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界横平竖直的美国,选区为什么划得古怪曲折?
2016年11月03日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州界横平竖直的美国,选区为什么划得古怪曲折?
2010年底,美国人口调查局完成了第23次人口普查,时任局长的罗伯特· 格罗夫斯正式将最新人口数据上报给总统奥巴马。本次普查从这年的1月25日开始,此前,当局便在全国各地大投广告,鼓励人们参与。他们寄出了1.34亿份表格,雇佣了近64万名临时调查员,总花销高达130亿美元。
到了次年3月,大部分临时人口调查员早已各回各家,美国的各个州政府却忙了起来,他们刚拿到了重新划定选区所需要的人口数据,正为此摩拳擦掌。
图片来源:美国国会
每隔10年,全美的选区都会经历一次变革,根据最新的普查数据重新划分。众议院的议席数量是宪法明定的435席,而根据本次普查,全国人口为308,745,538人,即每个众议院议员需要代表709,760位选民。
人口数量不足709,760这个数字的州,依然会保有一个议席,其他州按人口总量分配议席多寡。这可能难以想象:人口达到71万,不是很容易达到吗?然而,例如阿拉斯加、怀俄明这样地广人稀的州,已经很多年都只有一个众议院席位了。议席数量最多的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加州,共53个席位。
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拥有多少席位决定着这个州的政治话语权,更与两党的政治交锋休戚相关。理论上,每隔10年的选区重划是为了跟上每个州的人口变化,但现实总是比制度精彩,当权者精心绕过法规禁区,按党派利益划区的例子比比皆是。
2010年人口普查后的选区重划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重划过后,许多州的选区都呈现出了稀奇古怪的形状,似乎都懒得遮掩背后的党派利益。共和党掌握了众议院大部分议席,党派分裂加剧,许多议案推动因此寸步难行。《华盛顿邮报》甚至做了一个“奇葩”选区榜单,如下图,越古怪的选区颜色越深,多出现在美国东部和南部。
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北卡罗来纳州的第四选区便是一个典型,前后的形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人不敢相认,被戏称为“瘸腿”。共和党决定了北卡的选区划分,把民主党支持者尽可能地集中在少数几个选区之内,从而让自己的党派赢得更多众议院议席。于是,2012年的北卡罗来纳州,尽管民主党的得票数(50.6%)超过共和党(48.8%),但由于选区的无理划分,民主党只拿到了4个众议院席位,剩下9个全被共和党包揽。
就这样,选民的党派倾向没有得到正确的反映,民意反而“被代表”了。这种背后深藏政治猫腻的选区划定,被称为“杰利蝾螈” ( gerrymander )。这个词语看似和下图的第四选区一样透着古怪,实则历史悠久。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首先,尽管共和党在2010年后的选区重划上秀尽了下限,但别以为民主党没有做过同样的事。两党在这方面的事迹,可能也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之别。
“杰利蝾螈” ( gerrymander ) 这个政治术语取自美国早期的一位副总统——埃尔布里奇· 格里( Elbridge Gerry )。1812年,格里还是马萨诸塞州州长,为了确保自己的党派在州议会选举中赢得更多议席,他签署了一项法案,蓄意重划了麻省选区。
其中的一个选区形状怪异,形似蝾螈( salamander ),一家倾向其对立党派的当地媒体借此发挥,在1812年3月26日那天的报纸上首次使用了“杰利蝾螈”这个词,即把州长的姓氏"Gerry" 与蝾螈"salamander" 的词尾结合,变成Gerrymander。自此,这位前副总统再没能和蝾螈分过家。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美国立法机构不是没有试图遏制过这种歪风邪气。1965年通过的《选举权法案》( Voting Rights Act ) 试图保护少数族裔的权益,州政府不得“杰利蝾螈”式地划定选区,蓄意剥夺少数族裔投票权,并且,在重划选区时,几个曾经有过“劣迹”的州政府必须得到法院批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部法案助推了黑人族群为自己夺回普选权利。
但是,立法机构没有禁止州政府因政治目的而不规则划区,在多个划区诉讼中,最高法院的裁决并不彻底。尽管各州的立法机关有权规范选区划定,但如果法院和州政府的政治立场一致,就容易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还有些情况下,政府请来的划区顾问非常熟悉法令中的灰色地带,既能实现党派利益,同时又不触碰宪法红线。
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把50个选民划为5个选区(这50个人中,40%支持红党、60%支持蓝党):第一种划分方式合理地反映了选民政治倾向,红、蓝党选区分别占四成和六成,蓝党胜出;第二种方式结果相同,但没有公平划分红党该得的选区;第三种方式即“杰利蝾螈”式划分,把大部分蓝党支持者挤向两个选区,红党经操纵赢得3个选区,继而改变选举结果。
以如今的科技而言,一个合理的算法很可能比人为划定选区要公平得多,未来是否可能让电脑参与其中,从而减少政治猫腻呢?或者,选区划定后是否应该通过某种非人工的裁定?这样的想法一定早有人提过,但在立法远没有跟上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显得不太现实吧。
[ 此帖被keating在2016-11-09 15:4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