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水利资源工程研考会《工作通报》No.2005-4 2005年1月21日
*****************************************************
省发改委:京津冀如何互补共赢
- 河北调研访谈纪要之一
编者按:2004年11月15日下午,课题组邓英淘、薛玉炜、于景华与河北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座谈,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岚、副所长李志远、综合处处长段占东、河北省社科院办公室主任赵国华、科研处副处长孟庆凯参加。为方便起见,下文不再注明具体发言人,简称"省发改委"。本文根据录音和笔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错误遗漏之处由编者负责。
省发改委:河北原来的发展战略几经变动,进入"十五"以来比较明确了,那就是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实际上,80年代时,河北的轻工业和电子工业还是挺不错的,但后来都落后了。但像棉纺这类轻工业以后还是要搞起来。现在比较明显的优势还是重化工工业方面,例如河北的钢铁产量在全国排第一,5000多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玻璃和卫生陶瓷在全国占第二位;医药、维C也在全国前列;棉纱、锭布在全国占第六位;原煤产量在全国占第五位,年产近7000万吨。目前我们确定的主导产业大体上是冶金、建筑、建材、医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纺织,还有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明确了今后一、二十年的发展路子。
在京津冀的关系方面,目前的状况是竞争的成份更多一些,合作的成份较少一些。对于河北来说,服务的更多一些、受益的相对少一些。现在开始从单向的服务观念转向双向互补。
课题组:在这个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表现?
省发改委:前些天在廊坊开了个会,达成了所说的"廊坊共识"。目前主要的进展是京津方面的一些高用能、高用水企业向河北转移,例如首钢要向唐山那一带转移几百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目前在京津冀的关系方面,与长三角各省市的关系不同,因为北京是首都,这是特殊的因素,在别的区域都没有。比如说,每到两会期间,河北省的工作中心就转向了围堵进京上访人员,也就是说为了保稳定,河北付出了不少精力,其他的工作就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在京津的带动方面,争论也很多,有的人认为,北京在经济能量的聚集上大于它的扩散作用。我们参加过一个亚行的研究项目,它表明在北京周边1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贫困带。近年来,北京的发展与周边的落差是在加大而不是缩小,在这方面,我们也做过一点研究。从张家口、承德地区来说,这都属于刚才所说的那个贫困带,它们又是京津的水源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这里的水都是无偿地供给京津地区。为了保证京津地区的水量和水质,这些地区不能发展工业和增加本地用水,这就限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按道理说,应该对此给一定的补偿,在以往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现在已经开始考虑这类问题。不过具体的补偿机制是很复杂的问题。另外,河北还要确保北京的供电。现在国家发改委牵头,搞京津冀的区域发展规划,这样事情就进了一大步。这里面涉及到京津地区的高污染行业(或说环境容量小的行业)向河北转移的内容,例如首钢向河北唐山地区的转移。
课题组:首钢转移一部分生产能力到河北,是一种明智的作法。
省发改委:我们在唐山地区有一个深水港曹碑店(音),水深达20多米,我们在那里准备搞一个1500万吨的精品钢生产基地。刘淇到这里看过。这种合作正在开始。
课题组:我们听说在唐山地区就有三个钢铁集团,谁都不愿意被别人整合。
省发改委:这是个问题,我们正在做钢铁整合的规划。河北省的钢铁产量在全国排第一位,但小钢厂很多。唐钢在河北是最大的,但在全国排第六、七位。今后我们的钢铁要向沿海地区转移,依托港口、利用海水来冷却。现在我们的钢铁都在城市里,又是高耗水产业,环境容量受限制。
课题组:你们觉得制约河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的合作方式以外,还有哪些?
省发改委:还有观念和体制问题,河北的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约在50%左右,企业办社会的包袱很重,改革的难度很大;不过现在主辅分离等问题已经有了日程表。再有就是产业升级的问题。
课题组:我的印象中,河北的棉纺原来是比较强的,现在怎么样?如高档面料。
省发改委:现在新疆的棉花起来了,上的很快,河北的棉花和棉纺与以前相比,下滑了不少。现在我们主要还是棉纱和原布,高档面料不多。在这个方面,确有不少工作要做。现在河北的棉纱产量占全国第六位,棉布也是第六位,印染布也是第六位,绒线是第二位,服装占第七位,化纤是第14位。
课题组:在招商引资方面,河北是不是也受到京津的一定的影响?
省发改委:这是肯定的,人才、资金、技术都往京津流,特别是北京。在这个方面,与长三角不同,例如,外资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但加工区都摆在了江、浙一带,因为上海已经没有地方了。而北京则不同,它的郊县空间还很大,还处于不断聚集能量的过程中。因此,京津冀的合作有一个阶段和时机的问题。"廊坊共识"的一个明确认识就是京津冀的合作首先要从交通入手,通过物流系统的建设,为将来的产业布局调整做好准备。
目前河北已形成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即要把河北的经济加快发展起来,逐步把京津与我们的垂直分工变为水平的分工合作。2003年以来,我省提出了一线两厢的发展战略,即在南边发展石家庄,在北边发展唐山,沿着这一条线带带动河北两厢区域的发展;在产业上说,就是要依托临港区域发展重化工,去年我们铁矿石的进口已经达到50%的比重。集中一定的力量把石家庄、唐山做强,然后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像张家口、承德地区的发展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特别是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投入,单独河北解决不了这个贫困带的问题。张承地区是京津的水源区,搞不好,就会出问题。
课题组:国家不是在京津风沙源区的治理上有不少的投入吗?
省发改委:对。但那主要是生态治理,经济发展和后续产业衔接等方面远未解决;你不解决那里人们的吃的和烧的问题,树种上了,以后还会被砍掉,没有经济效益,最后生态还是保不住。这两个地区是真穷呀,这些年来,我们在这里做过不少调查,那里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光封山禁牧恢复植被,长期下去难以为继呀!现在环京津的贫困带集中在张承地区和保定的沿太行山一带,有八万平方公里和200多万人。
课题组: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整合方面,有没有想过在承接京津高污染行业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例如钢铁行业,目前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趋势,即取消了焦碳炼铁这一阶段,运用海绵铁工艺,使排放减少了90%以上,变成了绿色工艺,而且企业集团规模达到了3000~5000万吨。
省发改委:这种工艺成熟了吗?
课题组:非常成熟。在发达国家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省发改委:我们还没有听说过这类事情,不过我们可以着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课题组:河北农村劳动力出去打工的多吗?
省发改委:不少,主要在张承地区,那里的轻壮年都出去了,就剩下老头、老太太了;他们主要是在京津地区,到南方去打工的不多。
课题组:在材料上,我们看到河北的城镇化率比较低,比全国水平低4~5个百分点,有什么原因吗?
省发改委:河北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全省有100多个县,每个县平均只有35万人,县城非农人口平均只有5~6万人,经济比较分散,聚集度不高,这是河北城镇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河南相比,河北的地级市很少。
课题组:这么多县,能不能撤并一些,通过建制的调整,提高聚集度的临界水平,以加速城镇化进程。
省发改委:普通的搞困难不小,但河北有一些县级市水平挺高,如任丘市城区人口有30多万人,黄骅市也不错;我们现在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例如把这样的县变成省直管,这样它们就可以很快发展起来,如此便增加了城市群体的发展水平和带动力;像任丘、黄骅这样的城市全省十个、八个还是有的,应该创造条件,使它们优先发展起来。
柯堤整理
http://www.ecrcass.com/ECRCASS/CTTB/2005/2005_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