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从
中国成立开始,就已经长期隶属一个以今
佛山市中心为
政治中心的
行政区了。至今有68年
历史。
1952年,
高明划归粤中区,同年高明、鹤山合并为
高鹤县。1954年,粤中行署、粤中党委迁到
大福路10号,就是今天的佛山市政府。1956年,粤中区改为佛山专区(地区),高鹤县仍属佛山专区。直到1981年,高明恢复县建制,仍属
佛山地区。
不过在1983年,高明差点要划给
江门市。
1983年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市
党政机关实行市管县的改革部署,决定将佛山地区分设为佛山市和江门市(其中佛山地区、佛山市进行
地市合并为新的佛山市),并以
西江为界,西江以东的南海、顺德、
三水、中山等地归佛山市管辖,高明、鹤山等西江西岸地区归江门管辖。
接到通知后,
高明县领导班子马上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分析省委决定。大家一致认为,
高明如划归江门市管辖,要想快速发展
经济,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原因是江门是新设
地级市,主要资源都用于市区扩展建设,无力顾及距江门较远的高明县,加上高明地城与江门之间还隔着一个
鹤山县,因此,高明希望得到江门的经济拉动和幅射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划归佛山市管辖,情况就会不一样:首先佛山是老地委所在地,财力雄厚,现有设施齐备,本身不须搞大的基本建设。其次是佛山所辖的几个县都是经济发达的县份,不需要佛山扶持,市里可将一定的资源支持高明建设和发展。三是高明和佛山虽隔着西江,但实际距离却比距江门近。高明县领导班子经研究分析,决定由县委书记
刘明出面,找佛山和省领导陈述高明的意见,争取把高明重新划归佛山市管辖。
但刘书记又同时考虑到,要想佛山接纳高明,有什么有利条件吸引佛山呢?唯有一条就是高明是广东的重点粮产区之一,每年粮食总产十多万吨,国家征购和外调粮食4万多吨,而佛山市城区(原佛山市、现禅城区)、顺德等地每年都要从外地调进粮食解决自身生产不足,如高明划归佛山市管辖,则可以通过市内调剂解决这个供求矛盾,不用再从外地购进粮食。刘明向
童孟清(佛山地区最后一任书记、地市合并后的第一任佛山市委书记)表达高明县要求划归佛山管辖的意图,并阐述
高明粮产区对佛山的重要作用。童书记听了汇报后表示同意,但说地方
管辖权的划分,权限不在佛山,在广东
省政府。高明要求重新划归佛山管辖,必须做通省主管领导的工作,如省同意,佛山则无条件同意。于是,刘明书记即前往省政府,找到曾任佛山地区书记、时任主管
农村工作的广东省委常委
杜瑞芝。杜瑞芝听了汇报后,当即拍板支持。
5月19日,
广东省编制委员会再发出通知,更改原先下发的佛山地区党政机关改革
方案,同意佛山地区所辖的
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和中山划归佛山市,总人口346.9万人,总面积5253.96平方公里,市、县领导机关驻地不变。斗门县划给
珠海市。其余县、市划归江门市管辖。
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高明与鹤山是合并为高鹤县的。并且这个高鹤县府是在鹤山这边。现在高明、鹤山各跟了不同的地级市,发展也不同。1994,高明县向佛山市
人民政府请示撤县设县级,设市后仍归佛山市管辖。2003年,佛山市
行政区划调整,高明市改为
高明区。至今,高明经济仍在不断发展,与佛山紧密联系。
佛山地处西北江三角洲,发展与西江、北江区域关系密切。从地理上,高明留在佛山,使大佛山的辖区至今保持横跨西江两岸,不至于让
天然屏障阻碍佛山与
广东西部的联系。也因为高明让佛山辖区“跨得远”,广东省的新机场也定在佛山。而且,高明的老香山、
皂幕山等山脉,与南海的西岸老人峰、
西樵山形成一条景观线指向佛山市
中心城区,可谓佛山龙脉。也因为南海、高明这些山脉,让
佛“山”名正言顺。
[ 此帖被浓情四射的芹在2023-09-28 10:4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