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03阅读
  • 9回复

[唐]唐丹延鎮(保塞軍、安塞軍、寧塞軍、衛國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1-05-27
關內道方鎮第十——丹延鎮

一、永泰元年(765)-大曆六年(771)
永泰元年(765年),罷鄜坊等州都防禦(觀察)使,分置渭北鄜坊等州節度(觀察)使、丹延都團練(觀察)使,丹延都團練觀察使領延州、丹州,理延州。
《全唐文·授辛德謙丹延團練使制》敕:上郡北地,義渠故國,臨制戎狄,狄屏於關中當此襟要,難於鎮守。前朔方留後左廂兵馬使同節度副使開府儀同三司試太常卿兼御史中丞單於副都護充振武軍使上柱國辛德謙,……可試太子詹事兼御史大夫持節都督延州諸軍事兼延州刺史充丹延兩州都團練使守捉使,散官勳封如故。
《全唐文·奉天薦袁高等狀》:袁高、楊頊,(已上二人並曾任御史中丞)、裴諝(曾任金吾將軍)、孫鹹(曾任京兆少尹)、周皓(曾任丹延都團練觀察使)、裴胄(曾任宣州刺史)、崔造、殷亮、李舟(以上並任郎官)、何士幹、姚南仲、陸淳、沈既濟(已上曾任補闕拾遺),右。臣近因奏對,言及任人,陛下累歎乏才,惘然憂見於色。臣退而思省,且喜且慚。所喜者,樂陛下急於求賢,明君致理之資也;所慚者恥近侍不能薦士,微臣竊位之罪也。輒自揣擇,思舉所知,猶懼鑒識不明,品藻非當,反覆參校,未果上聞。昨蒙宣示,中書進擬量移官,令臣審看可否者,因悟貶降之輩,其中甚有可稱。臣以素所諳知,兼聞公議,此狀之內,僅得十人;狀所不該,又有三四。或因連累左黜,或遭讒忌外遷,互有行能,鹹著名跡,置之清列,皆謂良材。若但準例量移,及令仍舊出守,固非陛下愛賢之意,亦乖海內望理之心。儻蒙特恩,追赴行在,試垂訪接,必有可觀。錄用棄瑕,既符德號,振淹求舊,亦闡大猷。謹錄薦陳,庶備采擇。其餘差序遠近,並具別狀以聞。謹奏。

大曆六年(771年),罷丹延都團練觀察使,丹延二州改隸渭北鄜坊等州節度觀察使。
《新唐書·方鎮表》:大曆六年,廢丹延觀察使。

二、中和三年(883)-天祐四年(907)


中和三年(883年),割保大軍節度鄜坊丹延等州觀察處置使所領延州置保塞軍節度使。保塞軍節度使僅領延州一州。
《通鑒·中和三年》:五月,又建延州為保塞軍,以保大行軍司馬延州刺史李孝恭為節度使。

文德後(888年後),以思恭弟思孝為保大軍節度鄜坊丹翟等州觀察留後。
《新唐書·党項傳》:思孝為保大軍節度鄜坊丹翟等州觀察使。

景福初(892年),罷保塞军延州節度使,仍為延州防禦、安塞軍使。

《唐故安塞軍防禦使白敬立墓志銘》:無何,延州餘孽為變,……公獲其哀告……又從王載收鄜、延……“不經年,又薦為延州防禦使”“景福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薨”,“使持節都督延州諸軍事、守延州刺史、充本州防禦、左神策行營先鋒兵馬安塞軍等使”
景福二年(893年),延州都督充本州防禦使、安塞軍使。

乾寧四年(897年),又升為節度使,領丹延兩州,軍號為寧塞軍。尋又罷,仍為延州防禦、安塞軍使。
《全唐文·授李思讓延州節度使制》:……是乃換雙旌之雄重,割兩郡之膏腴。成一家千里之封,列三鎮十連之責。勉思勤竭,膺我寵靈。
《通鉴》:“乾寧四年正月,己亥,罷孫偓鳳翔四面行營節度等使,以副都統李思諫為寧塞節度使”
《唐故衛國軍節度使充延丹綏等州觀察處置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隴西郡開國伯食邑二千戶李公墓志銘並序》:未期月,鄜夏相持,革戈屢作。……中令錄公上奏,加檢校司空、守延州刺史、充本州防禦安塞軍等使。
註:約光化二年(899年),仍為防禦使、安塞軍使。

天復初(901年-902年),軍號更為衛國軍,領延、丹、綏三州。綏州當為虛領,衛國軍實領延、丹二州。
《唐故衛國軍節度使充延丹綏等州觀察處置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隴西郡開國伯食邑二千戶李公墓志銘並序》:尋屬東平悖逆,舉兵內向,聖駕幸於岐陽。……帝念其忠孝,詔改安塞軍為衛國軍,節度使仍就,加太保,兼以綏丹二郡割隸焉。
筆者註:此為鳳翔之戰時,為天復初。詳見孫金銑《鳳翔之戰與唐末政治嬗變》。

旋,復稱保塞軍節度使。
《通鑒·天祐三年》:楊崇本以鳳翔、保塞……

天祐四年(907年),保塞軍丹延等州觀察處置使及所領丹州、延州為李茂貞所據。

附:安塞軍
《舊書·德宗紀》:貞元十年,以延州刺史李如暹所部蕃落赐名曰安塞軍。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8-28 03:46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5-27
還得改,涉及秦岐(李茂貞)、夏州(党項李思恭)、汴宋(朱溫)之間在這個區域的鬥爭。
得再查閱資料
...............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5-30 03:03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5-27
參考文獻:
党项夏州政权建立前后的重要记录_唐故延州安塞军防御使白敬立墓志铭考释
唐末党項拓跋部割據勢力的形成和發展
新出五代《李彦璋墓志》所见秦岐政权军事史事——兼谈与此志相关假子的本名问题
授李思让延州节度使制
晚唐五代秦岐政權研究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5-28
五代比南北朝略好点,但也是乱世。
有些细微资料很难考据。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6-01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五代比南北朝略好点,但也是乱世。
有些细微资料很难考据。 (2021-05-28 01:27) 

隋唐五代 有个好 墓志出奇地多(可以补史料不足,但不可全信)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8-22
李思讓 當為李思諫
授李思讓延州節度使制

門下。夫息亂以靜,濟道者權。當底定幹戈之時,乃更易節旄之任。寧辭改作,式貴葉宜。不移將相之榮,別奉藩宣之寄。用光勳傑,爰舉寵章。具官某,氣薄雲天,誌堅金石。蘊翦起之雄勇,負寇賈之智謀。誠明可以伏鬼神,義烈可以貫風雨。累代以勳勞報國,徇節忘生。一門以忠孝承家,推心濟物。功銘鍾鼎,誓著山河。每逢多難之秋,必奮安危之用。昨以邠岐動眾,畿甸匪寧。授以統臨,錫之鈇鉞。舉旄效命,投袂連行。備聞靡鹽之誠,克抱盡敵之意。朕念兵革繁興,十有八載。蒸黎板蕩,邑裏洞虛。為人父母之心,深慚涼德。拯國艱危之運,唯有責躬。爰議罷兵,用安率土。又念昨者邠人不令,潛持兩端。有誤軍機,遂成退守。複臨彼土,自不懷安。雖欲撫寧,諒難輯睦。是乃換雙旌之雄重,割兩郡之膏腴。成一家千里之封,列三鎮十連之責。勉思勤竭,膺我寵靈。

1.李思讓此處疑應為李思諫。
因制文中“昨以邠岐動眾,畿甸匪寧”,顯乾宁二年邠寧王行瑜、鳳翔李茂貞、華州韓建陷長安,殺宰相,謀立新君之事。
又《通鉴》:“乾寧四年正月,己亥,罷孫偓鳳翔四面行營節度等使,以副都統李思諫為寧塞節度使”;對應制文中的“授以統臨”。
故,制文约在乾宁四年

2.三鎮十連
時李思諫為延州寧塞軍節度使,李成慶為夏州定難軍節度使,李思敬為鄜州保大軍節度使,思諫、思敬為李思恭(拓跋思恭)之弟,成慶為思恭之子,故為“一家千里之封”“三鎮十连之责”。三鎮即定難、保大、寧塞,十連為夏銀宥、鄜坊翟、丹延綏和靜邊州(羈縻州,後漢改靜州)。

需要說明的是,鄜州李思敬雖為夏州親族,但其受李茂貞所制。而延州刺史亦為李茂貞屬下之胡敬璋。故制文中“三鎮十连”亦为空话,夏州拓跋氏實際控制仍為定難四州(夏綏銀宥,靜邊州是充數的)。

3.割兩郡之膏腴
割兩郡之膏腴,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為延州節度使領兩州(含本州),另一種為延州節度使領兩個支郡。
按天復初李茂貞所署衛國軍節度使領延、綏、丹三州,可能乾寧四年時寧塞軍節度使亦領三州。
《唐故衛國軍節度使充延丹綏等州觀察處置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隴西郡開國伯食邑二千戶李公墓志銘並序》:尋屬東平悖逆,舉兵內向,聖駕幸於岐陽。……帝念其忠孝,詔改安塞軍為衛國軍,節度使仍就,加太保,兼以綏丹二郡割隸焉。

4.尋罷
依據墓誌資料,光化二年又為延州刺史、安塞軍刺史,故此寧塞軍至多存在二至三年。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8-22 16:53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8-22
李思諫 李成慶 也是史料混淆極多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8-22



有傳抄錯誤之可能。
依前分析,《授李思讓延州節度使制》當為《授李思諫延州節度使制》,即《通鑒》所載“乾寧四年正月,己亥,罷孫偓鳳翔四面行營節度等使,以副都統李思諫為寧塞節度使”,又為方鎮表所載“(光化元年),更保塞軍節度曰寧塞軍節度”。

方鎮表應時序有誤,乾寧四年為確。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8-22 16:34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9-04
又建延州为保塞军,以保大行军司马延州刺史李孝恭为节度使。还有一个李孝恭吧。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09-04
回 seteking 的帖子
seteking:又建延州为保塞军,以保大行军司马延州刺史李孝恭为节度使。还有一个李孝恭吧。 (2021-09-04 03:13) 

李孝恭 跟这个拓跋氏不是一家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