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3阅读
  • 5回复

[趣味地名]地名中的朝代名之“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0-01
系列总前言

  这个系列最早的雏形是2000年代我在当时的行政区划论坛上写的一篇《带“商”字的地名》,里面列举了现存的县级及以上带“商”字的地名。当时我想梳理带商字的地名与商朝的关系。那篇文字有很多错误,比如我以为内蒙古的“商都县”是由走西口的晋商取的名字。
  从去年起我把规模扩大,编写带“夏”、“商”、“周”三字的地名。我只选择现存的县级及以上级别的地名,如果包括乡镇级地名或历史上曾存在过的地名,数量就太多了,难以统计。我从去年年底编到今年9月份,一共编了十个带“夏”字的地名(其中三个重名,已合并讲)、八个带“商”字的地名、五个带“周”字的地名。其中包括由少数民族语译音的两个地名“商都”和“林周”。甘肃省的“夏河”是汉语地名,“夏河”的藏语名“bsang chu”音译过来应该是“桑曲”,是甘肃省现在的“大夏河”的藏语名字。
  正文中括号里的楷体字是我自己的想法。
  我编写用的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博雅地名网》、《行政区划网》和各地政府网站。资料中也有些矛盾的地方,比如在同一个网站里,“江夏郡”的设置年份就有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和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两种说法。
  我的水平有限,摘引网上资料时也没有核对史志书籍,编写的文字的错误肯定不少,请大家批评和指正。如果有漏收的地名,请大家补充。
  接下来我没有精力继续编秦汉以后的朝代名地名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和精力,欢迎大家来编辑。朝代名不局限于统一王朝国号,带分裂政权国号的地名也可以编写,如“魏”、“吴”、“成”、“赵”、“凉”、“燕”等。甚至先秦比较大的诸侯国名的地名也可以编。
  带“汉”字的地名非常多,与汉水有关的地名有很多,“广汉”、“汉寿”是直接与汉朝相关的。王莽的新朝也算统一王朝,带“新”字的地名最多了,不过只有河南省的“新野”才和新朝有点拐了弯的关系(国号“新”可能来源于王莽的封爵“新都侯”,西汉时新都县与新野县同属南阳郡)。“宋”字比较惨,中国现存县级及以上级地名,没有一个是带“宋”字的,只有商丘市在历史上有“大宋郡”、“宋州”、“宋城县”。






正文

地名中的朝代名之“夏”


夏县(山西省运城市

得名原因
  相传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正义·括地志》曰:“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本夏之都。”
  南北朝之前称安邑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安邑县为南北两县。太和十八年(494年),北安邑县更名为夏县。据《元和郡县志》:“因夏禹所都为名。”

建置沿革
  相传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正义·括地志》曰:“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本夏之都。”
  西周至春秋时属晋国地。战国时期称安邑。韩、赵、魏三分晋地后,魏斯治魏,都安邑。故址在今夏县西北禹王城。《集解·地理志》曰:“河东有安邑县。”《读史方舆纪要》:“安邑故城,在解州安邑县西二里。春秋时,魏绛徙安邑。”
  秦置安邑县,属河东郡,安邑为郡治所在地。
  西汉为安邑县,仍为河东郡郡治所在。新朝王莽改安邑县为河东县,改河东郡为兆阳郡。东汉复旧。
  三国魏、两晋,因袭旧制,称安邑县。
  北魏时河东郡治徙永济市境蒲州老城。北魏神麚元年(428年),别置南安邑城。太和十一年(487年),正式分安邑县为南北两县,北安邑县仍在故治(今禹王城),南安邑县治徙今运城市盐湖区境内。太和十八年(494年),北安邑县更名为夏县,属河北郡。据《元和郡县志》:“因夏禹所都为名。”北周时,分河北郡置安邑郡,隶属于虞州,郡治在夏县。建德七年(578年),夏县县治移至今县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安邑郡,夏县属蒲州。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州,夏县属之。大业初年废州,夏县属河东郡。恭帝义宁元年(617年)复置安邑郡,治所在安邑县(由南安邑县所改,故址在今运城市盐湖区东北安邑),夏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安邑郡改虞州,夏县属之。贞观十七年(643年),省虞州,夏县改属绛州。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陕州,不久复属绛州。乾元二年(759年),复属陕州。
  北宋时夏县仍属陕州。
  金贞祐三年(1215年),夏县改属解州。
  元仍袭旧制。
  明时夏县属平阳府解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解州升为直隶州,夏县属之。
  民国初,废解州,夏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撤销道建制,夏县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运城第七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夏县抗日民主县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底,夏县同蒲铁路以北地区划为稷麓抗日民主县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春,在中条山南河村成立康杰抗日民主县政府(简称康杰县),姚暹渠以南划为安夏办事处,翌年冬撤销康杰县、安夏办事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稷麓县恢复原建置,属太岳行政区第三专署管辖。
  1947年7月14日,夏县解放,建立民主政府。1948年12月,夏县改属晋绥边区吕梁区管辖。1949年夏,夏县属运城专区。同年6月,夏县属晋南专区。1950年,夏县属运城专区。1954年,夏县属晋南专区。1958年10月,夏县、闻喜及绛县大部分地区合并为闻喜县,县治设在闻喜县城。1961年5月,复置夏县。1970年5月21日,夏县属运城地区。2000年10月31日,运城撤地建市,夏县属地级运城市。
  截至2022年10月,夏县下辖七个镇、四个乡。夏县人民政府驻瑶峰镇。






夏津县(山东省德州市)

得名原因
  据县志载,“邑东有负夏遗迹”,即孟子所谓“舜迁于负夏”处,因而得“夏”。春秋时,此地为齐、晋会盟之要津,而得“津”。因此,该县得名为夏津。
  另说因地处老黄河故道的渡口而得名。夏,大也;津,渡也。据《太平寰宇记》:“大河故渎,在城东三十六里。”又云:“与古夏津城相近,因以为名。盖夏津者,禹河之渡口也。”

建置沿革
  春秋时为齐、晋会盟之要津。战国时为赵国地。
  秦属巨鹿郡。
  西汉初年置县,曰“鄃(shū)县”,时属冀州刺史部清河郡。汉高后四年(前184年)立鄃县为侯国,封吕陀为鄃侯。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改鄃称善陆。东汉光武帝复置鄃侯国,封马武为鄃侯。其后,马武移封杨虚(今高唐县),鄃仍为县,隶属清河国。清河国后改称甘陵国,鄃仍属之。
  三国魏时,鄃亦属甘陵国。
  西晋时,甘陵国复称清河国,仍辖鄃。十六国时,先后属后赵清河郡、前燕清河郡、前秦清河郡、后燕清河郡。
  南朝刘宋时,鄃属清河郡。北魏初,鄃辖于平原郡,寻废平原郡,鄃改属东清河郡。北齐,撤销鄃县,并入平原。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古鄃城西南重建鄃县,先隶属于贝州,后又改属清河郡。同时,另置夏津县(此为该县之名的发端,县城位于今城址以北17公里处的新盛店)。此时为鄃县与夏津县并存时期,鄃与夏津同属贝州。大业年间,曾一度撤销夏津县,并入清河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将鄃县改为夏津县,仍属贝州。后因县城遭大水,于是将县治迁到新县店(新盛店旧称,即原夏津县城址)。
  五代汉时,夏津县划归大名府。
  至宋朝和金朝,夏津县仍属大名府。
  元朝初年,夏津县隶属东平路,曾一度为驸马都尉武毅王的“汤沐邑”。元惠宗至元七年(1341年),夏津县改属直隶高唐州。
  明朝时,夏津县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
  清初因袭明朝旧制。雍正八年(1730年)后,夏津县从高唐州划出,直属东昌府管辖。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临清为直隶州,夏津县遂辖于临清州。
  民国元年(1912年),夏津县改属济西观察使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山东东临道(道尹官署设于临清)。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属山东德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津县改属山东省政府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址设于临清)。
  七七事变后,行政区划屡有变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山东省政府第四行政督察区。同年3月,日伪政权在山东省公署下设道、县、区、乡建置,夏津县归属鲁北道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夏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归属鲁西北三专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属冀鲁豫边区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夏津县抗日民主政府(后改为人民政府)属冀鲁豫边区政府冀南行署第六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属冀南行署二专署。
  1949年,夏津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10月,夏津县归属山东省德州专区。1956年,夏津县属聊城专区。1958年12月,武城县撤销,并入夏津县。1961年夏津、武城分县,夏津县复归德州专区。1967年,夏津县属德州地区行政公署。1995年,德州撤地设市,夏津县属地级德州市。
  截至2022年10月,夏津县下辖二个街道办事处、十个镇、二乡,县人民政府驻银城街道南城街236号。






夏邑县(河南省商丘市)

得名原因
  战国时楚国置下邑(地在今安徽砀山),因其地势低洼得名。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下邑县治移于今夏邑县城。金明昌二年(1191年)以下邑之名不祥不雅,故取华夏之义,改为夏邑。另据《河南通志》:战国时为下邑地,因地窳(同洼)下,故名,由谐音改夏邑。

建置沿革
  夏朝,今夏邑为古虞地,属豫州之域。商朝,今夏邑名栗。
  周成王三年(前1052年)封微子启于宋,今夏邑地属宋国栗邑。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灭宋,与楚、魏共分宋地,今夏邑地属楚。战国时楚国在今安徽省砀山县城东1公里许设置下邑。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楚灭鲁,迁鲁顷公于下邑。
  秦朝,在今夏邑地置栗县,在今县境东北部置祁乡县,皆属砀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下邑县(治今砀山),属砀郡。
  西汉初,除栗县和祁乡县外,又在今夏邑西南部置建平县。后,栗、祁乡、建平三县皆为侯国,属沛郡。下邑县属梁国。新朝,栗侯国改称成富,下邑县改为下治县。东汉,栗侯国和祁乡侯国皆废。建平侯国属沛郡。东汉初复下邑县,不久改名夏邑县,属梁国。
  三国,今夏邑地属魏,南部属谯郡,北部属梁国。夏邑县属魏之梁国。
  西晋,今夏邑地归属如魏。晋泰始元年(265年)夏邑县改回下邑县,属梁郡。
  南北朝刘宋时,今夏邑地属梁郡,下邑县(治今砀山)为梁郡郡治。刘宋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梁郡地入北魏。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下邑县治移于栗城(今夏邑县城),栗始名下邑。此后,栗县不复存在。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在下邑原址(今砀山)另置下邑县。北齐,今夏邑之下邑属马头郡,今砀山之下邑属彭城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今夏邑之下邑县属亳州,今砀山之下邑县废。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宋州(治今商丘市睢阳区),下邑县属之。
  唐朝,下邑县初属宋州。宋州易名睢阳郡,下邑属之。睢阳郡复名宋州,下邑仍属之。
  五代,后梁,下邑属宣武军(治今商丘)。后唐,宣武军改为归德军,下邑仍属之。
  宋朝,归德军改为应天府,辖下邑。
  金朝,应天府改称归德府,下邑属之。明昌二年(1191年),改下邑为夏邑。兴定五年(1221年),夏邑县改属永州。
  蒙古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永州降为永城县,夏邑改属归德府。元朝,夏邑并入睢阳,不久复置,仍属归德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降归德府为归德州,隶开封府,夏邑属之。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归德州升为归德府,夏邑仍属之。
  清朝,夏邑属归德府。
  民国二年(1913年),夏邑属豫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豫东道改名开封道,夏邑属之。民国十九年(1930年),开封道废,县隶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商丘)。
  抗日战争时期,夏邑由国民党、共产党、日伪三方政府管辖。(国民党)夏邑县政府,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夏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属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淮北路西专员公署。雪商亳县抗日民主政府(会亭、马头、业庙、济阳一带属之)属淮北路西专署。日伪夏邑县政府,属豫东道。解放战争时期,夏邑属国民党、共产党两方政府管辖。夏邑县政府,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商丘)。夏邑县人民政府,先后属苏皖边区第八行政专署、豫皖苏区行政委员会、豫皖苏区第三专署、商丘专员公署。
  1949年,夏邑县属商丘专区。1958年,商丘专区与开封专区合并,夏邑隶属开封专区。1961年,商丘专区与开封专区分开,夏邑仍属商丘专区。1996年,商丘地区改地级商丘市,夏邑属商丘市。
  截至2022年10月,夏邑县辖十三个镇、十一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县府西路399号。






江夏区(湖北省武汉市)

得名原因
  因古时境内有江水(长江)和夏水(为汉水其中一段)流经而得名。
  一说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江夏郡;一说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江夏郡。

建置沿革
  商、周时区境属荆州域的郧国,后郧国为楚国所灭。周夷王时,楚子熊渠兴兵至鄂,立次子挚红为鄂王,区境为鄂王国境。春秋战国,本区域属楚国,称“鄂渚”。后名“夏”,为封君夏侯领地。
秦初,废分封制,区境先属南郡的州陵县,后属九江郡。
  西汉,一说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江夏郡;一说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江夏郡,属荆州刺史部。郡内设沙羡(shā yí)县,县治涂口(今金口)。东汉建安末年,江夏郡分属曹、孙两家,曹操领有江夏郡北部,孙权则领有江夏郡南部,沙羡属孙权所领江夏郡。
  三国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孙权设武昌郡,治所在武昌县(今鄂州市区),沙羡县属武昌郡。不久,孙权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筑夏口城,是为最早的武昌城。吴时省沙羡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改吴之江夏郡为武昌郡。同年复置沙羡县,治夏口城,属荆州。并析分沙羡县南境之西设沙阳县(今嘉鱼县)。元康元年(291年),武昌郡划属江州。 后省沙羡,并入沙阳。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涂口,太元三年(378年),侨立汝南县。
  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涂口,今金口)。孝建元年(454年),置郢州,州治夏口(武汉武昌区),江夏郡、汝南县属郢州。齐、梁、陈袭旧制,南汝南县治涂口,隶于郢州刺史江夏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汝南县为江夏县,改郢州为鄂州,江夏县治在鄂州城(今武汉市武昌区)。
  唐朝,江夏县属鄂州。唐太宗划全国为十道,江夏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江夏划归江南西道。唐代中期,鄂州(今武昌)为贡赋转运中心,设有武昌军节度使。
  北宋初,县南境设咸宁县。开宝八年(975年),江夏县属荆湖北路鄂州。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别称鄂州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江夏县属荆湖北道宣慰司宣慰司的鄂州路。同年置湖广行省于潭州路,省鄂州行省入。至元十八年(1281)湖广行省省治徙鄂州路。大德五年(1301年),鄂州路改称武昌路,治夏口(原鄂州城,今武昌城),江夏县隶之。元末,朱元璋甲辰年(1364年),置湖广行中书省,改武昌路为武昌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湖广行中书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驻武昌府(治所在原夏口)。江夏县是武昌府的附郭县。
  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江夏县仍属湖广省。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即湖北省,省会武昌府。江夏县属湖北省武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后,江夏县改名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民国二年(1913年),江夏县隶鄂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鄂东道改名江汉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12月,在武昌县城厢四个区范围成立武昌市。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民国十九年(1930年),武昌县隶属湖北省第一专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增设督察区,武昌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武昌沦陷。次年5月10日在县南积善乡设敌后武昌县政府,属鄂南行政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汪伪县政府设于武昌城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共鄂南党政机关先后在武昌县南设咸武鄂政务委员会,开展抗日斗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9月,武昌县政府迁回武昌城区,属第一行政专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0日,武昌市政府成立。是年汉阳城区并入武昌市。
  1949年5月17日武昌解放。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为中央直辖市。同年6月10日,武昌县人民政府在武昌城区成立,武昌县属大冶专区。1952年1月,大冶专区撤销,武昌县改属孝感专区。1954年6月,武汉市改为湖北省辖市。1960年1月,撤销孝感专区,武昌县划归武汉市辖,县治自武昌傅家坡移至纸坊镇。1960年4月至1961年11月,武昌、嘉鱼两县合并为武昌县,不久分治。1961年4月,武昌县复归孝感专区。1965年7月,武昌县改属咸宁专区。1975年11月,武昌县划归武汉市辖。
  1995年3月28日,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以原武昌县的行政区域为江夏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纸坊。1996年3月,成立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
  截至2022年10月,江夏区下辖十五个街道,另设有四个产业园、一个风景区。龙泉街道、佛祖岭街道、豹澥街道、滨湖街道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托管。江夏区人民政府驻纸坊街道文化大道99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

得名原因
  “宁夏”这一地名的由来,要从十六国时期的夏政权说起。
  夏(407年—431年)又称为大夏或北夏,因为建立者赫连勃勃是匈奴铁弗部人,故又称胡夏或赫连夏,是东晋十六国晚期存在于关中与河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在大部分时间都位于统万城。赫连勃勃自以匈奴是夏后氏后裔,故建国号“大夏”。
  夏政权国都统万城,又称白城子,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北50公里红墩界镇白城子村的无定河北岸,最早是5世纪初大夏的都城,也是匈奴在中国境内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在大夏国灭亡后,该城池先后成为夏州、朔方郡及夏州都督府的驻地,后被党项族所占据。由于城池四周荒漠化加剧等原因,994年,宋太宗下令毁坏该城并将城内居民迁出,统万城逐渐被荒废,至明初完全废弃。
  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夏国,占领统万城,统万城被改为统万镇。太和十一年(487年)北魏改统万镇置夏州,治所在岩绿县(唐朝改名朔方县,即统万城)。
  唐朝时,夏州的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大理河以北红柳河流域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乌审旗等地。唐德宗贞元中(785—805年)置夏州节度使,治夏州,为朔方节度使辖地所分的京西北八镇之一。
  唐末后夏州为党项族拓跋氏所居。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带有鲜卑的血统。唐朝前期时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一带,是唐朝的羁糜州之一。当时分有八部,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唐高宗时期,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在唐朝帮助下迁移到陕北一带,奠定党项兴起的根据地。唐中和元年(881年),占据宥州的平夏部拓跋思恭因平定黄巢之乱有功,受唐僖宗诏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号“定难军”。协助收复长安后,中和三年(883年)唐朝廷封拓跋思恭为夏国公,赐唐朝国姓“李”,领有夏银等州之地,夏州政权形成一个割据陕北的藩镇。先后臣服于唐、五代诸朝与北宋。
  至宋初,夏州李氏与宋朝发生多次战争。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夏州政权首领李继捧降宋,夏银等州之地入宋。但族人拥立其族弟李继迁叛宋自立。辽朝辽圣宗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李继迁采取联辽抵宋的方式,率部四处攻击,收复夏银等州,1002年攻下灵州后,将势力扩展到黄河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李继迁改灵州名为西平府,暂定都于此。继迁子李德明在1005年与宋朝媾和。宋真宗赐其姓赵,授夏州刺史,充定难军节度使。1020年德明把政治中心由西平府迁至怀远镇,改名兴州(今银川市)。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德明子元昊改兴州为兴庆府。大庆三年(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称帝,改姓“嵬(wéi)名”,更名“曩(nǎng)霄”,建立西夏。
西夏(1038年11月10日-1227年8月28日),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转写: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逐字翻译:大白高国)、大白高国或白高大夏国(西夏文:,逐字翻译:白高大夏国)等。
  西夏立国后,与宋、辽、金先后对峙。
  夏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年),兴庆府更名中兴府。自此年起,蒙古军多次入侵西夏。夏献宗乾定四年(1226年),成吉思汗发动大规模的灭夏之战,进围中兴府。宝义二年(1227年),夏末帝李𪾢出城投降,西夏灭亡。
  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忽必烈下令设立西夏中兴行省,省会在西夏故都中兴府。因蒙古灭西夏之战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得宁夏地区人口锐减,西夏中兴行省建制多次变化。
  西夏中兴行省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宁夏全境、甘肃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阿拉善)、青海西宁所在的湟水谷地。灵州、鸣沙州、应理州、山丹州(行省直隶)、西宁州(吐蕃青唐城,至元二十三年,置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兀剌海路等地。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西夏中兴行省改置宣慰司,直隶中书省。至元八年(1271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至元九年(1272年),又改为西夏行中书省。至元十年(1273年),罢之。十八年(1281年)复立,同年分立甘肃行省于甘州(今甘肃张掖)。二十二年(1285年)甘肃行省并入西夏中兴行省。二十三年(1286年),将该行省治所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徙于甘州,立甘肃行省(即甘肃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以中兴府隶甘肃行省,将西夏中兴行省并入甘肃行省。三十一年(1294年),分立行省于宁夏路。元贞元年(1295年)罢西夏中兴行省,其地改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后又属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新元史/卷048》:西夏中兴行省至元十年罢。中统二年,置行省于中兴府。至元八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九年,改为行中书省。十年罢。二十四年,以中兴府隶甘肃行省。二十五年,置宁夏路总管府。三十一年,分省按治宁夏。寻并归甘肃行省,领州三:按至元十二年,于中兴路改置怀远、灵武二县,分处新民。省并年分阙。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中兴府置宁夏府路,治所在今银川市。宁夏由此得名,沿用至今。

建置沿革
  旧石器时代、旧新石器过渡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都有在宁夏发现。有代表性的遗址有水洞沟遗址、鸽子山遗址、菜园遗址、贺兰山岩画和大麦地岩画等。
  宁夏地区陆续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孙家庄文化遗址、姚河塬文化遗址,表明西周早期宁夏南部地区已属周朝疆域。
  春秋时期的宁夏分属于义渠、乌氏、朐衍、绲夷等西戎部落方国。
  秦惠文王时期(前337—前311年)在宁夏南部设置乌氏县(一说为乌支县,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泾水北岸), 辖今固原市。之后又在今盐池县境设立朐衍县,辖今吴忠市。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彻底灭义渠后置北地郡,乌氏、朐衍两县属北地郡。秦灭义渠后占据宁夏大部,宁夏北部的贺兰山以及宁夏平原地区首次纳入秦国版图,但并未设立城池守护。之后匈奴乘机又占据了宁夏中北部。为防御戎、匈奴等势力骚扰,秦国在宁夏南部修筑战国秦长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将蒙恬攻匈奴之战后从匈奴手中夺取宁夏平原,蒙恬在宁夏平原中北部设立军事建制浑怀障,置浑怀都尉,开始屯田戍边。
  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灵州县,作为行政建制管理宁夏北部。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为加强西北边地军事防御,在今宁夏南部固原置安定郡,建高平城。元鼎五年(前112年)在银川平原筑典农城,典农即为“规范农业生产”之意。汉成帝阳朔年间(前24~前21年),北地郡上河典农都尉冯参,在今银川东郊修建了北典农城。另筑有南典农城,在今宁夏青铜峡市邵岗与玉泉营之间。
  西汉末期到东汉初期,在北地郡、安定郡等沿边各郡相继安置了大批归附的羌民,宁夏形成农牧混杂、民族混居的情况。公元57年,东汉与羌的战争爆发。永初五年(111年),因羌乱势大,东汉政府无力有效管辖,便下诏将边塞四郡(北地郡、安定郡、上郡、陇西郡)迁往关内。将北地郡的郡治富平县迁往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史称“边塞四郡内迁”。东汉与羌的战争长达半个多世纪,造成宁夏地区北地郡、安定郡人口锐减,永和五年(公元140 年)的户籍数据表明,北地郡六城经历羌乱后,户仅3100多,口仅18000余,人口仅为西汉北地郡人口(户64000,口21万有余)的8.5%。
  三国时期,宁夏南部属于魏国安定郡,宁夏中北部为羌、匈奴、鲜卑牧地。
  西晋初年,由于中原战乱频发,无暇西顾,鲜卑、匈奴大量内迁宁夏,高平川(今宁夏中部、南部的清水河流域)一带,就有鲜卑人部众万余。晋泰始四年至五年(268—269)间,凉州(今宁夏、甘肃、内蒙古西部地区)连年大旱,数十万人饥荒。大将胡烈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派兵进占麦田(约今宁夏中卫大麦地一带)的河西鲜卑聚居地。胡烈没有进行赈灾和安抚,其高压处理使得凉州汉族和匈奴、鲜卑等族矛盾激化。泰始六年(270年)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树机能起兵抗西晋,秦凉之变开始,斩杀胡烈于万斛堆(约今宁夏中卫和甘肃靖远一带)。随后氐、羌、匈奴等部皆叛。咸宁五年(279年)十二月,大将马隆杀秃发树机能,凉州方平定,秦凉之变结束。
  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乱”开始,凉州牧张轨(安定郡乌氏县人,今宁夏固原市)占有凉州,领兵平定鲜卑,成为前凉的奠基者,他重视教育,减免赋税,恢复生产。永嘉之乱后,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很多百姓流入凉州。320年,前凉建国,为十六国之一,追张轨为凉太祖。宁夏属于前凉的北地郡和安定郡。此后,宁夏南部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秦占领。宁夏北部属于匈奴铁弗部。
  后秦弘始八年(407年),后秦安北将军、阳川侯赫连勃勃扣押柔然可汗送给后秦的八千匹马,然后假装在高平川(今宁夏南清水河)狩猎,袭杀后秦高平公没弈干。随后,赫连勃勃以高平城(宁夏固原)为根据地,公开反叛后秦,建立大夏。宁夏全境属于大夏,重要城池包括高平城(今宁夏固原)、薄骨律城(即灵州,今宁夏吴忠西北)、饮汗城(今宁夏银川)。赫连勃勃在饮汗城(今银川)以东营建丽子园,作为避暑园林。
  北魏始光四年、夏承光三年(427年),太武帝拓跋焘占领统万城,宁夏全境并入北魏。北魏神䴥四年、夏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夏国终为吐谷浑所灭。北魏年间,薄骨律镇(今宁夏吴忠西北)镇将刁雍,开艾山渠,灌溉农田。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西魏建立,宁夏全境属西魏。后属北周。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迁二万户于丽子园(今银川掌政一带),在今宁夏银川市设置怀远县和怀远郡。宣政元年(578年),周武帝迁江左数万人于灵州,因为“其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宁夏此后又有“塞北江南”的别称。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宁夏北部的临河郡为新昌郡。大业三年(607年)改灵州设置灵武郡,将原新昌郡和普乐郡废去,下设回乐县、弘静县、怀远县、灵武县、鸣沙县、丰安县,管理宁夏中部和北部。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平高郡,复设原州(今宁夏固原),下辖平高郡、长城郡,管理宁夏中南部和甘肃东南部。从开皇元年(581年)起,隋文帝、隋炀帝在今陕北和宁夏六次下令修筑长城以防卫突厥,现存隋长城长度的90%处于现宁夏境内。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隋末民变爆发,隋朝以夏州和灵州(今陕北和宁夏)一线为北方边界,而河套(今属内蒙)则被突厥占据。
  唐朝时,宁夏全境属关内道,设原、灵、西会、安乐、雄、警六州。唐开元之后宁夏境属朔方节度使管辖。经过李道宗、张仁愿、郭元振、王晙、王忠嗣、郭子仪、李光弼等数代朔方节度使的治理,因战乱荒废的宁夏灌溉设施被疏通开浚,新开唐徕渠,使宁夏地区成为唐王朝的重要的军粮供应产地。朔方军军屯总数约占唐朝总军屯数的四分之一,是唐朝最富庶的军镇之一。
  武则天万岁通天初年(696年),建丰安军城(今宁夏中宁石空镇)。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朔方军大总管郭元振筑定远军城(今宁夏平罗姚伏镇),以防卫敌寇。
  朔方军领兵6.4万,南与关中平原接壤,北尽唐帝国之北部边界,负责唐帝国北部、西北部的军事,一度管辖七军府、二十五州之地和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一度是唐朝面积最大的军镇。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二月,唐朝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发动郭子仪击叛军之战,是唐朝军队获得的首次大胜利。天宝十五载(756年),唐玄宗入蜀。7月,太子李亨北出萧关,在宁夏灵州登基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朔方军是拥立唐肃宗和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力量。至德二载(757年)夏、秋,以朔方军为主力的联军收复唐两京长安、洛阳。
  唐后期,将朔方军分割为朔方节度使(即灵盐节度使)、振武军、夏绥(定难军)、凤翔、邠宁、泾原、天德军和鄜坊等八个较小的节度使,称为京西北八镇,引发了五代西北地区的割据。定难军节度使后来成为西夏。
  唐晚期,吐蕃蚕食占据宁夏中部、南部,占据原州。
  党项族原居青藏高原东北,为了躲避唐中后期日渐强大的吐蕃,几经辗转迁到陕西北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定难军节度使(驻夏州),赐姓李,封“夏国公”。
  北宋时期宁夏地区属秦凤路,后宁夏北部被党项族李继迁占领,北宋只控制宁夏南部,宁夏南部改属泾原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迫入开封,并向北宋交祖先故地。李继迁率部叛宋。宋真宗咸平初年,李继迁先后攻占怀远(今宁夏银川东)等河西三镇。咸平五年(1002年)3月,李继迁破灵州,改灵州名为西平府。灵州自唐朝便是朔方节度使驻地,处于宁夏平原的腹地,李继迁将党项族统治中心迁至宁夏地区。李继迁之子李德明,前期采用“依辽附宋”的方略。宋朝封李德明“西平王”,后又封夏国公。岁赐银、绢、钱、茶,并允许在保安军设立榷场。李德明西向进兵,陆续占领河西走廊。天禧四年(1020年),李德明派遣大臣贺承珍营造城阙宫殿,迁都于兴州(今银川)。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数年间,西攻吐蕃、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
  大庆三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wéi)名氏,改名曩(nǎng)霄,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饰,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并派大军战胜吐蕃完全占领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数州之地,即宁夏北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国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西夏先后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时期,大权掌握在梁氏母党手中。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西夏天盛年间(1149年—1169年)出现盛世,史称崇仁之治。
  夏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年),改兴庆府名为中兴府。同年铁木真率部第一次入侵西夏。夏襄宗应天元年(1206),蒙古帝国正式成立,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应天二年(1207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二次征夏战,进攻斡罗孩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但因西夏军队的抗击而以失败告终。应天四年(1209年)蒙古第三次征夏,夏襄宗向金朝皇帝完颜永济求救,但完颜永济不理之,更以盟国为蒙古所攻击为乐而拒绝帮助。襄宗给予蒙古大量赔款及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条件,蒙古才接纳其求和。夏神宗光定七年(1217年),因为西夏拒绝协助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发动第四次征夏战。夏献宗乾定二年(1224年),蒙古的大将孛鲁自东西攻击西夏,攻占银州。乾定三年(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归来后便立刻入侵西夏沙州,西夏名将籍辣思义守城,成吉思汗围困沙州半年没有攻下。后来西夏求和并答应蒙古的要求。夏献宗乾定四年、夏末帝宝义元年(1226年),成吉思汗再度攻击西夏,原因为西夏违反了和约。领有主力军的成吉思汗首先围攻兀剌孩城以西的黑水城,击败从贺兰山赶来的西夏大将阿沙敢不的援军,拿下黑水城,最后才到达浑垂山。另一方面,蒙古大将阿答赤率另一支军队先后拿下甘州、沙州和肃州等要塞。虽然途中遇到西夏大将和典也怯律的抵抗,但大致上蒙古的进攻也是顺利的。宝义元年(1226年)八月,蒙古大军实行“黄河九渡”,即从黄河多个渡口同时渡河,成功占领应理、夏州等地,并围攻灵州。西夏大将嵬名令公带领援军协助抗敌,两军在黄河冰面和两岸滩涂展开大战,但最后西夏军仍然失败,嵬名令公战败身亡。而后,蒙古大军十分顺利地攻占积石州、西宁等地。
  宝义二年(1227年),夏末帝李𪾢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灭亡。蒙古兵大肆破坏西夏王陵,将地面建筑全部毁灭,石碑砸碎,并大规模盗掘了西夏陵。长达二十二年的蒙古灭西夏之战结束。1227年十月,随蒙古军迁徙的西夏末帝及其随从按照成吉思汗遗命于萨里川被拖雷斩杀。西夏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经历多年战乱,宁夏北部人口大幅下降,约不到20万。
  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在西夏故地置西夏中兴行省(又称宁夏行省,取“夏地安宁”意得省名,始有“宁夏”地名),省治在西夏故都中兴府。西夏中兴行省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宁夏全境、甘肃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阿拉善)、青海西宁所在的湟水谷地。灵州、鸣沙州、应理州、山丹州(行省直隶)、西宁州(吐蕃青唐城,至元二十三年,置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兀剌海路等地。
  蒙古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年),科学家郭守敬与唆脱颜前在宁夏视察河渠水道,负责修复宁夏平原附近因长期战乱而破坏淤塞的渠道,共修复疏浚兴、灵、应理、鸣沙等四州主干渠12条、支渠68条,使宁夏平原9万余顷土地恢复了灌溉。这次修复的沿河渠道坝闸,设计精细,品质坚固,直到明代中期还在继续使用。
  至元三年(1266年)西夏中兴行省改置宣慰司,直隶中书省。至元八年(1271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至元九年(1272年),又改为西夏行中书省。至元十年(1273年),罢之。十八年(1281年)复立,同年分立甘肃行省于甘州(今甘肃张掖)。二十二年(1285年)甘肃行省并入西夏中兴行省。二十三年(1286年),将该行省治所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徙于甘州,立甘肃行省(即甘肃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以中兴府隶甘肃行省,将西夏中兴行省并入甘肃行省。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于中兴府设宁夏府路,宁夏由此得名,沿用至今。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分立行省于宁夏路。元贞元年(1295年)罢西夏中兴行省,其地改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后又属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宁夏府路为宁夏府。洪武五年(1372年)废宁夏府,首次设置宁夏卫,不久废除。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再度设置,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属陕西都指挥使司,宁夏巡抚驻此。洪武二十八年废。永乐元年(1403年)一月,复置宁夏卫。明代宁夏镇和固原镇为九边重镇。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地区发生“哱()拜之乱”,为“万历三大征”之一。此次兵乱,历时八个月,明军历经反复镇压到年底才艰难击垮叛军。兵变中堡寨、水利设施、民宅被破坏严重,百姓在战乱中无辜惨遭杀害,中卫以及整个宁夏地区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
  清初在宁夏设巡抚,属陕西布政司,下制卫所,宁夏为准省级。后撤宁夏巡抚。雍正二年(1724年),改宁夏卫为宁夏府,下设州县,归属甘肃,但又升宁夏总兵为提督,继增置满营将军府于宁夏,仍不失省级格局。
  宁夏在清朝属甘肃省宁夏府、固原州。固原州驻扎陕西提督。
  康熙十三年(1674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反叛响应三藩之乱,引发宁夏兵变,被赵良栋平定。随着清朝统一战争的结束,宁夏成为内陆地区,农业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廷从黑龙江派八旗兵驻防宁夏,在宁夏府城临时驻守。清雍正(1723~1735年)之初,满洲八旗骑兵5000人奉命来宁夏府城外东北5里处(今银川兴庆区满春乡)筑城戍守,名为宁夏旧满城。乾隆三年,宁夏发生剧烈地震,旧满城被毁,乾隆四年,清廷在今银川新城重建满城。满营官兵及其家属、工匠共约12000余人,均住满营城中。由宁夏将军一名(从一品)、副都统两名管理。
  清前期,宁夏府水利同知王全臣、兵部侍郎通智、宁夏府知府纽廷彩在银川平原维修的旧渠有6条,卫宁平原维修的旧渠有11条。银川平原新修3条渠道,卫宁平原新修5条渠道。嘉庆十七年(1812年),宁夏平原人口达到139.2万。
  同治元年(1862年),哲合忍耶教门马化龙举兵于宁夏金积堡(今属宁夏吴忠市西南),杀宁夏道台侯云登、知府吕际韶、知县赵长庚,破坏寺庙、道观、书院。1863年十月,马化龙攻灵州城(今宁夏灵武),“屠戮二万余人”,灵州知府、县令全部被灭门。1869年九月,马化龙的回军在灵州再次屠杀汉民十余万人,而汉民的财产及妇女被回军据为己有,州府衙门、汉族祠堂、书院、佛寺、道观全部被毁。同治十年(1871年),陕甘回乱在宁夏地区被左宗棠、李鸿章、刘锦棠平定。同治陕甘回乱(1862年-1873年)造成了宁夏人口锐减、田地荒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宁夏府为宁夏道。民国二年(1913年),改宁夏道名为朔方道,治宁夏府城,领宁夏县、宁朔县、中卫县、平罗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镇戎县共八县。
  民国九年(1920年)12月16日,发生海原大地震,为里氏8.5级特大地震,该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造成宁夏、甘肃、陕西、山西等地71个县共234117人口死亡。其中,宁夏境内死亡人数共计147271人。
  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17日,民国中央政府决议将甘肃省宁夏道(即朔方道)旧属八县(即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和平远县)和宁夏护军使辖地(即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合并建为宁夏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日省政府成立,省会设于宁夏县。使宁夏成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将阿拉善东部的磴口划置磴口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9月,划中卫县东部为中宁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1日,分宁夏、宁朔两县地置永宁县,平罗县北增为惠农县、陶乐县,并将宁夏县改名为贺兰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宁夏省政府呈文国民政府行政院,建议以宁夏省城设置银川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18日,银川市正式成立。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额济纳旗划由甘肃酒泉专区代管,并于同年10月25日成立了宁夏省人民政府。
  1954年9月1日,宁夏省建制撤销,“阿拉善左旗自治区”与“额济纳旗自治区”(即现今的阿拉善盟)及磴口县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并入甘肃省,原宁夏省直辖的县市改由甘肃省银川专区管辖。
  1958年析甘肃省银川专区及西海固回族自治区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
  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1969] 36号文件关于变更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规定,将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12月,兰州军区会同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两方商定,将由内蒙古自治区划归甘肃的阿拉善右旗所属的五个公社(巴彦诺尔公、阿拉腾敖包、乌力吉、笋布尔和塔木素)划属宁夏,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直辖上述地区,并负责四百余公里的国境线的对苏联防御任务,宁夏面积突然增大约12万平方千米,达17万平方千米。
  1979年7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的阿拉善左旗(连同原属阿拉善右旗的五个公社)从7月1日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截止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五个地级市,下设九个市辖区、二个县级市、十一个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得名原因
  西夏区因境内有西夏王陵而得名,并非西夏故都兴庆府(位于今兴庆区)所在地。

建置沿革
  夏、商、周三代,今西夏区属戎、狄诸古代少数民族部落游牧之地。西周时期,出现朔方(今宁夏北部、陕北一带)等地名。
  春秋战国时期,今西夏区属匈奴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秦灭义渠后占据宁夏大部,宁夏北部的贺兰山以及宁夏平原地区首次纳入秦国版图,但并未设立城池守护。之后匈奴乘机又占据了宁夏中北部。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将蒙恬攻匈奴之战后从匈奴手中夺取宁夏平原。
  西汉初年,今西夏区为匈奴楼烦、白羊王属地。元朔二年(前127年)至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兵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新秦中,今西夏区属汉廷北地郡廉县辖地。东汉建立后,北地郡治由马岭县(在今甘肃庆阳市环县东南的马岭镇)移至富平县(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今西夏区属其管辖,属北地郡所辖廉县。
  三国时,魏国未能对银川地区实施有效统治,今西夏区属羌、匈奴、鲜卑驻牧之地。
两晋时期,银川地区北部仍为羌、匈奴、鲜卑等族所居。东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建夏政权。夏真兴八年(424年)将饮汗城(今银川市东)改建为丽子园,今西夏区属夏政权控制。十六国时期,除夏国辖宁夏全境外,前秦、后秦对银川地区亦未能进行有效统治。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焘进攻夏国,立怀远县(治丽子园),今西夏区属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设置薄骨律镇,西夏区为薄骨律镇辖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今西夏区改属灵州。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以夏国时的丽子园设置怀远郡、怀远县,郡县同治,隶属灵州。今西夏区隶属怀远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怀远郡,西夏区属灵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逐设置灵武郡,今西夏区归灵武郡怀远县。
  唐初,改灵武郡为灵州,西夏区境属灵州怀远县。
  五代时,银川地区属灵州怀远城所辖,但后期多为党项、羌等少数民族占据。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银川地区形式上属北宋所辖,实则为党项族等部众牧猎地区。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怀远等黄河河外五镇,今西夏区为党项族部众占据。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定都兴庆府称帝,建立夏国,史称西夏。西夏区境属兴庆府(后改中兴府)。李元昊将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迁葬于贺兰山东麓(今西夏区境内西夏王陵遗址),其中李继迁葬于裕陵,李德明葬于嘉陵。此后,在西夏国存续期间,除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和末主李𪾢之外,每一任皇帝都记载了明确的陵名,但没有记载埋葬的具体位置。该陵园遗址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1227年,西夏为蒙古所灭。西夏王陵被蒙古军队严重破坏。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元廷置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今西夏区属之。元时,行政区划几经变化,今西夏区先后归属西夏中兴行省、甘肃行省。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于中兴府设宁夏府路,取“夏地安宁”之意,是为宁夏地名之始。宁夏府路辖怀远县,怀远县辖境为今银川市兴庆区、西夏区及金凤区。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改宁夏府路为宁夏府,今西夏区归其管辖。洪武五年(1372年),明廷废宁夏府,徙军民于关陕地区,包括西夏区在内的宁夏北部大部地区成为空地。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置宁夏卫,西夏区属之。
  清顺治二年(1645年),陕西三边总督李化熙降清,今银川地区归清朝管辖。
  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清廷改宁夏卫为宁夏府,隶属甘肃行省,下辖宁夏、宁朔、平罗、中卫四县和灵州。今西夏区隶属宁朔县管辖。
  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廷从黑龙江派八旗兵驻防宁夏,在宁夏府城临时驻守。雍正(1723—1735年)之初,满洲八旗骑兵5000人奉命来宁夏府城外东北5里处(今银川兴庆区满春乡)筑城戍守,名为宁夏旧满城。乾隆三年(1738年)一月初三,宁夏府城发生特大地震,地裂水涌,宁夏府城庙宇、衙署、兵民房屋倒塌无存,旧满城也被震毁。 乾隆五年(1740年)五月,清廷重新建宁夏府城。与此同时,于宁夏府城“西十五里,平湖桥东南”处,由宁夏将军阿鲁、都赉先后组织建设新满城。银川新城因新满城而得名。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后,北京政府令各省裁府存道,今西夏区隶属甘肃省宁夏道宁朔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宁夏正式建省,共辖九县二旗,今西夏区归宁夏省所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1日,划分宁夏、宁朔两县地增置永宁县,今西夏区转为隶属永宁县管辖。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11日,宁夏省政府在宁夏省城设置银川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9日,宁夏省城正式定名为银川市。
  1949年9月24日,新城解放。1949年9月28日,永宁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城地区为永宁县第七区。1951年6月,永宁县第四区(含新城区境域)划归银川市管辖,成为银川市第五区,下辖新城乡(含罗家庄)、双渠乡、盈北乡(平伏桥乡)三个乡公所,新城区为银川市第五区公署驻地,此后新城区一直隶属于银川市。1954年4月,中共银川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银川市旧城内四个区合并为两个区,新城区改为银川市第三区。1955年1月,银川市人民政府撤区并乡,银川市新城区改称新城镇。
  1961年1月,银川市人民政府决定,正式成立银川市新城区(县级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旧城区(今兴庆区)周边多湖泊、湿地,银川市政府并未着重拓展旧城区,而是在新满城一带建设新城,至21世纪以前,一直是“双城”模式。21世纪以后,新旧城之间的湿地不断被填平,最终形成旧城、新城、郊区的格局。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国函〔2002〕95号)批复同意调整银川市市辖区行政区划:撤销银川市城区、新城区和郊区,设立银川市兴庆区、西夏区和金凤区。西夏区辖原新城区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园路、宁华路五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郊区的镇北堡镇、兴泾镇、芦花乡,区人民政府驻怀远东路。
  截止2024年5月,西夏区辖七个街道办事处和二个镇,区人民政府驻西花园路街道办事处贺兰山西路481号。






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
临夏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因为以上三个地名来历相同,所以合并在一起说)

得名原因
  西汉在今临夏州境内置大夏县,属陇西郡。治所即今广河县西阿力麻土乡古城。(大夏县得名原因不详)
  西晋初废大夏县。十六国前凉复置,初属晋兴郡,后为大夏郡治。北魏属金城郡。北周属枹罕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入枹罕县,贞观五年(631年)复置,属河州。广德(763年—764年)后没于吐蕃。
  临夏地民国之前称河州,民国二年(1913年),府、州制废,改置为导河县,属甘肃省兰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改区,属兰山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导河县更名临夏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临夏县(今临夏市)。
  临夏以濒临大夏河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云,河因古大夏国得名。(我不知道这个“大夏国”是哪个政权)
  大夏河,黄河一级支流。古名漓水,藏语称“桑曲”,源于甘南高原甘、青交界的大不勒赫卡山南北麓。南源桑曲却卡,北源大纳昂,汇流后始称大夏河。流经夏河县、临夏县、临夏市区、东乡族自治县,注入黄河刘家峡水库。
  大夏河在明代以前被称为漓水,大夏水原指洮水支流广通河,后因《大明一统志》误谓:“漓水在兰州东南十五里”,而讹漓水为大夏河,并流传下来。
  广通河,黄河支流洮河的支流,位于甘肃省和政县和广河县境内。发源夏河县境内太子山中部南麓的凯卡,河源高程3600米,上游称新营河,由南向北东流,经和政、广河等县,在广河县高家崖处注入洮河。
  广通河古名大夏水,下游称改河,因《大明一统志》将临夏境内的漓水(现代地理之大夏河)误记为大夏水,后世才将改河统称广通河。
  《甘肃通志·舆地十·水道》:“广通河,在县城西,源出临夏沙马关东北。经和政驿又东北进县城西东入于洮,一名西改河,实古之大夏河也。”即广通河,在古时也叫大夏河(水)。

建置沿革
  临夏州境,先秦时期,为羌、戎之地。
  秦时,初为罕羌侯邑,后置枹罕(fú hǎn)县,属陇西郡,县治在今临夏县韩集镇双城。
  西汉初,境内有大夏县、枹罕县、白石县,属陇西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枹罕县、白石县属之。神爵二年(前60年),在今积石关内黄河南置河关县,属金城郡。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省金城郡入陇西,枹罕、大夏、白石、河关县属之。中平元年(184年),枹罕宋建割据自立,建元置百官,号“河首平汉王”。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遣夏侯渊讨伐,平枹罕城。
  西晋初,属秦州陇西郡。太康二年(281年),废枹罕县,立枹罕护军。永嘉二年(308年),分西平郡界置晋兴郡(今青海省民和县),枹罕县属晋兴郡。
  十六国时,前凉建兴二十九年(341年),分晋兴等郡置大夏郡,领大夏、金剑、宛戍三县,治所为大夏(今广河县西北),属凉州。建兴三十三年(345年),分凉州置河州,大夏郡改属河州。河州治所在兴晋郡枹罕县。后境地分别为前秦、西秦、后秦、赫连夏、北魏、西魏、北周统治。
  隋朝,初设枹罕郡。开皇三年(583年)改为河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河州为枹罕郡。隋末为金城校尉薛举所据。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攻李轨,占河州。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河州属陇右道。开元二年(714年),归鄯州节度使统辖。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安乡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河州。宝应元年(762年),为吐蕃属地,仍称河州。
  北宋,初为河湟唃厮啰政权所辖。熙宁五年(1072年)置熙河路。熙宁六年(1073年),王韶收复河州,复置枹罕县,属熙河路经略安抚司。熙宁九年(1076年)省枹罕县入安乡县。
  金朝天会九年(1131年),河州为金所据。皇统二年(1142年),属熙秦路总管府。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熙秦路总管府为临洮路,河州仍属之。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年),蒙古军攻占河州,河州属巩昌等处都总帅府。蒙哥三年(1253年),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宣政院,河州属之。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年),改为河州路,划归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统辖。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置河州卫,受辖于陕西都司西安行都卫。洪武六年(1373年),置河州,隶陕西行中书省。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行都卫移治河州,河州卫仍属之,另辖朵甘卫、乌斯藏卫(今西藏及四川西南部)。洪武九年(1376年),西安行都卫废,后复设,移治甘州(今张掖)。洪武十年(1377年),改置为军民指挥使司,治事河州城,统管军民。成化九年(1473年)十二月,复置河州,为散州,属临洮府 ,河州军民指挥使司改为河州卫,隶于陕西都指挥使司。
  清朝,初期州、卫并存,州属甘肃行省,卫隶陕西都指挥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州属陕西右布政使司临洮府。雍正四年(1726年),裁撤河州卫。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临洮府驻兰州,遂名兰州府,河州属之。
  乾隆年间,苏四十三反清,是为第一次河湟事变。同治元年(1862年),中国西北地区发生同治陕甘回乱。回民、撒拉族等穆斯林与汉民之间相互仇杀,战乱持续十余年,终被清政府镇压。其中,河州莫尼沟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即第二次河湟事变。同治十一年(1872年),马占鳌率众归降朝廷,奠定了河州马家军崛起的基础,终成为民国时期实际控制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第三次河湟事变。
  民国二年(1913年),府、州制废,河州改置为导河县(治所在今临夏市区),属甘肃省兰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改区,导河县属兰山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导河县更名临夏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马仲英反叛,引发第四次河湟事变。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临夏县(今临夏市),辖临夏、临洮、宁定、和政、永靖、夏河等六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为甘肃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裁撤临夏警备司令部,改称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将夏河县划归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康乐设治局为康乐县。
  1949年8月22日临夏县解放,始设临夏市(镇级),隶属于临夏县。1949年9月初,在临夏县成立洮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临夏县(驻韩家集)、临洮县、洮沙县(治今临洮县太石镇)、宁定县(治今广河县城关镇)、和政县、康乐县、永靖县、夏河县等八县。1949年9月下旬,改洮西专区为临夏专区,将临洮县划归新设的临洮专区。
  1950年,析临夏县城区设临夏市(县级),专署驻临夏市,临夏县由城区迁驻韩家集。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并将临洮县划归定西专区。夏河县改由省直辖。将岷县分区的临潭县划归临夏分区。以临夏县东乡以及永靖、和政、宁定等县部分地区设立东乡自治区(县级)。1950年9月,改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临夏分区专员公署。
  1952年临潭县驻地迁至旧城。1953年,临夏市改由省直辖。宁定县改设广通回族自治区(县级)。临潭县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区。东乡自治区改为东乡族自治区。1955年,东乡族自治区改名东乡族自治县。广通回族自治区改名广通回族自治县。
  1956年11月,撤销临夏专区,设立临夏回族自治州。辖县级临夏市和临夏、和政、永靖、康乐四县及东乡族自治县、广通回族自治县。寻改广通回族自治县为广通县。1957年,广通县改称广河县。1958年,永靖、临夏二县并入临夏市。广河、康乐二县并入和政县。1961年,恢复临夏(驻韩家集)、康乐、永靖(驻莲花城)、广河(驻太子寺)四县。1962年永靖县由莲花城迁驻小川。
  1973年12月,撤销临夏市,并入临夏县,临夏县由韩家集迁驻城关镇(今临夏市城区)。1980年6月,析临夏县西北部置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3年8月,恢复临夏市(县级),以临夏县的城关镇和城关、南龙、折桥、枹罕四个公社为临夏市的行政区域。临夏县迁驻韩家集(第三次)。
  2013年2月临夏县人民政府搬迁至韩集镇双城村。
  截止2024年,临夏回族自治州辖临夏市一个县级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五个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二个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临夏市红园路8号。
  截止2022年10月,临夏市下辖七个街道、四个镇。临夏市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
  截止2023年6月,临夏县辖九个镇、十六个乡。临夏县人民政府驻韩集镇莲花路3号。






夏河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得名原因
  夏河县(标准藏语:བསུང་ཆུ་རྫོང་།,罗马化:bsang chu)。
  夏河县,因境内大夏河得名。
  大夏河,黄河一级支流。古名漓水,藏语称“桑曲”,源于甘南高原甘、青交界的大不勒赫卡山南北麓。南源桑曲却卡,北源大纳昂,汇流后始称大夏河。流经夏河县、临夏县、临夏市区、东乡族自治县,注入黄河刘家峡水库。
  大夏河,明代以前被称为漓水,大夏水原指洮水支流广通河,后因《大明一统志》误谓:“漓水在兰州东南十五里”,而讹漓水为大夏河,并流传下来。
  广通河,黄河支流洮河的支流,位于甘肃省和政县和广河县境内。发源夏河县境内太子山中部南麓的凯卡,河源高程3600米,上游称新营河,由南向北东流,经和政、广河等县,在广河县高家崖处注入洮河。
  广通河,古名大夏水,下游称改河,因《大明一统志》将临夏境内的漓水(现代地理之大夏河)误记为大夏水,后世才将改河统称广通河。
  《甘肃通志·舆地十·水道》:“广通河,在县城西,源出临夏沙马关东北。经和政驿又东北进县城西东入于洮,一名西改河,实古之大夏河也。”即广通河,在古时也叫大夏河(水)。

建置沿革
  夏河县地,商代至汉初为羌戎牧地。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设白石县,隶金城郡。新朝王莽改白石县为顺砾县。东汉恢复名为白石县,改隶陇西郡。
  西晋置晋兴郡,又置永固县,后为吐谷浑所占。十六国至隋朝,多属河州枹罕郡。
  唐朝,开元三年(715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置镇西军于索恭川(今甘加乡境内)。天宝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在枹罕西八十里索恭川置天成军,在枹罕西一百余里雕窠城置振威军。安史之乱时,吐蕃乘虚攻取天成军及石堡、百谷、雕窠等城,夏河地区为吐蕃所占领。
  北宋,初置怀羌县,后为甘青蕃人辖领。金代仍置怀羌县,属积石州管辖。
  清初,属循化理蕃厅,辖南蕃二十一寨,以其吏治归循化,军事属河州。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建扎西奇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扎西奇寺建“拉让”,是为“拉卜楞”地名起源。周边寺院陆续归附,原受各寺院控制的部落亦成为拉卜楞寺的属民,循化理蕃厅也失去了管辖南蕃二十一寨的权利,青海、四川的部分寺院、部落,就连循化厅附近的蒙古亲王辖区的寺院亦依附拉卜楞寺,清廷遂在拉卜楞设拉卜楞分府,隶循化厅。乾隆六十年(1795年),拉卜楞寺得到河州总镇衙门特许,设置“臬仓”,直接管理寺院周围十三庄政教事务和民事案件。
  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甘肃省政府鉴于盘踞西宁的宁海军与拉卜楞藏族僧俗民众的矛盾,决定将拉卜楞地方从西宁道所属循化县划出。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在甘肃省方面主持下,宁海军与拉卜楞寺订立《解决拉卜楞案件的条件》。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析导河(今临夏)、临潭、循化3县地置拉卜楞设治局,辖区包括今夏河、碌曲、玛曲三县地,直接隶于甘肃省政府。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30日,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令拉卜楞设治局改县,以大夏河横贯县境,县城濒河之意,取名“夏河县”。9月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将拉卜楞设治局升格为夏河县,规划甘肃省。10月17日,国民政府第159次会议议决,将拉卜楞设治局改为夏河县。民国23年(1934年),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夏河县划归该公署管辖。民国25年(1936年)5月,甘肃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下辖夏河等五县。民国28年(1939年)4月,夏河县划归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拉卜楞寺“议仓”成立,司管全寺及所属各寺、各部落的政治、宗教、军事等事宜。
  1949年9月21日,夏河县解放。1949年9月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洮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临夏县)。1950年5月25日,夏河县由省直辖。1953年11月21日,夏河县划入新成立的甘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7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1958年12月20日,撤销夏河县,设立德乌鲁市(县级)。1961年12月15日,恢复为夏河县。
  截至2023年6月,夏河县下辖八个镇、五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拉卜楞镇浪格塘046号。





[ 此帖被hean8080在2024-10-17 19:4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10-01
一个县市区一个帖子吧,全在0楼太长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10-01
需要怎么改?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10-01
西夏?临夏?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10-02
可以順便往前追帶"虞"朝的地名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10-03
回vladimir:

欢迎您来写带“虞”字的地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