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606阅读
  • 40回复

[香港]忽發奇想:談港深融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5-11-23
在现有体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主张广州带上粤西北直辖,广东省会迁驻深圳。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5-11-29

深圳不要当省会!!!

不适合,不应该,更没可能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5-11-30
以下是引用五湖四海在2005-11-23 20:25:12的发言:
香港民主派只热衷于政改和选票,而且逢中必反。不论谁抛出深港合并方案,必将成为议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回一下這個網友,政改首先是由特區政府提出來的,執行最力的也是特區政府。至於選票,香港只有靠等政府委任或靠小圈子選舉的少數政黨才不熱衷選票的,其他以民眾為基礎的政黨,不管政治立場如何,都必定熱衷選票,因為他們都是靠直選選出的,其中包括了民主派,也包括了「愛國愛港」的民建聯、工聯會等,事實上親北京政黨更熱衷於選票。


至於逢中必反,那肯定不對了。反對一項(或一堆)政策和反對一個國家是不同的。正如我很愛香港但我也會反對一些政府政策,那麼我是否「不愛港」了?不過這問題仔細我就不談了,免得版主難做。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5-12-02
深港中间隔着新界的山地,城区无法连成片。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5-12-03

新界的沙田(60多万人口)隔着山地,无法与九龙市区连成一片。相反新界北区粉岭、上水一直到深圳都地势平坦,居民坐在家中朝北望就见到福田、罗湖的大厦。

心存千秋 方能面對目前; 胸懷全局 始可經略一方
http://mkcnzaa.blogspot.com/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7-07-26
    珠江口两岸分治,深港一体化、珠澳一体化,珠三角及泛珠三和谐发展。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7-07-27
深圳和香港现在两地分治,互相竞争,造成了很多的资源浪费。但是合并现行体制和立法方面都存在太多的不一致。我觉得最可行的办法是由中央出面调整深圳的现行发展发向,主要作用是对香港经济和资源的补充和支持。调整两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两地全方面的深入的合作,达到协调发展。地域上的合并只是表面上的融合,况且深港两地之间有着广阔的山地和农村。
至于合并,我想应该让珠海和澳门合并作为试点改革,如果可行,再推广到深港。理由是珠海和澳门之间没有存在太大的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而且现在澳珠两地的经济都需要振兴。合并之后更能发挥两地的互补性优势,形成大澳门,主要发展出口贸易,游戏加工和制造,成衣和博采业。繁荣逝去的辉煌。地域上珠海和澳门之间没有任何地理屏障,基本连成一片。
可以先在珠海实行市长普遍直选,由中共提名候选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亦可参选。直选后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直选制。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由市长负责。市委书记当然还要由中央任命。这样先在珠海进行政治改革,为合并铺路。如果珠海和澳门合并成功的话,将来的深港合并也不是不可能了。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7-07-27
深圳的常住人口比香港多,应该是香港并入深圳才对。

建议将香港划成三个区,并入深圳市,市委书记由政治局委员兼任。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7-07-27
引用第31楼raite于2007-07-27 10:55发表的  :
深圳和香港现在两地分治,互相竞争,造成了很多的资源浪费。但是合并现行体制和立法方面都存在太多的不一致。我觉得最可行的办法是由中央出面调整深圳的现行发展发向,主要作用是对香港经济和资源的补充和支持。调整两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两地全方面的深入的合作,达到协调发展。地域上的合并只是表面上的融合,况且深港两地之间有着广阔的山地和农村。
至于合并,我想应该让珠海和澳门合并作为试点改革,如果可行,再推广到深港。理由是珠海和澳门之间没有存在太大的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而且现在澳珠两地的经济都需要振兴。合并之后更能发挥两地的互补性优势,形成大澳门,主要发展出口贸易,游戏加工和制造,成衣和博采业。繁荣逝去的辉煌。地域上珠海和澳门之间没有任何地理屏障,基本连成一片。
可以先在珠海实行市长普遍直选,由中共提名候选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亦可参选。直选后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直选制。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由市长负责。市委书记当然还要由中央任命。这样先在珠海进行政治改革,为合并铺路。如果珠海和澳门合并成功的话,将来的深港合并也不是不可能了。


澳门成为珠海的一个区,珠海升为计划单列市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7-07-27
引用第31楼raite于2007-07-27 10:55发表的  :
......让珠海和澳门合并作为试点改革,如果可行,再推广到深港......

    很好的提议!支持!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7-07-27
引用第20楼小飘于2005-10-27 15:31发表的  :
......改变行车方向恐怕不能称之为形象工程,而是发展的一种必需了。当然还有习惯上的接受和感情上的因素等等诸多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双方在将要融合的基础下,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不得不作的。......
另外还想说的是,公共车的更新率本来就很高,如果组织得力,并不需要像您所提到那么巨大的一个资金在里边,我觉得至少还要再差一个数量级。......

    从汽车技术上讲,“左”改“右”、“右”改“左”都不是很困难的事!
    香港换车,可以考虑“能改则改”、“能换则换”,“先改车再换道”等措施逐步开展!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7-07-27
引用第16楼香江过客于2005-10-24 18:32发表的  :
瑞典要改右行......

为什么靠左行 为什么靠右行
——道路交通规则趣史
唐岩/文 
    全世界60亿人口中,靠右行的“右派”约40亿,靠左行的“左派”20亿。
  “右派”,多是典型大陆国家,如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等;“左派”,多是典型岛国和半岛、次大陆国家:英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路线分“左右”,来由各不同。
  “左派”曾经风靡世界
  靠右行还是靠左行,并非一开始就固定,而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在古时,无论中外,道路行走的规范都是相当地方化的,但道路延长,交往扩大,地方性习惯区域化,区域化习惯变全国性规范。
  这一时期,世界上较多被采用的,恰是与现在完全相反的靠左行。
  按照英国人的说法,他们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罗马帝国。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到底靠左还是靠右,最先根据的是骑士们的习惯。一则,人们骑马,习惯是左脚先上镫,右脚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马;再则,骑士的任务是经常为面子、美人策马持矛决斗,而骑士的标准战斗姿势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缰,要方便地刺杀对手,自然得靠在路左。——《圣战骑士》里的骑士决斗统统靠右行,因为那是美国好莱坞的杰作。
  日本靠左行的历史缘由与此类似,武士虽不为美人决斗,但和欧洲的骑士一样经常面临决斗。武士长刀在左侧,便于右手拔剑,身体左边是脆弱的空当,自然靠左行才能掩护空当便于攻击防守,武士靠左走,老百姓不敢右行迎头冒犯,遂举国“咸于左派”。
  拿破仑开创“右派”阵营
   说来有趣,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靠右行驶的缘由还得扯上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贵族的马车同样也是习惯左行。在受尽压迫的底层人民看来,“靠左行”意味着贵族与特权,而“靠右行”则带有“革命”的意义。于是,法国大革命了,车辆右行了。
  拿破仑上台后,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法国占领了哪里,就把靠右行规则带到哪里。德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等。正是,自从有了拿破仑,欧洲不再集体搞“左倾”。同样,英国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规范一一带到它广阔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等就坚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线。
  顺带说一句,拿破仑的革命靠“右行”,到了“文革”时期,要红卫兵小将们觉出味道不对:革命得靠左才对,怎么可以靠右?改!不过工程浩大,小将们又太忙,所以没顾得上。
  美国改变“左右”力量对比
   在英国众多的殖民地里,美国是个例外。由于美国经过与英国长年战争才有国家独立,而法国在其中多少给予了一定帮助,为彻底与英国划清界限,美国在建国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派”转为“右派”。
  由战争原因改变“左右阵营”的不仅仅是美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就是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才改为靠右行驶的。
  当美国加入到“右倾”阵营后,“左右”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明显改变。众所周知,由于汽车驾驶观察路况的需要,靠右行驶和靠左行驶决定了“左驾车”和“右驾车”之别。美国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发祥地,美国的“左驾车”源源不断地倾销世界各地,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很多国家靠左走还是靠右走的问题。
   中国便是典型,1945年以前,中国一律是靠左行驶的。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主要是英国势力范围。抗战胜利后,美国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左驾车”一举占了数量优势,由是之故,国民政府下令从1946年1月1日开始,汽车一律靠右行。另外,美国也顺便“左右”了加拿大。
  骆驼阻止巴基斯坦“右倾”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左右路线”改变都如加拿大和中国这般顺利。在改变“左右路线”时,习俗给变革带来很大阻力。例如瑞典,起初属于“左派阵营”,但由于周围的国家,如挪威、芬兰等都是“右派”,这给瑞典的跨国交通带来诸多的不便。
  于是,瑞典为“左右”问题进行了公民投票。结果超过80%的国民不同意改革。不过,瑞典国会铁了心要解决和邻国之间的交通问题,甚至动用了军队来维持交通秩序。在这样的强力推行下,瑞典终于改革成功。
  巴基斯坦就没这么幸运了。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终于下决心改革。但政府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最大反对声音居然是因为骆驼。
  ——在巴基斯坦,有很多的骆驼车,而骆驼都有走老路的习惯,指望这些倔强的家伙改变行路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向骆驼投降。
  从“右”到“左”的惟一例外
  在“左右阵营”开始确立后,发生过“左右立场”动摇的基本都是由“左倾”变成了“右倾”,日本的冲绳是惟一例外。二战结束后,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冲绳交由美国托管。由于美国的原因,冲绳的车辆一律靠右行。
  1971年,美国将冲绳归还给了日本。由于日本属于坚定的“左派”阵营,冲绳的“右倾”问题一直是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大事。但由于习俗的强大阻力,日本政府直到1978年,才彻底将冲绳交通“右倾”的问题解决。这时,日本将分裂了20年之久的“左右阵营”重新统一,再次做到了“车同轨”。
  道路交通的“一国两制”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规则上属于“左派”,而内地则是“右派”。于是,1997年香港回归,在道路交通问题上,内地与香港也采取了“一国两制”的解决办法。内地车辆进香港,则遵循香港的靠左行驶。反之,香港车辆进内地,同样也得入乡随俗。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诸多的不便。虽然在香港与内地的交界处立有明显的界别标志,但由于交通的繁忙,相对而来的两列车队很难在入境的同时,改变车行路线。于是,人们想出了这么一个解决的办法。即在深圳与香港的交界处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桥梁,入境的汽车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规行驶,经过桥梁的巧妙转接后,“右倾”的汽车到了香港自然“左倾”,而“左倾”的则变为“右倾”。
  即便如此,两地司机置身异地后依然会觉得不适应。想想吧,当习惯了靠右行的您,到了香港突然改为靠左行,难道不时刻担心迎面来车与您撞个满怀吗?因此,两地的司机换身相处时,车速都开得相当缓慢,除非长时间的异地驾驶将这种习惯完全改变。
  但问题是,回去的时候又怎么办呢?看来,金庸小说里的“左右互搏”功夫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练得了的。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20-11-28
设立新安都市区议会;设行政管委会,香港特首任主任委员,深圳书记任副主任委员。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20-11-28
像欧盟一样,内部人员,货物自由来往,取消关税。
bon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20-11-30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设立新安都市区议会;设行政管委会,香港特首任主任委员,深圳书记任副主任委员。 (2020-11-28 18:41) 

5年前吧,基本都是深圳市委书记访港,寻求深港深度合作,主要议题基本包括前海深港合作区,河套合作开发,把深圳的地铁4号线交给港铁运营等等问题....
这一两年,领证比较主动的谈当时深圳热情香港冷淡的河套问题了.......
寻求港深在科技议题上的深度合作.......
风向标开始有点变化的了
可惜河套目前地基都还没夯实...进展缓慢
就算盖好园区,感觉也是香港的大学机构,还有就是深圳的腾讯华为大疆华大优必选这些进驻。

从口岸的数据来看,就算没有疫情影响,
香港对大陆输出也是没有以前那么强劲的了....
比如深圳湾口岸并不能达到当初预计设计的吞吐量....
反而浪费了深圳湾一大片地
港珠澳大桥也是这样的....
设计的时候是按当年的量再递增上去设计的。
谁知当年就已经是巅峰了......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20-12-01
香港太保守,太保护主义,不利于创新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