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用武力彻底战胜准噶尔部是在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经过了将近七十年起伏相继的战争,才告实现的。清朝统治者在平定阿睦尔撒纳(公元1757年)的同时,仍旧对准噶尔人民进行野蛮镇压,无疑是反动的。清朝灭阿睦尔撒纳后,史称准噶尔地区“数千里间,无瓦剌一毡帐”。[3]《啸亭杂录》也有同样的记载,说:“于是,厄鲁特之种类尽矣,……数千里间,遂无一人”。[4]因此,伊犁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防务空虚;沙俄的势力又不绝地向东扩张。面对这种形势,清朝政府一方面由内地派遣官兵筑城驻防,另一方面又从南疆移民屯田,并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命明瑞为首任伊犁将军,驻伊犁惠远城,总理南北两路军政事务。但是,清政府仍感兵力不足,伊犁防务不甚坚固,以为地处伊犁东北的“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一带)地方,非但与伊犁毗连,且通阿尔泰、科布多(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吉尔格朗图)等地,虽于伊犁驻兵,而塔尔巴哈台不驻,则西北两路声势不能呼应,惟塔尔巴哈台驻兵,周围环设卡伦(即边卡),则西、北两路方能彼此呼应,使伊犁军威将更为强盛”[5]。
其次,清统治者从防止蒙古人的反抗,限制利用他们的力量这一总目的出发,又根据蒙古封建主的向背程度,并参酌其所处的具体地理条件,对蒙古各部采取设盟建旗的分而治之政策。其目的在于“众建而分其力”。[6]便于统治蒙古人。
由于上述原因,遂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从张家口外的察哈尔八旗官兵内,抽调年富力强者一千八百多名,连同家眷迁到伊犁,驻防屯田。这就是察哈尔蒙古的西迁新疆各地的原因。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是在清朝统治者的强制下被迫进行的。察哈尔官兵扶老携幼,离开察哈尔草原,告别故乡的人们,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到达伊犁地方。这时,塔尔巴哈台已开始筑城屯田,博罗塔拉(博尔塔拉)地方急需派兵驻守,即派察哈尔两昂吉官兵暂住博尔塔拉,“以助塔尔巴哈台声威”。“察哈尔官兵移驻博尔塔拉后,非常适应该地的自然环境,农、牧皆得其利”[8]。史称察哈尔两昂吉暂时移驻博尔塔拉以来,其耕种、牧放均有收效”[9]。因此,决定察哈尔两昂吉永驻博尔塔拉。
“昂吉”,是准噶尔语,意为“分支”。又是准噶尔部台吉下组织的名称之一。清朝乾隆沿用,嘉庆时改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