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申报 特区扩容 深圳特区的扩容问题一直受全国关注。在《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之际,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政府正在加紧研究该《方案》的3年分步落实规划。
其中,第一年,即2009年,深圳改革的重头戏包括向中央申报将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即将原属关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纳入特区之内。如果获得批准,深圳特区的总面积将由现在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香港。
据了解,深圳现在已启动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的专项调研方案。如获批准,撤销“二线关”的问题将提上议程,深圳“一市两法”的制度将成历史。
整合政府机构 优化政务流程 《方案》提出,深圳将整合政府机构,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用5年时间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并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缩短管理链条。
改革重点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原则,优化政务流程,整合政府机构,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机构与人员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相对集中,执行专业高效,监督有力到位。 (新华)
深圳行政权三分任重道远 来源:京华时报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于5月初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一个明确的信号是,深圳即将重启“行政权三分”改革,即将政府职能部门分为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三大板块,各自运行。
“行政权三分”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行政率,杜绝部门利益;通过“以权力来制约权力”,最大程度地维护公众利益,实现公共目标。这种分开的好处其一是明晰政策责任和执行责任,其二是可以相互监督,其三是能够克服部门利益。
然而,改革的阻力与困难不能回避。“行政权三分”要从根本上解决前几次机构改革不足,对行政进行全面洗牌和重新设计,试图彻底根除部门利益,这样必然会改变权力运作的传统规则,必然牵涉到许多部门和机构的重新设置。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重新调配以及冲击某些掌权者的利益和权力,故阻力可想而知。而如何把握政策制定和执行分立的程度,如何调整分立后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监督部门的利益责任关系,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组织规模应该在什么样的水平上,都是改革实践者必须探索与解决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深圳“行政权三分”改革仍然只是行政权力的内部制衡,是权力制约权力的设计。如果没有相关改革相配套,这一改革很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作用。这些配套改革包括:创新政府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立法,把公共政策系统纳入法制化轨道;完善“行政权三分”外部监督机制。唯有做好相关的配套改革,才能最终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