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260阅读
  • 55回复

[江苏]酒后奇想:挖开已废黄河,再造一个江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1-09-18
引用第24楼zzpfenfei于2011-09-18 10:56发表的  :
江苏人民就不要把黄河再请回来了,今天苏北地区经济基础被苏南拉开很大差距,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当年黄泛区实在难以治理,当地民生凋敝几百年,而同期苏南并无持续百年以上灾患,这差距就难以弥补了。再说了,现在黄河还有多少水啊?

今非昔比,现在都是机械化清淤疏浚,不是从前的手挖肩挑时代。再说河道实行轮流行水、休整疏浚制,沿河还可以建造疏浚专用铁路,就像大秦煤炭专用铁路一样,这些措施可以完全避免河道堵塞、淮河水不畅成涝的现象,可以保证苏北的绝对安全。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1-09-18
引用第8楼lhqsrc于2011-09-17 21:27发表的  :
也不能说戏言,只要规划得好就可行。与其让黄河年年填我国的内海渤海,为什么不能让它进军黄海呢?我们有几万亿美金放在美国贬值,为什么不可以拿来改造黄河?让黄河在黄海造陆?

那不是说我们中国富的流油,而是外汇管制有问题,企业出口必须结汇。只是将民间可以持有的外汇统一有政府持有了。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1-09-18
引用第25楼lhqsrc于2011-09-18 11:21发表的  :
今非昔比,现在都是机械化清淤疏浚,不是从前的手挖肩挑时代。再说河道实行轮流行水、休整疏浚制,沿河还可以建造疏浚专用铁路,就像大秦煤炭专用铁路一样,这些措施可以完全避免河道堵塞、淮河水不畅成涝的现象,可以保证苏北的绝对安全。



你说这话让淮河安徽段人民情何以堪,建国后国家对淮河的治理投入了多少亿我忘了,但是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淮河的治理效果呢?安徽人民表示再多的钱,再多的技术都白搭。一发大水,受苦的还是两岸的老百姓。这是天朝。。。再说黄河现有水量,现流域都不够用,水太少了,外调不够用的。
[ 此帖被zzpfenfei在2011-09-18 16:5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1-09-18
引用第27楼zzpfenfei于2011-09-18 16:46发表的  :
你说这话让淮河安徽段人民情何以堪,建国后国家对淮河的治理投入了多少亿我忘了,但是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淮河的治理效果呢?安徽人民表示再多的钱,再多的技术都白搭。一发大水,受苦的还是两岸的老百姓。这是天朝。。。。

安徽淮河洪涝根源不在安徽,在江苏,是江苏的入海、入江通道宽度、深度不够,不足以排涝。如果把入海通道(苏北灌溉总渠)建成长江或黄浦江那么宽、那么深,那淮河之灾将永远成为历史。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1-09-18
引用第28楼lhqsrc于2011-09-18 17:07发表的  :
安徽淮河洪涝根源不在安徽,在江苏,是江苏的入海、入江通道宽度、深度不够,不足以排涝。如果把入海通道(苏北灌溉总渠)建成长江或黄浦江那么宽、那么深,那淮河之灾将永远成为历史。


将淮河入海水道的南大堤拔了,与苏北灌溉总渠融为一体,扒了入海通道上的三个节制闸,让淮水一路东流,一切搞定。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1-09-18
引用第29楼烟雨红楼于2011-09-18 17:49发表的  :
将淮河入海水道的南大堤拔了,与苏北灌溉总渠融为一体,扒了入海通道上的三个节制闸,让淮水一路东流,一切搞定。


那下游灌溉怎么办?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1-09-18
引用第22楼lhqsrc于2011-09-18 09:50发表的  :
长江港口依然存在。连云港由于沂河、灌河入海对泥沙的挡压依然可以存在。不过海州湾有可能变成第二个渤海。当然如果一定要在盐城沿海建海港,可以学习上海洋山港建设,造一座长长的黄海大桥,比如100公路,港口建在海中,让它100年淤不着就可以了。
[图片]


我倒是在想,如果海州湾真的成了第二个渤海,徐连的关系不就有点京津的意思了吗?
还有,关于迁都的事,徐州就能解决战略纵深较小的缺陷了,而且还能保留其近海的优势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1-09-18
回 31楼(PRCCCCP) 的帖子
名为淮海,实为迁都,高啊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ir true power.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1-09-18
引用第31楼PRCCCCP于2011-09-18 20:05发表的  :
我倒是在想,如果海州湾真的成了第二个渤海,徐连的关系不就有点京津的意思了吗?
还有,关于迁都的事,徐州就能解决战略纵深较小的缺陷了,而且还能保留其近海的优势


阁下高瞻远瞩,不得不承认阁下才高八斗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1-09-18
本帖为奇想贴,造陆、迁都、双直辖,各种异想天开
到后来,才发现爱你是一种习惯,我学会和你说一样的谎。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1-09-19
回 22楼(lhqsrc) 的帖子
洋山港,一个极品的白象也被你拿来做榜样。
还有你的建议……
我真的很佩服一些坛友的敢言程度。
努力养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80后30难立!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1-09-19
将黄河泥沙由废黄河输入到东海,与既有沙洲会合,相当于荷兰人的填海造地,不数年即可再造一个江苏
——有这么多土吗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1-09-19
引用第36楼李清于2011-09-19 11:55发表的  :
将黄河泥沙由废黄河输入到东海,与既有沙洲会合,相当于荷兰人的填海造地,不数年即可再造一个江苏
——有这么多土吗

如果国家实行招标,说造的陆地归公司所有,说不定真有大财团愿意接这个工程。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1-09-19
引用第34楼海州府伊于2011-09-18 21:16发表的  :
本帖为奇想贴,造陆、迁都、双直辖,各种异想天开

佩服佩服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ir true power.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1-09-19
引用第37楼lhqsrc于2011-09-19 21:16发表的  :
如果国家实行招标,说造的陆地归公司所有,说不定真有大财团愿意接这个工程。

所有不可能,但可以给予长期开发权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1-09-20
建议诸位去百度百科读一读“淮河入海水道”,那个是我写的。对该项目的决策经过、建设过程、当前后果写得都很详细。

读了之后你们就明白苏皖鲁豫地区淮河下游这一带面临什么样的防洪压力了

简单说,目前黄河的上中游的水库系统,基本上保证了黄河洪水不会成灾。小浪底工程保证了黄河下游河道一百年内不会大规模淤高。实际上小浪底、三峡水库实际运行后下泄的清水都对其下游河道造成了严重的冲刷!甚至危及了大堤严重崩堤滑坡。黄河下游对于豫鲁冀津来说,最大的矛盾与问题就是水太少了!!例如,沧州市在南运河断流后,整个地区都是靠地下水解决人的饮水问题,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氟中毒地方病。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搞出了引黄工程,市区自来水用上了黄河水(来自山东的首山闸),才告别了“大黄牙”。黄河水对于沧州来说,那是生命水;至今沧州的农村还在继续喝高氟地下苦咸水!


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仍然较大。因为三峡工程仅能控制川渝来水,而湘江、赣江、汉江来水仍然不好办。但是,现在即使重现98大洪水,沙市也到不了当时那种漫堤的险境。基本可以说有惊无险。

淮河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就太大了。实际上从1952年“人民治淮”运动建成的那些工程之后,这几十年该流域的防洪能力并无大的改善。而且沂沭泗河流域的暴雨洪水对苏北压力也极大。可以说至今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的头等任务就是防洪抗洪。

海河流域从1963年大洪水后“一定要根治海河”,到1973年用十年完成了一期工程,可以说实现了彻底根治的目标。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1-09-28
大家都喝酒吧。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1-09-29
是个好办法,但劳民伤财啊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1-10-01
又一条地上河要出现了。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1-10-02
引用第42楼无声听雷于2011-09-29 16:02发表的  :
是个好办法,但劳民伤财啊

参见西门豹故事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2-08-15
回 庄明仁 的帖子
庄明仁:“不数年即可再造一个江苏”——你有常识吗?
“江苏可在新增土地上可劲地建造海港,彻底摆脱江苏靠海而无港的尴尬。”——新增土地可建海港,现有土地不能建?
 (2011-09-17 23:49) 

现有土地是否能建不得而知。
但若能建,相信以江苏的实力和愿望,只怕早就建得密密麻麻了。
而事实上江苏除了连云港外再无大的海港。
什么原因,我是外行,实在不知。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2-08-15
回 到此一游 的帖子
到此一游:现有土地是否能建不得而知。
但若能建,相信以江苏的实力和愿望,只怕早就建得密密麻麻了。
而事实上江苏除了连云港外再无大的海港。
什么原因,我是外行,实在不知。 (2012-08-15 21:03) 

是因为苏北经济不行,连农业都不怎么样。没有货建什么港?
苏北大部分货,走的都是长江内河,苏北的物资流向主要是苏南浙北,走内河显然又近又方便。因为内河可以直达上海,去连云港转反而不方便。我是这么理解的。

至于河南等北方地区的物资也是一样,包括北煤南运。贸易的目的地,还是环太湖,要是觉得水路便宜,大可以直接从天津走海路。而如果取道安徽苏北,走铁路,就直达上海了。如果要便宜点换水运,那也可以直接在阜阳蚌埠等地转内河,所以连云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腹地。港口的繁荣主要靠贸易,而不在于水多深。我也是外行的理解。

我想,对水运来说,最好的是让水路尽量通的更远,越深入内陆,深入货源地和消费地越好。而不是把港口建在半岛的顶端。唐山的板栗出口到日本,走的是近的天津,而不是运到山东的成山卫再装船赴长崎。

上海把港口建到洋山,本来就很神经。好象洋山拉货过来不要钱一样。不过人家主要是内河不够用没有办法。

总之,对江苏来说,内河的意义比海港大多了。别对海上江苏太认真。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2-08-16
回 ligand 的帖子
ligand:建议诸位去百度百科读一读“淮河入海水道”,那个是我写的。对该项目的决策经过、建设过程、当前后果写得都很详细。
读了之后你们就明白苏皖鲁豫地区淮河下游这一带面临什么样的防洪压力了
简单说,目前黄河的上中游的水库系统,基本上保证了黄河洪水不会成灾。小浪底工程保证了 .. (2011-09-20 13:22) 

说的有道理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2-08-16
回 楼主(到此一游) 的帖子
黄河本来水量就低,再行分流,就要彻底干涸了…泥沙填海想法不错,但是要知道,大部分泥沙是去抬高河床了,还有,江苏沿海有大量滩涂,也不需要填海…修建港口则更不需要,一来淤泥质海滩修建港口的代价极大,二来已经有很多港口,完全能满足航运需求,没有新建的必要…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2-08-16
回 why8612 的帖子
why8612:黄河本来水量就低,再行分流,就要彻底干涸了…泥沙填海想法不错,但是要知道,大部分泥沙是去抬高河床了,还有,江苏沿海有大量滩涂,也不需要填海…修建港口则更不需要,一来淤泥质海滩修建港口的代价极大,二来已经有很多港口,完全能满足航运需求,没有新建的必要… (2012-08-16 09:47) 

不见得,黄河东南地势平坦,即使只是很小的水量也能续存在河道里,以至于黄河故道从徐州至淮安一直存在着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