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115阅读
  • 82回复

[地名探讨]人民日报:地名是回家的路 “徽州”不妨考虑恢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4-13
— 本帖被 无形 执行加亮操作(2016-05-06) —
原标题: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李辉
慎重更换地名,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
前不久,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特别强调了地名的文化传承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点出了地名频繁更换的症结所在。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故乡名字。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这乡愁,就融在地名中。
曾听某省的民政厅干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兵到了台湾一直没能回到大陆,身体不好不能回到家乡,就让孩子回来寻根,找他生活过的地方。孩子归来,根据地名按图索骥,却难以找到,原来这个地名早已消失。最后,找到民政厅,翻阅档案,才找到原来的地名。这位老先生写信来感谢民政厅同志,并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我们回家的路。说得多好!地名,在海内外华人眼里,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这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为《志愿军战歌》谱曲的周巍峙先生,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文联主席,他爷爷那一代逃荒离开徽州,虽然周巍峙没有在徽州出生,但徽州一直在他心中。他的儿子周七月说,父亲一直想找到徽州的家乡,并且认为徽州地名被黄山替代,是一大遗憾。他根据父亲提供的堂号,前往徽州,找到了祖辈生活过的村庄和祠堂。去世两年之前,周巍峙在妻子陪伴下,终于回到徽州祖籍所在地,了却心愿。踏上这条回家的路,他等待了90年。
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有多近?对于所有人,远与近,在乡愁中,在梦中。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陕西汉中的勉县,是武侯墓和武侯祠所在地,因汉水称作沔水,历史上曾叫沔县。上世纪50年代初,因考虑到“沔”字不好写,便改为“勉”。汉水流至湖北,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一个字。前些年改名叫仙桃市。远远近近的人,都熟悉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可如今,一个“仙桃”,令“沔阳”失去了多少历史内涵。
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 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幸好衡阳、泰安等地名依然安在,不然,多少经典诗词,将从此失去地名带来的历史内涵和美感。
慎重更换地名,其实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在更换地名之际,我们需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任何一个地名,都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邯郸”这个地名,延续两三千年,不是依旧与人们同在吗?
当然,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当然,这需要各地政府,有勇气面对过去。
珍爱地名,回家的路,再远,也很近。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4-13
江苏的江,是否也该让南京更名为江宁呢?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4-13
回 markye 的帖子
markye:江苏的江,是否也该让南京更名为江宁呢? (2016-04-13 09:25) 

不需要。
南京在明朝就是南京,不比江宁的文化内涵少。
南京叫江宁的时间并不长。
徽州明显不同。

上民报了,估计真可能考虑改了,绩溪回归有望,婺源则不大可能。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4-13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不需要。
南京在明朝就是南京,不比江宁的文化内涵少。
南京叫江宁的时间并不长。
徽州明显不同。
....... (2016-04-13 09:59) 

双重标准吧……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4-13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不需要。
南京在明朝就是南京,不比江宁的文化内涵少。
南京叫江宁的时间并不长。
徽州明显不同。
....... (2016-04-13 09:59) 

双重标准+1
我的区划观点——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任何有碍于经济发展的方言文化派、山川形便派、方正派、守旧派都予以反对!分省并县,消灭地市!
被《岛屿书》毒害,孤岛猎奇中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4-13
回 markye 的帖子
markye:江苏的江,是否也该让南京更名为江宁呢? (2016-04-13 09:25) 

徽州、江宁都在,只不过都是区名了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04-13
我乃石家庄赵子龙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04-13
江苏不需要,江可以理解为长江,苏也一般并不理解为苏州,就像广不一定理解为广州。
全国分为省、州;省分为州、县;州分为县、区。

城市化的州县别称为市,民族自治的省州县称为自治省自治州自治县。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04-13
“黄山”不能用于正式区划,徽州市-岩寺区-太平县-黄山管理区-屯溪站
我的区划理念:全国分31省、3自治区、6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04-13
回 山川形便 的帖子
山川形便:双重标准吧…… (2016-04-13 10:09) 

请问是那双重?

如果你认为标准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

我就,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007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04-13
南直隶被清朝改成了江南省,江南省又分出了江苏和安徽,这个和江宁无关。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04-13
回 高斯引理 的帖子
高斯引理:双重标准+1 (2016-04-13 10:12) 

请出示你老人家的单一标准。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04-13
可能性增大了,,,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04-13
回 高斯引理 的帖子
高斯引理:
双重标准+1

这恰恰是同一标准,地名认同并不是简单的认“古”,也不是安徽徽州、江苏江宁这样的”文字游戏“,普通百姓的地名认同,其实都是同一标准,就是看这个地名在老百姓心目中是否”高大上“。
南京是明朝故都,是民国法理首都,历史辉煌特别是近现代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座城市,现在南京也是区域中心城市,南京之名听上去也是跟北京相对的,在老百姓心目中自然”高大上“。与之相对的江宁,虽然历史也很长,但一直是作为次级区划名出现的,唯一例外是清朝时的江宁府,听上去的是对明朝南京应天府的”矮化“,现如今江宁也是南京下辖一个区,用江宁替代南京,老百姓不可能认同。
徽州作为稳定区划名称长达八百多年,历史上的徽商富甲一方,地域文化独具一格,而且徽州人重教育重文化,对徽州的认同更是因此渗入骨髓。相对的黄山之名,长久以来只是作为徽州地区的一座名山出现,没有经过认真论证,没有征求民众意见,突然替代了徽州之名。而且现如今的黄山市经济是残疾短腿的,跟历史上徽商的响亮名号反差太大,本地人有失落感,因此无论是从文化历史还是经济角度,老百姓都觉得徽州之名更加”高大上“,也因而民间恢复徽州的声音一直不断。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04-13
回 007 的帖子
007:南直隶被清朝改成了江南省,江南省又分出了江苏和安徽,这个和江宁无关。 (2016-04-13 10:56) 

"江苏"来自江宁布政司和苏州布政司。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04-13
终于可以堵住南平改为武夷山市了。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04-13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不需要。
南京在明朝就是南京,不比江宁的文化内涵少。
南京叫江宁的时间并不长。
徽州明显不同。
....... (2016-04-13 09:59) 

宣城不会放绩溪的。 婺源到现在还叫江西人老表,从心里对还是认同安徽,特别是中老年人。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04-13
回 markye 的帖子
markye:
宣城不会放绩溪的。 婺源到现在还叫江西人老表,从心里对还是认同安徽,特别是中老年人。

绩溪还是能解决的,比如参考六安、淮南模式,绩溪给黄山市,宣城增设一个市辖区(宣州区80多万人,一分为二完全可行),相应的黄山市撤销一个市辖区(屯溪区加徽州区才30万人)。前些年还要考虑486的政治红利,不过现在也没啥问题了。婺源的话,基本上可能性不大了,除非省级区划调整。个人倒是期望江西能给婺源一个省辖市或类似的地位,毕竟婺源对江西旅游带动很大,而且婺源本身作为上饶下辖县,管理上也不方便。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04-13
徽州地级市复名近了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建立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04-13
回 小培 的帖子
小培:绩溪还是能解决的,比如参考六安、淮南模式,绩溪给黄山市,宣城增设一个市辖区(宣州区80多万人,一分为二完全可行),相应的黄山市撤销一个市辖区(屯溪区加徽州区才30万人)。前些年还要考虑486的政治红利,不过现在也没啥问题了。婺源的话,基本上可能性不大了,除非省级区划 .. (2016-04-13 11:29) 

婺源经济总量还是偏低,人口也是中小县。边上的德兴市争取省直管多年多未如愿,婺源是县就能难了。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04-13
徽州被抹掉是安徽行政区划最大的败笔。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04-13
回 markye 的帖子
markye:
婺源经济总量还是偏低,人口也是中小县。边上的德兴市争取省直管多年多未如愿,婺源是县就能难了。

你说的没错,所以只是我“个人期望”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04-13
回 小灰灰 的帖子
小灰灰:
江宁在南唐北宋清朝是府名

查了下南京沿革,确实如此,我前面说的“唯一例外”有误,谢谢指正。不过不影响江宁、南京两个名称的“高低”判断,二选一的话,支持南京的肯定多于江宁,虽然江宁本身也是颇有历史底蕴的。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6-04-13
是不是有好多城市要恢复历史名称了?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04-13
人民日报指定改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