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来西亚的首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吉隆坡”。这句话已经不准确啦!自从1999年总理府及其他政府部门陆续迁移到布特拉贾亚起,那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来西亚行政首都。
这个面积4580平方公里的行政电子中心,号称是政府不花一毛钱就在森林开发区建成的。它到底哪里与众不同?请随我们走马观花逛一逛。
缓解吉隆坡交通问题 布城应运而生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腾飞,作为首都的吉隆坡也凸现出“城市综合征”,就是人口膨胀及交通拥堵,即便修建了一条条高速公路也无济于事。为了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在前任总理马哈蒂尔主导下,一次声势浩大、前所未有的新造城运动从1993年开始了。地址就选在吉隆坡与新国际机场之间,离开吉隆坡市区约50公里的热带雨林中。
为了节省开支,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了国家石油公司下属的布特拉贾亚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经营行政中心的产业。虽说在投资上没花一毛钱,但是马哈蒂尔为这个新城的构建确定了主题,那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接近”以及“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布城建造之初,许多规划就从这三个主题出发。
在建城过程中,建筑公司没有运出一堆土,也没有进口一堆土,所有的原料都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因修湖建广场而挖出的泥土被用以建造山坡、湖边码头和湿地公园。
布城不会出现超过20层的大楼,而在建城之初,地下已经挖好了足够的空间,用来安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造中的政府部门大楼和民居所需的电缆线、电话线、网线以及液化气、污水、自来水管道,从而避免了在新城到处开挖新洞埋设管线。
而城内3个湿地公园也不单单是为了吸引游客而建,它们其实是布城的“污水汇集地”和“蓄水池”。经过处理的民用污水都会汇集到那里,吸引湿地鸟类和昆虫前来驻足,既保护自然又美化环境。而马来西亚雨水丰沛,湿地公园可充作集水区,控制水源不致被淤塞和污染。
自从政府各部门开始搬迁以来,共有6万多名雇员及7万余名与政府有生意往来的商人来到布城工作生活,大大缓解了吉隆坡的交通压力,也使布城成为一座真正的行政中心。到2010年,布城人口将控制在35万以内。
大型建筑隐于山水间 本地特色明显
整个布城面积广阔,山林起伏,70%是青葱地带,红花绿叶辉映,环境清幽宜人。一进入布城公路,满目浓浓绿意,一条全长4.2公里的12车道绿色大道,正是举行国家庆典和阅兵游行的场地。最特别的是,布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大道上,路灯形状各不相同,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方向盲”,都不用担心迷失方位。
市区建筑群伫立在山水之间,融合了马来西亚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风格。这些建筑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规模宏伟的政府办公楼群、世界闻名的水上大清真寺、商贸旅游购物区、顶级度假酒店及配套居住区。公众可以参观的地区包括可容纳1万人做祷告的布特拉清真寺、占地160公顷的湿地公园、总理办公楼群及总理官邸部分区域。
雕花圆顶的布特拉清真寺一半伸出平地,架在人工湖上,外观粉红色,有异于一般的蓝色或绿色,因此又称“水上粉红清真寺”。它是马来西亚唯一可进祈祷大厅参观的清真寺,不过男性必须穿长裤,女性必须长袖长裤包头巾,入口处有免费长袍头巾出借。
大型人工湖将总理办公楼群与对面山坡上的官邸连接在一起。据说前任总理马哈蒂尔有时会坐小艇上下班,沿途观赏湖光山色。伊斯兰风格浓郁的总理办公楼群在三个方向各有三个不同形状的屋顶,分别体现占马来西亚人口最多的三大教派: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的建筑特色。隔水相望的总理官邸须递送身份证明文件预约,获准后才能进入。
湿地公园风景秀丽,种植有近6万棵树木,包括各种稀有品种的果树、林树、药材树和香料树,使它同时成为一个飞禽栖息区。公园内建有18米高的高塔,游人登上塔顶,整个公园尽收眼底,还可眺望远处的总理办公楼群和总理官邸。
多媒体超级走廊中心 政府无纸办公
马来西亚政府从1997年开始建造一条宽15公里、长50公里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即电子政府),布城是这条走廊的中心地带。
多媒体超级走廊从首都吉隆坡的“双子塔”开始,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新吉隆坡国际机场,在此区域内将铺设2.5到10兆带宽的数码光纤电缆及次层光纤电缆。这项总投资额超过500亿林吉特、包含尖端科技的超级计划,将使马来西亚成为国际科技信息的亚太区域枢纽,进而在世界信息工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多媒体超级走廊中心,布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城,坐落于此的政府部门间已经实行无纸化办公,各种多媒体导游导购平台也随处可见。此外,依附着电子信息城和多媒体大学,布城作为多媒体超级走廊的灵魂,将吸引世界顶级电子公司汇聚,成为亚太多媒体催化中心。这里将成为培育高科技多媒体技术人才的摇篮,同时提供多媒体开发研究的环境与设施。
http://xmwb.news365.com.cn/20040619/hq/200406180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