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57阅读
  • 14回复

[经济]7成东莞鞋厂异地求生:内陆薪资可省一半,但还是招工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8-09-11
据第一财经9月10日报道,看到六盘水的鞋厂终于开始盈利,东莞永都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雄松了一口气。自从3年前他到贵州六盘水开了分厂,厂子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今年6月,才实现盈亏平衡。
徐文雄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初选择六盘水其实是当地政府主动找过来,希望承接一些产业转移。
事实上,自2004年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相关各省就在积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承接。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泛珠合作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其中,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承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内容,仍被摆在重要位置。
内地开厂:工人薪水可省一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对于制鞋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人工和厂租,而这正是内陆省份突出的“比较优势”所在。
徐文雄记得很清楚,3年前去贵州六盘水的工业园考察时,当地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在1800~2000元,那时候东莞的工人工资水平为每月3800~4000元,也就是说,当地工人的工资水平仅为东莞的一半。
那时候,六盘水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制定包括支持产业用地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还组织招商小分队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着力提高招商项目入园率。
“到了今天,六盘水的成本优势依然存在。目前六盘水工厂的工人月薪为2800~3000元,东莞工厂的则要5000多元,再加上我们刚去的时候当地政府给免了2年的厂房租金,所以总的来说,那边的成本要低很多。”徐文雄对第一财经记者如是说。即便加上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成本,仍然是划算的。
一开始建厂的投入,再加上前几年的亏损,徐文雄前前后后投进去差不多2000万元。这对于近年来屡受国内外市场冲击的制鞋企业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不过徐文雄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说,工人招进来是生手,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工厂正常运作到实现盈利一般要2年多的时间,这个是去任何地方开厂都无法避免的。好在六盘水的工厂已经可以看到回报。
同样位于东莞厚街的另一家鞋厂昌健鞋业有限公司比永都鞋业更早去内陆开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昌健鞋业董事长童水顺就把鞋厂开到了湖南和江西。
“那个时候迫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想尝试去成本更低的地方,选择湖南和江西是因为我们东莞厂里的工人就来自于这两个地方,后来去了发现,确实成本低。”童水顺说。
自“泛珠合作”提出以来,东莞的制鞋业就逐步向湖北荆州、安徽阜阳、河南周口市、江西赣州与南昌以及湖南的常德、益阳、郴州等内陆各省市转移,同时呈现出从简单的鞋面加工向整条中低档生产线转移的趋势。
规模缩水:招工不易效率不高
尽管成本低廉,但童水顺在湖南和江西的工厂维持到2014年还是关了,迁去了越南和柬埔寨。让童水顺没想到的是,除了关税问题,招不到人成为关厂的最主要原因。
“去了当地反而招不到人了,可能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来广东打工,薪资比较高。我们在当地的工厂只招到几百人。工人不够(规模上不去),成本就降不下来。”童水顺说。
在东莞制鞋业的鼎盛时期,童水顺在东莞开过5家工厂,员工近万,年产500万~600万双鞋。但他目前已经把这些工厂压缩到了两家,一共才不到600人;东南亚的工厂有1000多人,总产量一年100万双。
永都鞋业目前在东莞的工厂700人,在广东四会和贵州六盘水的工厂加起来1300人,共计年产量约为200万双。
然而,永都鞋业在六盘水的工厂也遭遇了招不到人的窘境。原本第一年招到了1000人,形势一片大好,但紧接着第二年就陷入了“用工荒”,这让徐文雄很郁闷。今年,招工情况又有所好转,就连徐文雄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
对东莞鞋业研究了20年的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东莞鞋企的用工规模正不断缩小是不争的事实,现状是工厂越变越多、规模越来越小、就业人数越来越少。
李鹏分析说,去内陆招不到人的原因很多,首要的因素就在于把一个农民工培养为产业工人需要时间;有些人愿意在家门口就业,但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工作时间没法接受固定的朝九晚五,更别提加班了。
此外,当地的风俗对企业经营也有影响。比如,有个员工家中有老人过世办酒席要一周时间,亲戚朋友都要参加,工厂就没人上班了。再比如,内陆许多地方重人情,一年下来送礼的钱比工资都多,许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避开这些旧俗。
“其实东莞的制鞋业70%都已经转移出去了,从一开始往江西、湖南、广西、湖北转移,到后来转到贵州、云南、陕西、内蒙古,甚至东南亚,但很多企业去了内陆却招不到人。中国本身并不缺劳动力,缺的是有效的劳动资源整合。”李鹏说。


30多年前,东莞厚街镇正是靠着积极承接世界鞋业产业的国际化再分工和梯次转移,大力引进和发展鞋业产业,吸引了大批以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境外鞋业企业家、商家落户,才逐步聚集成了大规模的国际性鞋业制造工业群体。
如今,东莞的制鞋企业纷纷谋求转型升级,倚仗健全的产业链配套,将加工生产环节转移出去,保留研发设计和采购成为许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第一财经记者从厚街镇政府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在该镇从事皮革、鞋材、鞋机、鞋用五金配件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约4000家,其中鞋机生产企业约300家;常驻厚街的贸易商、采购商800多家,美国、巴西、日本等长驻厚街从事鞋业加工、贸易和采购的工作人员多达5000余人。
更重要的是,东莞已经成为世界制鞋专业人才最主要的集散地,不仅包括制鞋的熟练工,还包括设计师、加工工艺方面的人才。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8-09-11
国家一开始就应该在内地省份设置准特区,特别是民工大省应该如此。比如选择:阜阳、安庆、九江、赣州、宜昌、岳阳、郴州、宜宾、柳州、凯里、南阳等城市,赋予他们准特区政策。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8-09-11
我表哥在宁波的制衣厂,好几年前就搬到河南商丘去了,主要是薪资成本问题。
我表哥作为技术指导也去了商丘,可以每月报销一次商丘到宁波来回的高铁车票。
1.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行政区(虚)和西藏-新疆2个自治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3个特别行政区。2.撤省设郡和州(自治地区),全国共120个左右,由原地级单位合成,辖县和市。3.主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为可设虚级县级区的甲等市,50万以上和超过20万的重要城市(郡治、原地级中心、边贸、港口、工矿等)为乙等市,甲乙等市均为副郡级,20万以上和超过10万的重要城市为丙等市(县级)。4.市下设街区,县下设丁等市(副县级)、乡、镇,均不设政府。5.支持市县同城,乙丙等市和附郭县合署办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8-09-11
薪资东莞一半也太低了
薪资七成才有吸引力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8-09-11

最近一两年,电视上的地方形象宣传短片里,经常见到河南的一些县市用“中国**之城”(**多为轻纺、电气之类)的名号搞地方推广宣传。

内地很多县市悄然成为某部门轻工业、制造业的全国领先的专业生产基地
bon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8-09-11
华坚除了东莞工厂,很多产能都转去了南昌赣州和埃塞尔比亚了.........
埃塞黑人效率不高,也没有东莞的肯加班。
但工资真便宜,土地也便宜,出口欧美很多税收也比中国减免很多......各项成本算起来,投资的回报还是可以的。商人逐利,内地很多3/4/5线城市,不光要面临东南亚的竞争,还有埃塞这样的非洲中国工业园.........很多企业去内地投资,不光是人工薪资问题,很多时候是看重政府的土地,看中土地升值,以及当地政府的贷款支持.....但这个土地升值和贷款是不可持续的.......终究是要害了制造业的。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8-09-11
内地开厂都会有:入职——反入职——再入职过程。

入职:新开厂,肯定能招到相当的一部分人进厂,其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进厂。

反入职:这批人进厂后,有些受不了工厂的管理制度,如:受不了固定上班时间的钳制,受不了工作量的要求等等。然后会产生了一个小离职潮,这批人的负面宣传也会影响到后续想入职的。

再入职:随着仍然在职的正面影响,以及部分后续想入职的在多方找工作仍未稳定的情况下,开始接受进厂的各项要求,会重新谋求进厂。部分离职的员工在外面找工作仍未稳定的情况下,也会谋求再进厂或去类似工厂再进厂。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8-09-12
屁吧,厚街2000-3000年鞋厂工人大把的,只有数量工和官职升上去了才有5000。所以鞋厂人员进出很频繁,十几岁的小孩打工,受不了工厂的固定上下班时间,多数1-2个月就不干了。年前那个联系的鞋厂小头目,过了年就不干了
如果没有省辖县,设立桐庐地级市。
(小号为药祖圣地)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8-09-12
招不到人说穿了还是工资太低没有吸引力。。
感谢蛋炒饭.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8-09-12
劳动密集型工业,从根本上还是要考虑机器换人。
90后00后讨厌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宁愿失业也不就业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8-09-12
回 丘陵小河 的帖子
丘陵小河:劳动密集型工业,从根本上还是要考虑机器换人。
90后00后讨厌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宁愿失业也不就业 (2018-09-12 12:37) 

正解,90后00后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做贡献了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8-09-12
回 lhqsrc 的帖子
lhqsrc:国家一开始就应该在内地省份设置准特区,特别是民工大省应该如此。比如选择:阜阳、安庆、九江、赣州、宜昌、岳阳、郴州、宜宾、柳州、凯里、南阳等城市,赋予他们准特区政策。 (2018-09-11 09:05) 

为什么不把这些所谓“政策”全国推广?除了一些军事禁区或者保护区之类不得开发的地区外。经济区理应全部撤销!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8-09-12
一直很好奇这些产业为什么不去相对工资低,又沿海,还是平原的河北呢,因为河北缺水?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8-09-12
不仅是招工难,征兵难,未来中国的工人肯定会急缺。只能从第三世界国家招聘。
现在的孩子都是香饽饽,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会送到工厂和军队。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8-09-13
老板们以为到了内地就可以省费用了,不是的
内地有很多条件限制,不如去东南亚
现在的孩子可没有30年前的人的想法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