑。城市大了,老百姓也会享受到更多现代大都市的生活内容。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大集团,只有在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才会批准引进,城市不够规模根本不予考虑。
所以说,实现“双百”目标绝不是简单的区划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站在大牡丹江的高度上,把县(市)土地、资源优势与牡丹江的智力、信息、管理、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从长远看,牡丹江的发展不是实现“双百”目标后就完成任务了,而是要以“双百”为新的起点,在东北亚经济区域内当主角,强化经济的辐射作用,不仅是本省东南部,还应包括邻省的某些地区,都要在这个经济圈中相互借势发展。
面向未来,牡丹江人要以更为广阔的胸怀去拥抱“大牡丹江”时代的来临……
作者:王慧江 来源:牡丹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